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效果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论文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效果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唐小毛

(灌阳县农业农村局科学技术教育站,广西桂林 541600)

摘 要 做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不仅是解决“谁来种地”和“怎样种地”的问题,更是深化农村改革、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重大举措,也是发展现代农业、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关键环节。基于此,结合2018年广西桂林市灌阳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情况调查数据,提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现状和培训效果影响因素,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效果;影响因素;对策

广西灌阳县从2014年开始实施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截至2018年底,共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 200名,其中农民资格认定1 500名。目前,全县已基本建立了“三位一体”“三类协同”“三级贯通”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框架,培养了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虽然灌阳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解决[1]

1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现状分析

灌阳县农业农村局科学技术教育站通过对当地农户采取问卷调查,对农户农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情况进行调查。发放问卷总数为380份,回收了360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为347分,有效率为91.2%。问卷内容见表1、表2,包括了农民特征、农户特征、培训供给状况、培训意愿、培训需求等。

表1 农民调查情况

表2 培训参与意愿调查结果

通过表1内容可知,被调查农民当中,男性占比较高,为53.6%,大部分农民年龄集中在31~60岁,中壮年担负家庭重任,所以更应该提高自身的职业农民能力,从而提高家庭总收入。调查样本中农民文化程度普遍不高,以中小学文化为主,多数家庭成员为4人,以经营粮食作物为主,表明现在的农民生产经营方式较为单一[2]

从表2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到,绝大部分农民都渴望参与职业农民技术培训工作,表明大部分农民都已经提高了职业农民的意识,希望通过培训提高自身能力和家庭收入。通过进一步深度调查发现,农民最想从培训中得到的技能主要为种养技术、农产品营销。这是由于学会这两个技能可以有效地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增加收入[3]。很多农民表示,相比在课堂学习,更希望有专业人员到现场回到培训,时间为1周,并且不愿意付出费用或较多费用,希望政府给予支持。表明想要提高农民培训积极性还需要提高政策支持,多举办惠民活动。

2 对职业农民培训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培训职业农民效果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包括培训方法、教师水平、教材适用性、培训组织形式、培训实践等。从调查分析来看,培训内容的影响最大。对这些问卷调查农民进一步访问可知,有57.9%的农民认为培训内容对自己影响最大,而培训时间为14.0%、教学方法为8.8%、培训设施为6.7%、选组织管理为4.6%、培训教师为4.1%、教材选用为3.9%[4]

2.1 培训内容

结合农民文化程度、知识接受能力,在教学内容设计上要因地制宜,并配合适当的培训方法,满足培训需求是核心内容。所以在设计培训内容中,必须要保证实际、实效。

2.2 师资

来旅游的男同学几年不见已秃顶成“地中海”模式,他摸着自己的“地中海”头顶自嘲道,自打娶了个小八岁的萌妹子,又当夫又当父的,因为操劳过度,导致提前步入“黄金老年组”。我们几个哄堂大笑。傲娇的萌妹子当场撒娇无极限,拿起手机向父母告状,乐极生悲的“地中海”同学赶紧接受手机里丈母娘的严厉批评,当着大家的面冲萌妹子又是鞠躬又是讨饶,我直觉身边的乔振宇浑身战栗了几下。

2.3 培训组织

有49.8%的农民回答是农业农村局组织展开培训,其次是农技推广站、第三方培训机构。大部分农户经历过正规培训,其次是以会代训、田间示范。

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核心内容就是职业能力训练。切勿盲目地灌输知识,而应以适用、实用为主,切实将所学知识转化为生产力,保证培训效果。构建多元化、灵活性的办学方案,针对农民文化水平、年龄结构、技术能力、农业特性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工作。采用多种培训形式,如短期速成班、夜校、函授班、现场授课等多种方法,将理论和实践相融合,灵活安排授课地点、实践,不仅可以提高农民的职业技能,还要进行文化、道德、法律、权益等方面培训,提高农民的综合能力。此外,还需要进一步强化基地建设,进一步优化培训机制,保证最终的培训质量。

2.4 培训教材

3.4.1 确定培训目标

2.5 其他因素

此外,在时间安排、设施安排、组织管理等层面也要注重实效性、科学性。

3 进一步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效果的措施

3.1 优化法制与政策环境

全面构建农业、劳保、教育、技术、财政等各部门联合会议,重点解决培训中遇到的难题,编制培训计划、落实相关政策。还需要积极利用信息服务,调查劳动市场供求状况,对不同职业、不同等级职业农民供求与工资调查,并将最终统筹结构向外公开。配合培训效果评价制度,树立高质量就业目标,确定评价标准、专业设置培训机构、完善培训内容、统筹课程安排,做好统计并向外公布。各教育机构、中介组织需要全方位做好职业农民培训服务工作,积极参与到农村劳动力就业市场体系建设中,构建职业农民的人才信息库,为农民就业提供信息服务。政府要做好职业农民培训监督管理工作,督促尽快落实培训计划,保障经费及时落实到位。

王选院士钻研创新的科研精神深深影响着他的学子,本次寻访的主角肖建国便是其得意的门生之一。在王选院士的指导和自身的不懈努力下,肖建国在计算机技术、图像影像处理、网络信息处理和排版印刷领域都取得了重大成就,推动了中国印刷技术的发展。同时圣为人师,培育英才,让研究精神和技术与时俱进,代代相传。

3.2 加强多方联合,提高培训效能

3.4.3 全面加强课程、教材、课件建设

消除社会和企业对农民的歧视态度,全面提高对农民工管理的重视程度,列入到城市管理、政绩考核体系中,让农民可以正常地参与到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当中,保障合法权益。政府要制定加强职业农民培训的专门法律,明确职业农民培训的权责、责任主体、服务职能,以法律进行监管,保证各个法律之间可以有效衔接。此外,还需要制定积极的鼓励制度,对参与农民培训的给予奖励或补贴,提高其积极性。培训机构、企业等采取激励制度,给予师资、设施、办学经费补助,还可以对参与的涉农企业一定政策优惠,如减免税收等,对培训机构定期展开考核和农民对其满意度调查,最终结果与政策补贴直接挂钩。

3.3 创新培训内容与模式,保证实效性

(1)在“轻暴力重侮辱”的校园欺凌现状下如何在法律层面有效保护未成年的身心健康及合法权益是当前校园欺凌治理面临的难题之一。司法机关对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片面从轻的处理方式也引起社会的广泛争论。完善未成年人保护法,对校园欺凌现象进行专门立法,从法律法规层面明确校园欺凌的范畴、责任主体及惩治措施是当前推进校园欺凌治理的有效途径。

3.4 构建职业农民培训的质量管理体系

教材作为培训支出,在培训职业农民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调查中,有绝大部分(95%)培训中有教材,少部分偶尔提供材料、极少部分没有材料,表明绝大部分培训有提供教材。有33%农户认为教材内容不够实用,所以在教材实用性上还需要进一步加强[5]

1.2.3 Transwell实验 以50 mg/L Matrigel 1∶8稀释液包被Transwell小室底部膜的上室面,4℃风干。将制备好的细胞悬液200 μL加入Transwell小室,24孔板下室加入500 μL含FBS的培养基。在37℃、5%CO2的孵箱中常规培养24 h,用棉签擦去上室内的细胞,4%多聚甲醛固定15 min,清洗、染色后置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拍摄和细胞计数。

职业农民培训目标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农业就业能力等方面,要求培训内容更具通俗性、普及性、稳定性。这也是质量体系构建的出发点。

3.4.2 确定培训课程框架和标准

师资水平也会直接影响职业农民培训质量,有73.2%农户希望县乡技术人员担任培训教师,其次是20.1%农户希望是培训机构专业教师、外聘专家。从师资结构层面上分析,县乡技术人员依然是培训主体。但是受到经费限制,农技人员无法及时掌握新的知识,从而影响了培训效果。

培训课程框架和标准是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依据。结合培训目标、定位确定培训大纲内容,全面分析城乡发展差距和差异,整合树立农民工就业、生活所需知识、农业生产技能等内容,让职业农民指导更加清晰、更有条理。以培训大纲基本内容确定课程标准,对整合的知识进行量化、细化。

多方联合要以政府为主导,明确政府各级责任,统筹各方力量。动员涉农企业、培训机构、行会组织等积极参与到职业农民培训当中,构建稳定的投入机制,明确各个主体的权责,鼓励社会、市场力量融入其中,形成多元化合作的职业农民培训体系,打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窗宽自适应形心修正算法兼容了饱和波形和非饱和波形的处理,在处理非饱和波形时,其发挥传统形心算法的优势获取形心位置,在处理饱和波形时,能够根据回波波形的饱和程度进行窗宽自调整以及中位数修正,提高算法精度.

为职业农民培训提供一套免费共享的课程资源、教材,让农民可以“想学就学”。对这些培训资源公开征集、分级评选,推荐给培训机构使用。

3.4.4 加强教师选聘和培训

农民的文化素养差距较大,并且普遍偏低,这也对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培训组织开展工作难度大。所以,需要对师资进行选聘、培训安排。所有教师必须要具备资格证明,还要有丰富的教学或实际工作经验,掌握农民的心理特点。教育培训部门要重点以教学方法和经验传授为主,以提高师资队伍质量,满足实际生产要求。

4 结语

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农民知识水平普遍偏低并且差距较大;以中壮年农民群体为培训主体;农民渴望展开专业培训提高自身能力。因此,要结合影响职业农民培训因素,如培训内容、师资队伍、培训组织、教材等方面,针对性强化职业农民培训对策,通过完善法制政策环境、加强多方联合、创新培训内容、构建质量体系等措施,从多个方面保障职业农民培训效益。

同型半胱氨酸及神经肽Y水平与贵阳地区老年人群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 ………………………………………………………………………… 卢丽娜,等(1):53

参考文献:

[1]傅雪梅,庄天慧.成都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及其效果影响因素[J].贵州农业科学,2016,44(1):171-176.

[2]周杉,代良志,雷迪.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效果、问题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西部四个试点县(市)的调查[J].农村经济,2017(4):121-127.

[3]武惊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效果的影响因素及提升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8(7):276-277.

[4]李家克.农村实用人才培训效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4):62-66.

[5]赵海霞.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现状及对策[J].乡村科技,2018(11):45-46.

中图分类号: F323.6

文献标志码: B

DOI: 10.19415/j.cnki.1673-890x.2019.23.063

收稿日期: 2019-07-15

作者简介: 唐小毛(1966—),男,广西桂林人,大专,农艺师,研究方向为农民教育培训。E-mail:anmy136@163.com。

(责任编辑:刘昀)

标签:;  ;  ;  ;  ;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效果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