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建设经济特区理论的成功实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特区论文,理论论文,邓小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把一个贫穷、落后的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社会主义国家,是近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华儿女为之奋斗的目标。
邓小平同志依据新的国际形势特点和中国国情,提出在开放的历史条件下,“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其理论精华是:(1)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当代中国最大的实际是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认清什么是社会主义。依据书本来讨论社会主义的时代已经过去,只能依据经验来谈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贫困,最后达到共同富裕;(3)把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赋予时代精神,认清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4)中国现代化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一切都必须经过试验,摸着石头过河。现在的一切都在于实践,从而倡议设立经济特区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试验。
1.成功地冲破了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轨道,已初步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框架。
1.1.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特区经济体制的改革,没有走传统的道路,而是按中央的指示“跳出现行体制之外”,率先走“市场取向”的改革。1980-1984年是冲破旧体制时期,按照“市场取向”的改革方向,以基建和价格体制改革为突破口,相继对计划、物资和商品流通体制、工资和劳动体制、住房体制进行单项改革,初步形成了以市场调节为主的新体制和运行机制。1985-1991年,确立了在社会主义计划指导下,以市场调节为主的新体制,其意在综合配套改革,相继推行企业承包制与股份制、金融制度、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和土地制度改革,从根本上冲破传统旧体制的框框。1992年后,明确提出“要在全国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改革的目标,围绕以国有企业改革为中心,相应建立国有资产的营运体系、社会保险体系,转变政府职能和完善市场体系建设。这些深层次的综合配套改革,使深圳特区初步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框架。这个体系,在1995年5月为国家体改委所认同。
1.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的基本内涵是:以市场为基础的价格体系;同国际惯例接轨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和会计核算体系;新型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包括各种生产资料和生产要素,以及企业产权在内的市场体系;多层次、多形式的社会服务体系;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共同发展、公有制实现形式多元化的所有制体系;以按劳分配为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保持两低的企业自主分配体系;社会共济与自我保障相结合的社会保障体系;以宏观间接调控为主的面向全社会的政府管理和调控体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法规体系。这些框架的建立和有效运作,从而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在经济特区率先建立,并为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系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1.3.特区要继续为我国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贡献。
2.对外开放给深圳特区经济建设带来了辉煌,“窗口”、桥梁和大通道的作用将进一步得到发挥。
经过近20年的建设,深圳已从一个边陲小镇向国际化城市迈进。深圳的经济正在实现着6个重大的转变;(1)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2)从以来料加工为主向以自行设计、自行开发的创新和创造为主转变;(3)从转口贸易向两头在外、“外接单内生产”、内地——深圳——国际市场的“三点一线”的战略转变;(4)从收购内地产品出口为主转变为自行生产、“工技贸相结合的新外贸基地;(5)从间接国际贸易向直接国际贸易转变;(6)从中小企业转向国际大财团。目前深圳已建成12个一类口岸,是全国唯一拥有陆、海、空口岸的城市。深圳港口已开通了16条国际轮船航线,十多个国家的国际船务公司;每月航班靠岸超过50船次,港口吞吐量达3357万吨,集装箱运输量达114万箱,居全国第二位。另外,深圳航空运载量居全国第四位。从1980年至1997年,共设立外资企业1.4万家,实际利用外资147.17亿美元;外资企业的工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70%,其出口值占工业总值的60%。1997年出口额达255亿美元,占全国的14%,连续5年居全国之首。已有53家外资金融机构,营业性的金融机构资产达到62亿美元,其资产利润率为全国之首。1997年全市金融贷款余额1468亿元,比上年增长34.7%;金融机构上缴的利润近80亿元,比上年增长26%,人均创利税30万元。随着投资环境的改善,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在深圳落户,全世界前500强跨国公司,已有100多家在深圳落户。尤其是近两年来深圳成为全国对外商最富吸引力的地区之一。到1997年底,已有22个国家和地区的478家企业在此落户,合同利用外资133.7亿港元,实际利用外资34.07亿港元,其中亚太地区前15名最大的跨国公司,已有日通、三井、住友、富士康、IBM等多家在此落户。
建设经济特区的一个重要作用之一,就是以先富带后富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从特区创建伊始,就“依靠全国、服务全国”,加大同内地的经济联合,它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从1980年至1985年,主要是港商中小企业的投资,以商贸等服务业和建筑业为主;(2)从1986年至1990年是中央各部委和大企业继续在深圳投资于工业和房地产业,设立“窗口”企业,并开始形成内地——深圳——国际市场的“三点一线”发展模式。这样,深圳与内地80个地、市兴办了1390个项目,投资总额为180多亿元,这主要是内地在深圳的单向投资;(3)随着深圳经济实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深资开始北上。截至1995年深圳在内地投资几千个项目,投资额达130亿元,但除了康佳、万科等少数企业在内地投资取得较好成绩外,其余大部分被套牢在房地产业上,更多的企业以失败而告终。
特区对中西部辐射作用的新形式。是以1997年深圳与重庆的合作,以盘活资产存量、促进企业资产重组为主要内容。这样既促进了重庆经济增长,也使深圳走上低成本扩张的路子。这种合作形式与过去“深资北上的经济合作”有着不同的特点:从投资项目看,过去以房地产为主,这次则以工业和基础设施项目为主;从投入方式看,过去以投入资金为主,这次是以投入经营机制和银行参与为主,使金融与产业相互渗透;从投资区域看,过去“天南地北,遍地开花”,这次集中于重庆老工业基地,使特区与老工业基地的优势互补并得以发挥;从资金来源看,过去以银行贷款为主,这次主要是利用资本市场,多渠道筹集资金;从投资心态看,过去偏重追求经济效益,这次则把低成本扩张与发展本地经济相结合。
3.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着力于发展生产力,以赢得高速度和高效益的持续、快速和稳定发展。
3.1.各时期的发展内涵。从1980年建立经济特区起是处于铺摊子、打基础的阶段,主要是进行以“七通一平”为基本内容的基础设施建设;新增固定资产投资,1980年为2.79亿元,1984年为5.45亿元。从80年代中期开始,进行了上水平、求效益的建设,以发展工业为主要内容;新增固定资产投资,1985年为8.03亿元,1990年为24.62亿元。从90年代开始,是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主要内容,争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新增固定资产投资,1991年为30.55亿元,1997年为391亿元。这样,使深圳从一个原仅有3万多人的边陲小镇,发展到现在拥有500多万人的国际化大城市。
3.2.特区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截至1997年,广东省内三个经济特区的国内生产总值1740亿元,占全省的23.8%;工业总产值2268.6亿元,占全省的18.3%,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593.16亿美元,占全省的26.7%;财政收入188.87亿元,占全省的35.6%;外贸出口319.16亿美元,占全省的42.8%,实际利用外资49.07亿美元,占全省的34.44%。深圳的国内生产总值,从1979年的1.96亿元,增加到1997年的1130亿元,已突破千亿元大关;工业总产值122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390亿元;社会零售总额为325亿元;进出口贸易额为450亿元,其中出口254.99亿美元,占全国的14%;实际利用外资为28.5亿美元,占全省20.22%;地方财政收入144亿元;综合经济实力居全国第五位。但深圳的经济波动也较大,波峰与波谷之差为60%。从1980年到1985年,年均递增率为64.2%;从1986年到1990年,年均递增率波幅较大,1984年为最高达59.9%,最低的1986年为2.7%;从1991年到1995年,年均递增率为32%,1996年则为16%。其中的原因是:(1)在80年代的基数较低,而后来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基数也较高,增长率有下降的趋势。深圳的国内生产总值,每年增长1%;其绝对数1985年为390万元,1990年为1.72亿元,1995年和1996年分别为7.96亿元和9.5亿元,1997年则高达十多亿元;(2)优惠政策淡化;(3)处于全国经济调控期和政府采取经济紧缩政策时期,不可能再有像80年代初期的高速度。
3.3.高新技术产业高速发展,并初步形成规模。1990年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5.2%,1995年为20%,1996年为28.7%,1997年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值为474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35%,比1996年增长了6.3%。程控交换机、微型计算机、计算机板卡、打印机以及生物工程、新材料工业、医疗机械已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经过18年的发展,深圳已初步形成了计算机和软件、程控交换机、彩电显像管、钟表、自行车等七大工业基地。资金投向这七大支柱产业的新上项目为72%,技改项目为62.9%,1997年,深圳计算机软件用户达30.59万户,比1996年增长15.7%,程控交换机用户达486.72万户,比1996年增长76.1%,约占全国的25%。
高新技术产品初步形成了规模生产能力。经国家科委确定重点开发的新产品有多媒体技术公司的中小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中兴通讯设备公司用户数字程控交换机、康泰生物制品公司的基因工程乙肝疫、迈瑞电子公司的FM-600插件式监护仪、安科高技术公司的ASG-340医学图像存储管理系统。如康泰基因疫苗达4000万支,超过其生产能力的100%;安科公司开发经颅多普勒血液分析仪,主要性能达国内先进水平。深圳市列入国家“火炬计划”的有73项,其中30项为全国第一,涉及计算机和软件、通信、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生物工程等当代高科技领域,这对深圳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
传统产品中的钟表,1997年达1.73亿块,产量居世界第一,全世界每生产4只手表,其中有一只为深圳生产的,国内中、高档手表市场,深圳产的占90%,深圳已成为世界四大钟表生产和出口基地、信息和原材料集散中心。
3.4.深圳市的经济实力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1997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130亿元,比上年增长16%;实现工业总产值1255.47亿元,比上年增长17%;进出口总额为45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5.2%,是全国第一个进出口额突破400亿美元的城市,其中出口额255亿美元,连续五年居全国首位。这是因为经过18年的建设,外向型经济已打下坚实的基础,其中高新技术产值的附加值高,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有一定的竞争力,以出带进,进出口贸易已形成良性循环,并始终保持贸易顺差;贸易领域和市场不断开拓,贸易伙伴不断增多,由间接贸易转向直接贸易。地方财政为144.78亿元,比上年增长10%。实际利用外资28.72亿元,比上年增长18.5%,创历史最高水平。深圳的综合经济实力进入全国大中城市的第五位。
中国经济特区建设在快车道运行的同时,按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要求面向未来,任何发展都应利在当代、功及子孙,在经济高速发展同时,要注意社会、人口、资源、经济和环境的相互协调发展。深圳特区,依据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中国政府1994年通过的《中国21世纪议程》,以及中共十五大和全国人大九届一次会议的精神,正在实施城区的“绿化、美化、净化、文化和法制化”工程,以立足于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建设成为跨世纪新形象的、一流的国际化城市和区域性经济中心为目标。以提高整体综合环境质量素质,为子孙后代,追求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的全面协调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