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学生正处在“三观”形成的关键期,加强对他们进行理想信念教育至关重要。教师要立足于思政教学第一课堂,从调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入手,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主阵地,在理论讲透的基础上,密切结合社会实际与学生实际,真正把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落到实处,充分展示思政课堂教学的的魅力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教学思想道德修养 法律基础 理想信念教育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5年修订版)》在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中设置专门章节同高校大学生分享追求远大理想和坚定崇高信念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广大两课教师要充分发挥好思政课堂教学主阵地作用和主渠道作用,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有效资源,充分深挖教材资源,灵活利用多媒体课件和网上资料,紧密联系当前社会实际,结合大学生思想现状,把理想教育的“精神补钙”向纵深方面进一步继续开展推进。
一、深入调查,了解学生思想现状
通过调查,发现同学们的困惑和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小时侯曾经壮志凌云,而今时过境迁,“理想”与“梦想”离我渐行渐远,我连理想到底意味着什么也许还没有搞清楚。
2.我现在就是想做好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大学期间把该考的证书争取考出来,找一份工作,过平淡的生活,可是我就是不明白这到底算不算是理想。
3.我的理想不甚高远,怕说出来会让自己无地自容。
4.虽然年轻人要敢于做梦和追梦,但我确实不了解梦想和理想二者之间的区别?
5.我的理想与现在所学专业,相隔十万八千里,风马牛不相及,我很悲伤郁闷,逆流成河,不知道接下来如何应对。
6.我有理想,可是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有时会遇到困难挫折,我应该如何继续坚持下去呢?
7.中国梦与美国梦二者之间,最大的区别在哪儿?
通过问卷以及访谈的形式,深入了解了学生的思想动态后,在备课以及上课的过程中,就能做到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困惑和问题,从“知情意行”各个方面真正发挥思政课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二、理论认知,讲授透彻课程内容
1.讲透关键词,串起概念之间的联系
针对理想的概念: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教师可以通过抓住以下几个关键词进行诠释:
(1)人生目标。理想信念是大海上引领我们定位前行的灯塔,是沙漠中步履蹒跚的前行者眼中的GPS与前车之辙,是苍穹之上光芒万丈的太阳。理想的实现需要一个个小目标的叠加完成来达成。凡是战略,都是专注;凡是执行,都是坚持。人生目标是清晰明确还是含糊朦胧,是恒久稳定还是短期杂乱,事关一个人最终能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与自我价值。实现理想抱负需要长远性终极目标和阶段性短期目标的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
(2)社会实践。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根本的观点,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到过往的哲学家们仅仅只是用形态各异的方法来阐释我们的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这个世界。而理想正是来源于实践,也只有通过实践,理想才能成为现实,即是说,在想要和得到之间必须有个做到。理想具有时代性、阶级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在讲解实践性的时候,亦可把可预见性、可实现性和主观能动性这三个特点结合起来一起来阐述解释。这块知识点可以结合阶层固化、社会流动(向上流动和向下流动)来讲解,也可以结合教材第三章第一节67页的“人生目的”这一块知识点来综合理解。
(3)实现可能性。理想与梦想都具有实现可能性。理想与空想、幻想、妄想之间有着天壤之别,后三者是完全没有实现可能性的臆想。根据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梦想主要来自人的潜意识,也许不能被人察觉,但对人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梦想往往缺少现实的依据;而理想来自人的意识层面,是一种理性的想象,来源于现实,实现的可能性要大于梦想。可是梦想与理想二者之间可谓辅车相依,梦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飞身一跃翻转成为理想。因此,鼓励年轻人要善于做梦,敢于做梦。
(4)三观。理想是人类个体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聚集和映射,追求理想被认为是实现个体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
(5)自身和社会。当丰满的理想邂逅骨感的现实时,当习得性无助逐渐成为理想的刻板印象时,当应然与实然的矛盾坚硬不催、屹立不倒时,广大青年学生更要认识到实现理想的恒远性和艰难性。尤其要正确认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辩证关系。“有志者,事竟成”的局限性、“就其现实性来说,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等思想都可以在这儿阐述使用。
2.知识体系的讲授融入社会热点元素和时代精神。
如针对理想特征这一知识点,教师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讲授。
(1)时代性。理想作为一个社会历史范畴,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特征。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改编成电视剧后,有个场景印象我非常深刻,孙少平和郝红梅家庭贫困,饭都吃不起,沉重摧毁个人尊严,他们俩人一般都是在班上其他同学把白面馍和黄面馍拿走以后才悄悄地溜出来,拿走自己的那两个黑面馍,然后就着剩菜残羹在寒冷中吃下。就是在这样的饥寒交迫的年代,哥哥孙少安作为小队干部,他的理想就是让双水村的百姓过上好日子,由黑面馍变成黄面馍,由黄面馍变成白面馍,而这也恰恰就是每个普通人在当时的情况下向往的理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当下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达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国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我们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流沙河曾经写过这样的诗句:“饥饿的年代,理想是温饱;温饱的年代,理想是文明。”这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理想的这一特征。《人民的名义》中的许多人物形象都可以用来举例说明。
(2)阶级性(阶层性)。马克思所生活的年代是一个阶级斗争的年代,我国的改革开放实践早已弱化和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更多的我们会谈论阶层。处在每个阶层的人,其理想会差异较大。电视剧《欢乐颂》中的五位主人公,基本涵盖了社会中的各个阶层,这部电视剧反映出了每个阶层的人,在社会向上流动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限制以及触摸到的阶层天花板。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笔下的场域champs)和惯习(habitus)的魅力,以及经济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三者之间的能量通约与交换,提供了一个分析社会流动的良好范式。我们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实现自己阶层的向上流动,我们只能靠自己的努力拼搏,把各种资本利用好,一步一步地来实现自己的理想,实现自己阶层的向上流动与攀爬。当然也可以用王健林“一个亿的小目标”和网络爆红名作《我是范雨素》来举例子,也许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现实性。理想根源于现实生活,但它又超越现实世界,是指向未来生活状态的一种现实。现实性越强,越符合理想的内涵,其实现的可能性越大。在这儿用马拉松运动员长跑举例子是再恰当不过了。人生的目标就像大猩猩站在木箱上取香蕉,“跳一跳,够得着”会产生更好的激励效果。
(4)预见性。可预见性是激活理想动力源泉的催化剂,一方面来自于内心小宇宙的召唤力,另一方面是目标驱动的鞭策力,当然还有未来美好状态的吸引力。上海市委党校讲师团施凯教授关于《西欧社会主义》的影像视频5分钟左右,可以拿来使用,增强课堂活力。电视剧《平凡的世界》和《欢乐颂》都是刚播出不久,收视率比较高,许多学生看过,并且是喜闻乐道的节目。在课堂上,结合课程知识点,通过剧中人物的形象分析,激发起了学生高度的热情和兴趣,学生们娓娓道来,分析得头头是道,活跃了课堂气氛,拉近了师生关系,枯燥的知识点也变得生动了起来。
3.案例故事和视频交叉穿插的教学方式使知识点变得形象生动
针对理想的类型这一知识点,通过案例故事的形式进行教学可能会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1)政治理想。马克思提出的“为了全人类的自由和解放的共产主义的理想”就是一种政治理想。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正是因为有了这一崇高而伟大的理想,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前赴后继,不懈奋斗。上施凯教授的《从北欧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5分钟的小视频可以放在这里穿插播放。
(2)道德理想。道德理想是激励个体的精神内驱力,儒家所追求的最高道德理想是“仁、义、君子”,墨家所追求的最高道德理想是“兼爱”,有些已经成为中华传统美德的一部分。
(3)生活理想:一位渔夫坐在沙滩上无所事事,晒太阳,商人不解地问:“你那么悠闲,为什么不多打些鱼呢!”渔夫反问:“多打鱼又能怎样呢?”商人:“多赚钱呀!”渔夫:“多赚钱又怎样呢?”商人:“就能提前退休,晒太阳呀。”渔夫:“那我早就做到了。”渔夫这种寄情山水、淡泊名利、悠然自得的情怀,就是一种生活理想。有的同学对此存有困惑,不知道这算不算是一种理想,通过学习,我们清楚了这是一种理想,这是一种淡泊名利的生活理想。
(4)职业理想。这里可以讲鲁迅弃医从文的故事。在个人理想中,职业理想占据着极度关键的位置,它最终决定着其他理想能否达成,可以分为从业孕育期、从业准备期、从业期、从业回顾期等几个阶段。现在的同学们,正处于最后的从业准备期,同学们要好好努力,为自己未来的职业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知行统一,找到教与学的联结点
理论的学习是为了指导实践,学以致用是学习的最终目的和落脚点。从理想的含义、特征、类型三个方面,从理论的层面理解了理想,在现实层面,在实践层面,关于理想,我们应该做些什么,这是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1.完成小论文“我的人生规划”
笔者通过布置“我的人生规划”作业,使用树状图或数轴图,让学生写下自己一年、三年、十年、三十年的人生目标(恋爱婚姻家庭规划、职业生涯规划、学业生涯规划),并对实现目标的对策的可行性及复杂性进行深入的思考。老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发现作业中的共性问题并通过集体指导的方式解决,针对个别学生的问题通过个别指导和深入访谈的方式解决,使学生的目标制定科学合理,有实际的操作价值和意义。
2.上台演讲“一周时事热点分享”。
在上述基础上,再通过上台演讲的方式,让学生进一步明确自己的理想,再次理清自己的思路,生活得更加的清醒明白。同时,通过上讲台公开演讲的方式,增加监督和督促的功效,增强自律与他律的结合,有利于帮助学生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直面挑战,激发学生不达目标不罢休的激情与勇气。
3.撰写一篇关于理想的社会调查报告或写给父母一封家书
可以以“大学生理念信念”为主题,让学生撰写社会调查报告。也可以让学生把撰写的人生规划内容改编成写给父母的一封信,让学生与家长进行良好的沟通,充分发挥家长的资源支持和精神激励作用,让理想信念更好地助力于学生的成长。
论文作者:邵长鹏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7年4月总第1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31
标签:理想论文; 自己的论文; 社会论文; 学生论文; 阶层论文; 知识点论文; 这一论文; 《教育学》2017年4月总第1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