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碘酮治疗急诊危重症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效果及用药不良反应评价论文_陶喜佳

胺碘酮治疗急诊危重症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效果及用药不良反应评价论文_陶喜佳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四医院 广西桂林 541000)【摘 要】目的:对急诊危重症合并快速心律失常应用胺碘酮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并监测患者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收治的危重症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共88例进行随机分组治疗对比,依次设定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实施胺碘酮治疗和西地兰治疗,各组占44例患者。结果:心功能方面,治疗后,观察组的LVEDD、LVEF、E/A值较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优,组间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面,观察组出现血磷升高1例(2.27%)、肌酐升高1例(2.27%),恶心呕吐1例(2.27%),对照组出现恶心呕吐4例(9.09%),肌酐升高3例(6.82%),血磷升高3例(6.82%),头晕2例(4.54%),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81%、27.27%,组间差异较大,(P<0.05)。结论:相比其他治疗方案,对急诊接收的危重症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应用胺碘酮治疗,对降低心脏后负荷,改善心功能有良好的效果,且方案更加合理。【关键词】急诊;危重症;心律失常;胺碘酮;用药不良反应【中图分类号】R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6-0155-01
临床急诊科,危重症是指患者所得疾病情况紧急,必须尽早采取科学、有效的治疗方式,否则可能对患者身体产生重度伤害或死亡。而心律失常属于心血管疾病的一种,该病可单独发生,也可与其他心血管病合并存在,其最常见的原因是心脏病[1]。危重症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由于病情危急,患者随时有生命危险,所以,快速对症用药非常关键。实验选取88例危重症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治疗方法与效果探讨,现将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急诊科(2018.4~2019.4)间收治的危重症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共88例进行治疗分析,将其随机分组比较,观察组44例患者应用胺碘酮治疗,该组中女性和男性分别占:19例,25例,患者最小年龄和最大年龄分别为:32岁,69岁,平均(42.59±0.31)岁,对照组44例患者应用西地兰治疗,该组中女性和男性分别占:18例,26例,患者最小年龄和最大年龄分别为:30岁,71岁,平均(42.68±0.27)岁,所有患者进入急诊科时,均经心电监护,结果显示有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家属均对实验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比较其基本资料,两组患者的数据组间差异不大,(P>0.05)。1.2方法 对照组采用西地兰治疗,初始用药剂量:于15min内给患者推注0.4mg西地兰,如果30min后效果不太明显,可将用药剂量追加0.4mg。本国药准字号:H31021178,生产厂家:上海旭东海普药业有限公司。观察组采用胺碘酮治疗,初始用药剂量:于15min内给患者推注75mg胺碘酮,随后按照每分钟1mg进行微泵给药,如果30min后效果不太明显,可将用药剂量追加150mg/d,本品国药准字号:J20030022,生产厂家: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注意:两组患者用药期间,务必做好用药监测,如若发现患者出现用药不良反应,需及时采取正确、有效的处理方式,避免影响治疗效果。1.3观察指标心功能指标:LVED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F(左心室射血分数)、E/A值(左心室舒张早期/舒张晚期峰值流速)。用药不良反应:恶心呕吐、肌酐升高、血磷升高、头晕。1.4统计学分析本次急诊科治疗实验涉及到的数据统一采用(SPSS20.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的表示分别为:±标准差、%,检验分别为t、X2,组间差异显著性水平及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结果2.1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指标进行对比详细见下表1:观察发现,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LVEDD、LVEF、E/A值均较对照组优,数据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指标对比 组别 n LVEDD(mm) LVEF(%) LE/A值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观察组 44 33.24±0.29 55.27±0.36 38.21±0.51 66.49±0.28 0.421±0.016 1.364±0.214 对照组 44 33.85±0.25 40.18±0.32 38.04±0.46 53.21±0.24 0.420±0.021 0.618±0.196 t / 0.297 9.621 0.325 7.418 0.183 5.481 P / 0.065 0.000 0.081 0.000 0.092 0.000
2.2对两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详细见下表2:观察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81%,相比对照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27.27%明显较低,数据组间差异显著,(P<0.05)表2 两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组别 n 头晕 血磷升高 肌酐升高 恶心呕吐 总的发生率 观察组 44 0(0.00%) 1(2.27%) 1(2.27%) 1(2.27%) 6.81% 对照组 44 2(4.54%) 3(6.82%) 3(6.82%) 4(9.09%) 27.27% X2 / / / / / 29.605 P / / / / / 0.000 3讨论临床急诊对危重症患者进行专门的治疗,旨在最短时间内,让患者脱离生命危险期,提高生存率。而快速心律失常属于危重症的一种,绝大部分患者同时伴有其他重型疾病,如心肌梗死、呼吸障碍等,如果不能帮助患者快速恢复窦性心律,恶化病情势在必然[2]。所以,对于危重症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尽快选择一种安全、高效且可行的治疗方案非常关键。胺碘酮是急诊科的常用药,其主要作用是:有效抑制心房及心肌传导纤维的快钠离子内流,减低窦房结自律性,扩张冠状动脉,改善患者机体血流量,缓解因缺氧对心肌的损害,稳定心输出量[3]。此外,本品能够有效影响患者甲状腺素的代谢,并且以半衰期长的特征,以较少的用药剂量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心功能尽快改善[4]。西地兰是属于速效强心苷的一种,主要由毛花洋地黄提取得到,将其用药治疗危重症合并快速心律失常,可在短时间内提高患者心肌收缩能力,降低心率,但用药不慎,极有可能造成患者出现心肌缺血,加重心肌负荷,且用药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较多。结合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的各项心功能指标(LVEDD、LVEF、E/A值)均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以6.81%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的27.27%相比,明显较低,组间差异均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应用胺碘酮进行急诊抢救危重症合并快速心律失常,其效果远远优于西地兰,且前一种方案患者出现的用药不良反应较少,用药合理性和安全性更强。综上,相比其他治疗方案,对急诊接收的危重症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应用胺碘酮治疗,对降低心脏后负荷,改善心功能有良好的效果,且方案更加合理。参考文献:[1]王志刚.西地兰、胺碘酮治疗急诊危重症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随机对照研究[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04):45.[2]周芬.胺碘酮与西地兰治疗急诊危重症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比较[J].系统医学,2018,3(14):47-48.[3]司建芳.胺碘酮与西地兰治疗急诊危重症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对照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18,15(10):92-93.[4]陈琪.胺碘酮与西地兰治疗急诊危重症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对比[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8(02):238-239.

论文作者:陶喜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保健营养》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2

标签:;  ;  ;  ;  ;  ;  ;  ;  

胺碘酮治疗急诊危重症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效果及用药不良反应评价论文_陶喜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