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血标本影响肝功能的影响分析论文_王同华,王丽

山东省寿光市人民医院 262700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溶血标本对肝功能检测准确性的影响。方法:对到本院进行肝功能检测的67例健康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在健康者空腹状态,抽取4ml静脉血作为标本,将其分别注入两支2ml的干燥洁净试管。标记为A管和B管。检测血液成分含量前,仅给予A管标本离心操作,对B管则给予同样的离心操作以及分离溶血血清。测量两试管中标本的肝功能指标值,比较结果。结果:B管溶血后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蛋白、白蛋白的浓度较A管高,血浆中的1一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胆红素、总直接胆红素则较A管高,经统计学分析,两管的差异,P小于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溶血现象会影响肝功能的检测结果,在通过测定血液生化指标来检测肝功能时,医务工作者应该严格遵守标本采集、标本检验的各项步骤的操作要求,从而能得出较准确的结果。

关键词:溶血标本;肝功能检验;准确性

采用生化试验来检测与肝功能有关的代谢指标称为肝功能检验。溶血指的是红细胞发生破裂,血红蛋白溢出。由于红细胞内外的物质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当其破裂,红细胞内成分会扩散入血清中,从而会影响特定的生化检验结果[1]。笔者探究溶血对肝功能检验准确性的影响,具体的报导见下文。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到本院进行体检或化验,而且检测的各项指标均为正常的健康人共67例作为研究对象;男性37例,女性30例;年龄23至60岁,平均为29.4±2.9)岁;考虑到患者的疾病可能会影响结果,故不纳入其作为研究对象。

1.2方法

主要操作步骤为,采集血液标本、溶血处理和离心操作、用仪器或试剂测定生化指标。具体过程如下。

(1)采集血液标本,在同一时间段如同一早晨,向处于空腹状态的研究对象抽取4mL静脉血,分别注入2ml到两支相同的洁净试管中,记作A管、B管;(2)溶血处理和离心操作,在测定前,仅给予A管血液标本约5分钟的离心操作,对B管标本则将其放置在零下40摄氏度的环境如冰箱中约30分钟之后进行与A管相同时长的离心操作,此处,B管标本发生溶血是由于体外条件,突然的低温冰冻导致的;(3)用仪器试剂测定生化指标,采用迈瑞“BC一330”的全自动的生物化学分析仪,经检查,仪器各项功能均正常基于酶学速率法检测谷丙转氨酶以及谷草转氨酶,基于钒酸盐氧化法检测总胆红素以及总直接胆红素;

1.3观察指标

本研究中主要的肝功能检测的观察指标包括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白蛋白、总蛋白、碱性磷酸酶、γ一谷氨酰转肽酶、总胆红素与总直接胆红素。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借助SPSS16.0专业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用平均值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标准差(X错误!未找到引用源。S)表示观察指标的结果,当P值小于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上的意义。

2结果

2.1A、B管检测结果比较

B管血液标本发生溶血后,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蛋白质、白蛋白分别增高到

(29.37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7.6)U/L、(30.33±19.5)U/L,(81.55±19.5)g/L,(51.39±25.8)g/L;血浆中的γ一谷氨酰转肽酶、胆红素、总直接胆红素、碱性磷酸酶分别降低到(18.87±8.4)U/L,(8.98±5.5)umol/L,(3.42±2.8)umol/L,(83.73±26.5)U/L。A、B管检测结果比较,P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具体数据见表1。

2.2溶血后肝功能检测的生化指标变化

发生溶血后的B管,血浆中的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总蛋白、白蛋白浓度高于未发生溶血的A管,而γ一谷氨酰转肽酶、胆红素、总直接胆红素、碱性磷酸酶浓度则低于未发生溶血的A管,比较两管各指标的差异,P值小于0.05,故存在统计学上的意义,详见表1。

表1 未溶血样本(A管)与溶血样本(B管)生化指标比较

3讨论

本研究,结合笔者在临床上的工作实践,发现导致溶血产生的原因可能为:与压脉带受到的压迫过大有关;采集标本的操作中出现困难,由于操作的失误导致针尖在血管中多次来回穿刺造成血肿;抽取血液样本时,由于注射器及针头间的连接不够通畅,导致空气混入注射器;保存血液标本的操作操作失误;盛装血液标本的试管或塑料制品存在质量不高的情况。实际的临床工作中,如果出现溶血较为严重的情况,则通常需要进行重新采集血液样本。此外,不应忽略溶血较轻微的情况,也适度地校正检测结果。溶血现象会干扰临床中的检验结果,主要有血细胞高浓度以及血浆分析物的浓度增加[2]。

笔者进行血液标本采集、离心操作、溶血处理、生化指标测定后的实验结果主要包括:发生溶血的B管,其血浆中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等生化指标的浓度显著增高;碱性磷酸酶、总直接胆红素等生化指标的浓度则显著降低。比较发生溶血的B管与未发生溶血的A管,两者差异P值小于0.05,说明该差异,存在统计学上的意义。经研究可以获知,可通过强化临床医护人员的责任心,改善管理措施,要求医护工作者熟练地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为获得更准确的检测结果,需要严格地执行肝功能检测的各项操作规章制度,避免发生血液标本的溶血现象,具体的技术包括真空采血方法等。

综上所述,当血液标本出现溶血现象时,血清中酶类的活性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进而肝功能测定结果的准确性也会受到影响。因此,在实际的临床检验工作中,医务人员在采集血液标本、离心操作、检测生化指标的浓度中等的各个检测环节中,应该严格地遵守各个步骤的标准操作规范,以获得准确性高、真实性高的检测结果以及检测报告。

参考文献:

[1]沈卫东,邹大中,刘鹏飞,等.超声造影诊断早期肝硬化的实验研究[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9,6:536-538.

[2]范建高.重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肝外表现[N].,中国医学论坛报消化.肝病周刊,2011,6,2.

论文作者:王同华,王丽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7

标签:;  ;  ;  ;  ;  ;  ;  ;  

溶血标本影响肝功能的影响分析论文_王同华,王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