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爱萍
泰州天源装饰装潢有限公司 江苏泰州 2253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安全成为大家关心的话题。建筑行业在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情况下,需要面临更加巨大的挑战。为了提高建筑质量,保证建筑业长期可持续发展,建筑行业开始广泛应用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模式,该模式的有效使用,推动建筑行业日常运行更加安全稳定可靠。文章重点从建筑企业安全标准化管理特点入手,分析了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究了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模式。
关键词: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模式
引言
随着建筑行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深化,建筑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部分建筑企业为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将精力放在进度管理、节约成本等方面,忽视了安全管理,导致建筑安全事故频发,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巨大,建筑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因此,必须采取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模式,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下进行施工。
1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的必要性
近年来,我国的建筑施工中的安全标准化管理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市场竞争比较激烈,建筑开始向高层方向发展,所需要的建筑工人也随之增多。如何保证如此多的建筑工人的安全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近些年,建筑安全事故发生的频率较高,这不仅对伤亡人员及其家庭带来严重的负担,而且会严重影响建设单位的整体效益。因此,为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建立安全管理标准化体系势在必行。当前,许多建筑企业也逐步重视对认证先进管理标准体系的工作,并对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模式尝试进行探索,也在逐步完善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总之,安全标准化管理模式的实施可以防范事故的发生,对于保证建筑项目安全顺利进行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2建筑企业安全标准化管理问题
2.1安全标准化管理不彻底
在完善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的过程中,多数情况下均为针对施工过程展开的安全标准化建设,这一阶段的标准化建设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目前我国建筑安全管理水平得到了一定提高。但是建筑安全标准化体系具有全过程、系统性等一系列特点,必须站在全生命周期角度来构建体系,具体来说,应该从项目立项、勘察设计及工程运行等方面制定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细则,对建筑工程全过程安全标化体系进行完善。
2.2跟不上建筑新变化的步伐
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建筑工程当中开始引入新材料与新技术,这些改变给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现如今的安全标准化管理模式无法将这方面的标准达到。建筑安全管理与新技术工艺的更新速度有非常大的差距,需要逐渐完善,制定有关标准。
2.3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发展滞后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促使建筑行业工艺技术的不断革新,建筑领域涌现出大量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这些新的血液给建筑行业带来了新的活力,与此同时也对建筑工程提出了新的挑战。大跨度钢结构的运用、大体量混凝土浇灌、大型设备整体安装技术等施工技术飞速发展并得到广泛应用,而相关安全管理标准化的发展相对滞后,现有的安全管理标准化的发展速度,已无法满足当今时代发展的需要,无法满足建筑行业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需要。现有的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还有许多内容不能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不能满足建筑行业发展。传统的建筑安全技术标准无法满足当今时代对新工艺的需要,如大跨度钢结构的运用、大体量混凝土浇灌、大型设备整体安装技术等施工技术飞速发展,而相关安全管理标准化的发展相对滞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加强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模式的对策
3.1标准化安全信息管理
在信息技术不断进步及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二者进行了充分的结合。建筑企业安全标准化管理在日常实施的过程中,主要运行方式就是信息的有效交流,因此其标准化的实施重点是标准安全信息管理。在日常运行过程中,相关部门应进行充分的安全信息记录,并将国家及企业内部的安全管理内容进行有效储存,同时还应当及时搜集国内外有关安全施工设备及技术的相关信息,供企业领导者进行使用和参考。该信息系统在应用过程中,必须拥有较高的可靠性及稳定性,从而有效实施以下工作:首先,构建建筑设计的鉴定与验证标准;其次,有效记录施工进度及相关设备状况;再次,对特殊作业及相关建筑工序进行充分的记录等。标准化安全信息管理在实施过程中,能够促使工程建设各个部门在日常运行过程中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信息共享,对于提升整个工程安全性及管理标准性具有重要意义。
3.2标准化现场管理
首先标准化的标识管理。想要提高施工过程安全性,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要面对工程施工的具体环境,积极布置有关的标识。例如将建筑现场的整体平面图设置在入口位置,帮助原材料运输、施工人员等所有和工程有关的工作者在平时工作当中可以充分了解工程,从而更好的将施工安全性水平提高。同时要积极构建制度板,包括文明施工、各种消防和安全知识等内容;将清晰的划分建筑工人施工区域与生活区域,确立不同工作项目的责任人;施工现场的安全警示牌要包含多种类型,主要是警告牌以及禁止牌等的组成;其次,标准化的临时设施管理,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包括多种临时设备,面对这样的设施管理,一定要实施标准化。比如,建筑工人临时宿舍管理过程中,增强消防与环保意识,对有关工作者的保暖防暑等进行明确规定检查,避免出现火灾;对食堂等临时设施,保证高度卫生的基础上,定期检查电路线路,确保环境安全。
3.3提升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认知
大部分企业存在错误的安全管理意识,其认为要想提高建筑安全的标准化管理就必须加大资金投入,但是加强建筑安全管理又不能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在权衡利弊的情况下,企业往往会存在侥幸心理,对安全管理标准化不重视甚至阻扰安全管理标准化的实施。因此,要想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认知,必须严格执行安全教育培训标准化,注重提升安全教育氛围,从企业战略发展目标的角度出发,引导全员深入理解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
3.4评价机制标准化
评价机制标准化管理是对建筑项目安全生产成果的检验和评价,包括安全管理考核、安全组织机构考核、安全检查和监督等,由建筑企业单位负责组织考核工作,针对项目上报的安全管理方案进行审核及检查,同时,定期或不定期的深入现场检查,了解安全管理工作的具体落实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指正并要去项目部及时整改。综合评价各个项目事故发生率、人员伤亡情况、财产损失情况、重大安全事故情况等,了解安全标准化管理成果。
结语
综上所述,安全目标是建筑工程项目中的重要部分,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不仅与项目人员及财产安全相关,同时也直接决定了项目是否能顺利完成。当前我国建筑安全管理中还缺少有效办法,安全管理效果也不理想,安全标准化的提出正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效途径。本文构建了建筑安全标准化体系,虽然在一些项目中取得了成功,但是对于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来说,还需要进行进一步分研究和探索,加强对项目全过程安全管理体系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步向义.对我国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管理体系和模式的探索研究[J].建筑安全,2016(9):13~15.
[2]毕远志,姜晨光,孙若昕,张进.建筑施工现场安全信息定置管理技术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6(5):118~123.
[3]刘晓峰.以标准化建设为抓手全面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J].工程建设标准化,2015(5):55~56.
论文作者:马爱萍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3
标签:建筑论文; 标准化管理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模式论文; 过程中论文; 项目论文; 体系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