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高危因素分析论文_武玲梅1,冯建峰2,冯晓红2

武玲梅1 冯建峰2 冯晓红2

(1太原市妇幼保健院 山西 太原 030012)

(2武警山西总队医院 山西 太原 030006)

【摘要】 目的:研究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高危因素及临床特点。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5月至2014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发生和未发生NRDS新生儿37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高危因素有性别、宫内窒息、宫内窘迫、剖宫产等,在临床上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胎膜早破、产后预防性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能够显著降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病率。结论:导致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高危因素很多,为了保证新生儿的健康,有必要采取措施避免高危因素,降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病率,提高新生儿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高危因素;特点

【中图分类号】R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5-0051-02

为了探究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高危因素及临床特点,本研究选取2011年至2014年期间我院收治的发生和未发生NRDS新生儿37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发生NRDS组和未发生NRDS组患者的性别、宫内窒息、宫内窘迫、剖宫产等临床资料,分析肾上腺皮质激素、胎膜早破、产后预防性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对于NRDS发病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0年5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患有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者一共184人,所有新生儿经过临床诊断均患有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面部青紫,所有患者中男100例,女84例;入院接受治疗的最小年龄30min,最大11d;出生体重<2.5kg 60例,≥2.5kg 124例;选取健康的新生儿186例进行对照研究,健康新生儿中男性有95人,女性91人。最小年龄50min,最大14d;出生体重<2.5kg 84例,≥2.5kg 102例;经过比较患有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和未患有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2组新生儿在年龄、性别、出生时间、体重等基础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因此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首先对所有患者的病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并且根据患儿的肠胃耐受情况给予部分或全部静脉营养,保证患者内环境的稳定。在征得患者家属同意之后,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固尔苏进行治疗,给药剂量为100mg/kg。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进行数据资料的分析统计,对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以P<0.05为统计学上差异显著。以Logistic回归法回顾性分析比较NRDS组和非NRDS健康组患儿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 临床特点

104例患有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者临床表现为: (1)在感染性肺炎或窒息后2~48h内发病;(2)76例NRDS患儿出现头罩供氧青紫不改善,呼吸困难,低氧血症难以纠正,PaO2<50mmHg,PaCO2<35mmHg共8例,35~45mmHg 14例,46~60mmHg 16例,>60mmHg 18例;平均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DOZ)值为(43.85±14.93)mmHg;PaO2/FiO2比值为(93.81±32.51)mmHg; (3)胸部X线表现:一种表现为“白肺”即双肺野密度普遍增高,膈缘,心影模糊,无肋间隙变窄,34例可观察到支气管充气征;30例患儿可见弥漫性肺浸润影,肺纹理增粗、增多,斑片呈影状或密集小点片状;(4)无心功能不全的证据,律齐无杂音、心音有力,无肝脾肿大,心脏X线影响学观察正常。本组104例NRDS患儿中,并发蛛网膜下腔出血20例,并发缺血缺氧性脑病16例。

2.2 NRDS发病高危因素分析

采用SPSS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有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和未患有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新生儿在性别比例、宫内窘迫发生率、出生窒息率、剖宫产率、胎膜早破及产前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产后应用PS情况等因素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高危因素有性别、宫内窒息、宫内窘迫、剖宫产等,在临床上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胎膜早破、产后预防性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能够显著降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病率。具体情况见表1、表2。

表1 NRDS组与非NRDS组各单因素分析[n(%)]

3.讨论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又称为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其临床症状表现为新生儿在出生后的不久即出现呼吸衰竭等症状,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发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新生儿的肺泡表面缺乏活性物质,从而导致肺泡出现进行性萎陷,如果患有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者得不到及时治疗,很可能由于呼吸衰竭而致死。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一般在患病3天之后婴儿的肺成熟速度增加,度过危险期并且康复的希望较大,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新生儿患呼吸窘迫综合征通常还会并发肺炎,这就会导致新生儿病情的加重,如果不能够及时得以治疗患病婴儿三天之内就会死亡。一般认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病率与胎龄有关,新生儿的胎龄越小,发病率高,即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易见于早产儿。而新生儿的体重越轻,则病死率越高。

本次研究中,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者与正常的新生儿的比较显示两组在性别、宫内窘迫、出生窒息、剖宫产、胎膜早破、产前应用激素、产后应用PS等因素方面均存在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性别、宫内窒息、宫内窘迫、剖宫产等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高危因素,因而在新生儿的生产过程中要尽量予以避免。同时研究还发现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胎膜早破、产后预防性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能够显著降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病率,其原因可能是预防性应用PS对NRDS发病危险性高的新生儿可减少气压伤、促进初始阶段患儿的肺气体交换、抑制血清蛋白在渗出,尤其对体重低、孕周小的患儿,早期预防性使用可明显改善新生儿呼吸状况,降低NRDS发生率,其作用原理可能是:使用后PS,肺泡表面张力降低,对低肺容量下肺泡维持其稳定性,提高了肺氧合和气体交换能力,大大改善呼吸功能,并大幅度降低各重要脏器的氧耗量,而充足的供氧有利于新生儿重要脏器在缺氧下快速恢复,心、脑、肾逐渐发育成熟并产生相应的生发育。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证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高危因素有性别、宫内窒息、宫内窘迫、剖宫产等。而在临床上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胎膜早破、产后预防性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能够显著降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病率。在新生儿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尽量避免高危因素,同时手术过程中可以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以及肾上腺皮质激素来降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病几率,提高新生儿的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1]代苗英,李少兵,胡金绘等.不同胎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高危因素及临床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14,(7):644-648.

[2]任颖,马磊,刘述等.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高危因素的多变量 Logistic回归分析[J].广州医学院学报,2014,(1):28-31.

[3]曲雯雯,范含笑,谢露等.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高危因素893例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3,21(10):1071-1074.

论文作者:武玲梅1,冯建峰2,冯晓红2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2月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1

标签:;  ;  ;  ;  ;  ;  ;  ;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高危因素分析论文_武玲梅1,冯建峰2,冯晓红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