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与省思:我国的社会流动与成人教育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成人教育论文,我国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社会流动是社会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范畴,其意是指社会成员在社会分层结构中从一个社会地位向另一个社会地位的变动。社会流动是社会的固有属性,是在任何社会都存在的一种现象。只是,在不同社会中,社会流动的流量、流速和流动频率等有所差别。一般来说,在传统社会、封闭社会,社会流动的速度和频率较慢且流量较小。而在现代社会、开放社会,社会流动的速度和频率相对较快且流量较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结构的深刻变迁,催生出了大量的社会流动现象,这些现象也受到社会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与此同时,成人教育理论研究的不断推进,尤其是由成人教育学与社会学交叉而形成的成人教育社会学这一新兴学科的快速发展,也使社会流动与成人教育成为学界的一个研究热点。
一、社会流动与成人教育研究的进展回望
(一)成果数量:从空白到丰实
如前所述,在社会变迁与理论探索的双重驱动下,1989年,高志敏刊发了《浅议社会流动与成人教育》一文,论述了社会流动概念的由来、社会流动的不同种类、成人教育对社会流动发生影响作用的理论依据、成人教育促进社会流动的实证等基本问题。如作者本人所言,该文是社会流动与成人教育研究方面的一篇“补白”之作。自此之后,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陆续问世并在数量和形式方面日趋丰实。据笔者统计,自1989年至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共刊发了40篇专门探讨社会流动与成人教育问题的文章。在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共检索到《成人教育规导新生代农民工社会流动研究——基于临沂市的个案调查》和《成人教育促进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合理化研究》2篇硕士学位论文。在著作方面,《当代世界教育科学发展与成人教育》(1997年版)、《成人教育社会学研究——本土的观察与省思》(2005年版)、《成人教育社会学》(2006年版)、《成人教育社会学研究》(2007年版)等著作中都集中阐述了社会流动与成人教育的相关、我国主要社会阶层的社会流动与成人教育等问题。可以说,迄今我国所出版的几本成人教育社会学著作,尽管体系差别较大,但却都无一例外地涉及这一话题,这也足以昭示出社会流动与成人教育在成人教育社会学研究中所占有的举足轻重的地位。另外,《和谐社会观照下成人教育规导社会流动的功能及其实现研究》和《成人教育促进社会阶层流动的路径与机制研究》等课题的立项,也有助于将社会流动与成人教育研究进一步引向系统和深入。
(二)研究主题:从综合到分化
在研究主题方面,目前我国有关社会流动与成人教育的成果呈现出比较清晰地从综合到分化的逻辑脉络,这一特征从以下几个不同的视角都可以看出。
1.基于阶层视角的综合与分化研究。社会学对社会流动的研究是从社会分层研究深化和延伸而来的,社会分层研究尤其是其基本范畴——社会阶层研究自然成为社会流动与成人教育研究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总体来看,初期的研究多是针对所有社会阶层而展开的,但随着研究的推进,聚焦于不同阶层的研究成果越来越多。而且,这一视角的分化研究还表现出比较明显的从“传统”到“新型”的演化特征,即分化初期的研究主要是以“两个阶级一个阶层”(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的传统社会分层结构为依托的,因此,农民、工人、知识分子的社会流动与成人教育的研究成果集中涌现出来。其中,何爱霞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人社会流动的基本状况和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阐发了成人教育在影响工人社会流动中的具体使命。而随着新的社会阶层结构理论的强势推出,弱势阶层、中间阶层、精英阶层、农民工阶层等新型阶层的社会流动与成人教育的研究成果也迅速跟进。例如,秦伟伟撰文指出,目前我国社会已被划分为十大社会阶层,很明显现在的阶层结构还不合理,弱势阶层比例偏高。如何促进弱势阶层流动,优化我国的阶层结构,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由此,她论述了弱势阶层流动与成人教育的关系、成人教育应如何促进弱势阶层流动等问题。
2.基于性别视角的综合与分化研究。从性别视角看,除面向所有成人之外,鉴于女性在社会流动中所呈现出的流动频率较慢、流动方向以水平流动为主、向上流动的机会较少等迥异于男性的流动特点,女性尤其是农村女性成为我国社会流动与成人教育研究中的一个焦点。例如,张景美在《我国女性社会流动与成人教育》一文中,提出了女性职业变更以水平流动为主、城镇女性比农村女性的垂直流动相对明显等观点,以及成人教育在改变传统角色定位、增强女性自强意识等方面的使命。
3.基于教育视角的综合与分化研究。除宏观论述社会流动与成人教育之外,社会流动与自学考试、社会流动与继续教育也相继成为社会流动与成人教育研究中的两个重要分支。如对于自学考试这一我国特有的成人教育形式,林文广认为,它促进了包括城乡流动、地域流动和个人升迁在内的向上流动以及社会流动主体(考生群体)按其自主意志实现其自由流动,并呼吁社会政府应重视自学考试对社会流动的促进功能,同时应进一步加强自学考试制度的改革与完善。赵洪波等人则指出,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继续教育对于促进社会各阶层的合理流动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农民工市民化转化中,继续教育提高了农民工在职业分层中的地位,增强了农民工有效融入城市生活的能力,培养了农民工的公民素养,促进了农民工的市民化转化。
4.基于流动视角的综合与分化研究。从流动视角看,目前的多数成果是以“社会流动”为关键词来展开的,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研究社会流动的核心内容——职业流动与成人教育的成果。郭彦彬和门素梅分析了成人教育所具有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对职业流动的促动作用,进而认为,在社会转型、成人教育蓬勃发展以及终身教育观念深入人心的时代,成人教育应扩大自身的教育培训功能,加强成人教育参与的力度与广度,发挥更大的作用,促进成人的正常职业流动,进而提升人们的社会地位与经济价值。另外,依循流动的方向,社会流动包括垂直流动与水平流动,垂直流动又分为向上流动与向下流动,在这种分类视角下,向上流动因最能体现成人教育的价值和功能而更受研究者们的青睐。其中,李文基于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不均的代际传承阻碍着底层社会向上流动的论断提出,成人教育能面向农村、及时实施教育功能转换的优势,为打破代际传承与向上社会流动提供了必要的教育条件,成人教育的准入制度为打破代际传承与向上社会流动提供了教育可能。
值得关注的是,无论是阶层视角还是性别视角的分化研究中,与很多研究不同程度地忽视社会弱势阶层不同,在笔者所检索到的40篇文章中,探讨农民、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女性、农村女性、弱势阶层的社会流动及其教育培训的文章就达23篇,无可置疑地成为这一领域的研究重心。究其原因,一方面,一般认为,成人教育对于社会流动的最显著影响就是其能促进向上流动,而在社会位置中处于弱势或下层的社会成员则是透过成人教育实现向上流动的典型样本。特别是,当前我国尚属于底层很大的金字塔形社会阶层结构,为形成合理的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社会阶层结构,就尤其需要通过政策和制度建设、开展教育培训等路径,为底层人群搭建向上流动的平台,不断培育和壮大社会中间阶层。另一方面,这也与我国成人教育长期以来所扮演的主要是对失去或缺乏受教育机会的人开展补偿教育的角色有关。
(三)研究方法:从思辨到实证
就研究方法而言,前期的社会流动与成人教育研究成果基本是以逻辑思辨为主,比较注重以逻辑思辨的方式提供“资料与证据”,强调“逻辑推理”。如有的研究从社会流动的概念、分类以及影响因素中,得出了教育是影响社会流动的主要因素,而作为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成人教育,也被顺理成章地推导为影响社会流动的重要因素。这种研究实质就是一种理论推理演绎的过程,其间即便有少量的数据资料支持,也多是援引间接数据。近年来,有研究者开始注重以实证调查的方式提供“资料与证据”,强调“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方面的代表成果如《成人教育规导新生代农民工社会流动研究——基于临沂市的个案调查》。该文以山东省临沂市为个案,对新生代农民工社会流动的现状、成人教育规导新生代农民工社会流动功能的发挥状况展开了实证调查,深入剖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成人教育规导新生代农民工社会流动的具体实现途径。曾荣青、贺义梅则基于对广州、深圳等五个地区所做的2500份问卷调查,分析了广东省外来女工社会流动的现状、成人教育与外来女工垂直流动的关系。
二、社会流动与成人教育研究的几点省思
综上所言,20多年来,我国的社会流动与成人教育研究在成果数量、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层面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与此同时,已有研究也尚存在一些缺憾之处,有待在今后的研究中得到弥补和改进。
(一)研究成果低水平重复的局面有待改观
通览我国的社会流动与成人教育研究,我们不难发现,既有成果低水平重复的现象比较严重,这在论文方面体现尤为明显。其主要表现之一是标题内容的简单重复。笔者所检索到的文章,有的是同一作者因一稿多投而造成的简单重复,有的是不同作者在论文的标题以及内容方面基本雷同。表现之二是结构脉络的套用承袭。例如,数篇论文基本都是如同套用模板一般如此谋篇布局:开篇阐述社会流动的概念、社会流动的类型、社会流动的影响因素,随之引出社会流动与成人教育的相关关系尤其是成人教育对于社会流动的促进作用,继而探讨成人教育在促进社会流动中的任务和使命。表现之三是关键概念的混淆误读。这一现象主要集中在对社会流动和人口流动的解读上。社会流动是一个社会学概念,其本质是指社会成员在社会分层结构中从一个社会地位向另一个社会地位的变动。人口流动则主要是一个人口学概念,它是指人口在空间位置上的移动。因此,社会流动与人口流动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明显区别的范畴。其区别主要在于前者是指社会位置的变动而后者是指空间位置的变动。其联系表现为:涉及职业及社会地位变更的人口流动属于社会流动,而空间位置发生变化的社会流动也属于人口流动。但是,有的成果却简单地将社会流动与人口流动等同起来,特别是把一些单纯的空间位置移动(如三峡移民)视为社会流动来研究,并由此导致了研究范畴的模糊以及观点的偏颇。鉴于此,尽力避免成果的“千文一面、众人一调”,切实提升成果的研究质量和水平,乃是我国社会流动与成人教育研究在今后发展中的一项重任。
(二)研究方法需要进一步充实与完善
如前所述,如果将社会流动与成人教育的研究方法进行思辨研究和实证研究二分的话,与前期较重思辨研究相比,近几年,实证研究的数量有所增加。但与此同时,笔者还注意到,实证研究在所有社会流动与成人教育研究中所占的比例仍然比较低,因此实证研究在今后还有着比较大的发展空间。其次,已有的实证研究几乎全部局限于问卷调查研究,即基本都是以数据统计的方式收集和分析资料。事实上,有些资料并不适于用数据统计的方式收集,相反,对于某些问题或者某些对象而言,运用参与式观察、深度访谈等方法,以事实、故事的形态收集和分析资料,或许更为适切有效。比如,在探讨农民工、专业技术人员等阶层的社会流动与教育问题时,倘若能够借助于口述史、叙事研究等方法,真正走进他们的生活世界,倾听他们自己的声音,用叙事的方式深度描述其“原汁原味”的生活经验与感受,或许,我们能在这些鲜活的、情境性的资料基础上获得社会流动与成人教育的新的意义诠释和理解,进而更好地引发农民工以及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实践的变革。
(三)研究视角和理论依托应持续拓展
现今的社会流动与成人教育已从阶层、性别、教育、流动等多个视角延伸开去,并初步形成了“多点开花”的良好局面。在未来的发展中,这种局面应该继续得到维持进而不断拓展。例如,依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将社会流动分为不同的类型:根据流动的方向,可以将社会流动分为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根据衡量流动的参照基点,可以把社会流动分为代内流动和代际流动;根据流动的原因,可以把社会流动分为结构性流动和非结构性流动;根据流动的方式,可以把社会流动分为竞争性流动和赞助性流动。但是,目前已有的成果多是从流动方向角度展开的,而围绕代际流动与代内流动、结构性流动与非结构性流动、竞争性流动与赞助性流动开展的研究还非常薄弱甚至是研究的盲区。此外,从教育的角度,除自学考试、继续教育与社会流动的研究之外,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企业培训等其他类型成人教育与社会流动问题亦应引起人们的关注。还有,基于功能本身来说,成人教育之于社会流动的功能还可以从其应然功能和实然功能、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等角度延伸下去,以有助于人们更全面、理性地审视社会流动与成人教育。最后,今后的社会流动与成人教育研究还应进一步以新的理论依托为切入点。例如,是否可以从人力资本理论、社会资本理论、文化资本理论入手分析社会流动与成人教育?基于生态位的视角如何探讨社会阶层流动与成人教育问题?“推拉理论”、“冲突理论”、“结构功能理论”视域下的社会流动与成人教育的关系怎样?我们期望,伴随着研究的推进,这种基于多维视角和理论下的研究成果能更多地呈现于大家面前。唯此,才能在推动社会流动与成人教育研究走向丰富和深化的同时,更好地发挥成人教育促进社会流动进而促进社会阶层结构合理化的正向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