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转轨型就业的得与失,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得与失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市场化程度的加深和经济结构变动的加速,“从一(一个企业、单位)而终”的就业行为已经变得越来越稀少。个人为了保持就业状态就必须连续不断地变动岗位、专业、职业甚至居住地。这个特点在中国的转轨时期尤其明显。为了很好地反映这些特征的变动趋势,我们下面采用1999年11月国际劳工局理事会第276届会议推荐的18项劳动力市场主要指标(KILM)进行对比分析。这18项主要指标具体是:1、劳动力参与率;2、人口就业率;3、就业身份;4、分部门就业;5、非全日制工人;6、工作时间;7、城市非正规部门就业;8、失业率;9、青年失业;10、长期失业;11、按受教育程度分的失业;12、与时间相关的就业不足;13、无业率;14、受教育程度和文盲;15、制造业实际工资;16、时薪费用;17、劳动生产率和单位人工成本;18、贫困和收入分配。这些指标主要回答下列问题:人们从事何种经济活动?劳动力队伍的规模和构成情况如何?人们工作多少时间以及他们因素工作挣多少工资?多少人没有工作和正在寻找工作?存在哪些类型的就业歧视?妇女在劳动力市场的情况怎样?青年人面临哪些特有的就业问题?等等。
劳动参与情况
一般说来,经济体制转轨国家劳动力参与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而中国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劳动力参与率反而呈逐渐上升的趋势。这只有两个可以解释的原因:一是中国人具有勤劳的天性和品德。二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参与劳动的积极性进一步发挥出来。在农村,外出打工的都是青壮年劳动力,而在家务农的都是3860部队,其中38指妇女,60指老年人。在城市,离退休职工发挥余热比较普遍,据统计大约有1000万离退休职工退而不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老年人也有一种危机感,由于传统社会福利的弱化,预期未来个人医疗支出膨胀,他们怕养老金今后不够花,希望在自己能够工作的时候尽可能多积蓄一些。
就业状况
据分析,中国90年代中期的人口就业率(78.7%,1995年)在世界上是最高的。紧接着是冰岛(71.1%,1997年),泰国(70.9%,1997)和挪威(69.8%,1997年)。最低的国家是阿尔及利亚,1995年为28.8%。人口就业率低于40%的另外三个国家是阿根廷(37.1%,1995年),巴基斯坦(39.0%,1995年)和西班牙(39.8%,1997年)。
中国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迈进的过程中,领取周薪和月薪劳动者的份额下降,而自雇人员的份额大幅度上升。1990年全国领取周薪和月薪劳动者比例为24.78%,到1998年下降为17.64%。单从城市内部来看,1990年领取周薪和月薪劳动者比例为95.44%,到1998年下降为59.66%。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就业结构进入了剧烈变动的时期,这是经济结构变动的自然反映。1990-1998年间,第一产业就业份额由60.1%大幅度下降为49.8%;第二产业就业份额由21.4%上升到23.5%,第三产业就业份额由18.5%大幅度上升到26.7%。从总体上来讲,中国的就业结构相对于人均GDP而言仍然偏低。
从人们的感受来看,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非全日制工人就业比例呈现上升的趋势。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下岗职工增多,二是停产、半停产企业增多,三是非正规就业部门增多。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就业人员的工作时间呈两极分化的发展趋势。一方面,由于乡镇企业职工、私营企业从业人员和个体劳动者增多,工作超过“过分”时间——每周40小时的比例呈上升的趋势;另一方面,由于停产、半停产国有企业增多和下岗职工增多,工作少于“边缘”时间——每周10小时的比例也有所增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的非正规部门就业份额也呈现出上升的势头。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城镇登记失业率呈上升的趋势,1992年为2.3%,到1999年上升到3.1%。调查失业率比登记失业率高两个百分点左右。
长期以来,许多国家青年失业者占全部失业者的比例呈下降的趋势。20世纪80年代以后,这一点更加明显。究其原因主要是青年参与全日制教育的比重增加。这样,在许多国家青年劳动力和青年失业者人数都不断减少,使得分子和分母都同时缩小。
伴随总体城镇登记失业率的上升,青年失业率呈现大幅度下降的走势,1992年为82.9%,到1998年下降为54.7%。这表明体制转轨型失业,是一种结构性失业,以中年人为主体。
中国政府关于长期失业者失业时间的定义为6个月及以上。近年来,中国长期失业率和长期失业的影响范围都在不断扩大。1998年失业时间6个月以上的失业者占全部失业者的比例为59.65%,其中女性长期失业者的比重为62.3%;而1996年失业时间6个月以上的失业者占全部失业者的比例为40.12%,其中女性长期失业者的比重为39.16%。
近年来,中国低素质劳动力(不识字、小学)的失业比例呈明显上升的趋势。初中水平劳动力失业比例呈明显下降的趋势;大专及以上水平劳动力基本维持不变,略有波动;而高中水平劳动力的失业比例也呈明显上升的趋势,这个现象值得关注。
与时间相关的就业不足是一种最明显的可测定的就业不足,即工作量短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时间相关的就业不足率也是呈上升趋势的,这一点城市比农村更加明显。
1996年,中国全部25-54岁不在业人口占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为4.3%,其中男性为1.6%,女性为7.0%。这在世界上目前是最低的。从内部来看,中国25-54岁不在人口业占全部不在业人口的比例为21.55%,其中男性为11.30%,女性为27.35%。
受教育程度和文盲
1990年至1998年,中国15岁及以上人口中,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37.06%下降到36.81%;受过初中和高中教育的人口比重分别从23.34%和8.04%上升到30.57%和9.87%;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比重从1.42%上升到2.60%;文盲和半文盲(指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人口比重从15.88%下降到11.95%。由此可见,在经济体制转轨时期,中国劳动力素质提高比较明显。
工资和人工成本
1988年至1997年,中国制造业职工工资收入水平由每月142.5元提高到494.4元,制造业实际工资指数由1988年的100上升到1997年的140。
中国目前有一个总的趋势,那就是由于国有企业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相对过高的时薪费用已经不堪负担,所以在改革过程中国有企业的保险和福利水平呈下降的趋势;而非国有企业由于时薪费用很低,所以在改革的过程中非国有企业的保险和福利待遇呈现出上升的势头。
劳动生产率和单位人工成本
在中国劳动生产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1995年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8,477元/人,到1998年上升为31,347元/人。与此同时,单位人工成本也呈逐步上升的势头。
贫困和收入分配
不平等的直接测量(例如基尼系数)主要是考察收入和消费的积累分布(以罗伦茨曲线为代表),测算实际偏离标准的完美平等程度。一般说来,发达国家的基尼系数在23.1%-40.1%区间,转轨经济国家的基尼系数在19.5%-39.5%区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基尼系数呈现逐步提高的趋势。据世界银行测算,1997年中国的基尼系数为41.5%,明显偏高,现在到了要合理调控收入差距的时候了。
中国在改革开放期间非常重视农村贫困问题,经过20世纪90年代的艰苦努力,中国农村贫困人口由1993年的7,000万人,下降为1999年底的2,500万人。在城镇建立了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度,1999年有282万人受益。
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中国劳动力市场变化的主要特征是:1、在就业机会不断增长的同时,劳动力供求缺口继续扩大,下岗职工增多,公开失业率有所上升;2、伴随着劳动报酬水平的普遍提高,收入差距有所扩大;3、就业稳定感下降,劳动合同短期化,职业变动有所加快;4、就业质量略有下降,平均劳动时间延长,非正规部门就业大量增加;5、社会保障水平总体提高,绝对贫困人口迅速下降,但是在非公有制企业的社会保险迅速发展的同时,公有制企业的社会保险水平有所降低。6、就业结构不断升级,劳动力参与率有所提高,其中女性劳动力参与率上升明显;7、劳动力素质逐步改善,劳动生产率不断增长,人工成本相应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