2004年世界经济形势回顾及2005年展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形势论文,年展论文,世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4年世界经济继续保持了去年下半年以来快速增长的运行态势,经济总体运行好于上年已成定局。展望2005年,世界经济将会比今年略有放慢。总的来看,2005年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仍将是比较好的,但同时也存在着值得关注的挑战。
一、今年以来世界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及全年展望
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呈现全面快速增长的运行态势,全年经济增速高于上年,世界贸易在不平衡中加快增长,外国直接投资出现恢复性增长。与此同时,国际股市、汇率波动不定,利率水平有所提高。通货膨胀压力有所缓解。
(一)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呈现全面快速的增长态势
从经济运行过程看,今年一季度世界经济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高速增长的势头,但二季度略有放缓。其中,美国经济增长3.3%,欧元区增长0.5%,日本增长0.3%,比一季度分别下降1.2、0.2和1.3个百分点。
通过主要经济指标(图表略)可以看出,今年二季度世界经济增速略有放慢,但三季度以来,美国、欧元区和日本各主要经济指标总体上继续保持加快的势头,预示着今年全年世界经济将继续保持快速的增长态势。
一是三大经济体三季度工业生产增势强劲。7—9月,美国工业生产增长速度分别为5.3%、5.1%和4.6%,1至6月份分别为2.4%、2.8%、3.5%、4.7%、5.6%和5.3%;7月份和8月份欧元区工业生产增长速度分别为2.2%和1.5%,1至6月份分别为0.6%、0.9%、1.6%、1.7%、3.7%和3.3%;7月份和8月份日本工业生产增长速度分别为7.1%和8.6%,1至6月份分别为6.5%、3.8%、4.5%、8.7%、8.4%和7.7%。
二是除日本以外,美国和欧元区服务业下降幅度减缓或趋于好转。7至9月份,美国服务业景气指数分别上升4.9点、下降6.6点和下降1.5点,1至6月份分别上升7.7点、-4.9点、5.0点、2.6点、-3.2点和-5.3点;7至9月份欧元区服务业景气指数分别为11点、12点和11点,1至6月份分别为10点、11点、11点、11点、13点和10点;7月份日本服务业增速为-0.8%,1至6月份分别为2.1%、-3.5%、1.6%、2.2%、-1.1%和0.9%。
三是美国、欧元区和日本零售额增速均有所恢复或加快。7至9月份,美国零售额增长速度分别为增长1%、下降0.1%和增长1.5%,1至6月份分别为0.3%、0.9%、2.1%、-0.9%、1.5%和-0.8%;7月份和8月份欧元区零售额增长速度分别为下降0.3%和增长0.3%,1至6月份分别为1.4%、-1.1%、0.2%、0.7%、-0.8%和1.1%;7月份和8月份日本零售额分别增长0.8%和0.1%,1至6月份日本零售额增长速度分别为2.4%、-1.9%、0.0%、-1.1%、-0.9%和-0.1%。
四是除日本以外,美国和欧元区建筑业支出增速加快。7月份和8月份美国建筑业支分别增长1.1%和0.8%,1至6月份增长速度分别为-0.4%、0.6%、2.3%、1.3%、0.6%和0.4%;7月份欧元区建筑业支出增长3.0%,1至6月份分别为2.9%、0.9%、-2.9%、-0.7%、-0.2%和1.5%;7月份和8月份日本建筑业支出分别增长5.4%和-5.5%,1至6月份增长速度分别为2.7%、-6.4%、2.1%、-6.7%、4.7%和0.8%。
(二)世界贸易在不平衡中加快增长,外国直接投资出现恢复性增长
OECD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世界商品和服务进出口总额为90984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8.9%,加快4.6个百分点。其中,出口45533亿美元,增长9.1%,加快5.1个百分点;进口45451亿美元,增长8.7%,加快4.1个百分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全年世界贸易量将增长8.8%,比上年加快3.7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增长8.1%,加快5.5个百分点;进口增长7.6%,加快3.9个百分点。世界贸易在增速加快的同时,不平衡进一步加剧,突出表现为美国贸易逆差继续扩大,欧元区和日本贸易顺差大幅度增长。今年1—8月,美国出口7523亿美元,同比增长12.9%;进口11458亿美元,同比增长15%;贸易逆差3935亿美元,同比扩大19.3%。1—7月欧元区出口6554亿欧元,同比增长7.7%;进口6001亿欧元,同比增长5.1%;贸易顺差621亿欧元,同比扩大69.7%。1—8月日本出口396956亿日元,同比增长12.5%;进口318315亿日元,同比增长8.5%;贸易顺差78641亿日元,同比扩大31.9%。
受世界整体经济趋于好转、企业利润明显改善、各国利率水平的不一致、对一些国家货币升值的预期以及各国经常项目结余(赤字)多少不一等因素的影响,国际资本流动趋于活跃。主要表现为外国直接投资预计将出现增长,扭转连续3年下降的局面,同时国际资本流向有所改变。从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向看,美国外国直接投资流入流出均大幅增加,欧元区流入大幅减少,流出略有减少,日本外国直接投资流入流出均大幅增加。1至6月份,美国外国直接投资流入392亿美元,同比增长37.9%;流出1063亿美元,同比增长48.6%。1至7月份,欧元区外国直接投资流入85亿欧元,同比减少89.4%;流出580亿欧元,同比减少3.5%。1至7月份,日本外国直接投资流入6958亿日元,同比增长46.5%;流出18008亿日元,同比增长23.3%。
(三)国际股市、汇率波动不定,利率水平有所提高
目前世界主要股票市场波动不定。10月20日,美国道琼斯指数为9886.93点,比今年年初10409.85点下跌5.0%;美国纳斯达克指数为1932.97点,比今年年初2006.68点下跌了3.7%;欧元区道琼斯指数为2769.26点,比今年年初2797.56点下跌了1.0%;日本日经225指数为10882.18点,比今年年初10825.17点上涨了0.5%。
近期美元汇率出现一些波动,但总体上仍保持疲软的态势。10月21日,美元兑欧元为1∶0.7938,比年初1∶0.7942下跌了0.1%;美元兑日元为1∶107.71,比年初1∶108.93下跌了1.1%。
美国今年以来先后进行了三次加息,但鉴于目前美国的经济数据仍好坏不一,美国的加息幅度不大,每次加息的幅度仅为25个基点。目前联邦基金利率已从原来的1%上调至1.75%。欧元区和日本利率尚无变动。目前欧洲央行基准利率仍为2.00%,日本实施零利率政策尚未改变。
(四)价格总体上涨有所放缓
今年以来美国和欧元区消费者价格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但下半年以来上涨有所放缓,而日本通缩形势正在好转。今年1至9月份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环比分别上涨0.5%、0.3%、0.5%、0.2%、0.6%、0.3%、-0.1%、0.1%和0.2%;欧元区1至9月份分别上涨-0.2%、0.2%、0.7%、0.4%、0.3%、0.0%、-0.3%、0.2%和0.3%;日本1至8月份分别上涨-0.2%、0.0%、0.2%、0.0%、0.1%、0.2%、-0.3%和0.1%。
(五)全年世界经济增速快于上年
以上分析表明,今年世界经济快于上年已成定局。最近各主要国际组织预测的结果也得出类似的结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今年9月份预测今年世界经济增长5.0%,比上年加快1.1个百分点。其中,美国增长4.3%,加快1.3个百分点;欧元区增长2.2%,加快1.7个百分点;日本增长4.4%,加快1.9个百分点。OECD今年9月份预测美国增长4.3%,加快1.3个百分点;欧元区增长2.0%,加快1.5个百分点;日本增长4.4%,加快1.9个百分点。
二、对2005年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初步展望
2005年世界经济将继续保持去年下半年以来的增长势头,但预计经济增速将会低于今年。明年世界经济继续较快增长的主要依据是:尽管主要国家和地区货币政策从极度宽松向中性转变,但仍较为宽松;财政政策仍具有刺激作用;主要景气指标高位运行预示着明年经济走势仍然看好;投资需求旺盛;全球贸易自由化谈判出现转机;三大经济体对于经济增长的前景表示乐观。明年世界经济将会比今年有所放慢的主要依据是:石油价格高位运行、世界经济循环中的脆弱性、主要经济体消费需求增长乏力以及美国和中国这两个世界经济增长主要推动力经济增长放慢等。
(一)2005年世界经济继续较快增长的主要依据
在扩张性财政政策以及宽松货币政策作用下,在结构“改革作用的推动下,经过三年多的恢复,目前世界经济已经积累了相当强的自主增长力量。尽管今年以来,美联储三度升息,英国、加拿大和新西兰等规模较小的经济体也不同幅度提高利率,但主要经济体的货币政策调整不过是从极度宽松向中性的转变,可以预见,到2005年底,主要经济体的货币政策仍将是比较宽松的。今年9月23日美国国会通过的新减税法案决定将现有减税计划中即将到期的三项减税措施延长数年。预计到2009年的今后几年内,这项新的减税计划带来的减税总额将达近1460亿美元。这是布什政府上台以来美国国会通过的第四个减税计划,力度虽然不如前几次,在美国总统选举前景不明的背景下将减税政策长期化的立场尤其鲜明。继2002年欧盟委员会不得已决定把成员国在2004年达到预算平衡的期限放宽到2006年之后,今年9月上旬,欧盟委员会宣布已通过一项《增长与稳定公约》的修改建议,将允许欧元区各国的财政赤字在一定经济状况下超过3%的上限,为欧元区各国保持和扩大财政政策支持力度开辟了道路。10月13日,日本央行决定连续第12次维持货币政策不变,同时将流动资金目标维持在30万亿日元至35万亿日元,继续对汇市保持关注和一定力度的干预。
主要景气指标开始上扬。先行指标均呈上升趋势:截止今年5月份美国先行指标连续14个月持平或上升,6至8月仅小幅下跌,8月份为115.7,与半年前相比仍为上升,预示着今后半年美国经济仍将持续上升。截止今年8月份欧元区先行指标连续13个月持平或上升,8月份为105.9;日本先行指标在波动中上升,8月份为72.2,与半年前相比上升0.6个点(年率),预示着今后半年日本经济仍将持续上升。三大经济体消费者信心指数保持伊拉克战争结束以来的上升势头:美国尽管8月和9月有所回落,但9月份的96.8仍是2002年6月以来的第四高水平(今年7月为最高点);欧元区9月份为-13,尽管仍处于基点之下,但已是伊拉克战争结束以来的最高点;日本在7月和8月连续两个月处于50的基点之上,其中8月份达到13年来的最高点50.8,9月回落至47。除美国外,欧元区和日本的企业家信心指数呈现好转趋势:今年以来美国企业家信心指数在波动中略有降低,9月份为58.5,仍在60左右徘徊;欧元区9月份升至-3点,已逼近景气临界点;日本从去年9月以来在49—51的区间窄幅波动,今年9月份为49.8,基本守住了临界点。
主要经济体投资需求旺盛,已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与刚刚实行减税政策的去年三季度相比,美国个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从3.58个百分点(环比折年率)降低至今年二季度的1.1个百分点,而私人投资总额则仅仅从3.16个百分点降低至2.85个百分点,私人投资已从今年二季度起成为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今年二季度,日本个人消费和设备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别为0.3和0.2个百分点(环比),考虑到个人消费在GDP中的比重远大于设备投资,可以说,设备投资与外需(二季度外需拉动经济增长0.3个百分点)一起构成日本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欧元区经济增长主要靠外需拉动,但固定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由负值转为正值。
今年8月份多哈回合全球贸易谈判取得突破性进展,发达国家承诺最终取消农产品出口补贴以换取发展中国家承诺降低工业品进口关税。这次突破使止步不前的谈判重归正轨,并开始恢复各方对多边贸易体系的信心,为在全球范围内形成更开放的农产品、工业品和服务市场铺平了道路,从而扭转了2001年以来单边主义、双边主义和地区主义盛行的趋势,对于恢复世界贸易增长的信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大经济体对于经济增长的前景表示乐观。近期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向国会表示,美国经济上升似乎“重新获得了一些牵引力”。美联储预计,美国经济在经历了年中的疲软后将出现反弹,2005年的经济增长率将高于长期趋势,达到3.5%甚至略高些。9月2日,欧洲央行调高了对于今明两年的经济增长预期,从原先的2004年增长1.4%至2.0%的预期,调高到了1.6%至2.2%,2005年的增长水平则从1.7%至2.7%调高到了1.8%至2.8%。同时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表示:“预期欧元区经济复苏将得以持续,并在未来数个季度中扩大,从而使2005年欧洲经济更加强劲。”在10月13日发布的月度经济报告中,日本央行维持对经济的评估不变,称日本10月经济状况与9月持平,尽管日本出口及工业产出增长有所减缓,但日本经济已获持续增长动力,将继续复苏。同时日本央行行长福井俊彦也乐观地援引日本央行9月份短观调查结果说,日本经济正朝着持续增长的方向迈进。
(二)2005年世界经济增速有所放慢的主要依据
国际市场石油价格攀升。从2001年以来,国际市场油价大体维持不断上升的趋势,今年10月15日纽约11月交货的原油期货升至54.93美元/桶的历史新高,同日北海布伦特原油价格升至49.93美元/桶,与年初相比,分别上涨53%和54%。不断攀升的油价对世界经济增长造成负面影响。根据国际能源机构6月初发表的《高油价对全球经济影响的分析》报告说,如果油价从每桶25美元上涨到35美元并保持下去,头两年内经合组织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将下降0.4个百分点,通货膨胀率将上升0.5个百分点。而亚洲开发银行预测石油价格上涨10美元将会导致亚洲经济增长率降低0.8个百分点。导致石油价格攀升的多种因素在短期内难以消除,今后一段时间石油价格保持在高位的可能性很大。从需求方面看,据国际能源机构统计,在世界经济加速增长的带动下,9月份全球石油日需求量达到8240万桶,比2003年增长5.5%,增幅比上年提高3.6个百分点,预计2005年升至8390万桶,升幅达1.8%;从供应方面看,9月份全球原油日均供应量为8400万桶,比去年增长5.5%,尽管供给大于需求,但由于全球剩余生产能力主要集中在沙特阿拉伯,从而造成当前供求关系是建立在脆弱的基础上的;从投机因素看,地缘政治导致全球石油供给带有不稳定性,主要体现在中东地区、俄罗斯、委内瑞拉和尼日利亚,另外从萎靡不振的股市撤出的大量游资乘机兴风作浪,不断推高油价,从而导致目前油市存在很大程度的风险溢价;此外,美元汇率低位运行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以美元计价的石油价格高企。
当前世界经济较高的增速主要是建立在美国旺盛的内需的基础上的,这是世界经济循环中的脆弱环节。从商品流方面表现为美国巨额的贸易赤字,外需增长成为日本和欧元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从资金流方面现为美国巨额的财政赤字和经常项目赤字,两者主要依靠亚太国家大量购买美国国债来弥补。今年前8个月美国贸易赤字达3934.8亿美元,同比增长19.3%,为历史同期最高水平;今年9月结束的2004财年财政赤字达4125.5亿美元,增长9.4%,再创新高,相当于GDP的3.8%;前8个月海外持有美国国债净增加3114亿美元,其中日本和中国两国净增加1844亿美元,占近六成。从美国方面看,短期的贸易和财政双赤字尚可维持,但中长期的调整势在必行,无论是提高美国国民储蓄率还是大幅度减少财政支出或增加税收,抑或是美元大幅度贬值,都将对世界经济造成巨大冲击;从中日等亚洲国家来讲,长期向美国大量融资不仅积累了大量外汇储备资产,而且必须在美元走软的情况下独自承担汇率风险,因此变数极大。
主要国家个人消费需求增长乏力。如上文所述,美国个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从3.58个百分点(环比折年率)降低至今年二季度的1.1个百分点;今年二季度,日本个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从去年四季度以及今年一季度的0.6个百分点降至0.3个百分点(环比);欧元区个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从今年一季度的0.3个百分点降至二季度的0.1个百分点。个人消费支出增长乏力主要是因为个人可支配收入增长缓慢或停滞:美国从刚刚实行减税的2003年三季度8.2%(环比折年率)的增长率下降到今年一季度的2.4%以及二季度的2.5%;欧元区今年一季度可支配收入环比为零增长,二季度仅增长0.5%;日本1998年至2003年工薪家庭可支配收入均为负增长,尽管今年一季度出现了3.7%的环比增长,但二季度又下降至0.9%。失业率居高不下也是个人消费支出增长缓慢的重要原因。今年1至9月份美国失业率保持在5.4%至5.7%,尽管比去年有所降低,但仍处于历史较高水平;欧元区失业率8月攀升至欧元成立以来的最高点9%;日本1—8月份保持在4.6%—5.0%,属于历史较高水平。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明年世界经济仍将保持较快增长,但受到诸多不利因素的制约,经济增速将会比低于今年。这从最近各主要国际组织预测的结果也得到佐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05年世界经济增长4.3%(PPP汇总法),预计比今年放慢0.7个百分点。其中,美国增长3.5%,放慢0.8个百分点;欧元区增长2.2%,与今年持平;日本增长2.3%,回落2.1个百分点。
三、2005年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及政策建议
从总体看,2005年世界经济发展将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出比较好的国际环境,但也存在着比较大的挑战。
(一)2005年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
2005年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从总体看还是机遇大于挑战。机遇主要体现在:2005年世界经济仍将保持较快增长,全球纺织品配额取消对于我国扩大纺织品出口较为有利;全球贸易自由化谈判有望进一步取得进展,世界贸易有望保持较快增长;美元汇率仍将保持低位或进一步走软,从而有利于扩大我国的出口;世界产业转移的继续,我国有望借助低劳动成本的突出优势,进一步吸引更多的外商直接投资。但同时也存在着值得关注的挑战,主要是石油价格走高、世界经济循环的脆弱性以及人民币还将继续面临升值压力。
全球纺织品配额将于今年底取消。我国是世界纺织品出口最大的国家,受配额限制的纺织服装产品的数量占到了全国出口纺织服装产品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尽管在后配额时代将面临的风险还有很多,比如很可能会受到各国的集体反倾销等,但取消配额总体对于我国来讲还是利大于弊。
由于我国工业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加上我国目前正在试图建立自己的石油储备,因此,相对于以服务业为主的发达国家而言,国际市场油价上涨对我国造成的影响特别大。国际能源机构预测石油价格每上涨10美元,将使我国经济增长率降低0.8个百分点,推动价格上涨至少0.8个百分点,减少贸易顺差或扩大贸易逆差占GDP的0.6个百分点;亚洲开发银行的结论分别为0.8、0.5和0.1个百分点。
美国工会等利益集团继续鼓吹中国人为压低人民币汇率,在10月份的七国财长会议等场合继续通过各渠道对我国施加压力,人民币升值对于我国出口和国内金融系统将造成巨大冲击。此外,对于近期国际市场初级品及原油价格上涨,一些西方媒体将此归罪于中国经济的迅速增长,这是继所谓中国“输出通货紧缩论”、“中国威胁论”之后,“中国祸水”论的又一新版本。所有这些都对捍卫国家利益和营造有利的国际环境构成挑战。
(二)政策建议
一是充分利用全球贸易回升的机会,特别是多哈回合谈判取得进展的机会,进一步扩大出口。切实采取措施解决出口退税中中央和地方分担后出现的问题,比如跨地区收购受限、流通性出口企业经营受挫;预防全球纺织品配额取消后可能出现的竞相压价现象,甚至主动采取主动出口配额。
二是注重引进外国直接投资的质量,以国民待遇为目标,在发达地区取消外商企业优惠(即超国民待遇),注意吸引服务业投资,增加并购和股权转让形式的外资引进。
三是密切关注全球升息步伐及其影响,跟踪全球资流动的变化,防止可能出现的国际资金从发展中国家回流向发达国家对我国产生的不利影响。
四是加快推进“走出去”战略,注意利用对外直接投资建立国外资源供应体系,充分利用国外资源;鼓励有竞争力的企业到国外投资设厂,一方面直接利用国外销售市场,另一方面也可带动相关出口。
五是积极稳妥地推进国家石油储备战略,继续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同时研究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执笔:闾海琪 刘冰 马岩)
标签:世界经济论文; 外国直接投资论文; 国外宏观论文; 经济论文; 石油美元论文; 石油投资论文; 石油资源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