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系统中变电的稳定运行,不仅能够满足人们多样化的用电需求,而且能够有效提高电力资源的整体利用率。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在实施中,要加强对变电运行设备检修技术的应用,对变电运行的整体质量形成良好的控制。其中,电力行业与科技的融合,是在电网运检技术中加入信息技术,对电网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测,以此保障电网的稳定可靠运行,但新技术应用时,依然会遇到不同的问题。故本文是以检修模式为切入点,分析变电检修技术的运用。
关键词:电力系统;变电检修;技术要点
1 引言
将变电设备的状态检修简单化来看其实就是通过计算机、电力检测与诊断的相关技术,实时地掌握变电设备状态的一种综合性技术。对电力变电设备进行状态检修工作有非常多的好处,一方面能够降低设备出现故障的概率,延长设备的使用时长,另一方面让设备更加稳定,保障了工作人员的安全。我国目前的变电设备进步较以前来看已经非常明显了,但在实施策略上难免存在一些弊端,正是因为这样,状态检修工作依然存在许多不足。
2 电力系统变电检修技术的理论分析
一直以来,我国电力系统在变电检修技术的应用以及开发和研究上,都是利用比较传统的方式来进行操作,并一直想要利用这种方式来达到提升变电设备运行可靠性的根本目的。但是在实际检修工作中,传统维修方法存在较多弊端,并且对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以及自觉性要求较高,所以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变电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负面影响。在整个检修工作中,状态检修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主要是针对电气设备的具体运行状态以及与其相关的信息来进行分析和研究,这样能够对设备的具体运行状态进行确定。并且能够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及时的了解,一旦发现其中有隐藏的问题,可以快速制定科学合理的检修方式,对这些问题进行有效处理。这样不仅能够有效避免一些设备老旧、或者是维修不及时、不到位等问题的发生,避免对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而且还能够有效的提升对变电设备的整体检修质量和水平。
3 变电检修技术
3.1 主变压器检修
变压器主要有两种类型的本体和附件,对附件进行检修和处理,和本体相比较为容易。因此,对工作信息进行收集和对故障进行处理均较为简单。对本体中线圈、铁芯和主要绝缘本体进行维修十分复杂。大多数变电站主要负责城市电力负荷,若运行过程中变电器故障需要停机检修,可能会浪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并且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较大不便,这样就促使对主变压器进行维修过程中面临较大的困难、变压器故障是因为潮湿和绕组变形而引起的绝缘故障。其中对主变压器进行维修,应当注意以下问题:①对设备状态进行分析,借助相关测试防止数值,其内容有电阻值、线圈绝缘电阻大小和色谱泄露石油,对设备信息进行分析所得结果,此后结合实际情况对其进行明确和处理。
3.2 带电作业
带电作业是电网检修的重要环节,也是检修的基础。带电作业意味着检修人员会在有电的情况下,进行各项检修工作,由此,可以发现这项工作的危险性,故在实际操作中,需把检修人员的安全放在首位。因此在带电检修中,需要企业监督人员在旁监督,当安全事故发生时可及时处理,同时,相关人员正式上岗时,必须接受专业的培训,得到资格证后才可上岗。
3.3 断路器
断路器是电力系统变电运行设备中非常重要的设备之一,也是其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在断路器的具体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进而影响其稳定运行。比如在断路器的运行中,很容易发生拒动、过热、着火等问题,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出现爆炸。而如果断路器本身发生拒动故障,那么将会直接对电力系统在运行中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产生影响,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实际操作中,能够对断路器产生影响,导致其发生拒动的现象因素有很多,比如直流电压出现不稳定的状态、或者是开关出现卡滞的情况等,这些都会导致断路器发生拒动。因此,针对断路器的这种状态,利用科学合理的检修技术来对其进行处理,不仅能够及时有效的对断路器的整体运行状态进行了解和把控,而且能够保证检修计划的有效实施,最终取得良好的检修效果,对电力系统中变电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给予一定保证。
4 电力系统变电检修技术措施
4.1 做好准备工作
在执行检修工作之前一定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检修工作人员一定要重点明确检修内容中的重点,熟悉检修流程,在检修开始之前,前往即将进行变电检修的地点进行仔细的实地考察,从而保证现场情况与检修图纸完全相符合,随后便可以按照检修策划中的内容来依次进行检修工作。除此之外一定要对设备的历史数据进行一定的记录与分析,确保设备各项参数准确无误从而可以预测出设备可能存在的问题,同样也能避免跳闸等情况的发生,保证变电检修工作能够继续进行,从而使电力系统能够稳定地运行。
4.2 改进管理方法
我国目前对于电力系统的变电检修工作中的管理办法并不完善,有很多地方还存在漏洞,导致检修工作的质量一直无法得到提高。所以人们需要用更加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来进行管理,使检修工作质量能够有效地提高到一个更高的位置。具体的管理办法分为3个方面:首先,让变电检修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得到有效的提高,同时强化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知识,如此一来工作人员在检修工作中就会更加认真负责,同时因为自己专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得到更多的工作经验,为变电检修工作质量奠定坚实基础。其次,明确检修工作需要进行的步骤,方便企业进行有效的管理。每个环节都有专门的负责人,若该环节出现问题则由相关环节的负责人来负责解决。这样一来,变电检修工作人员的检修质量责任分担到个人,检修工作人员也因此会更加认真仔细地进行检修工作。最后,相关部门要定期进行培训与考核,这样一来可以保证人才的知识处于一个相对比较领先的状态,在进行检修工作时可以避免因为知识程度跟不上设备先进程度而发生的检修意外。
4.3 网络计划技术的应用
有效的计划和控制工程项目就是网络计划技术。其中网络计划技术是各个工序和进度计划之间的关系表达,这也是网络计划技术的使用原理,该技术通过计划各工序之间的参数找到关键性技术路线,在进行网络分析后优化全局工作促使方案能够被清晰化制定。在计划执行时,通过反馈的信息监督和控制活动的进度,将所有工作活动由串联的方式变更为交叉工作或者平行工作的方式则能起到缩短工期的效果。每一项处于网络计划图之上的工作都存在时差,但是由于这些工作的持续时间以及开工时间都处于一定的弹性区间,在放慢和减少人力投入于非关键工作时,关键性工作便会得到大力支持和保障,这样便会缩短工期,优化检修流程。
5 结束语
在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中,无论是科学技术,还是操作手段都在不断的提升当中。针对这种情况,在电力系统变电设备的运行中,将检修技术合理的应用其中,不仅能够提高检修的整体效率,而且能够为电力系统变电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吴侃斌.电力系统变电检修技术探究[J].科技与创新,2016(20):133+136.
[2] 魏巍.电力系统变电检修技术与管理方式探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23):130-131.
[3] 石建园.电力系统变电检修技术探讨[J].科技风,2015(22):47.
[4] 于卫东.浅析电力系统变电检修技术[J].电子世界,2013(24):44-45.
[5] 张南辉,张雪萍,杨彦鑫,邹欢,李裕.电力系统变电检修技术分析与研究[J].通信电源技术,2013,30(04):140-142.
论文作者:孙燕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5
标签:工作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设备论文; 技术论文; 断路器论文; 计划论文; 工作人员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