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永州市中心医院零陵院区 425006
【摘 要】目的:探究将局部亚低温护理应用于结核性脑膜炎高热患者的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中2016年4月至2018年5月间收入的所有结核性脑膜炎,高热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实验要求抽取出符合实验要求的108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作为实验对象,通过随机分组方案,将所有患者均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而实验组患者则应用局部亚低温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改善状况。结果:治疗完成后,两组患者的ESS评分都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实验组患者的ES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实验组患者的FMA评分和Barthel评分照对照组,提示患者的治疗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将亚低温护理应用于结核性脑膜炎高热患者的护理工作中,能够对患者的神经功能进行保护,同时还能够避免病症状对患者的神经功能造成更多的损伤,对于患者的康复有积极意义,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案。
【关键词】结核性脑膜炎;局部亚低温;神经功能;生活质量
由于亚低温治疗方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容易对患者的抗体免疫造成一定的抑制,如果患者需要进行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则有可能影响患者的呼吸道自然防御功能,所以还需要对患者进行良好的护理配合,才能使治疗方案发挥其应有的作用[1]。本次研究中探究了将局部亚低温应用于治疗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中对患者的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所造成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中2016年4月至2018年5月间收入的所有结核性脑膜炎,高热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实验要求抽取出符合实验要求的108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作为实验对象,通过随机分组方案,将所有患者均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中均纳入54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的性别信息为男28例,女26例,患者的年龄信息为35-62岁,患者平均年龄为(54.7±8.4)岁;实验组患者的性别信息为男29例,女25例,患者的年龄信息为33-61岁,患者平均年龄为(52.9±7.9)岁;所有患者经临床诊断均为结核性脑膜炎,符合临床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对本次研究均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经临床型比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案,主要包括对患者进行常规指导和常规临床护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实验组患者则对患者进行相应的临床全方位护理,具体方式如下。
首先将患者至于18-20摄氏度的治疗室中,并对患者注射持续性冬眠药物,而在患者冬眠药物注射30min后,对患者进行物理降温,将冰袋至于患者腋下或腹股沟等大血管处,保证降温速度控制在0.5-1°C/h,待患者体温降至37℃后,可将降温速度降低至每12h0.5-1.0℃。在降温期间,会员应当对患者的体温变化进行全程监护,并注意患者的生命体征。
当患者的肛温降至34-35℃后,根据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状况,将冬眠药物的注射量和注射速度进行调整,使患者的体征维持于现状。保持1d后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患者生命体征如果保持正常,则可将室温调整至25-26摄氏度,并停止冬眠药物注射,逐渐撤掉冰袋等物理降温措施,使患者的体温自然升高。在患者治疗期间,护理人员应当全程陪同,并对患者的生命状况进行监控,如果发现异常,应当立即报告医师,并采用相应的急救方案。
1.3 评价标准
对所有患者在治疗后采用欧洲卒中量表(ESS)进行评分,并用简式Fugl-Meyer(FMA)法对患者进行FMA评分,同时采用Barthel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涉及到的所有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进行数据处理,评价其统计学意义。实验结果和患者的一般资料中涉及到的数据均采用t检验方案评价其统计学意义。P <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完成后,两组患者的ESS评分都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实验组患者的ES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实验组患者的FMA评分和Barthel评分低于对照组,提示患者的治疗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3讨论
亚低温治疗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案,在目前临床应用中也获得了较为广泛的推广[2]。在临床医学上,这种治疗方案又被称为冬眠疗法或人工冬眠,主要应用于颅脑损伤的治疗中。近年来,亚低温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这种治疗药物又被应用于重症脑挫伤,并且患者的循环功能受到影响的患者。患者如果存在高热或丘脑下部损伤,则可以应用这种方案,对患者的病症进行调控,以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保护患者脑部功能[3]。
而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采用合适的护理手段,对患者的亚低温治疗进行护理,一方面能够使亚低温治疗保持顺利开展,另一方面还能保证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使患者的生命体征时刻处于正常状态[4]。而对于低温治疗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护理人员应当做好相应的预见和预防工作,对于高危患者应当格外重视,以保证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危险发生率[5]。
综上所述,通过将亚低温护理应用于结核性脑膜炎高热患者的护理工作中,能够对患者的神经功能进行保护,同时还能够避免病症状对患者的神经功能造成更多的损伤,对于患者的康复有积极意义,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案。
参考文献:
[1]陈晓烨.结核性脑膜炎高热患者的亚低温护理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32):205-206.
[2]乔艳,宋卫芹,徐从翠,沈萃,张妹,王云.扁平化责任制护理在结核性脑膜炎治疗中的效果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5,40(03):400-402.
[3]陈丽成. 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疗效的观察[D].山东大学,2010.
[4]郑国琴. 结核性脑膜炎高热患者亚低温护理研究[A]. 中华护理学会.全国传染病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中华护理学会:,2007:3.
[5]郑国琴,林奕,陈敬芳,王惠兰.结核性脑膜炎高热病人的亚低温护理探讨[J].护理研究,2007(06):481-483.
论文作者:刘屏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2
标签:患者论文; 脑膜炎论文; 低温论文; 实验组论文; 高热论文; 统计学论文; 体征论文; 《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