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五镇593名中学生独生子女社会化现状调查分析_中学生论文

湖北省五镇593名中学生独生子女社会化现状调查分析_中学生论文

中学独生子女社会化的现状*——对湖北省五市镇593名中学生的调查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湖北省论文,市镇论文,独生子女论文,中学生论文,现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从1979年我国实行“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政策以来,独生子女就作为一种特殊的人口群体出现在我国社会之中。据统计,1994年,全国独生子女人数就已达到4676万人。目前,我国独生子女人数估计已超过5000万人。当数以千万计的独生子女一下子从我国大地上涌现出来时,马上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人们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政策所造就的这一代特殊儿童能否正常地、健康地、顺利地发展和成长上。从社会学的角度看,这一焦点所涉及的就是一代独生子女的社会化过程及其后果的问题。

早在独生子女生育政策实施之初,就有人提醒:“独生子女有诸多毛病”;也有人担心:“独生子女是问题儿童”;还有人预言:“独生子女的发展将不如非独生子女”。17年过去了,最早的一批独生子女已走过了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进入了少年期和青年初期。他们的社会化发展状况究竟如何?笔者于1996年10月在湖北省武汉市、黄石市、荆州市、仙桃市和云梦县城关镇进行了一项有关独生子女社会化问题的调查。调查以五市镇所有在校中学生为总体,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从五市镇抽取了15所中学初一至高三六个年级30个班的学生600 人,总共收回有效问卷593份,有效回收率为98.3%。

关于中学独生子女社会化的现状,本文主要以人的社会化内容为主要线索,以同龄的非独生子女为比较对象,从自我意识、生活技能、生活目标、价值观念这四个方面来进行描述。

一、自我意识

所谓自我意识,是指人们自我概念的形成,对自我特点的认识及对自我形象评价。自我意识是社会化的产物,是人的基本社会化的重要成果之一。在本研究中,重点探讨中学独生子女对自我特点的认识以及对自我形象的评价。

1.个性品质

以前的不少独生子女研究文献,通过对幼儿园、学前及小学独生子女的调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独生子女在身体状况、智力水平方面优于非独生子女,而在个性品质和行为习惯方面则不如非独生子女[1]。 而且相当多的对独生子女的非议也主要集中在独生子女的个性、心理特征和行为习惯上。那么,随着年龄的增长,到达中学阶段后,独生子女的个性特征是否发生了变化?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个性差异是消失了,还是仍然存在呢?

范存仁等人曾在1994年对西安城区787 名小学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个性品质进行过比较研究,发现独生子女的自我中心和学习动力比非独生子女强烈,而独立性却比非独生子女差[2]。 但笔者用大致相同指标的调查却没有得到相同的结果。见表1—1

表1—1 两类中学生个性品质调查情况统计(%)

独生子女 非独生子女显著度

1.喜欢处于支配者地位

39.3 37.7 P>0.05

2.常常嫉妨别人 27.6 25.1 P>0.05

3.总是自己说了算

28.4 24.5 P>0.05

4.各门功课都想得高分

92.0 87.6 P>0.05

5.好与别人比高低

59.3 53.6 P>0.05

6.愿做别人的榜样

51.2 52.3 P>0.05

7.乐于接受别人的帮助

77.2 77.9 P>0.05

从表1—1我们可以看到,除了“好与别人比高低”一项,独生子女与非独子女存在显著差别外,其余的方面都不存在显著差异。这一结果表明,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个性品质方面,总体上差别是不大的:自我中心意识都不太明显,学习动力都比较强,都存在一定程度的依赖性。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假定中学生的评判标准都是一致的话,便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即随着年龄的增长,到达中学阶段以后,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个性品质方面的差异正在消失。

2.心理感受

由于中学生心理发展正处于从依赖向自主过渡的特殊阶段,可能常常会出现一些不同于其它阶段的心理感受。于是我们用了几项指标来测量中学独生子女的心理发展状况。见表1—2。

表1—2 两类中学生的心理感受(%)

独生子女非独生子女显著度

1.感到比不上别人 59.3 58.9

P>0.05

2.感到别人不理解我65.4 63.8

P>0.05

3.感到心理压抑、情绪低落 58.5 60.4

P>0.05

4.感到孤独37.2 50.0

P>0.05

从表1—2的结果,我们可以发现,除了“感到孤独”这一项指标之外,其余几项,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并无显著差异。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非独生子女时常感到孤独的比例达50%,比独生子女多12.8个百分点,也就是说,不是独生子女,而是非独生子女常常有孤独的感觉,这一点与平常的认识恰恰相反,其原因分析容以后专文讨论。

同时,我们还可以发现,大部分中学生的心理感受是负面的:在人际交往中,时常会呈现自卑感,特别是与他人相比较时表现突出,常常“感到比不上别人”;人际交往中也由于过多地考虑自我,而常常“感到别人不理解我”;近60%的中学生还常常感到心理压抑、情绪低落。这种状况可能与目前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家长也只注重抓子女的学习成绩,而忽视其它有关。在强大的中考、高考压力下,学生很难有放松心情的机会。如果学校、家长再不注重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中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这从一个侧面提出了加强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3.成人感觉、成人意识

独生子女由于从小就更多地生活在只有大人的环境中,更多地受到大人的关心与呵护,因而能深刻地体验到做小孩被“保护”的滋味。但是,一般而言,人的社会化到达中学阶段以后,要求自主,要求摆脱父母及其他成年人控制的意识便开始逐渐增强。那么独生子女是否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顺利出现这种成人感觉,形成成人意识呢?下面是调查统计的结果:

表1—3 两类中学生的成人感觉、成人意识(%)

独生子女非独生子女

显著度

1.希望别人把自己当大人看 76.4 78.2P>0.05

2.觉得自己的言行更象个大人

13.3 21.0P>0.05

3.喜欢与大人交往 48.0 42.0P>0.05

从表1—3中我们可以看出,两类中学生在希望别人把自己当大人看的主观愿望上不存在显著差异,75%以上的中学生无论独生子女还是非独生子女都有比较强烈的成人意识。

但对自己的言行更象个大人还是更象个小孩的主观评价上,两类中学生却出现了显著差异。这种差异表现在,独生子女觉得自己的言行更象个大人的比例比非独生子女低近8个百分点。 如果假定两类中学生主观评价的标准相似的话,那么这一结果是说,虽然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一样,有希望别人把自己当大人看的强烈愿望,但在现实生活中,象个大人一样来说话办事,却没有如非独生子女一样得到充分表现。这也许是由于独生子女的特殊家庭环境没有让其类似大人的言行得到充分表现的机会。

在问到“你是否喜欢与大人交往?”时,两类中学生大都选择了否定的回答。这从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处于从依赖到自主这一时期的中学生的矛盾心态。他们一方面希望别人把自己当大人看,但另一方面又不喜欢与大人交往,希望逐渐摆脱大人的控制,从而慢慢成长为真正的大人。

4.自我评价

前面着重分析了中学独生子女对自身特点的认识,接着我们来看自我意识的另一个方面——自我评价。这里我们重点测量了独生子女对自己性格以及能力方面的评价。

表1—4 两类中学生的自我评价(%)

独生子女非独生子女显著度

1.独立性较强 63.1 66.8P>0.05

2.自信心较强 71.1 71.2P>0.05

3.责任心较强 76.7 74.5P>0.05

4.自尊心较强 94.4 89.9P>0.05

5.学习成绩较好40.6 34.8P>0.05

6.智力较高59.1 50.0P>0.05

7.社会交往能力较强38.8 29.2P>0.05

8.意志力较强 52.0 53.9P>0.05

9.动手能力较强47.9 44.9P>0.05

从表1—4的显著性检验结果中我们可以发现,两类中学生的自我评价总体上差别是不大的。在所测量的九个方面中,有八个方面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都不存在显著差异(即表中P>0.05的项目)。这就是说,如果假定中学生们的自我评价标准是一致的话,在九个方面中的八个方面,中学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自我评价基本相同。中学生们无论独生子女还是非独生子女,在大多数方面自我评价都比较高。比如,超过50%的中学生都认为自己在独立性、自信心、责任心、自尊心、智力、意志力等方面很强或较强,这说明大多数中学生对自己能力、心理、性格等方面还是比较满意的,至少是自己能接受自己、承认自己。X[2]检验唯一有显著性差异的是社会交往能力。而且在社会交往能力方面的评价与一般人的认识、与以往众多的研究结构都是相左的:独生子女自我评价社会交往能力较强的占38.8%,比非独生子女多出9.6个百分点。 也即是说,独生子女的社会交往能力不仅不比非独生子女差,而且还要强过他们。对这一不同寻常的结果,我们将以专门的篇幅予以详细探讨。

通过对中学独生子女自我意识的分析,我们可以说,在对自我特点的认识,以及自我评价方面,就总体而言,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差异不大,尤其是以前被人们非议较多的独生子女个性、心理特征方面缺陷,随着年龄的增长,进入中学阶段以后大多数缺陷正在被克服,并且表现出与非独生子女相同的特点。只在极少数方面,独生子女表现出了与非独生子女的差异,而其中较为“反常”的是:在自我评价方面,独生子女的社会交往能力更强,在心理感受方面,独生子女更少地体验孤独。

二、生活技能

生活技能的培养,也是社会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对独生子女生活技能的研究,风笑天通过对1293名小学生的调查得出的结论是:两类家长在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在培养孩子劳动习惯方面,除了洗碗一项以外,其余四项:抹桌子、扫地、上街买东西、洗手绢,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也不存在显著差异[3]。那么, 当独生子女进入中学以后,他们的生活技能又有哪些进展?在生活自理能力、劳动习惯上是否与非独生子女有所不同呢?下面是我们调查的结果。首先看中学独生子女的生活自理能力,见表2—1

两类中学生生活自理能力调查统计(%)

独生子女 非独生子女 显著度

1.能做饭菜 67.3 77.5 P>0.01

2.能买自己的衣服鞋袜62.8 60.0 P>0.05

3.能采购自己的全部生活用品 49.5 49.8 P>0.05

4.不需要父母帮助,能做到个人生活自理60.9 67.2 P>0.05

表2—1的结果显示,在生活自理能力方面,只有在做饭菜一项上,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余三项都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是我们考虑到,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无疑与中学生的年龄有关。相对而言,年龄越小,生活自理能力越差,年龄越大,生活自理能力越强。因此我们必须先控制住年龄这一因素。由于年龄与年级是直接相关的。因此这里以年级代替年龄来进行分析。下面是我们将表2—1中有显著差异的一项“做饭菜”控制年级后得到的结果:

表2—2的结果表明,控制年级后,在能不能做饭菜这一项上,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差异消失了。这说明,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做饭菜指标上的差异,主要是由于不同年级中两部分中学生的比例不同所引起的。

表2—2 控制年级后两类中学生做饭菜情况统计(%)

独生子女 非独生子女显著度

初中59.4

69.8

P>0.05

高中78.6

82.6

P>0.05

综合表2—1、表2—2以及我们的分析,不难得出:大多数中学生无论独生子女还是非独生子女,都有了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两类中学生在生活自理能力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

关于中学生独生子女的劳动习惯,主要是看他们在家里做家务的情况,调查结果见表2—3

表2—3 两类中学生做家务情况统计(%)

独生子女

非独生子女 显著度

1.抹桌60.754.7 P>0.05

2.扫地68.475.7 P>0.05

3.洗碗57.468.5 P>0.05

4.上街买东西 42.333.7 P>0.05

5.倒垃圾 65.061.4 P>0.05

6.整理房间58.963.3 P>0.05

7.做饭25.534.1 P>0.05

从表2—3可以看出,在七项家务劳动中,有四项包括抹桌、扫地、倒垃圾、整理房间,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的差异不显著。对于其中存在显著差异的三项,我们仍然可以通过控制年级这一因素来作进一步分析。以上这些家务除了做饭这一项以外,对中学生而言,就不是一个能不能做的问题,而是愿不愿做以及是否有时间做的问题。我们考虑到,相对于其它几项家务劳动而言,洗碗、上街买东西、做饭都是较费时的话,会不会因为初三、高三正面临中考、高考,所以家长让他们把主要精力和时间都放在学习上,从而减少了其家务劳动量呢?下面是我们通过控制年级(将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分为一组,初三、高三分为一组)后得到的结果:

表2—4 控制年级后两类中学生在家做家务的情况统计(%)

独生子女 非独生子女显著度

初一初二 55.8

71.2

P>0.05

洗碗 高一高二

初三高三 60.6

63.9

P>0.05

初一初二 42.5

32.4

P>0.05

上街购物 高一高二

初三高三 42.4

36.1

P>0.05

初一初二 25.2

36.5

P>0.05

做饭 高一高二

初三高三 26.3

29.9

P>0.05

从表2—4我们可以看出,在“上街买东西”这一项上,两个组的差异都不存在了。这说明,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上街买东西”这一指标上的差异,主要是由于不同年级中两部分中学生的比例不同所引起的。

在“洗碗”、“做饭”两项上,第二组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差异消失了。但是在第一组的差异仍然存在。这说明年级与是否洗碗,是否做饭有一定的影响。除此之外,可能还与独生子女的安全在其家长心目中的地位有关。因为在许多独生子女家长眼里,厨房对孩子哪怕已是中学生了,仍是不安全的地方,那里有煤气炉、火、刀等不安全因素。在这些家长看来,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让其做点家务是应该是,但孩子的安全则是更重要的。在家抹抹桌、扫扫地、整理房间,照样可以培养孩子的劳动观念和习惯。至于厨房里的活,还是由大人干比较好。因此一些家长便很少让孩子下厨房。其中自然包括做饭、洗碗。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劳动习惯的培养方面,中学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也不存在显著差异。

三、生活目标:文化期望与职业期望

进入中学阶段尤其是高中阶段以后,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不断积累,为进入成人社会的资格准备也日趋完成。中学生们大多都已开始考虑自己的未来。比如将来准备读到什么文化程度,出去以后,准备做什么工作等等。笔者选取了文化期望、职业期望两项指标来测量中学独生子女的生活目标。下面是调查统计的结果。见表3—1、表3—2

表3—1 两类中学生的文化期望(%)

独生子女非独生子女

高中或中专 7.1

11.2

大专以上92.9

88.8

(N)(324) (267)

X[2]=2.583

df=1 P>0.05

表3—2 两类中学生的职业期望(%)

独生子女非独生子女

专业技术人员 52.2 47.3

干部12.9 10.4

军人13.2 19.2

商业服务人员 12.9 8.5

其它 8.8 14.6

(N) (318)(260)

X[2]=11.517 df=4

P>0.05

注:指标中的职业类型在问卷中分为10类,为了统计方便,这里合并成五类。其中专业技术人员包括科研人员,教师、文艺、医务人员;商业服务人员包括从事经济、金融方面的人员,其他人员中包括了工人和农民。

从表3—1中可以看出,虽然中学独生子女打算读到大专以上的比例达92.9%,略高于非独生子女,但是X[2]检验的结果表明,这种差别在总体中并不存在。也即是说,中学生无论独生子女还是非独生子女,绝大多数(90%左右)都准备读到大专以上的文化程度。这说明中学生们已经开始认识到文化知识对于他们将来进入社会的重要性。无论做什么工作,文化知识的学习与积累都是非常重要的。

表3—2的结果表明,对未来社会角色的选择(职业期望),虽然在主要职业的排序上,两类中学生表现出了较大的一致,但在比例上却出现了相当程度的差异:首先, 选择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 独生子女为52.2%,非独生子女只有47.3%,两者相差5个百分点。其次是军人, 从军的比例,独生子女为13.2%,非独生子女为19.2%,两者相差6 个百分点。这里要特别指出,无论独生子女还是非独生子女,选择军人这一职业的比例都是仅次于专业技术人员而占第二位,说明各种形式的国防教育已经对中学生产生了相当的影响。在其余的几个选项上,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也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而且X[2]检验结果表明,两类中学生在职业期望上的差异是显著的。可以说,从事脑力劳动、知识型劳动为特征的专业技术性工作,是独生子女主要的职业期望。

四、价值观念:劳动观念与消费观念

中学阶段正是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而,教育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便成了这一时期青少年社会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选取了其中对中学生而言尤为重要的两个方面来进行测量:劳动观念和消费观念。

在家庭中承担一定份额的家务劳动,在学校里完成一定数量的集体劳动,既可以培养青少年的生活自理能力,又可以培养他们热爱集体、关心别人的习惯,同时,在劳动过程中,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处理人际关系的本领。前面我们已经对家务劳动的情况进行过分析,这里仅从中学独生子女对学校组织的集体劳动的态度这一角度来看其劳动观念及行为。

表4—1 两类中学生集体劳动观念与行为的调查(%)

独生子女非独生子女

积极主动参加41.4 50.9

安排我干多少就多少56.4 43.4

尽量少干,能不干就不干 2.1

5.6

(N) (326) (267)

X[2]=12.581

df=2 P<0.01

从表4—1我们可以看出,对学校组织的集体劳动,独生子女要被动得多,消极得多,有56.4%的独生子女其劳动态度是“安排我干多少就干多少”,比非独生子女高出13个百分点。而对集体劳动积极主动参加的独生子女比例只有41.4%,比非独生子女低了近10个百分点。X[2]检验的结果表明,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的这种差别在总体中也是存在的。为什么会存在这种差别呢?学校的劳动教育,无论对独生子女还是非独生子女应该说都是一样的。我们认为,这种差别的最终根源还是在家庭教育之中。不少独生子女父母都认为,现在的孩子只要学习好就行了,参不参加劳动无关紧要,于是不少家长主动承担起本应由孩子自己做的一些事情,比如帮他们叠被子、整理房间,有的甚至到学校替子女参加大扫除等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子女参加正常劳动的权利,错过了对子女进行劳动观念的教育和培养的机会,削弱了子女的劳动观念。可以说,劳动观念淡薄是中学独生子女社会化过程中的一个薄弱环节。

关于中学独生子女的消费观念,我们主要是看他们零用钱的花法。

现在的中学生,无论独生子女还是非独生子女,手头上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零用钱。从调查情况来看,两部分家长在给孩子零用钱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是两类中学生有了零用钱之后,花法上却有很大的不同。

表4—2 两类中学生零用钱的主要花法(%)

独生子女 非独生子女

积攒起来或存银行 16.1

8.0

用来买书及文具

41.9 62.1

用来吃或玩 41.9 29.9

(N)

(322) (261)

X[2]=24.761

df=2P<0.000

从表4—2可以看出,独生子女中将零用钱用在文化消费上,也就是说用在买书及文具上的比例只有41.9%,而非独生子女则达到62.1%,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低了20个百分点。将零用钱用在饮食娱乐消费也即吃或玩上的比例,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高12个百分点。X[2]检验结果表明,在零用钱的花法上,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差异是显著的。可以说,与非独生子女相比,独生子女的消费观念是享受型的。

另外,我们在问卷中还列举了有关消费方面的几种“跟着……走”的说法,来测量中学独生子女的消费行为,调查结果见表4—3

表4—3 两类中学生消费行为的调查统计(%)

独生子女 非独生子女 显著度

1.饮食消费跟着广告走 19.39.1

P<0.002

2.服装消费跟着名牌走 20.6

12.5

P<0.05

3.娱乐消费跟着新潮走 21.5

14.0

P<0.05

从表4—3中,我们可以看出,在饮食消费、服装消费、娱乐消费上,中学独生子女回答“跟着……走”的比例都在20%左右,比非独生子女高出7—10个百分点。而且X[2]检验的结果表明,在这三项消费上,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差别都是显著的。这说明,在消费层次上,中学独生子女确实要明显高于非独生子女。这一结果也进一步验证了前面的结论。

中学独生子女的这种高消费现象,很大程度上是家庭、社会共同促成的。一方面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加上独生子女家庭平均人口少于非独生子女家庭,从而使独生子女家庭的人均收入一般要高于非独生子女,这样使得独生子女的较高消费成为可能;另一方面,少数独生子女家长对子女娇惯,缺乏正确的教育方法,比如对孩子取得的成绩,一味地用金钱奖励,对孩子提出的要求,无论是合理的还是过分的,都尽可能地满足,这可能是产生这种消费误区的直接原因。

因此,为了保证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对中学生尤其是中学独生子女进行正确的价值教育,引导其建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实施正确的消费行为,无疑是相当重要的了。

本研究通过抽样调查的资料,运用社会化的有关理论,对中学独生子女社会化的现状和特点进行了描述和分析,研究所得到的主要结果是:

1.在自我意识方面,总的说来,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差别不大,尤其是在个性、心理特征方面的差异正在消失。仅有的几项差异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与一般认识相反,独生子女的社会交往能力更强,比非独生子女更少地体验孤独。

2.在生活技能的培养上,大部分独生子女的生活自理能力较强,在家里也做一定定量的家务劳动,两类中学生不存在显著差异。

3.在生活目标方面,90 %以上的独生子女都希望自己的文化程度达到大专以上,两类中学生在文化期望上是一致的,但在职业期望上,两类中学生则存在显著差异。从事以脑力劳动、知识型劳动为特征的专业技术性工作是独生子女的主要职业期望。

4.在价值观念方面,与非独生子女相比, 独生子女的集体劳动观念淡薄,在消费层次上追求高消费,超前消费。

*

本文为福特基金资助项目“我国社会中的独生子女问题研究”的成果之一。

注释:

[1]高志方:《独生子女早期教育问题》,《教育研究》1981 年第6期

杨宜模等:《当前独生子女性格特点的初步研究》,《教育丛刊》1981年第2期

肖福兰等:《关于小学独生子女教育情况的调查》,《人口与经济》1982年1.3期

[2] 范存仁等:《西安市小学生中独生与非独生子女个性品质的比较研究》,《心理科学》1994年第2期

[3]风笑天,《独生子女》,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134页

标签:;  ;  

湖北省五镇593名中学生独生子女社会化现状调查分析_中学生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