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域(杭州)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310000;2.杭州森拓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310000
摘要:城市住宅小区建筑设计中人文精神的体现,是建筑设计方向的一个热门话题,人文精神在住宅小区中的越来越被关注是建筑设计发展的主流趋势。人文精神在城市住宅小区建筑中的体现,其核心是对人性的关怀,城市住宅小区建筑中的人文关怀已经成为现代城市建筑设计中最重要的文化基因。本文从人文精神出发,探讨对城市住宅小区设计的相关理论分析。
关键字:人文精神;城市住宅;建筑设计;理论
1.人文精神的概念和发展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主要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长期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而人文学科是集中表现人文精神的知识教育体系,它关注的是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它有人文和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
1.1 我国古代人文精神
在理解什么是人文精神之前,先要从什么是人文谈起。那么什么是人文呢?“人文”一词,最早见于我国古代《周易•责卦》:“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大概是说:通过日月刚柔错杂的现象可以识别天的本质,可以明了四时寒暑变化的规律;通过止其所当止的文明礼仪可以察知类的相互关系,就可以教化天下,使人们能够具备高尚的道德修养。
冯天瑜老先生解释说“在汉语系统中,‘人文’是一个能动的概念,仿效‘天文’(自然)规则而成的‘人文’,具有改造、化育万物的强大力量,这便是所谓‘人文化成’。而‘人文化成’的简称便是‘文化’。”可见,古人所谓的“人文”,实质上指的是人类的文化活动,其重心便是注重人的道德修养和人格的塑造,即通常所说的“修身”。我们今天所说的“人文素质”、“人文精神”等,与传统的“人文”是一脉相承的,其重心依然落在“修身”上,对人类高尚道德和理想人格的敬畏与追求仍然是其主要内涵。
许多人都习惯将我国传统的人文精神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进步文化思潮humanism(人文主义)等同起来,其实这是不恰当的,因为它们两者在对“人”的理解上存在着本质性的差异。欧洲人文主义强调人是具有理智、意志和情感的独立个体,反对封建等级观念,追求个性解放与思想自由,尤其强调个人的价值和现世幸福,充分肯定人的物欲。而中国人文传统则特别强调人的群体意识,正如庞朴先生所言:“把人看作群体的分子,不是个体,而是角色,得出人是具有群体生存需要、有伦理道德自觉的互动个体的结论。认为每个人都是他所属关系的派生物而不是单独存在的,他的命运同群体息息相关。
1.2 现代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
自从西方文艺复兴运动以来,经过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人文精神逐步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的各个方面。特别是二战以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人文精神的内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前,人们所说的人文精神并不是指的与神性相对的人的社会、文化属性,而是和人的自然属性相对的。
现代人文精神可以说是一种自由的人文精神,最基本的特点便是摒弃了几千年来封建社会对个人价值的漠视,把人看作宇宙间最高价值来尊重,肯定每个人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价值和意义。
强调人在这个世界上人生价值的体现,不是乌托帮的空想。最重要的是人除了在自然界生存的自然规律之外,还是精神性的存在。人生所追求的不仅仅是三餐温饱的外在物质条件,还应该追求更高尚的人生意义。但这种自由的人文精神必须建立在有序的人文平台上,是每个人都应遵循的规则。在这个追求生命意义的过程中,人文精神能为自己和自己的行为树立一个道德标准及目标,并以此来约束并激励自己。人文精神简单地来说,就是现在人们经常说的“以人为本”。其中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包含个三个意义:首先是要以人的生命为本。我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命”的命题非常多,但是往往会把命与义相对立,儒家核心价值观里“重义轻命”的倾向对于人的生命的重视应该说是不够重视的。其次要以人的发展为本,我们的社会远没有达到让每一个人都能实现自我发展的地步,人们还在为生活而追求着。第三个层次,要以人的自我实现为本。人的需要是多层次多维度的,其中最高层次的当属自我实现这一维度。
人文精神在人接受教化方面包括三个层面:第一,对于‘人之异于禽兽’、而为人所特有的文化教养的珍视;第二,对于建立在个体精神原则基础上的人的尊严、人的感情生活、特别是每一个人自由地运用其理性的权利的重视;第三,对于建立在教养有素基础上的每一个人在情感和意志方面自我发展的重视。”从人文精神与学术、政治关系的层面分析,有人将人文精神理解为一种新的“道”,这种“道”不再期望以意识形态的方式将学术和政治简单的统一起来。
它只是在形面的层次上为整个社会的文化整合提供意义形同和沟通原则。这种新道统与学统和政统的关系是平等的、积极的、互动的。人文精神为政统世界提供终极性的合法性资源,而后者又以制度化、体制化的形式保证人文理想在现实生活中有条件的得以实现。人文精神同样促使学者在学术工作中不致坠入完全纯粹的技术主义,而在知识关怀的同时依然保持着人文关怀,而学术工作又为人文精神的重建提供充足的知识资源。
2. 城市住宅小区概述
居住区按居住户数或人口规模可分为居住区、小区、组团三级。根据我国《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从界线、规模和基础设施的配套的角度,对居住区、居住小区和居住组团有明确的定义。居住区: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指为城市干道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30000—50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整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和文化需要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居住小区:一般称小区,是指被城市道路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10000—15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套能满足该区居民基本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居住小区在布局上强调排除外界的干扰,避免外来交通通过的穿越,空间整体性较强,公共设施配备较完备,有幼儿园、超市、小学、文体活动站、卫生站、物业管理、停车场等日常生活所需的各类服务设施等。由于居住区规模过大,一般讲居住小区是企业开发建设的最佳选择。居住小区在城市的建设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对居民生活有着重要影响,本研究中的住宅小区也就是这里所说的居住小区。
3.住宅小区建筑空间
建筑就像一座巨大的空心雕塑品,人可以进入其中并在行进中来感受它的效果。空间是任何形式都无法完满表达的,它只能通过直接的体验才能领会和感受,因此,空间才是建筑的魅力所在,是建筑的“主角”。
建筑的空间通常以其内部私密性为核心按层次排列,这种“私密性层次在所有的文化状态中都以某种形式存在着”;空间以各种形态表达了任何阶层及其成员交往的需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有的建筑物内部只要居住着各种人群,将会形成一定的形态与层次,无论是交往空间还是私密空间都具备不同的空间样式,以及在此样式下所体验的空间感受。人们总是对空间下不同的定义,以“约定”它所形成的情境与隐喻象征,也成为人感情与情绪的寄托之地。建筑的有效空间在于建筑与空地之间进行的规划同构,过多的建筑往往忽视空地与建筑的关系而导致空间失效。人们对空间的享用动机往往决定了空间的形态,通常人们在被围合的空间里逗留感到舒适的同时又对开阔的风景非常向往;人们在空间的闭合之中找到自身的适宜的方位,形成了行为的心理要因,但是在封闭过强的空间里却感到郁闷,在过度开放的空间里感到渺小与孤立。最好的方式是建筑空间与空地彼此和谐的分布,形成开合相宜的空间形态。因而“在建筑的各翼楼之间布置入口、屋顶和露台,既形成建筑物的体量同时也形成建筑物之间的体量,室内空间与户外空间务必同时完成”。
在建筑内部的有效空间必然需要接纳阳光,空间天然光是室内空间必不可少的。“循环不已的阳光对维持人体生理节奏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太多的光线会扰乱人的生理机能”。同时,建筑的形状有效性对于内部清净或拥挤相对起着很大的作用,对人们的舒适与安宁也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建筑物室内方形形态彼此干扰使得室内空间模糊,舒适的室内空间是安静与喧嚣的结合体。狭长形态能够解决这个矛盾,长条形状扩大了建筑内部点到点之间的距离(房与房之间的距离),增加了人们在一定的区域内能获得相对安静的舒适性居住条件,人只有逃离了某种限制方能追求这种对舒适空间的享受。建筑的舒适空间是通过对景物、声音、方向、表面、高度、光线和人们所行走的地面有所变化所造成的,如过渡比径直通向户外空间的房屋要宁静的多,而且它具备私密的领域感。
人通过建筑空间所产生的实体变化而引起了心理变化,“最重要的是景物的变化”,从而达到了舒适的感觉体验。同时注意形成空间视觉观察的层次,外空间成为内空间的“天然背景”,透过次天然的背景可看到更好的远景。如广场、草坪、公共户外空间、庭院、绿荫、草坪等,这些都必须具备分明的层次,这样才能够使舒适活动的可能性得以形成。房型结构的合理化和人性化时下,房型功能也在悄然发生变革,如厨卫的面积逐渐加大,会客区域的面积变得更加合理,厅、卧、贮藏室、车库等面积有效配置,追求生活起居的高标准、高质量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独立性和私密性。房型结构在追求合理化同时对人性化也提出了新的要求(1)要符合当地居民的文化习俗及心理风格要求;(2)要具有未来性和超前性;(3)要更具人性化,增加实用面积,不能让面积浪费;(4)对每个房间都设定特定功能和要求,对家用电器及家具有位置的设计。
4.住宅小区建筑形态
建筑形态是人类生存栖息,进行社会活动的场所。就其功能而言,有自然属性,也有社会属性。既是生态性,也是技术性。既是区域性,也是国际性。既是个性也是共性的。建筑形态,常常是与它的结构,材料技术联系在一起。材料和结构是塑造建筑形态的物质因素,材料反映现代技术的程度,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又带来了新的材料的重大变革,直到引起空间结构的更新。
建筑所要表达的最终艺术效果离不开结构,结构是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存在的连接方式和组织方式,就空间结构而言,它与内部材料,技术,设备等要素存在着关系,随着新的材料,技术的进步,会孕育出新的空间建筑结构。建筑空间形态由建筑、环境、小品、陈设装饰等多种要素组合而成,具体的构成随着地域、民族、功能要求和建筑师的设计手法而变化。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基于共同的生活体验和文化背景,总是容易对那些可以诱发轻松、自然、愉悦等情感的空间形态产生积极的情绪。而对于比较费解的,与生活毫不相干的怪异形态,则并无多少知音。俗话说“曲高和寡”,何况那些不成曲调的弹奏,只能由作者“孤芳自赏”。在人类长期的建筑实践中形成了一些常见的空间形态如动态与静态空间、开放与封闭空间、空间的形与势、空间的渗透和限定、空间的层次变化等。
5.住宅小区建筑群体的组合
任何建筑都是处于一定的环境当中的,或者是自然的环境,或者是建筑的群体之中,所以建筑只有和环境或者是其他群体相互组合才能成为完整的一体。
5.1 小区建筑与环境
室外环境是以服务住区居民为主的满足其休息、交流和游憩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建筑外环境,是围绕居住与生活空间的主要场所,是城市居民与自然接触的媒介,是居民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的载体。本研究所强调和研究的居住小区室外环境是指居住区所在地的环境和条件,即不包括居民室内环境的内容。 室外环境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它包含了地理因素、气候因素、物理特性、心理特性、行为特性等各个层面,如小区的物理环境(包括空气环境、水环境、声环境、光环境、热环境等)、土壤环境、小区内景观绿化环境、医疗卫生环境、交通环境、服务与管理环境以及小区的人文环境和居民的心理环境等等。它直接体现了人与自然要素的关系、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自然要素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四个方面和谐发展和共生,意味着小区室外环境的绿色和生态。现有用地周边的自然条件和建筑风格是建筑设计师通常考虑的因素之一,在对待自然环境的的态度上,存在两种完全对立的态度。一种主张建筑应当是自然界有机体的形式,应与大自然相和谐,就像从大自然里生长出来似的,从而和自然环境保持和谐一致的关系,以赖特提出的“有机建筑”理论和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为代表;另一种主张建筑没有必要模仿自然,它应当和自然形成对比,以柯布西耶的“住房是机器”为代表。
5.2 小区建筑群体的统一
建筑的整体性,包括建筑尺度的整体性,建筑开放空间的整体性,建筑色彩的整体性等等。城市建筑的整体性,从塑造城市个性、特征的要求出发,结合城市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历史文化背景以及当地的民俗等等对城市建筑的色彩,建筑的风格甚至伴随建筑物的建筑小品等做出总体设计布局与构思。城市住宅小区建筑设计要根据城市的自然条件和环境特征,确定其色彩、风格、形式等的主要基调,对建筑做出整体性设计。否则将会使其城市建设失去方向,在建筑的历史长河中随波逐流。住宅小区即居住区是构成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住宅小区规划也由配给制的住区规划向科学的需求和市场导向性规划转变。搞好住宅小区规划建设,营造出高质量的居住生活环境,可以更有效满足广大居民的需求,并且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促进住宅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5.3 小区建筑民族文脉的延续
文脉这个词源自于语言学的定义,有人将它译为“上下文”,它的意义是用来表达语言的内在联系。引用到建筑当中,文脉是指的建筑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引申开来,就是指人与建筑,建筑与所在环境,整体的环境和文化背景之间的联系。实践早已证明:任何一个卓有成就的建筑师,在任何国家和地区进行设计时都会承袭当地文脉,力求将现代技术与当地文化传统相结合,精心探索,从而使作品充满活力与情趣。住宅小区建筑也需要对民族文化和文脉的承袭,这是由一定的行为准则、心理素质、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和审美趣味等决定的。强调建筑的文脉:在单体建筑方面,尤其强调个体建筑是群体的一部份,注重新、老建筑的视觉、心理、环境上的延续性,每一个建筑都作为历史、文化的反映而被有机地融入到环境之中,一幢建筑的功能和意义,要通过空间与时间的文脉来体现,反过来也支配文脉,它强调特定空间范围内的个别环境因素与环境整体保持时间和空间的连续性,即和谐的对话关系。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提倡人文与自然的协调平衡,在人文环境中力求通过对传统的扬弃和不断推陈出新,而上升到哲学高度的文脉,即文脉主义。
6.结论
现代社会新技术革命迅速发展,高科技术的发展一方面带给人生活的改善,另一方面也给人造成了强烈孤独感,建筑也同样如此,当代表新的技术的具有庞大尺度的建筑林立于城市之中时,人们感到的是紧张和压抑,这种感觉是需要舒缓的,这样高技术和高情感之间就需要互相平衡,人们的审美情趣在这样的情况下必然要发生变化,文脉主义建筑观的形成就有了它的客观必然性。世界建筑文化宝库浩瀚无边,各国各地的建筑,尽管基本原理和结构方式大致相同,但呈现的形象面貌则千姿百态、各不相同。其重要的原因就是民族文化、地域特征、地产建材、地理和气候等因素都影响着建筑文化的存在形式和由此产生的视觉符号元素,它们都必然被打上一种民族、地域文化的烙印。正如“最简单的感受形式是‘地方特色’。狭义地说,地方特色就是‘一个地方的’场所感。地方特色就是使人能区别地方与地方的差异,能唤起对一个地方的记忆,这个地方可以是生动的、独特的,至少是有特别之处,有自己的特点的。
中国著名建筑大师陈世民指出:“发掘传统建筑文化加以提升并渗入现代建筑中,乃是二十一世纪中国建筑文化之出路”。
我们必须要从建立地方建筑文化的高度来看待建筑设计语言的形成,重视地方建筑文化特点的形成和继承。但遗憾的是,从目前趋势来看,传统建筑不仅从主体建筑模式和本身的形式上趋于消失,其文化理念也逐渐在人们的记忆中淡化。将传统元素、符号与现代形式及观念结合起来,形成既有文化底蕴、又有现代气息的模式,是值得倡导的。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建筑形式,不同地区符号体系的秩序。不同的地区,由于气候、地理、文化等条件的不同,从而形成建筑形式的地域差别。同一民族,由于地域条件的不同,建筑形式也不一样。
论文作者:裘逸敏,赵丽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8
标签:建筑论文; 空间论文; 人文精神论文; 环境论文; 文脉论文; 文化论文; 住宅小区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