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途径论文_郭艳春

略论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途径论文_郭艳春

郭艳春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重庆路小学 255000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持续深入的背景下,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时,不断加强对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有效提高小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几点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生;语文阅读;自主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4-010-01

在当代小学语文阅读培养中,主要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文字认读、理解等方面的能力。由于语文作为其他学科的教学基础,教师需要紧跟新课改要求和步伐,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制定符合新课改标准要求的教学策略,全面提升小学生的素质能力。就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1转变教学观念,确定学生学习主体地位

为有效落实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目标,教师需审视传统教育理念的不足,以新课改要求为依据,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将学生从传统课堂中片面的知识接收者身份解脱出来,转而使其成为课堂主体,予以其充分尊重。即,在实际的阅读教学课堂上,教师应避免在学生阅读前就为将文章内容、思想等向学生简单介绍,或以成人角度判断阅读文章中的难点,并以消除学生阅读阻碍为目标,提前给出提示。这样的模式,虽能保证学生阅读目标更明确,阅读过程更顺利,但是这也将在无形中限制学生思路与现象空间,让学生对教师过度依赖。相反,教师可在上课前给学生提供自由阅读的充分空间,督促其自主完成阅读与学习。例如,在《精彩极了与糟糕透了》这篇文章的阅读教学之前,教师可要求学生在上课前提前阅读课文,并根据个人感受进行阅读标注,方便之后与教师、同学进行阅读探讨。同时,也可鼓励学生与同学组成阅读小组,在课前阅读时练习有感情合作阅读,并在之后的正式阅读教学中选择小组进行阅读展示,以让学生在阅读教学课堂中占据主体地位。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需要切实了解学生的需求,如学生喜欢的书籍、阅读习惯等内容,并从学生的兴趣需求出发,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例如,在学习《猫》这篇课文时,教师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学生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同学们,喜不喜欢小动物,家里养什么样的宠物呢”有的学生说养小狗,有的学生说养金鱼,还有的学生说养小猫,然后教师引出猫的话题,猫很常见,教师及时提问学生:“猫长什么样子?喜欢吃什么?喜欢玩什么?”养猫的学生七嘴八舌的说“猫喜欢吃鱼”“猫会爬树”“猫可以从很高的地方跳下来不受伤”“猫喜欢毛线球”,接着教师揭示主题:“我国著名作家郑振铎家里就养过三次猫。想知道他家的猫是什么样的吗?咱们就一起来聆听他们家养猫的故事。”设置疑问,引发学生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之后教师让学生按照自主阅读的步骤,阅读整篇课文,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解决字、词、音的问题,既认识了本课的生字,也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学生完成自主阅读后,教师还应对学生进行检查,以此保证自主阅读的效果。

3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学生的阅读兴趣得到激发之后,教师就需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阅读习惯,这样学生才能够持之以恒地进行自主阅读。教师可以用以下方法对学生进行阅读习惯的培养。

3.1制定自主阅读目标

明确自主阅读目标,保证其具有可行性。在目标的指引下,学生的阅读才能够有方向感和目的性,不至于像一只“无头苍蝇”一样乱撞。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师在确定目标时一定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制定恰当、合理的目标,要考虑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样才不会让学生有畏惧感,害怕阅读。

3.2做好自主阅读笔记

学生做好阅读记录,这样才能理解阅读材料,才能真正提高阅读的有效性。阅读笔记不能只有对材料的原文摘录,还应该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思考。鉴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教师不能要求过高,应该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让学生踮踮脚尖就能够得到,这样才不会打击小学生的自信心。

3.3完善跟踪监督记录

学生在自主阅读时,最开始存在“好玩”的态度,无法做到持之以恒。这时候,监督就变得非常有必要了。监督学习,可以是学生之间的相互监督,也可以是教师利用检查的方式进行监督。对于那些自主阅读做得好的学生,教师应该多多进行奖励,可以是物质上的,如奖励学生文具用品,也可以是精神上的,如在全班面前口头表扬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4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除上述措施外,学生要想学会自主阅读,还需要具备科学的阅读方法。在进行阅读指导时,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形式的文本,教给学生不同的阅读方法。

4.1精读法

对于那种文字优美,篇幅不长的文章,可以利用这种方法进行阅读。由于小学生对文本的选择能力不强,教师可以根据其身心发展特点为其挑选适合的阅读材料。精读要做到通过对文章语言的品味、文本构思的揣摩,达到对文章内容的把握和对作者思想感情的了解的目标。例如,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可以给他们选择《老人与海鸥》,这篇文章的语言、行文架构都极其考究,值得我们好好地精读。对于文章中难理解的内容,可以让学生用不同颜色的笔进行批注,自己分析思考或者请教师解答。

4.2速读法

此种阅读方法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难度系数也比较大,建议高年级的学生运用。这是一种高效的阅读方法,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快速浏览文章,从而把握文章的脉络和重点,并能够及时进行归纳,提高自主阅读的效率。为防止学生没有目的地进行无效阅读,需要教师在平时进行快速阅读的训练,让学生快速把握文章的关键点。

4.3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一件利器,有利于让学生形成发散思维。思维导图不像批注、摘录那样,以点的形式呈现,它是将这些点以某种逻辑加以联系,形成线的脉络,最终达到面的格局。它利用图文互补的形式,把各级关键词或者各个级别的关系用线条表示出来,形成记忆链条,从而帮助学生直观地把握文本脉络。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改工作的推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也需要进行改革优化,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针对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想要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就需要改变教学观念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选择科学、恰当的阅读方法,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爱上阅读,在老师的引导下,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刁长影.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黑龙江科学,2018,9(04):56-57.

[2]朱喜红.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方法[J].文学教育(上),2018(01):112.

[3]苏学珍.如何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7(49):98.

论文作者:郭艳春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4月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18

标签:;  ;  ;  ;  ;  ;  ;  ;  

略论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途径论文_郭艳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