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或卡托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论文_魏佳明

湖南衡阳钢管(集团)有限公司职工医院内科 湖南衡阳 421001

【摘 要】目的 探讨氨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或替米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3月-2016年7月我科门诊就诊的纳入标准的69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采用氨氯地平治疗,设在氨氯地平基础上联合卡托普利的32例患者为A组,在氨氯地平基础上联合替米沙坦的37例患者为B组。两组患者均能按医嘱坚持服药,3个月后复诊,比较两种降压药物组合在血压、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2组治疗后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B组SBP和A组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B组DBP显著低于A组(P<0.05);B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P>0.05);治疗后A组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 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降压治疗采用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较联合卡托普利降压效果更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极低,且对肝功能等无明显不良影响,是一个值得推荐的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组合。

【关键词】氨氯地平;卡托普利;替米沙坦;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增加,患有高血压病的中老年人越来越多。临床研究证实[1],高血压病史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严格控制高血压,延缓甚至避免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是治疗高血压病的努力目标。目前用来控制血压的药物因其作用机制不同而种类繁多,制剂效果长短不一,如若选择单一用药,降压效果往往不如人意。临床上见到的降压方案多数以联合用药为主,且有临床研究指出,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病疗效肯定[2]。我科门诊选择2014年3月-2016年7月就诊的纳入标准的69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采用氨氯地平分别联合卡托普利、替米沙坦进行降压治疗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现报告如下。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一般临床资料 选择2014年3月-2016年7月我科门诊就诊的纳入标准的69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采用氨氯地平治疗,设在氨氯地平基础上联合卡托普利的32例患者为A组,在氨氯地平基础上联合替米沙坦的37例患者为B组。其中,男性43例,女性26例;年龄52-68岁;病程8月-9年,平均(6.7±2.6)年。纳入标准:1.符合高血压病防治指南中关于高血压病的诊断标准:SBP≥140mmHg,DBP≥90mmHg;2.所有病例均排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继发性高血压病和充血性心力衰竭者。

1.2 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均停药2周,以排除原有药物对本研究造成的干扰。采用水银测压计在上臂肱动脉测量的方法进行。我们给所有入组患者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络活喜,辉瑞制药)5mg,1次/日,在此基础上,A组联合卡托普利片(金石普利,汕头金石制药)25mg,2次/日;B组联合替米沙坦(舒尼亚,北京万生制药)40mg,1次/日进行治疗。2组治疗8周后,交代患者复诊。

1.3观察指标

复诊时,监测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总有效率判定标准按照心血管药物临床试验评价方法进行:

显效:舒张压下降20mm Hg以上,或者下降幅度大于10mm Hg且降至正常范围;有效:舒张压下降,但低于10mm Hg,且已下降至正常范围,或下降幅度介于10-19mmHg;无效:血压下降未达到上述显效或有效任一标准者。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不良反应发生率除了统计症状,还通过抽血检测每个患者的肝肾功能指标一并检查。

1.4统计学方法

收集资料后,所有数据采用SPSS 19.0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的形式表示,进行t值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进行检验,以P<0.05表示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均依存性良好,顺利完成实验,且均按时复诊。

2.1两组患者SBP及DBP下降幅度比较

治疗前,2组的SBP及DBP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SBP及DBP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性下降(P<0.05),A组的平均SBP(141.8±6.4)和B组平均SBP(138.7±9.1)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A组的平均DBP(83.9±5.3)和B组平均DBP(80.2±6.1)进行对比,A组显著高于B组(P<0.05)。详情见表1.

3讨论

原发性高血压主要表现为动脉血压升高,但是究其原因还是外周小血管阻力增大所致。人们针对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行了大量研究。根据已知的高血压发病机制,目前已经有品种繁多的降压药物面世,大致可分为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利尿剂和交感神经抑制剂等几大类。每个种类对应的适应症侧重点各有不同。在众多的降压药物中,钙离子拮抗剂因其副作用少,降压效果肯定得到医患的青睐,苯磺酸氨氯地平就是其中的常用药物。氨氯地平体内生物利用度高,降压效果持久,对心率的影响也小[3],因而一直作为一线降压药物使用。

临床研究发现,降血压方案中,单一用药常常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突破常规剂量用药常常面临着巨大的副作用发生的风险。为此,人们转而寻求常规剂量下进行联合用药,往往收到了良好的疗效。研究发现,长期使用钙离子拮抗剂可以导致血管紧张素受体的敏感性下降,降低肾小球对钠离子的代谢率,因此降压效果不稳定。在众多的联合用药中,钙离子拮抗剂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联合成为了经典的联合用药方案。卡托普利在降压同时,还有保护肾脏功能的作用。但是卡托普利属于短效制剂,作用仅仅可维持6-8小时,人们不得不每日2-3次口服来维持其血药浓度,严重影响了患者的依存性。

替米沙坦在临床上应用多年,其作用机制为从结合部位解离血管紧张素Ⅱ,增加血液中血管紧张素Ⅱ的含量,从而舒张血管平滑肌,起到降压作用[4]。其半衰期长达24小时,每日仅需服用1次,由于其属于长效制剂,降压效果稳定,从而避免了血压的剧烈波动。本研究中,替米沙坦、卡托普利分别联合氨氯地平进行降压治疗,降低收缩压效果相当,而两组的舒张压下降幅度,替米沙坦显著高于卡托普利。舒张压的高低,直接反映了血管外周阻力的高低。替米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有效率更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更少,有文献指出,因而,在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的治疗方案中,通过药物的协同作用,可进一步改善平滑肌痉挛,促进血管更大程度上的舒张,从而使疗效更加满意[5],替米沙坦能够并更好地控制患者的心肌梗死率,有效地降低血管意外死亡率[6]。

4结论

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降压治疗采用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较联合卡托普利降压效果更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极低,且对肝功能等无明显不良影响,是一个值得推荐的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组合。

参考文献:

[1]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1,19:701-742.

[2] Ramsay MA,Luterman DL.Dexmedetomidine as a total intrave-nous anesthetic agent[J]. Anesthesiology,2004,101(3):787-790.

[3]文峰.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10,3(16):1-2.

[4]伍贵平. 替米沙坦与依那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疗效对比分析[J]. 承德医学院学报,2017,(01):74-75.

[5]黄世明,姚震,张云波.替米沙坦与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效果比较[J].临床误诊误治,2011,23(11):1018-1020.

[6]黑红香. 替米沙坦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分析[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7):39-40.

论文作者:魏佳明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0

标签:;  ;  ;  ;  ;  ;  ;  ;  

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或卡托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论文_魏佳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