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分离说的发展述评〔1〕,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述评论文,加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0 引言
九十年代初之前,关于意识与无意识记忆加工的分离研究大多基于这样一个前提:一些记忆任务反映了意识加工而另外一些记忆任务反映了无意识加工。比如,外显记忆任务如回忆与再认被认为反映了有意识的控制加工,而内隐记忆任务如词干补笔测验,反映了记忆的无意识影响。尽管记忆研究者们经常认识到这个前提过于简单,但是由这一前提而发展的任务分离说,在整个八十年代由于其能较好地反映出内隐记忆加工特点,从而引发了众多研究者的兴趣。
然而,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大量经验事实表明意识加工可能影响内隐记忆任务,同样无意识加工可能影响外显记忆任务,前述这种过于简单化的认识前提阻碍了记忆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到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记忆研究者们逐步形成了这样一个共识:即大多数记忆任务均包含了不同程度的意识与无意识加工。因而对意识与无意识加工成分分离的方法论上的探讨,逐步演化成为如何去分离在一个记忆任务中可直接观察的意识与无意识成分的贡献。
1 加工分离说的提出
1991年Jacoby提出的“加工分离说”(process dissociationprocedure,PDP)是90 年代意识与无意识记忆加工众多分离方法中最富创见性和影响最大的一种方法,它使得意识和无意识加工成分得以在一个简单的记忆范式中分离。
PDP最早是从再认的双加工模型建构框架中发展出来的。Mandler[ 1]提出再认可分为基于熟悉性的和基于意识提取的两种加工机制。前者以刺激表征的感觉和知觉整合为基础,这种整合能提高个体对客体的熟悉度进而导致把刺激知觉为“旧”;后者以精细加工为基础。Jacoby[2] 结合Mandler的观点,认为基于熟悉性(familiarity)的加工是自动的、无意识的,而意识性提取(recollection)则是一种控制的意识加工。为了计算意识与无意识加工的效应,Jacoby根据指导语设计了两类测验。一类是包含测验(inclusion test),要求被试首先考虑用先前学习过的(如这种回忆失败,也可用其它任何合适的)信息来完成测验。在包含测验中,被试利用有意识的提取和无意识熟悉性两种加工机制来完成任务;另一类是排除测验(exclusion test),要求被试选用首先进入意识但又不能是先前学习过的信息来完成测验。排除测验中包含这样一种测验逻辑,即无意识加工提高测验成绩而意识加工则起相反作用。例如,如果一个被试在排除测验中使用一个他曾经学习过的项目来完成测验(尽管有意识地避免这样做),则说明无意识加工在起作用。排除测验中所反映的是排除意识加工之后的无意识熟悉性的作用。结合这两个测验,就可以分离出意识和无意识加工的各自贡献,这就是加工分离说的实验逻辑。
加工分离说有三个基本假设:1、 无意识加工影响在包含和排除测验中是一致的;2、意识加工在包含和排除测验中的影响也是一致的;3、意识加工和无意识加工之间是随机独立的,即它们之间零相关,这一假设是加工分离说的核心, 据此可以将PDP 的理论模型称为独立模型(independence model)。另外,加工分离说还有一个假设,即意识加工表现为全或无(要么能再认,要么不能再认,不存在出错的情况);而无意识加工则可对可错。也就是说,那些通过意识加工策略获得的信息不仅能被主动地报告出来,而且也能被主动地排除掉。
加工分离说把意识与无意识加工看作相互独立的两个加工过程,其范式摆脱了任务分离说所面临的如何区分意识与无意识加工相互作用等诸多困难,因此一经提出就得到了广泛的重视。现在已有大量在加工分离说范式下进行的内隐记忆研究,但同时也引起了理论界的众多争议(具体见以下详细叙述)。
2 对加工分离说的修正与批评
2.1 有关再认的双加工模型(dual-process model )和单加工模型(single-process model)
如前所述,PDP最早是在对再认加工成分的实验性分离中提出的, 它以再认的双加工模型为基础。双加工模型认为,再认的两个成分:意识性提取和熟悉性是功能上独立,存在着质的差异的两种记忆加工机制。意识性提取能够有意识获取学习阶段的情节记忆材料,而熟悉性加工机制引起一种无差异的认同,但不能有意识地获取识记材料的细节情况。与该模型相对立的是单加工模型,该模型认为再认只包含单一的加工机制。再认判断决定于目前的线索与学习阶段的记忆表征之间的关联程度,以及个体的反应标准。以往的一些研究通过控制年龄、注意等变量对记忆加工机制进行分离,发现意识性提取在很大程度上受个体差异、注意等条件的影响,而熟悉性对这些条件的影响很小。但这些研究不足以否认单加工模型的可能性。
对于这两种模型假设,目前有整合的趋势。Gruppuso等[3] 结合单加工模型,对PDP的理论基础作了一定的修正。 他们提出了意识性提取和熟悉性的功能化解释,认为两者之间质的差异来源于功能实现上的差异。意识性提取和熟悉性同时依赖于可以提取多种信息,意识性提取是个体在一个给定情境中,能够使用获取的记忆信息去完成任务(如排除任务)的功能表现;而熟悉性则是指个体在一个给定情境中,获取的特定记忆信息足以认同但不足以充分地完成任务。意识性提取和熟悉性仍旧可以视为是相对独立的,是由于它们提取的学习阶段记忆信息的特征方面不同,而这些记忆信息的各方面至少部分地相互独立。他们认为在一般情况下PDP范式是可行的。
2.2 针对PDP有关意识与无意识加工之间的随机独立性假设提出的质疑
Joordens等[4] 对加工分离的独立模型有关意识与无意识加工之间的随机独立性假设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意识加工总是伴随着与之相应的无意识加工。根据这一假设,他们对加工分离说加以修正,提出了冗余模型(redundancy model)。
Gandiner等[5]认为意识与无意识加工是相互排除的。 如在再认测验中,决定被试作出判断的心理机制或者是意识的,或者是无意识的,但两者不可能同时影响被试作出判断。 他们的理论可以用排除模型(exclusivity model)来表示。
这三个模型的重要差异在于意识与无意识加工对测验成绩的作用方式不同。图1为冗余模型、独立模型与排除模型的Venn图。从图1可知,在独立模型中,既可以是意识或无意识加工的单独影响,也可以是两者的共同作用;在冗余模型中,只能是无意识加工的独立影响或意识与无意识加工的共同影响,而在排除模型中,意识和无意识加工的影响是相互排除的,即意识与无意识加工的影响不可能同时发生。Cowan[6]等将意识加工(C)分为两个成分,C[,F](表示意识与无意识加工重叠的部分)和C[,R](表示意识加工独立于无意识加工之外的部分)。 这样三个模型的差异反映在C[,F]/(C[,F]+C[,R])的比例上。在冗余模型 中, C[,R]=0即C=C[,F],C[,F]/(C[,F]+C[,R])=1; 在排除模型中,C[,F]=0即C=C[,R],C[,F]/(C[,F]+C[,R])=0;在独立模型中,0〈C[,F]/(C[,F]+C[,R])〈1。
在独立模型中,隐含着一个假设即每个被试的反应都受到意识的有效控制,但这一点是值得商榷的。例如,被试可能根据指导语和任务的要求采取不同标准来排除信息。更为严重的是在排除测验中被试可无意识地提取一些信息并再认它们然后加以排除。如果后一种情况可能的话,独立模型就高估了意识对无意识加工的影响,而冗余模型则有夸大无意识加工影响的嫌疑。三个模型究竟哪个更合理,目前还无定论。从以往的实验数据来看,支持排除模型的证据似乎相对比较单薄,独立模型和冗余模型各有千秋,更充分的证据尚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Curan等(1995)也探讨了违反随机独立性假设所造成的后果, 他们的实验结果说明一旦违反随机独立性假设将使得PDP 无效(详见综述[7、8])。
C代表意识加工 U代表无意识加工
图1冗余模型(左)、独立模型(中)与排除模型(右)的Venn图
2.3 Richardson-Klavehn 等对加工分离说的修正
Richardson-Klavehn等[9]对PDP 将有意(intention)和意识性(consciousness)等价起来,同样把自动(automaticity )与缺乏意识性(lack of consciousness)相等价提出质疑。 他们认为一种有意的加工可能不会导致意识性提取;也可能自动加工,最终导致意识觉知即无意的意识记忆(involuntary conscious memory)。PDP 仅考虑了意识基础上的有意加工和无意识的自动加工,因而诸如无意的意识记忆等心理加工过程的影响可能会参混在对意识性提取和熟悉性指标的估算之中。如在PDP的排除测验中,对旧项目的排除依赖于有意的意识加工, 这种操作可能出现无意存贮的的某些项目在提取时进入意识状态而被排除的情况。Richardson-Klavehn等参考、Ebbinghaus 的观点将记忆为三类:即有意的意识记忆(voluntary conscious memory,指在存贮和提取时都需意识加工,且在提取时需意志努力的记忆)、无意的意识记忆(指经历过意识加工但在提取时是自发的和不需意志努力的记忆)和无意的无意识记忆(involuntary unconscious memory,指从未意识到过的,但又确实对当前事件产生某种无意影响的记忆)。在第二种记忆中被试如果付出意志努力是能意识到这些经验的。
Richardson-Klavehn等认为PDP未对前两种记忆进行区分。另外,在排除测验中, 被试排除一个旧词、产生一个新词的过程是内省的,主试并不知道其鉴别时的真实心态而只知道结果。针对这些情况,他们对PDP 进行了较大的修正,设计了三种测验,即有意测验(intentionaltest)、 伴随测验(incidental test)和对立测验(oppisitional test )来测量这三种记忆。
Richardson-Klavehn等的方法与PDP的主要区别在于, 在对立测验中,受意识觉知影响的那些词都被排除掉了,但在伴随测验中却没有这样做。这样一来,对立测验中所表现出的启动效应就完全是无意的无意识记忆的作用,而在伴随测验中,启动效应则是无意记忆(包括意识的和无意识的)的影响。这两个测验的启动效应之差就是无意的意识记忆在测验中的影响。在对立测验中,只有当无意的无意识记忆的影响超过无意的意识记忆的影响时,才能获得一个积极的启动效应。这一方法的一个重要假设是,在对立测验中,所有信息进入意识都必须是无意的。这一方法对无意加工的作用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分,这种尝试无疑是积极的。
2.4 针对PDP的反应偏向(response bias)问题的修正
Buchner等[10]认为在PDP再认测验中,除意识性提取和熟悉性的影响外,还有猜测引起的反应偏向。测验中,如果意识性提取和熟悉性都不能为判断提供线索,被试还可以通过猜测将测试项目(不论是否事先学习过)作为旧项目对待。因而原PDP 的意识性提取和熟悉性成分的贡献均由于反应偏向的影响而失真。他们认为猜测的可能性对学习词(意识性提取和熟悉性均失败时)和未学习词是一样的,即猜测加工独立于对项目的经验历史;另外,猜测和意识性提取以及熟悉性均是相互独立的。据此Buchner 等增加了两个猜测变量(考虑到在包含和排除测验中猜测可能不一样), 基于多项加工树模型(multinomial processingtree model)的逻辑计算程式,将反应偏向的影响从意识性提取和熟悉性成分的贡献中分离出来。他们提出的PDP 修正模型称之为扩展模型(extended model)。
另一个针对PDP反应偏向问题的修正模型是Yonelinas等[11]提出的双加工信号检测模型(dual-process signal-detection model)。 该模型将熟悉性看作信号检测过程,认为未学习项目也可能由于一种“前实验熟悉性(preexperimental familiarity )”而被当作旧项目对待,这样所有测试项目均反映了一定程度的熟悉性,熟悉性可以用正态分布来描述。在测试过程中,被试就熟悉性设定了自己的判断标准(反应偏向),当测试项目超出判断标准,被判断为旧,反之被判断为新。被试的判断标准可能随测试条件等发生改变,因而影响对测试项目判断的击中率和虚报率。这样,原来PDP 中熟悉性指标可能由于被试的判断标准的变化而失真。双加工信号检测模型采用信号检测论的计算模式,排除被试判断标准的影响,采用辨别力(d')指标来衡量熟悉性,减低了反应偏向造成的熟悉性指标失真的问题。
以上提到的两个修正模型,虽然修正思路各异,但均承认PDP 的基本实验逻辑前提。从有关实验数据来看,较PDP而言, 它们均在一定程度上减低了反应偏向的影响,使意识性提取和熟悉性指标更加稳定可靠。但是否它们纯净了两个指标,这一点看来还得通过进一步的实验予以考证。
2.5 关于PDP的其它一些批评和修正
Dodson等[12]认为再认是一个主动的决策过程,而这正是加工分离说所忽视的。他们对PDP的基本假设提出严厉批评。他们的研究表明:1.在再认测验中,被试能够策略性地利用熟悉性来评价一个项目可能的来源。因而熟悉性对测验的影响不是自动的,而是控制的和需要注意参与;2.意识性提取不总是全或无的,对信息的有意识提取随记忆任务的不同而在种类和程度上发生变化;3.意识性提取以及无意识熟悉性在包含和排除测验中的影响是不一致的,因而也否认了PDP 关于意识性提取以及无意识熟悉性在包含和排除测验中影响的一致性假设。据此,他们提出“源监测框架(source-monitoring framework)”代替PDP。该框架假定存在大量既可凭借线索直接加工也可借助精细加工的记忆信息(如语义的、知觉的和情感的信息)。信息的激活以及激活的持续时间都依赖于可资利用的种种线索和个体的目标导向。被激活的信息进而引发各种可觉知的经验(包括从模糊的熟悉性到对事件的清晰回忆之间的各种经验)。该模式根据信息的特征(如信息的模糊程度)而不是加工的自动还是控制特征来区分熟悉性和意识性提取。
Mulligan等[13]认为在双学习项目组(two-study-list)的PDP 范式中,有意识提取指标应根据对项目源的可鉴别与否进一步细分。因为在测试中,可能被试能够有意识地提取出某一项目曾经出现在学习阶段,但对于该项目是属于哪一个学习列,则存在两种可能性:一种是被试明确知道该项目属于哪一个学习列;另一种是被试不知道该项目是属于哪一个学习列。在PDP中, 对于不能鉴别源的那部分可有意识提取的项目的处理就显得有些含糊不清了。Mulligan等依据Batchelder等的源监测模型,提出了适用于二源再认记忆范式的背景诊断模型(diagnosticcontext model),作为对PDP的补充。
3 结语
加工分离说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任务分离面临的外显和内隐记忆测验存在任务不纯净的问题,即无论是内隐测验还是外显测验,都可能存在意识与无意识加工的相互作用的问题。虽然由于加工分离说提出的时间不长,理论上的不完善以及经验数据的不够充分引起了理论界的众多争议,但正是在对这个创建性思想不断地修正与批评过程中,方法论以及实验技术才能得以更进一步地完善和发展。正如Jacoby等[8] 所说:至目前来看,PDP 为分离自动的和意识控制的记忆加工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途径,尽管它的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困难,但这些困难并不是废弃该方法的理由,相反它鼓舞我们去改良、发展和完善它。我们应该看到的是从任务分离说到加工分离说是内隐记忆测量方法论上的一大飞跃。
加工分离说一经提出就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其应用不仅为记忆研究提供了新颖的研究技术,尤其是为内隐记忆加工机制及其特点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直接的实验证据,而且至今短短的几年,便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在认知科学的众多领域拓展了其应用范畴,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包括几乎所有的记忆测验(Hintzman & Curran,1994;Merikle,Joordens&Stolz,1995;Toth,Reingold & Jacoby,1994)、判断与决策(Wippich,1994)、注意和知觉(Debner&Jacoby,1994;Lindsay&Jacoby,1994 )以及社会认知(杨治良等,1997)、临床研究( Hertel&Milan,1994;Jacoby,Jenings & Hay,1996)等等。
我们认为PDP 在方法论上的意义远远超出了其模型本身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在目前及长远来看,加工分离说对记忆研究的贡献是重大的,其影响是深远的。
〔1〕与此文有关的研究请与杨治良(200062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联系
标签:无意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