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水利工程节水灌溉设计论文_李敏

试论水利工程节水灌溉设计论文_李敏

梁山县水利局 山东梁山 272600

摘要: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对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我国工业化进程加快,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资源匮乏的问题日益明显。在这样的背景下,合理利用水资源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为了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相继出台了关于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方面的文件。对于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而言,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还可以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增长。

关键词:农业;节水灌溉;设计

引言

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每年农业用水占全国用水总量的60%以上,其中用于灌溉方面的用水量超过90%。水资源严重短缺、浪费,地区分布不均衡以及灌溉自动化水平较低的现状严重制约着我国农业的发展,因此提高灌溉效率,发展节水灌溉农业,实现灌溉智能化显得尤为重要。节水灌溉技术发展比较好的是地区是美国、以色列、澳大利亚、印度等国家,这些国家积极推进农业节水体系建立,根据水资源的地区分配,大力推广滴灌、喷灌和地面节水灌溉技术,其水资源利用率高达70%。相对于一些发达国家,我国部分地方正在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智能化半变量节水管理系统在中国科学院栾城农业生态系统实验站建成,成为地方高新技术与成果示范交流的基地。江苏省率先试用节水灌溉自动控制系统,在节水示范方面为地方经济建设做出贡献。虽然近年来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是我国的节水灌溉技术并没有得到太多普及,水资源利用率仅为43%,与发达国家依然存在较大的差距。

1水利工程节水灌溉设计的意义

我国是一个农业生产大国,水利工程对于我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就水利工程而言,通过合理的灌溉规划设计,不仅能够促进农业的发展,而且还可以有效改善我国生态环境状况。同时,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导致我国绿地面积越来越小,直接影响了农作物的产量,因此,做好水利灌溉工程规划越来越重要。建设水利工程的最终目的在于不断提高农业效益,而科学合理的灌溉规划设计能够促进这一目标的实现。农作物的生长是一个持续不间断的过程,从播种到收获的整个过程中,都需要用到水资源。但是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等因素,导致我国水资源紧缺,在这样的背景下,做好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能够最大程度上满足农作物生长用水需要,促进农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的提升。水利灌溉规划设计指的是通过技术手段以及相关机械设备等,对水资源进行合理的循环利用,最大程度上降低水资源浪费,这也是当前我国每个公民的社会责任。通过科学的建设农田灌溉设施,能够有效解决涉农企业以及广大农民群众农作物灌溉问题,进而促进农业增产,提高农业生产经济效益。

2水利工程节水灌溉主要技术及其特点

2.1渠道防渗技术

渠道防渗技术的特点:一是减少渗漏,降低水量流失,提高输水利用率;二是减少渠道粗糙程度,提高水流流速,增加输水能力,减少对渠道的冲刷;三是有利于调控地下水位,防止盐碱化;四是提高渠道抗冲能力,减少坍塌和维护工作量。中国农业灌溉总用水量的80%用于渠道水源。传统的土渠输水渗漏损失约占水量的50%~60%,采用渠道防渗技术,可使渠系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6~0.85,比土渠提高50%~80%。

2.2喷灌技术

喷灌技术是通过水泵、动力机等动力设备将水加压或利用水的自然落差所产生的压力将灌溉用水经压力管道输送到田间,通过喷头将水喷射到空中,形成细小水滴后均匀喷洒在田间进行灌溉的一种灌溉方式,是目前国内外节水增产效果最好的田间灌溉方式之一,也是目前农业节水灌溉的主要技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喷灌技术与传统灌溉方式相比,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节水效果显著,节水量可达30%~50%;二是适用于各种地形和作物,能增加15%~20%播种面积,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增产幅度大;三是能适时适量灌溉,避免过量灌溉造成的土壤次生盐碱化;四是灌水均匀,不易产生水土流失和土壤板结,改善了田间小气候和农业生态环境;五是省工,减少了田间渠系建设和维护以及土地平整工作;六是促进了农业机械化、产业化和现代化。但是喷灌技术也存在受风影响大、一次性投资较大、技术含量高、管理难度大等缺点。

2.3膜下滴灌技术

膜下滴灌技术是将水利、农机、农艺相结合的农业灌水技术,是由农业机械牵引,将铺管、铺膜与播种一次性复合作业完成,将滴灌带(毛管)铺于地膜之下进行灌溉,是滴灌技术和覆膜栽培技术相结合的新型农业节水灌溉技术。膜下滴灌技术的优点:一是节水,因仅湿润作物根系发育区,覆膜减少了作物棵间蒸发,同时提高了降雨利用率,节水效果明显。有研究表明,膜下滴灌用水量是传统灌溉的12%,喷灌的50%,滴灌的70%;二是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可利用滴灌将可溶性肥料随水滴到作物根系处,使肥料利用率提高到50%~60%三是省工。同时,膜下滴灌技术存在农膜回收率偏低、农膜残留污染问题。

3水利工程节水灌溉设计策略

3.1对设计人员加大培训力度

水利项目建设中,设计人员专业技能直接影响到项目设计的成败。一些项目设计部门,因缺乏资金,不重视设计人员专业技能培训,这就导致设计人员没有机会接触到新设计工艺与技术,设计效率难以提高,从而无法更好的完成项目设计。设计部门必须要对设计人员加大培训力度,提高项目设计水平,以此保障水利项目设计质量。

3.2科学规划设计方案,改进施工工艺

节水改造工程进行工程设计和施工,需要根据工程改造的实际需求进行合理选择设计方案,在设计方案确定之前对灌区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考察,对初步设计方案进行可行性论证。同时,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应根据渠道的断面结构,对施工方案和工艺进行优化调整。目前,渠道防渗技术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有土料防渗、砌石防渗、膜料防渗以及水泥土防渗等,结合灌区的水文地质情况、渠道破损程度,应选择适宜的防渗技术,实现渠道节水改造工程的目的。

3.3节水改造工程防渗设计的关注点

为保证节水改造工程的防渗功能,需要进行重点技术管控,保证水利工程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当前灌区渠道中存在多处冻胀损坏现象,进行防渗施工需要根据产生冻胀现象的原因,应用预制混凝土土板对冻胀隆起的部位进行压平,进而再铺设保温板和复合土工膜。伸缩缝修复也是防渗工程的重要环节,修复过程主要采用焦油塑料胶泥,施工人员需要事先对伸缩缝进行冲洗,进而将伸缩缝吹干,将焦油塑料胶泥填充伸缩缝中,保证修补材料与结构的密实度。

结语

国民经济发展中,农业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农业发展水平高,才能增强国民生产力。对于农业发展而言,农田水利项目建设是农业发展的基础,显得尤为重要。水利工程灌溉设计是进行农田灌溉的重要基础,也是影响农作物生长和生产的重要环节,项目建设中,必须要结合地区自然环境与经济发展情况,合理规划项目设计,提高项目灌溉使用效率,提高农作物产量与居民生活品质,推动新农村建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所以,必须科学合理的进行灌溉规划设计,合理应用水资源,切实提高农业生产量,促进经济效益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陈晓红.浅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与管理[J].农民致富之友,2018(09):77.

[2]胡丽娜.膜下滴灌的优点[J].现代农业,2017(7):23.

[3]陈建国.节水措施在农田水利灌溉中的应用探析[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7(22):105-106.

论文作者:李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6

标签:;  ;  ;  ;  ;  ;  ;  ;  

试论水利工程节水灌溉设计论文_李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