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城乡的规划对现代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全面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实现社会主义要求,在城乡规划上要有合理的规划和管理,将城乡的区域分布进行适当调整,对市镇乡的规划要统一。全面的提高人们的生活环境,将城乡的建设达到均衡的水平,通过一体化的管理促使城乡发展更加平衡稳定。
关键词: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
现代城市对周边地区的影响越来越大,为了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拉近城乡发展的距离,保障城市健康发展,促进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等,就必须切实执行城乡统筹规划的策略。城市与乡镇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城乡之间的互动也越来越多,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必然成为城乡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在强调城乡统筹发展的今天,城市规划、城市体系规划与村镇规划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间需要进行必要的衔接,实施城乡统筹规划与城乡规划管理势在必行。积极开展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才能将各个乡镇建设活动进行综合部署,以保障城乡内部各个系统与地区之间能够协调发展。
一、关于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发展的新认识
新时期,为了将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思想进一步贯彻,就必须从全新的视角去分析,并从新的理念角度来对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进行分析与对待,将城乡看作一个不可分割的复合系统,对整个领域内的中有利生产要素进行优化与整合,对城乡有限的土地资源进行合理利用,进一步落实城乡协调互补的产业体系。
1、城乡统一管理的规划
城乡管理的一体化在城乡规划上有着明显的体现,对城镇的地域大小等进行划分是不够的,还要对城乡的行政职能等体系进行完善,将每个不同的区域的功能都清楚的进行划分,使行政功能在城乡得到一致,对区域的整体规划需要创新的方法,才能够更加的合理的进行管理,并且为城乡的管理一体化打下牢固基础。
2、城乡管理中土地的划分
城乡一体化的的开展需要进行土地的合理规划和所有权的明确,在城乡规划中奖土地的所有权和土地权清楚的分割开,根据土地的使用情况对土地进行规划和管理,保证土地的所有权不会改变,将土地的利用率通过科学的规划得到提升,需要加强土地的严格管理力度,严惩土地的随意使用和收费现象,对农村土地的使用加以规范。
3、积极维护乡镇良好的生态环境
关于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的新认识内容中,对农村地区各个生产要素进行合理利用是非常必要,才能将农村的工业与乡镇企业进行优化与布局,有效处理垃圾与三废排放,以保障农村良好的生态环境。城乡统筹规划还得注重这些内容:尊重普通农民的利益,尊重当地历史文化,更要尊重生态环境。在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内容中,就算是为了更好地推动新农村建设,也必须得有良好的自然环境,继承村民尊重周边生态环境,与之共存的传统思想,要积极遵循与落实构建环境友好型发展氛围,对乡村分散工业进行统筹安排,集中适当布局,对各种废弃物进行统一处理,最大限度维护农村良好的生态环境。
二、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实施的主要方式与手段
1、培训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人才
当前规划管理专业人才基本集中在城市,而小城市、乡镇地区专业规划管理人员比较少,关键是专业素质比较低,无法真正胜任这项重要的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首先,针对当前城乡规划管理部门中的工作人员加强培训,让专业人才及时掌握现代城乡规划的主要技术与要求,尤其是要熟知管理标准存在的差异性,将相关管理政策落实到细节上,加快实现现代城乡规划管理。其次,相关部门有必要提供一定的支持,如:优惠政策、条件等等,吸纳更多城市规划管理专业人才到工作领域中来,为县级与镇级城乡规划出谋献策,进一步推进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
2、实现城乡一体化要强化城市功能区的建设
城市功能区是实现城市职能的载体,集中地反映了城市的特性,是现代城市存在的一种形式。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越来越重视的不仅仅是在这个城市如何生存,而更加重视的是在这个城市的生活质量,不再是人们依赖城市,现代的城市是以人为主体的城市,人们重视的是城市能为人提供什么,这就是城市的功能性。城市的定位决定了城市的功能特性,城市的能级越高,对城市功能区的要求就越高,城市为人们提供的服务的要求就越高。这种供求关系的产生,让单一的城市的发展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了,这样,城市群、城市带就在这种需求下诞生,而城市的功能也就演变成城市群、城市带的功能。人们对生活的追求是无限扩充的,那么我们的城市为人们提供的服务和功能也是无限的,怎么样才能在这种无限的补充与需求中让我们城市的功能更加完备,更领先于人们的需求,这就是我们在实现城乡一体化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3、实现城乡一体化要强化重点镇、节点镇的建设
实现城乡一体化,一个重点是在城市,而另一个重点就是在乡镇,也就是乡镇在本土就地城镇化。因为我国的乡镇基数过大,并且生产力落后,普遍的就地城镇化困难极大,为了解决这样一个难题,通过对地区的实际情况分析,根据地区城镇化的发展方向,根据乡镇的地域及产业特点筛选出重点镇及节点镇,重点镇、节点镇是承接产业辐射和城市功能转移的载体,是带动周边村镇加快发展的区域核心,也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突破的关键点。
4、加强监督制约
中小城市规划管理中的规划决策权和规划执行权通常都集于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一身,而监督和责任追究机制的不完善很可能就会造成决策的不科学不民主。从建立有效的城市规划监督机制,并在不同行政层级之间实现有效监督的目的出发,自上而下派驻城市规划督察员,是目前我国大多数中小城市可以采用的手段。具体而言,由上级政府所派驻到地方的城市规划督察员应在权责范围内对项目依据法律法规和经批准的规划实施全程监督,以杜绝可能发生的违法违规行为。以此作为强化层级监督的手段,可以在弥补现存监管漏洞的基础上建立预防及应急处理机制将可能发生的违法行为及其所造成的损失尽可能地降低。而在针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理上首先应当加大力度,明确直接责任人及相关主管领导的责任;对于情节严重、造成恶劣影响的则更需要进一步追究主要领导的责任以增强相关管理制度的权威性。
三、结束语
新时期下,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必须切实执行。整个城市规划管理的过程中,规划管理权下放与统一的关系必须得到重视与处理,这样才能保障城市规划与管理能够有机衔接。关于城镇化发展的形势与管理体制上存在的一些弊端,需要从区域层面加强对空间发展的统筹协调,积极构建能够超越城乡限制的空间管理机制。
城市不断影响着周边地区,为了处理农业现代化的问题,处理城市化的健康发展,加快经济的不断上升,,一定要贯彻中央提出的关于城乡统筹规划的问题城乡之间经济的联系越发密切,城乡之间互动也持续加大,所以,积极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变成了城乡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
参考文献:
[1]周晓曼.中小城市城乡规划管理模式优化研究[D].安徽建筑大学,2013.
[2]彭大清.新形势下的城乡规划管理[J].中外建筑,2010
[3]王开泳,李曼.新时期我国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3
论文作者:李正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8
标签:城乡论文; 城市论文; 城乡规划论文; 功能论文; 城市规划论文; 乡镇论文; 土地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