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头脑中赢得“三不”--以语文课堂开课中的错误为例_开讲论文

如何在头脑中赢得“三不”--以语文课堂开课中的错误为例_开讲论文

心中若“三无”先声怎夺人——语文课开讲失误举隅,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先声论文,语文课论文,夺人论文,心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手翻阅不多的几份资料,粗略统计一下,有关语文课开讲的方法竟多达六七十种,热热闹闹,令人眼花缭乱。讲究方法的新奇巧妙、丰富多变以期先声夺人,本无可厚非。但我们若对种种方法的实例审视一番,就会发现一种令人担忧的现象:心中无文,目中无人,胸中无课,只是就法论法,生搬硬套,使开讲走进了只求形式不顾实效的死胡同。

一、心中无文,信口开河

追求先声夺人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文。如果对课文的内容、思想、情感缺乏深切的领悟,或者即使心中有数,却不是致力于把学生的思维情感引向这方面,只是搬弄方法,卖弄噱头,东拉西扯.或借助“他山之石”,却忘记“攻玉”这一目的,结果只能是事与愿违。

1.提示内容,转变抹角。有位老师上《松鼠》时,一开始就说:“报告一条重要消息。”学生全神贯注地等待下文。老师接着说:“南郊公园新进了一只松鼠。”学生惊疑地:“真的?”老师显出惋惜的神态:“昨天丢失了。请同学们帮助找找。”学生七嘴八舌:不知上哪儿找,不知松鼠长啥模样,没有时间找,那不关自己的事……本来希望学生只说“不知松鼠长啥模样”,乘机导入:“今天我们请来法国学者布丰介绍松鼠的有关情况。同学们读后一定会找到答案的。”这位老师意在凭借几个巧妙的关子,既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又提示课文的主要内容,无奈由于导语故弄玄虚,转弯抹角,引发了纷纷议论,只好草草进入新课,适得其反。

2.暗示主旨,牵强附会。有位老师上《理想的阶梯》时,采用了幽默导人法。他是这样开讲的:“你想考一百分吗?”话音刚落,学生争着回答:“想。”老师接着说:“那就请服《理想的阶梯》这剂良药。本药根据祖传秘方,采用先进技术配方,专治成绩不佳者,治愈率百分之百,无效退款。现在把这剂良药免费送给同学们。”执教者意在既激发兴趣又把课文的主旨渗透其中,相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但是,由于简单地把树立崇高的理想与考试得一百分中间划上等号,牵强附会,把严肃、崇高的主题庸俗化,学生在嘻嘻哈哈的气氛中读文,非但不能接受教育,也无益于对课文主题的领悟。实在是弄巧成拙!

3.“他山之石”,意非“攻玉”。“他山之石可攻玉”,音乐、绘画以及现代多媒体等手段,在各门学科的教学中已被广泛运用。在语文教学中,这些手段也常被作为开讲的方法,成为理解课文、领悟情感的锁钥和津梁。但我们也常发现这种现象,借助了“他山之石”,却意不在“攻玉”,成为不折不扣的徒有其形的花架子。有位老师教《瀑布》时,这样导入:老师走进教室,欢快地唱起了《泉水叮咚响》,唱后问:“‘叮咚响’是什么声音?”接着再问:“‘哗啦啦’是什么声音?”然后话题一转:“今天我们一起来熟悉一下另一种水。这种水,人们给它一个新的名字,叫做瀑布。”《泉水叮咚响》的旋律、歌声虽然充满感情,却与《瀑布》无关。看似激情、有趣、富于戏剧性,实际上除了引起学生注意外,别无所获,事倍功半。

二、目中无人,对牛弹琴

俗话说:“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学生是学文的主体,如果对他们的年龄特点、生活实际以及特定环境中的心理状态缺乏足够的了解,或者不能根据这些因素的种种差异进行合理的调控,就无法“导”在他们的心坎上,纵然套用奇术妙法,学生仍会无动于衷,吃力而不讨好。

1.不顾年龄特点、晦涩难懂。一个人理解和接受能力的强弱与年龄有很大的关系。教师如果不能根据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对他们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作出正确的估计,那么,开讲就会超越他们的认识水平,甚至晦涩难懂。有一则这样的谜语:“在家千兄万弟,出外孤单一人,走到圆州府,碰上黑将军,它有麻绳铁索,我有短枪在身。他就连捆理捆,我就连枪理枪。不是武艺高强,哪有性命转回家乡。”(打两种昆虫)你能在短时间内迅速猜出谜底吗?笔者不能。如果它出现在某个游园会上,是不足为怪的。然而,它却出现在一位老师介绍他的开讲方法的文章中。谜语导入是常用的一法,于是他给小学二年级学生上《蜘蛛》一课导入时就采用了这则谜语。导入是为了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激发兴趣,迅速进入课文的学习,而不是智力游戏和测试,在此抓耳挠腮,绞尽脑汁,冷场费时,何趣之有?又意欲何为?笔者无意否定谜语导入法,有时它确是调节气氛的催化剂。但只有在学生能迅速领悟谜底的前提下才能奏效,所以,一定要根据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以明白易懂为宜。

2.不顾心理状态,贸然唐突。诵读诗词,也是语文导入的一种方法。有位老师教《周总理,你在哪里》,一开始就充满深情地朗诵全诗,而个别学生却在下面窃笑嘻闹。因为他们对老师抒发的这种情感根本就没有内心体验,难以共鸣。后来,这位老师改变了做法,先向学生讲述周总理的事迹,1976年周总理逝世时人们的悲痛心情以及自己参加悼念活动的情形,再朗诵全诗,便收到理想的效果。

3.不顾生活实际,坐想当然。“世界上没有两片绝对相同的树叶。”鲁迅的《故乡》中,生活在乡下的少年闰土心里装着无穷无尽的稀奇事,见多识广,而生活在城里高墙内与闰土年龄相仿的“我”则每天只看见四角的天空。不言而喻,即使属于相同年龄阶段的学生,也存在见识的不同。如果对此缺乏充分的认识,不能做到有的放矢的话,就可能使开讲误人歧途。有位教师在一篇文章中津津乐道他教《会摇尾巴的狼》时的设疑导入法:你知道狗的尾巴有什么特点?你们见过狼吗?狼的尾巴与狗的尾巴最明显的不同在哪里?这位老师设想学生的回答分别是:会摇、见过;狼尾巴不会摇,然后乘机导入:“可是世界上还真有会摇尾巴的狼呢,今天我们就要看看这狼的尾巴究竟是怎么摇的。”不能说这位老师的设想不合逻辑,但也不能不说这种设想要成为现实只能是一厢情愿,因为几乎所有的学生压根儿就没有见过狼,更不知狼的尾巴与狗的尾巴有何不同!

三、胸中无课,顾此失彼

“一波才动万波涌”,这是开讲的高境界。如果没有瞻前顾后,对全课作出全盘的筹划,只为开讲而开讲,与后面的教学环节相脱节,就不能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不能为后面的教学做好必要的准备并为之铺平道路,这样的开讲不过是全课的附庸和累赘。

1.虎头蛇尾。有位老师教《草原》时,采用音乐导入法,先播放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让学生闭着眼睛边听边想象,听后让学生说出感受,然后导入新课。孤立地看,这确是不错的开端,但遗憾的是接下来的几乎整堂课时间,全用来进行生字的认读、解释和书写。开头引发出来的情感迅速冷却,良好的开端却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虎头蛇尾,效果大打折扣。

2.游离主线。《难忘的一课》写的是抗日战争胜利结束后,一位海员在台湾高雄郊外的小学听到一位年轻的教师在教学生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的情景。文中三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既是课文的中心,又是行文的线索,不少老师注意到这一点,教学活动便围绕这句话展开,但是,导入时却只是抓住题目中的“难忘”做文章,游离于主线之外,成为完全多余的教学环节。而有位老师则先播放音乐电视《七子之歌·澳门》,随后以“七子”是什么意思为楔子,点明介绍台湾1895年被日本占领,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才回到祖国的怀抱的历史。指出:“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不但唱出了澳门也唱出了台湾等祖国的儿子对母亲的一片深情。然后自然而然地引入新课,让学生把课文读两遍,找出文中最能体现台湾人民对祖国的拳拳之心,最能体现“我内心的灵魂”的一句话,即“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接下来的教学,就围绕这句话引导学生深入领悟课文的思想感情,展开全面的听说读写的训练。结束时,老师再次诵读这句话,对课文所表达的爱国情感加以总结升华,三言两语地介绍台湾的现在并预见它的将来,最后深情地说道:我们热切期盼祖国的儿子台湾与母亲早日团圆,热切期待早日聆听他深情地唱一声:“我回来了。母亲!”再次播放《七子之歌·澳门》。导入时拎起主线,训练时围绕主线,总结时回应主线,教学流程针脚绵密,首尾呼应,统一谐美。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心中有文,有人,有课,开讲之法方可召之即来,得之于心,应之于“口”,先声夺人,取得“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的最佳效果。

标签:;  ;  

如何在头脑中赢得“三不”--以语文课堂开课中的错误为例_开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