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转换模式对提高护士护理差错后应对能力的分析论文_徐伟

角色转换模式对提高护士护理差错后应对能力的分析论文_徐伟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 湖北武汉 430022

【摘 要】目的 探讨角色转换模式对护士护理差错后产生的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培养和改善其应对能力、增进心理健康的作用。方法 对16例发生护理差错的护士,根据其焦虑、抑郁程度分别进行角色转换模式,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评定16例护士角色转换前后的心理状况。结果 经角色转换后,护士的焦虑程度较辅导前明显降低(P<0.05),抑郁程度虽无明显降低(P>0.05)但抑郁人数由角色转换前11例(32.35%)下降为5例(14.70%)。结论 角色转换模式对于提高护士护理差错后的应对能力、缓解其焦虑抑郁、促进自信有显著的效果。对培养护士良好的心理素质且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角色转换;护理差错;应对能力

护士(工作年限≤5年的护士)发生护理缺陷达54%,属高危人群[1]。目前对一般护理差错防范对策以处罚和警戒事件责任人为主,而护士发生护理差错后心理应对能力存在严重缺陷,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精神常处于焦虑、抑郁、高度紧张状态。心理素质的高低综合体现在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上,具体体现在自我调适能力的高低和应付方式上[2]。我们通过应用角色转换模式对护士护理差错后产生的焦虑和抑郁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研究,建立了心理档案,使护士的不良心理得以疏导、缓解,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我院2010年护士所引发的起护理差错进行回顾性分析,16名护士,平均年龄(20. 27 ±5. 78)岁,本科学历12名(82 %),大专学历4名(17 %);内科6名(35%),外科6名(47%),妇产科2名(11%)其他科室2名(5%)。

1.2 方法

1.2.1研究方法 采用Zung编制的[3]焦虑自评量表(SDS)和抑郁自评量表(SAS)进行评定,量表由角色转换老师亲自发放给每一位护士,现场自评,当场收回,有效回收率100%。

1.2.2评分标准  焦虑自评量表(SDS)和抑郁自评量表(SAS)分别包括20个项目,每个条目均按1-4级记分,评定时间为最近2周内,20个项目得分相加即得基础分,基础乘以1.25即得标准分。评定标准:SDS、SAS标准分均≥50分,即可判断为焦虑或抑郁状态。

1.3 角色转换措施

1.3.1认知角色转换 通过换位思考使护士明白出现的各种心理状态是可以客观解释的,护理行为过失可直接导致病人的痛苦和生命安危,护理工作面对“人”这一特殊的服务对象[4]。帮助护士建立高度的责任心,提高认知水平,纠正不合理的思维,主动参与到情绪调整过程中,建立良好心理应对方式,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1.3.2支持性角色转换 采用角色转换老师、高年资护士、好友安慰和引导的方法,以富有理解心、助人的方式,认真地倾听护士的感受,让她们感受到关爱和温暖,以缓解她们的焦虑和抑郁的心理状态。

1.3.3疏导性角色转换 主要通过交流来减轻压力,不回避与其讨论护理差错,开诚布公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对差错的情感反应,使情绪释放出来,并给予疏导宽慰,帮助其消除护理差错留下的阴影。

1.3.4针对性角色转换 对护士中焦虑、抑郁标准分≥50分的人采取一对一的角色转换,具体方法:①移情法:辅导护士坦然面对,听音乐或参加娱乐活动;②满足需求:对其过于敏感自卑者,在条件允许情况下,适当改变上班模式;③信心重建:帮助她们重新设定目标,主动与患者沟通和服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1.0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处理,所有结果用( ±s)表示,统计方法分别采用样本均数的t检验,配对t检验等。

2 结果

2.1角色转换前后焦虑、抑郁的发生率

角色转换前16例护士中焦虑7例(20.59%),抑郁9例(32.35%);角色转换后焦虑2例(14.70%),抑郁4例(14.70%)。

统计结果显示:角色转换前护士的焦虑得分明显高于常模,而在抑郁方面,两者差异无显著意义。

2.3 角色转换后例低年资焦虑、抑郁得分比较

统计结果显示:角色转换后焦虑得分明显降低,在抑郁方面,辅导前后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3.讨论

3.1 护理差错对护士心理状态的影响

护士一旦出现护理差错事故,造成的损失有时将无法挽回和弥补,极易引起复杂的心理反应,从而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造成护士产生内疚、自卑。本组资料显示:护士SAS评分高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DS虽与常模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焦虑和抑郁的百分率分别高达20.59%和32.35%,明显提示护士护理差错后易发生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障碍。

3.2角色转换对护士应对能力的作用

角色转换可降低其自卑感,提高其个人评价,有效提高其自信心[6]。针对护士差错事故后应对能力不足,无法从容面对并胜任本职工作,惩罚性环境又妨碍了其对医疗错误的认知,从而扼杀了从错误中学习的可能性。角色转换模式给予护士一个倾诉、支持的平台,采用自我分析、寻求社会支持、身体放松等良好的策略来应对心理障碍,并对其积极的应对方式加以肯定,对错误的、偏激的应对方式给予疏导,进行有针对性的角色转换模式后,焦虑、抑郁得分较角色转换前明显降低(P<0.05),其发生率均下降至14.70%,使护士紧张不良的心理状态得以缓解,减轻了负性情绪,能够正确面对压力,不再把压力看成是精神负担,而将它变成自己前进的动力。其次,角色转换不仅培养了护士良好的心理素质及调节能力,推动其不断战胜困难,面对挫折,并逐渐帮助其恢复自信心,提高自己的应对能力,保证护理安全。

3.3 角色转换对护士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

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心理或精神状态。心理健康不仅是消极情绪情感的减少,也是积极情绪情感的增多。自尊是心理健康的核心[7]。在对护士进行角色转换时,首先要态度坦诚,取得信任;因人而异,不可主观臆断;耐心细致,严格尊重其隐私权。在尊重护士与其建立相互信任的良好关系基础上,再进行开展角色转换模式,势必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角色转换模式着重生命教育,注重精神的反思和升华,能够帮助护士及时消除或减轻护理差错后产生不良的心理问题,提高其应对能力,增加心理健康有一定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来鸣,泮淑慧,杨明丽,等.临床护理缺陷分析与危机管理[J]. 中华护理杂志,2005,40(12):922-923.

[2]Mcwhirter J.elt Elementary school Guidance and counseling 1999 l28(3):188~196.

[3]刘晓红. 护理心理学[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1998:266-268.

[4]杜治政.护理学新论[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553~557.

[5]杨海晨,孙永林. 2型糖尿病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0,9(4):282.

[6]孙时进等. 团体心理咨询对提高大学生自信心的效果研究. 心理科学,2000,(1):79.

[7]林崇德,李虹,冯瑞琴. 科学地理解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陕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110-111.

论文作者:徐伟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3月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

标签:;  ;  ;  ;  ;  ;  ;  ;  

角色转换模式对提高护士护理差错后应对能力的分析论文_徐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