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发展的伟大成就--中国食品工业改革开放20年_食品工业论文

快速发展的伟大成就--中国食品工业改革开放20年_食品工业论文

高速发展成就巨大——中国食品工业改革开放二十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食品工业论文,二十年论文,中国论文,高速发展论文,改革开放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以举世瞩目、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走过了改革开放的20年。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在党的历史上具有重大的划时代意义。会议提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使我国进入到新的历史时期。20年过去了,我国在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艺术、人民生活、国际地位等等方面都有了新的飞速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20年的实践证明,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改革开放政策,是推动国家向前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根本保证。

20年来,中国食品工业贯彻落实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在各地党委、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各项事业都取得了丰硕成果,为加快食品工业的发展,增加食品供应,改善人民生活,扩大国际贸易,积累资金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回顾20年来我国食品工业的发展,总结在改革开放中的成功经验,展望21世纪的美好前景,是有重要意义的。

一、前所未有的新变化

从1978年到现在的20年间,中国食品工业不间断地向前发展,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变化。

(一)食品工业生产从低速增长到持续快速增长。改革开放20年,食品工业有了很大发展。1997年,全国有食品工业企业5.1万多家, 职工558万人。1978年,全国食品工业总产值只有471.7亿元,1997年,增加到5317.9亿元,年均增长10.1%,远远高于改革开放前26年年均增长6.3%的速度。

20年来,食品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以10种食品工业主要产品为例(见附表)。

(二)食品工业产品从限量供应到为人民生活改善提供丰富多彩的新产品、新品种,满足人民生活需要。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就向国家提出了《关于全国食品工业“六五”计划的建议》,为国家发展决策提供参考。20年来,城乡人民生活需要的大众化食品不仅产量大幅度提高,如大米、面粉、肉类的产量已居世界第一位,茶叶居第二位,食糖居第四位,而且食品工业产品的质量也有很大的改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节奏的加快,随之出现了既方便又有营养的方便食品、速冻食品等,深受欢迎。以方便面为例,我国开始生产于1970年,但年产仅200吨。 1997 年, 我国方便面的销售量已达210亿包,按每包75克计算,共计157万吨。1996年,全世界生产方便面438.8亿包,约为330万吨,而我国生产的方便面已占世界方便面产量的47%。又如,速冻食品的发展也很迅速。目前,我国速冻食品的产量已达470万吨。当然,这同速冻食品生产大户美国相比,还相差不少, 但我国速冻食品已经在国际上成为后起之秀。1991年,为了落实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品种、效益年”活动的决定》,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组织开展了食品工业“质量、品种、效益年”活动,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993年2月,国务院发布了《90 年代中国食物结构改革与发展纲要》。随之,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提出了《90年代中国营养发展纲要建议》、《儿童食品发展纲要建议》和《植物蛋白发展纲要建议》等重要指导性文件,以提高食品工业的发展水平,适应市场的需求。随着人民生活的改善,绿色食品、营养食品、保健食品等迅速发展起来,包括主食、副食、饮料等。有些食品不仅在国内畅销,在国际上也小有名气。食品工业为满足市场需要,还加快了儿童食品的发展。儿童是国家的希望,从家庭到社会都为儿童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婴儿主食品、辅助食品、婴幼儿断奶食品、儿童强化食品以及学生营养餐等,也有一定的发展,受到了各方面的欢迎。

(三)食品工业的发展适应了居民消费从低水平向小康水平的发展。由于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城乡居民收入也在迅速提高。全国城镇居民年人均收入1978年为343.5元,到1997年增加到5160元,年均增长6.2%。农村居民1978年人均收入为133.6元,到1997年增加到2090元, 年均增长8.1%,比改革开放前的26年年均增长分别高5.1和5.6个百分点。

由于居民收入的增长,在居民可支配的收入中,用于购买食品的支出持续增长,到1997年,城镇居民人均购买食品的支出为1942.59元, 比1978年的178.92元,年均增长11.5%。农村居民1997年人均购买食品的支出为890.28元,比1978年的78.59元,年均增长16.3%。

(四)食品工业的发展,为国家积累资金,扩大出口,创收外汇,都做出了显著成绩。1997年,全国食品工业创造的利税总额达1157亿元,其中税额达800多亿元,占利税总额的70%, 为国家的财政收入作出了贡献。

食品工业的出口逐年扩大,到1997年出口创汇已达80亿美元。食品工业出口的产品种类繁多,包括肉及肉制品、冷冻蔬菜、大米、果蔬制品、罐头、卷烟、食用油脂、饮料、茶叶、酒、盐、味精、酱油等等。许多出口食品在国际上有较好的声誉,并创造出不少名牌产品。1997年,国家发布了23个驰名商标,其中食品驰名商标有7个, 即红梅味精、健力宝和椰风饮料、燕京啤酒、杏花村和郎酒、红塔山卷烟。在此之前,国家还公布了茅台酒、青岛啤酒、中华卷烟、五粮液和泸州酒、大白兔糖果与张裕葡萄酒7个食品为驰名商标。

为了扩大食品工业产品出口,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加强了国际交流,接待了许多国家的专家来访,同时也出访了一些国家。仅近些年来就接待了美国、法国、日本、意大利、荷兰等国专家的来访,也出访了美国、法国、日本、意大利、韩国等国家,既为扩大出口创造了条件,又交流了加快食品工业发展、加强行业管理和企业管理的有益经验。

(五)积极采用新技术,使食品工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变化。根据不完全统计,十多年来,食品工业科技成果获部委级以上“科技成果奖”的近700项,其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有109项;填补国内空白的7 项。此外还有食品标准化成果681项,食品专利成果253项。这些新技术包括生物工程、气调保鲜、冷干、速冻、微波、辐照、膜分离、萃取、挤压、膨化以及程控等。同时,由于不断实现机械化、自动化、连续化,达到了节能、低耗、增值、高效的目标。以饮料工业为例,十几年来,在大中型企业中,采用新技术改造了270条生产线, 引进了浓缩果汁生产线50条,使新产品、新品种大量增加,其中苹果浓缩汁产品质量达到了国际标准。我国有名的“健力宝”、“汇源果汁”等,已远销美国、日本、欧洲等许多国家,获得了国际上的好评。

1995年,由国务院有关部门主持评选出的“中国工业企业综合评价最优500家”企业中,食品工业企业有78家,占15.6%。在“500家”中,综合评价满100分的有12家,其中食品工业企业有4家,占1/3。这是20年来食品工业取得的可喜成就。

新技术在食品工业上的广泛采用,这同国内食品机械制造业的迅速提高,从而提供了大批新技术装备是分不开的,特别是与增加了对食品工业的投入是分不开的。以近5年来的情况为例,1992年到1996年, 用于食品工业的固定资产投资达1442亿元,而其中用于技术改造,提高产品质量,增加新产品、新品种的投入达948亿元,占66%。同时, 在利用外资方面也取得了很大成绩。从1979年到1997年利用外资占全国利用外资总额的10%左右。一些著名的外国食品工业公司争先进入中国,这对于提高我国食品工业的科技水平、增加生产、满足市场需要,都起了积极作用。

改革开放20年间,食品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展现其在加快国民经济的发展,推动农业增长,沟通城乡经济和工农业生产协调发展,满足城乡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积累资金,扩大出口创汇和加强国际交流等方面,都起了重要作用。20年来,食品工业的发展,证明这是国民经济的一大新增长点,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也是改革开放的重要方面。为此, 需要继续深刻总结食品工业发展的经验, 促进食品工业在21世纪有新的更大的发展。

二、发展食品工业的基本经验

改革开放20年,食品工业取得的前所未有的成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取得的,是邓小平理论在工业战线取得的伟大胜利。20年来,发展食品工业的基本经验是:

(一)发展食品工业,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经济的发展“要最终体现到人民生活水平上。”有名的“三个有利于”的理论,其中之一就是“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邓小平同志设计的“三步走”战略,每一步都把发展经济的战略目标与不断改善人民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1991年10月,江泽民同志作出重要指示:“努力发展食品工业,满足人民生活需要。”为此,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提出了《90年代食品工业上台阶的战略选择与对策》和《全国食品工业“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为政府加快食品工业发展当好参谋,为企业发展决策服务。党中央、国务院大力支持食品工业发展,1984年,国务院批发了《1981—2000年全国食品工业发展纲要》;同时,国务院有关部门在价格、税收、资金使用、固定资产折旧和进出口等方面制定了对发展食品工业的一系列优惠政策,促进了食品工业的发展。所有这些充分反映了我国一句古语:“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也就是我们现在讲的“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这是国家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放在了重要位置,是国家发展的根本方略,也是食品工业发展的根本保证。

(二)发展农业与发展食品工业相结合,农业与食品工业相互促进,是发展食品工业的重要保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邓小平同志曾强调指出:“农业是根本,不要忘掉。”“农业搞不好,工业就没有希望,吃、穿、用的问题也解决不了。”事实正是如此。20年的实践证明,农业为食品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料,使食品工业的发展有了可靠的基础。可以这样说,没有农业的发展就没有食品工业。食品工业所需要的原料,如粮油、乳类、肉类、禽蛋、糖料、水果、蔬菜等等,只有农业丰产了,才能保证食品工业发展的需要。一旦农业减产,食品工业生产势必受到影响,农民收入也要降低,食品在农村市场的销售也要受到阻碍。但是,反过来讲,没有食品工业也就没有农业的发展。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如果食品工业发展缓慢,也将影响农业的发展,使农产品卖不出去,如同曾经出现的“卖粮难、卖猪难、卖水果难、卖糖料难”等现象,必将造成农业的损失,影响农民生活的改善。改革开放20年,使我们深深感到,既要看到农业是基础,又要看到食品工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农业发展并向产业化前进的拉动力。1990年,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向国家提出了《对我国食品工业开发利用可食资源的战略思考》和《关于发展食品工业促进食物结构合理调整的设想》,为食品工业与农业的结合起了很好的作用。在食品工业发展中,相继出现了农工结合、农工贸一体化以及科农工联合发展等改革开放的成果。这样不仅使食品工业的发展得到保证,而且以高科技、新品种为农业与食品工业共同开创出了一条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三)坚持改革开放政策,调整食品工业结构,充分发挥各种力量的积极性,是20年来食品工业迅速发展的一条新经验。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为了发展生产力,必须对我国的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为食品工业如何加快发展指明了方向。食品工业与人民生活、一日三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只要有人群的地方就会有食品工业生产。可以说食品工业生产无所不在。因此,食品工业的改革,必须抓住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抓住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是食品工业改革开放的指导方针,促进了食品工业的发展。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还根据国务院《关于当前产业政策要点的决定》,组织北京等13个重点城市开展调整食品工业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查,并推广了成都、长春、湖南等省市的做法和经验。许多企业通过改革,生产迅速提高,品种增加,企业面貌一新。有些条件好的企业还引进了外资,引进了新技术,发展了新产品。还有一些企业向企业集团、股份制方向发展,深化了改革,壮大了实力,并走向了世界,开创出一片新天地。比较突出的有北京的燕京啤酒集团公司、上海的梅林食品(集团)总公司和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杭州的娃哈哈集团公司等。有些大集团已开始走向世界,如青岛啤酒公司,1978年啤酒产量仅为1万吨左右,1997 年已达41.5万吨。青岛啤酒,在改革开放以前,除在国内市场销售外,仅销往香港、澳门地区和东南亚以及欧洲少数国家。现在,青岛啤酒已进入美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英国、日本、新加坡、印尼等30多个国家,同时,在法国、新加坡建立了青岛啤酒销售公司。在改革开放中,民办食品工业企业大量兴起,有些民办企业不仅规模大,而且生产出了名牌产品,为人民群众所欢迎。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使食品工业在乡镇企业中占据了重要位置。乡镇食品工业的发展,不仅为广大乡镇、农村服务,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支柱,是广大农民走向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同时,也为城市居民服务,为改善人民生活提供了重要条件。有些乡镇食品工业的产品已经走向国际市场。改革开放的经验证明,乡镇食品工业的前途是无量的,是我国食品工业发展的新增长点。食品工业改革的突出之处还在于所有制的改革,越来越多的企业实行多种形式的股份制。所有制的改革,使食品工业在资金投入、产量增加、品种增多、服务范围扩大等方面都出现了新气象。

(四)重视科技教育,是推动食品工业发展的关键。邓小平同志告诉我们:“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20年来,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把加强科技教育放在了工作的首位,先后制定了《“九五”全国食品工业科技发展纲要建议》、《食品工业(食品专项)“九五”技术改造规划纲要》和《食品行业“九五”和2010年质量振兴计划》,这些指导性的文件,有力地促进了食品工业的发展。同时,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根据有关部门《关于推动企业创名牌产品的若干意见》,在创名牌产品中,重点放在科技方面,做好服务工作,发挥协会的积极作用。我国大量生产传统食品的企业努力进行技术改造,创造出一批食品新成果,迅速提高了产品的技术附加值。由于技术开发,食品质量提高的企业占到80%以上,能源消耗降低的企业占50%左右。在加强科技教养方面,全国各地、各部门都十分重视对食品工业人才的培养,现在全国有77所大专院校和88所中等学校专门开设了食品科学系,其中有7 所大学内设食品工业学院。此外,还有115所各种食品工业技工学校。 所有这些院校,为食品工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这是食品工业飞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多年来还举办了各种类型的短期训练班,培训了大批专业人才。同时,每年都在国内举办食品科技方面的研讨会、展示会、博览会,近几年还举办了中美、中法、中日、中意食品科技研讨会,促进了我国食品科技的发展。

(五)充分发挥协会的积极性,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作用得到更好的体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国家机构改革,政府职能的转变,中介组织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及其下属的各行业分会、各省市的食品工业协会都进一步加强了行业管理,更加积极地为企业服务,改进管理、监督工作。现在全国性的专业食品工业协会有啤酒、糖业、乳制品、发酵、糖果、茶叶、添加剂、白酒、包装、营养、调味品、食用菌、肉类、饮料、罐头、盐业、清真食品、保健食品、食品机械、标准化、企业家等协会。1981年,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成立后,为加强行业管理做了大量工作:(1 )为国家编制发展经济计划、科技计划提供建议。(2 )调查研究发展食品工业的经验,组织交流,加以推广,并向国家提供专题调查报告,供政策决策参考。(3)组织科技成果和新技术的推广, 并帮助企业培训技术人才。(4)推动食品工业企业的改革与调整, 特别是推动组建食品工业企业集团的活动。(5)开展食品工业产品质量的管理与监督, 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6 )组织有关方面编制各项有关食品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7)积极开展国际联络和交流活动。(8)不断加强行业服务工作。(9)编辑出版了《中国食品工业年鉴》,这是一部全面地、 系统地反映全国食品工业发展的历程、主要业绩和基本经验以及有关文献和资料的大型工具书,很受欢迎。同时,成立了中国食品报社,出版了《中国食品报》。《中国食品报》创刊以来,作为中国食品工业的新闻媒体,在学习邓小平理论和贯彻落实党中央的方针、政策,宣传食品工业的发展成就,交流各方面的有益经验,提供国内外信息,引导人民群众食品消费,弘扬中国食文化等方面,都作出了突出贡献。(10)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与关系全国的,包括轻工业、农业、商业、部队有关食品方面的中介组织密切合作,共同为食品工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三、美好的前景

在过去的20年里,我国的食品工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在食品工业的发展中,有一些企业还存在着“三个不快”的问题:一是,改革的步伐不快,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还不够合理,还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二是,管理水平进步不快,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经济效益不理想,影响企业的发展。三是,新技术推广不快,新产品、新品种少,还不能适应人民需要。这些“不快”,必将成为我们改进工作的目标,前进的动力。

现在,我们面临21世纪的到来,这是大好时机,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我国食品工业一定会发展得更好。

(一)食品工业发展的潜力巨大。农业总产值与食品工业总产值之比,是国际上衡量一个国家食品工业发展程度的标志。我国的情况是:以1997年为例,我国农业总产值为100,食品工业总产值只有38。 而在发达国家,农业总产值与食品工业总产值之比一般都在100∶100 到100∶300。另外,食品工业制品在居民食品消费支出中, 发达国家占80%左右,我国目前只占40%左右。食品工业的发展,还将带动相关的机械、化工、包装、印刷、内贸、外贸以及餐饮业等许多部门迅速发展。由此可见,我国食品工业发展潜力之大,作用之广泛。面对21世纪,我们一定要把食品工业的发展摆在重要位置。

(二)居民的消费将向新产品、新品种等更广阔的领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逐步提高,走向小康和更高的水平,食品工业发展的前景会更好。尽管按恩格尔系数,生活水平越高,食品支出的比重将缩小,我国也是如此,但是,居民购买食品的实际支出是连年上升的。同时,食品工业提供越来越多的新产品、新品种,消费结构也变化很大,保健食品、天然食品、绿色食品、方便食品、速冻食品等,将会进入一个新阶段。传统食品也将开创出新天地。因此,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面对扩大内需的新形势,食品工业加快发展的趋势是必然的。

(三)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必将促进食品工业的加快发展,并推动农业共同前进。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之后,农业的发展将走向新阶段。农业的发展,为食品工业提供丰富的原料,为食品工业生产发展打下了基础。农村人口多,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带来了广阔的食品销售市场。农业与食品工业的结合,必然推动二者共同发展。1998年初,国务院批准实施《中国营养改善行动计划》,这有利于消费和生产的结合,有利于调整食物结构,促进食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农、林、牧、副、渔同食品工业都有密切关系,21世纪向渔业进军,会是食品工业的一个重要目标。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小城镇增多,就地取材发展食品工业,使食品工业成为农业的“龙头企业”,并使农村劳动力有了广阔的活动天地,走向富裕道路。农业与食品工业的结合,前景是美好的。

(四)食品工业将走向更广阔的国际市场。不论是我国的食品制造业、食品加工业,还是我国的食品烹饪业,都受到国际上的欢迎,在新的世纪扩大食品的出口会有更大的作为。同时,在新的形势下,国际交流也会在更广泛的领域进行。我国的食品工业还会通过不同形式吸收国际上先进的科技、经营与管理经验。广泛开展国际食品工业领域的友好合作,使党的开放政策在食品工业战线结出新成果。

(五)继续加强科技教育,必将给食品工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支持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之本,这都是食品工业加快发展的关键。21世纪是信息时代,食品工业也必然要加快计算机和信息网络的应用,成为食品工业发展的有利工具。更要加大食品工业的科研力度,革新食品加工工艺,不断创出新产品、新品种,并使传统食品工业化,使之成为名牌,走向世界。食品工业对资源的合理利用、综合利用、保护环境,也将登上新的高峰。

(六)继续深化改革,必将给食品工业增加新的活力。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深刻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使改革在一些重大方面取得新的突破。面向21世纪,食品工业结构会进一步改革,更多地向规模化、集团化发展;实现不同形式的股份制企业,使国有企业、乡镇企业和民办企业共同发展,使食品工业真正走出一条速度快、效益好、素质高、协调发展的新路子。

(七)食品工业发展的经济立法将会进一步建立与健全。到现在为止,全国人大、国务院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已经发布的有关食品的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主要有《食品卫生法》和《食盐专营办法》、《绿色食品管理办法》、《全国特种营养食品生产管理办法》、《保健食品功能学检验机构认定与管理办法》、《食用植物油卫生管理办法》、《全国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食品广告发布暂行规定》等,对食品工业的发展走向法制化起了保障作用。但是,法规建设还不能适应食品工业发展的需要。我们要积极配合有关方面进一步加强立法工作,并且希望能早日制订《食品法》以保障食品工业健康发展。

附表

产品名称

单位 1997年产量 1978年产量 1997年为1978年的百分比

植物油 万吨 893.75177 504.9

肉类

万吨 4089.5856.3477.5

食糖

万吨 702.6 227 309.5

乳品

万吨 56.48 4.65 1214.6

其中:奶粉 万吨 39.08 2.23 1752.5

罐头

万吨 254.6 49

519.6

饮料

万吨 1050 26

4038

饮料酒 万吨 2834 247 1147

其中:啤酒 万吨 1889 40

4722.5

卷烟

万吨 3377 1181 285.9

标签:;  ;  ;  ;  

快速发展的伟大成就--中国食品工业改革开放20年_食品工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