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交通以其特有的优势,在我国"大交通"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公路的建设也给沿线的环境带来了许多不利的影响,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如水土流失、生态平衡失调、气候异常、汽车废气和尘埃注入大气等,从而使人类生存的环境质量下降,以致危害人体健康,破坏生物资源,影响工农业正常生产。因此,寻求一条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途径已经是刻不容缓。探索公路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不仅具有理论上的研究价值同时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公路;环境;保护
1公路环境的定义
环境是指人类和生物生存的空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对环境的定义是: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野生植物、水生生物、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温泉、疗养区、自然保护区、生活居住区等。按照环境的自然和社会属性分类,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环境保护是指人类有意识地保护自然资源并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对受到污染和破坏的环境必须做好综合治理,以创造出适合于人类生活、工作的环境。环境保护成了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保护人类的生存和健康,所采取的各项措施的总称。
公路的绿色文化全新概念,强调公路是景观、文化、旅游资源,与沿线风土、历史和时空相适应,与时代感相适应,与运动中人的感知和静态中人的观察相适应,与环境相适应。反映当地风土人情,在满足人民精神需求,增进人类健康,促进人和自然和谐等方面具有重大价值,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公路工程环境保护内容
公路环境保护是基于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调节与控制公路工程与路域环境”对立统一关系的发生与发展。公路环境保护由两项基本工作组成:一是分析因修建公路而对环境产生的各种影响及其影响的程度和范围,根据需要采取专门的环境保护措施,积极开展环境保护的有关工作;二是在公路的设计、施工及运营管理过程中,注意突显公路各组成部分的环保功能,使公路在运输功能发挥的同时,对沿线环境的负影响最小。
3公路工程环保作用
3.1路基工程在施工及竣工后,结合造地还田与疏导排水,各部分相互协调配套,可使工程稳定坚固,外观顺适优美,能起到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
3.2路面工程对路基起保护作用,同时也起着防尘、防水、保护公路沿线环境不被污染的作用。
3.3桥梁涵洞工程设计与施工中重视对公路路域景观环境的影响,可美化环境。
3.4排水工程对公路工程的整体性和稳固性有特殊的作用,可以防止路基路面水及水中含有的油污、有害元素直接进入农田,避免耕地淹没、土壤污染。
3.5防护工程确保了路基稳定,减少了水土流失,直接起到了环境保护作用。该工程与环保的关系最为密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6其他工程,特别是公路绿化,是国土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4公路环境问题
公路建设必然影响环境,尤其是高速公路建设,其施工、营运期造成的环境问题会更严重。公路建设将造成如下环境问题:(I)选线不当会破坏沿线生态环境。(2)防护不当会造成水土流失,如坡面侵蚀与泥沙沉淀等。(3)公路带状延伸会破坏路域自然风貌,造成环境损失。(4)公路施工造成环境污染。(5)公路通车营运期间,车辆对沿线造成污染。
5公路工程环境保护措施
5.1完善环保法规及政策。
许多发达国家如日本、美国、加拿大、法国等都已制定了较为完备的环保法规。而我国在这方面才刚刚起步,虽然已制订了一些相关的法规政策,但内容上很不完善,加之有些部门只顾眼前利益,使这些仅有的法规实施很不规范。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借鉴、吸收国外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公路建设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制订和完善环境保护的法规政策,并使之操作具体化、规范化。把公路建设中的环境保护问题提高到应有的地位。
5.2噪音防治。
防治噪声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一是加强交通管理,上路前进行车辆噪声监测,管制重车百分比,交通量及行车速度;二是调整纵坡,减少纵坡过大可能导致汽车爬坡时增加的噪声量;三是改进路面结构类型,改善面层混合料成分,适度修正横向刮纹间距或改作纵向拖纹处理,以谋求降低交通噪声;四是尽可能采用降噪效果好的路堑型式,尤其是路线通过敏感区时;五是适当设置遮蔽物,可在公路两侧设置隔声林带、隔音墙、隔音堤等,以降低噪声位准;六是实施减少噪声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改善车辆本身构造。
5.3大气污染防治。
一是在公路施工堆料场、拌合站设在空旷地区,相距200m范围内,不应设在集中的居民区、学校等。二是沥青路面施工,沥青混凝土拌合厂设在居民区、学校等环境敏感点以外的下风向处,既方便生产,又须符合卫生要求(卫生防护距离分级中,规定的防护距离为300m),不采用开敞式、半封闭式沥青加热工艺。三是施工便道定时洒水降尘,运输粉状材料要加以遮盖。(
5.4绿化是公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改善道路的景观,美化环境;调节气候,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净化空气,改善大气环境;降低交通噪声;加固斜坡,防止水土流失,保持路基稳定;诱导视线,防眩遮光,确保行车安全。因此搞好公路的绿化,使之成为一个“生态绿化带”是至关重要的。绿化工程要进行总体规划,体现经济与实用,近期与远期相结合的原则,结合设计要求及本地区草木的生长情况,并注意提高绿化物的管理质量及绿化工程本身的收益。
6结束语
在公路的长期建设开发与运营过程中,对沿线周边的生态环境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我们不仅要重视其经济效益,也要重视其环境效益。注重以防为主、以治为辅的综合治理原则,在公路规划设计中做好环境规划,保护好公路沿线的自然环境、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高攀,王光辉.公路路线设计对环境影响研究[J].河南科技,2014,13:152-153.
[2]舒前军.浅析环境因素对高速公路选线的影响[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4,01:264-266.
论文作者:王中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8
标签:公路论文; 环境论文; 环境保护论文; 沿线论文; 噪声论文; 路基论文; 公路建设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