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梅
大庆市龙凤区人民医院 黑龙江省大庆市 163711
【摘 要】目的:分析探讨青年脑梗塞患者的危险因素及病因分型。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60例青年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同期60例老年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在发病危险因素及脑梗塞病因上的差异。结果:青年梗塞患者心房颤动、发病前服用避孕药、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吸烟、酗酒及高脂血症数量明显高于老年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组主要危险因素为高血压、吸烟、酗酒、脂代谢紊乱、糖尿病、房颤及长期口服避孕药。结论:青年脑梗塞患者存在不同于老年脑梗塞发病其特殊性,临床上应给与不同的预防及干预方式。
【关键词】青年;脑梗塞;危险因素
关于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的各类研究多年来国内外已有不少报道[1]。目前公认的危险因素有:年龄、高血压、心脏病等。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各种干预措施的应用,这些危险因素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也在发生变化[2]。为了了解脑梗塞患者的危险因素,现将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60例青年脑梗塞患者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60例青年脑梗塞患者。入组标准:(1)根据WHO标准,患者临床及影像学明确为急性脑卒中;(2)发病时患者年龄<45周岁。老年组患者为年龄>60周岁。
1.2 病例登记 收集所有入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姓名、性别、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年龄、吸烟史、饮酒史、房颤病史,避孕情况等。采用2007年HAn等提出的改良TOAST分型方法对所有患者缺血性脑卒中进行病因学分型,包括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型(AT),心源性栓塞型(CE),小动脉病变型(SAD),其他明确病因型(SOD)以及不明原因型。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包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本研究共收录青年脑梗塞患者60例,平均年龄(35.6±9.1)岁,老年脑梗塞患者60例,平均年龄(75.6±9.8)岁。青年组患者心房颤动、发病前服用避孕药、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吸烟、酗酒及高脂血症明显高于老年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老年组高血压、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明显多于青年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危险因素比较具体见表1。
根据TOAST分型,60例青年脑梗塞患者组中心源性栓塞16例,其他能够明确病因型8例,明显高于老年患者,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60例老年脑梗塞患者组中冠心病血栓形成29例,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关于脑梗塞危险因素的各类研究国内外已有大量报道,这些危险因素主要包括:55岁以上高龄人群、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脑卒中家族史等[3]。其中高血压是最重要的脑卒中危险因素,不论年龄和性别以及何种卒中类型,血压与卒中的发生均呈正比相关关系。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及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青年脑梗塞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并呈上升趋势。国内外对青年脑梗塞发病率的报道不一,发达国家青年脑梗塞发病率约为2.6%,发展中国家发病率为19%~30%。目前多数研究认为,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吸烟,饮酒为青年脑梗塞和老年脑梗塞共同常见危险因素。高血压为脑梗塞发病的最重要原因。高血压及脑梗塞发生存在着密切的关系[4]。
本研究发现:青年脑梗塞发病因素中房颤、发病前服用避孕药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明显高于老年患者。资料表明心血管疾病及心房颤动可使脑血管病的危险度增加5.44%。所以积极的治疗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心房颤动对预防青年脑梗塞发病具有重要意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亦为青年脑梗塞的主要危险因素。大致机制为:(1)高同型半胱氨酸会引起脑血管损伤,从而引起脑梗塞。(2)高同型半胱氨酸破坏机体凝血及纤溶之间的平衡,进而导致脑栓塞的形成。口服避孕药导致脑梗塞发病率增高原因则为药物影响凝血功能。
综上所述,青年为降低脑梗塞的发病率应及早筛查和控制一些常见危险因素,尤其是心房颤动(以风心病为主)及高同型半胱氨血症,控烟限酒,采用其他避孕方式,减少口服避孕药次数,及加强锻炼降低血脂,从而来达到降低青年脑梗塞的发病率。
参考文献:
[1]韩全乐,王桂苹,刘书旺,刘晓堃,张琦,张华,王晓晓.心房颤动导管消融相关无症状脑梗塞发生率Meta分析[J].中国循环杂志,2015,30(04):350-354.
[2]沈卉君,陈晓鹏,江忠文.颈部血管超声与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在脑梗塞合并颈动脉狭窄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循环杂志,2015,30(01):30-33.
[3]揣松阳.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梗塞患者语言、肢体功能康复中的应用[J].临床护理杂志,2014,13(05):27-29.
[4]郝攀,刘宁,陈军,鲁雅琴,陈江君,王颖,梅露露.血清超敏CRP及尿酸与Ⅱ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相关性研究[J].西部医学,2014,26(02):204-206+209.
论文作者:张玉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2月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0
标签:脑梗塞论文; 患者论文; 青年论文; 危险论文; 因素论文; 高血压论文; 半胱氨酸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2月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