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探究性活动及其指导策略研究

幼儿探究性活动及其指导策略研究

张宪冰[1]2002年在《幼儿探究性活动及其指导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幼儿全面和谐发展思想为导向,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原则,以文献法和教育行动研究法为主要方法,研究了幼儿探究性活动及其指导策略问题:诠释了幼儿探究性活动的特质,建构了探究性活动的指导理念,阐明了制定探究性活动指导策略的依据,提出了探究性活动的具体指导策略,并进一步分析了策略运用过程的相关问题。 论文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分析幼儿探究性活动的特质。从宏观视野阐述探究和探究学习的基本理论,据此从中观视野、从比较角度辨析探究学习和探究性活动,并从微观视界探索活动中幼儿凸显的探究特征。 第二部分,阐释幼儿探究性活动指导策略的制定,从指导策略研究的宏观背景分析一般指导策略的内涵与特点,进而从多维视角建构探究性活动的指导理念,并依据教育活动构成要素阐明探究性活动指导策略制定的依据。 第叁部分,提出幼儿探究性活动的具体指导策略。以如何保障探究性活动顺利进行为线索,结合幼儿的实际活动,提出激发探究兴趣、营造探究氛围、支持探究进程和引导合作探究四个指导策略。 第四部分,探索指导策略运用过程的相关问题。从策略运用的影响因素角度,分析策略运用过程的相关问题,包括内容与材料问题、教师自身素质问题和幼儿园管理问题。

胡睿[2]2013年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促进幼儿探究性学习的策略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在借鉴国内外探究性学习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观察法、文献法、调查法、实验法对昆明市政府机关第叁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幼儿探究性学习的现状进行了研究,了解幼儿探究性学习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特点,研究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促进幼儿探究性学习的策略,并在此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幼儿、教师、家长叁个维度,给出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进行幼儿探究性学习的方法和意见,让幼儿获得全面的发展。本论文分为部分:第一部分,绪论。包括问题的提出,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目的、意义和方法;第二部分,概念界定。阐述幼儿园区域活动、探究性学习的概念,特征、策略;第叁部分,对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幼儿探究性学习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幼儿探究性学习的特点,在其中找到方法策略,发现问题,并针对存在问题分析原因;第四部分,针对幼儿园的幼儿、教师、家长叁个维度,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及策略,以便更好地提升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幼儿探究性学习的有效性。

庄珊[3]2017年在《幼儿园大班科学探究活动的教师指导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探究性学习是幼儿科学教育的重要方式,关系到幼儿的探究精神和求知心理的早期养成。在幼儿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不再单纯的传授科学知识,而是引导、启发幼儿进行自主的探究,因此教师的有效指导是促进幼儿开展自主探究的关键。然而从实践来看,教师对目前已有研究中提出的指导策略有粗浅的了解,但由于不同学者提出策略的维度不同,因此一线教师在选择和实施策略时思路不清晰、目的不明确,加之教师对指导策略的理解较为片面单一,所以不能有效地运用指导策略促进幼儿的自主探究。针对这一现实问题,笔者立足于以教师预设为主、教学活动形式开展的科学探究活动实践,通过研究构建以“提出问题与猜想”、“动手操作与记录”、“表达与交流”叁个环节为维度的、较为系统的指导策略,从而促进幼儿在科学探究活动中的自主探究。本研究以行动研究为主要研究方法,深入Z幼儿园,选取两名幼儿教师和大班32名幼儿作为研究对象,与合作教师设计适宜的科学探究活动方案,从叁个环节入手,探究系统化、切实有效的幼儿园大班科学探究活动教师指导策略。研究认为教师在大班科学探究活动中的指导策略应遵循四个原则:以理解环节的探究价值为前提,把握指导策略重点;以促进幼儿的自主探究为核心,全面理解策略内涵;以提升教师的研究能力为支撑,发挥指导策略效果;以尊重幼儿探究能力差异为基础,灵活调整指导策略。研究还提出了叁个环节的指导策略建议:在“提出问题与猜想”环节,教师应创设不同的情景引导幼儿发现问题;针对猜想的内容提问,为幼儿探究提供支架;认可和接纳幼儿的猜想,保护探究兴趣;提供有效的线索引导幼儿有依据的猜想。在“动手操作与记录”环节中,教师要给予幼儿充分的操作时间和机会,满足探究需求;帮助幼儿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科学态度;有结构的材料支持幼儿的深入探究;多元的记录方式为幼儿的探究梳理思路。在“表达与交流”环节,教师应用多种方式给予表达机会,尊重幼儿的独特想法;抓住认知冲突,促进幼儿经验的重组或改造;捕捉幼儿兴趣点,生成新的探究活动。

刘源[4]2014年在《幼儿园小班集体数学探究活动的行动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我国幼儿园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深入和完善,特别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颁布与实施后,探究性学习活动正日益成为幼儿园的重要教学方式。越来越多的幼教工作者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开始注重让幼儿亲身体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过程,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但是有关数学领域的幼儿探究活动在我国幼儿园教育中尚处于探索和发展阶段,尤其是针对小班的数学探究活动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本研究针对目前小班数学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开展了小班幼儿数学探究活动的行动研究,共进行了四次循环活动。本研究通过一次次的实践与反思,回答了小班幼儿能否进行数学探究活动这个问题;诠释了小班幼儿集体数学探究活动的特点;并针对这些特点,在活动的设计、组织与延伸叁个不同阶段,给教师提出了可行的教学建议与指导策略。

史孚[5]2007年在《幼儿园探究性学习活动及其指导策略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探究性学习活动正日益成为幼儿园的重要教学方式,但是在我国幼儿园教育中的运用尚处于探索和发展阶段,对探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还是一个薄弱的环节。本文针对幼儿园探究性学习活动这一热点问题进行分析与总结,针对当前教师在探究性学习指导中的盲目性、片面性等问题,总结出适合幼儿园的教师指导策略,使幼儿园在注重探究、创新的同时,克服盲目性、形式化、片面性等问题,使幼儿园的探究性学习活动真正达到自主性、开放性、探究性、创新性,使幼儿园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得到有序、科学的发展,为探究性教学活动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做出一份贡献。论文主要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通过对当前国内外幼儿园探究性学习活动的研究现状,提出探究性学习的发展必然性以及探究性学习中教师的指导策略的重要性,将以行动研究为研究取向,采用观察法、访谈法、案例分析法、文献法,对教师指导策略进行概括和总结。第二部分例举当前幼儿园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存在问题,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指出教师的指导策略是探究性学习活动成败的关键。第叁部分阐述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概念,及其与研究性学习的区别,明确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准确定位、内涵,并指出探究性学习的特点及其价值。第四部分结合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教学案例,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教学阶段,提出幼儿园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教师指导策略。第五部分针对探究性学习活动指导策略的有效实施手段,具体提出实现教师指导策略的一些建议。

陈美娟[6]2016年在《幼儿探究性活动及其指导策略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幼儿阶段是人生的开始,俗话说"叁岁看大,七岁看老",说明好的习惯是从小养成的,这也充分证明了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幼儿教育阶段主要就是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学习兴趣。但学习是次要的,培养好的习惯才是最重要的,这是为孩子的一生打基础,对孩子的一生都有影响。探究是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因此如何培养幼儿的探究能力,是当代幼儿教师的首要工作任务。

徐文[7]2015年在《幼儿园科学区活动材料的现状研究》文中认为在全面实施幼儿园课程改革和颁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之后,我国幼儿园逐渐重视并纷纷倡导幼儿的自主探究式学习。区域活动已成为幼儿自主探究式学习的主要活动形式之一,作为探索性活动类型的科学区更是如此。而活动材料是连接“教师教”与“幼儿学”的重要纽带,对幼儿在科学区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和早期科学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借鉴福建省《幼儿园区域活动评价表》的基础上,以自编的活动观察评价表为研究工具,采用观察表记录的方式,结合现代教学理论和幼儿园实际情况,并采用实地考察法、案例分析法与访谈法,围绕J幼儿园科学区活动材料的投放和更新、幼儿与科学区材料互动、教师指导幼儿与科学区材料互动以及教师反思科学区材料现状这四个方面来深入了解幼儿园科学区活动材料现状,发现科学区材料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活动材料封闭性投放强,开放性较弱;幼儿与材料互动不够积极,缺乏探究欲望;幼儿与材料互动时教师介入过于频繁,介入效果低下;幼儿与材料互动情况的评价主体偏重于教师,评价内容重结果轻过程。针对存在的问题,笔者进行了影响问题的因素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适宜投放,扩展价值;定位明确,科学指导;善于反思,落实行动。

符太胜[8]2016年在《4-6岁城乡幼儿前科学概念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认为,认知发展阶段是领域普遍性的,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幼儿既无演绎推理,也无归纳推理,对事物的认知不是从事物本身的特点及其内部关系出发,而是表现出“泛灵论”倾向,受限于知觉相似性和自我中心思维。领域特殊性和朴素理论的研究者有力的批判了对幼儿认知能力的低估倾向,幼儿也能将世界组织成有意义的范畴,儿童早期的概念不单单依赖于知觉外表,而且常常反映了某个范畴的成员间比较深层的不那么明显的关系。幼儿在生命科学领域具有较丰富的前科学概念,逐渐形成一个类似“理论”的知识体系,虽然不是真正的科学理论,但具有理论的性质和功能,能用于解释和预测特定领域中的现象。幼儿的前科学概念,即指幼儿的朴素概念、自发概念或日常概念,是在正式的科学概念学习之前,幼儿通过日常生活中各种途径所形成的对事物、事件和现象的理解、分类、解释与预测,以直观思维为主,体现了抽象思维的初步发展。前科学概念能帮助儿童将具体、丰富、零散、孤立的科学经验转化为概念化的认识结构。前科学概念是初级形态的概念,与科学概念的区别具有相对性,很难找出明显的分界线。前科学概念的研究是儿童认知发展研究和科学教育研究的重要部分,研究幼儿的前科学概念有利于深入理解幼儿科学认知的发展水平与特征,对幼儿科学素养启蒙有重要的教育启示。本研究从生老病死的生命过程现象出发,选择代表生命过程的四个基本概念——遗传、生长、生病和死亡,从叁种类型的生命体——动物、植物、人体,结合图片和情境设计12个临床访谈题目。从叁所城市幼儿园和叁所农村幼儿园临床访谈159名4-6岁幼儿。本研究从判断水平和解释水平两个方面探索幼儿前科学概念的发展水平。根据幼儿对生命现象的认知理解程度和正确性,对幼儿的解释划分为五个水平,由低到高依次赋予0至4分。从城乡差异、年龄段差异、子概念的认知差异、生命体类型差异等方面对前科学概念的发展水平进行分析和比较。研究发现:幼儿的前科学概念总体水平年龄段差异显着,虽然总体水平城乡差异不显着,但是幼儿对生病现象的解释水平城乡差异显着;幼儿对动物认知水平与对植物认知水平差异不显着,对人体的认知水平显着高于对动植物的认知水平;幼儿的生命概念认知是不同步的,对生长的认知得分最好,死亡次之,之后是生病和遗传。城乡幼儿前科学概念的共同特征是:领域普遍性与领域特殊性共同制约幼儿的前科学概念;前科学概念中有迷思概念;对生命现象持多元解释方式,幼儿对生命现象的解释方式主要有活力论、本质论、环境论、行为论和目的论,能根据不同的生命现象以某种解释方式为主,以其它解释方式为补充。城乡生活环境差异对幼儿前科学概念的发展水平和特征有影响,城市幼儿的前科学概念更多来自于间接经验,农村幼儿的前科学概念更多来自于直接经验,城市幼儿相比农村幼儿有更明显的拟人化思维。前科学概念是生态系统综合影响的结果,前科学概念的获得方式是多元的。日常感受的作用最为重要,电视网络媒体对前科学概念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教师和家长对幼儿的前科学概念有一定影响,但科学教育效能有待改进。幼儿自身特点也有很大影响,其中幼儿科学思维的特征、知识经验和认知潜能是影响前科学概念的重要因素。基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本研究编制了幼儿生命科学教育的家长自评问卷和教师自评问卷。研究表明:教师自评总分城乡差异显着,但幼儿前科学概念总体水平城乡差异不显着,教师的科学教育效能有待改进。家长自评总分与幼儿前科学概念总体水平相关不显着,父母职业和家庭经济收入对幼儿前科学概念总体水平的影响不显着,但是父母学历和主要抚养人的影响显着。发展前科学概念需要保障和完善幼儿科学教育条件:保障电视网络媒体内容的科学性与教育性,家长科学素养的提高,城乡学前教育一体化的合理发展,教师科学教育效能的有效提升以及社区科学教育资源的有力支持。在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提出幼儿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目标整合性、发展适宜性、领域渗透性、生活性、家园合作、探究性。基于研究的过程与结论,本研究提出发展前科学概念的幼儿科学教育策略:尊重和探查幼儿的前科学概念,注重正式科学课程与非正式科学课程的结合,合理运用概念转变策略,平衡科学经验与科学概念发展的关系,引导幼儿理解人类、动植物与环境的相互依赖关系,合理对待科学认知中的拟人化思维。

程志宏[9]2011年在《幼儿科学教育中探究性学习的指导策略》文中研究说明探究性学习是幼儿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它是以探究的方式进行科学活动,也是一个学习过程,它提倡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实际体验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体验探究的乐趣,养成探究的态度和精神。幼儿的探究性活动大致可以分为四个过程:创设探究主题—引导幼儿进行探究—幼儿相互交流探究成果—教师进行正确评价。针对探究性学习的不同过程,教师要采取不同的策略。

高霞[10]2018年在《中班科学区角活动材料投放策略的行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全面实施幼儿园课程改革和颁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之后,我国幼儿园逐渐重视并纷纷倡导幼儿的自主探究式学习。科学区角活动是幼儿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的主要活动形式之一,而活动材料是连接“教师教”与“幼儿学”的重要纽带,对幼儿在科学区角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和早期科学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所以教师在科学区角活动当中投放什么样的材料,以及怎样投放能够不断促进幼儿有效探索行为的材料等相关研究就显得极为关键。本研究以上海市某二级幼儿园中班为研究对象,采用行动研究法,先通过观察和访谈了解中班科学区角材料投放的现状,分析现状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根据科学区角活动材料投放存在的问题,设计行动方案并进行具体的行动实施,从具体行动中总结出科学区角活动材料投放的策略,提出相关建议。本文主要内容分为四章。第一章为绪论,提出了科学区角活动材料投放的重要性和该领域已有的研究成果,为研究者指明研究方向;第二章为研究的设计,在搜集资料的基础上,确立研究的流程、研究的对象和研究方法;第叁章进行了情况的诊断,介绍了R幼儿园科学区角材料投放的现状、分析了R幼儿园科学区角材料投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在情况诊断的基础上,研究者在参考《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关于科学探究的目标及内容,并与合作教师进行深入探讨后,确定了《身体的秘密》、《我在马路边》、《水真有用》及《有用的工具》等四个区角活动主题,通过计划---行动---观察----反思----调整等多轮行动循环研究,探讨科学区角活动材料投放的有效策略。第四章是研究结论与建议,总结提出了科学区角活动材料投放的叁大策略,即合理选取科学区角活动材料,合理投放科学区角活动材料,通过有效介入与指导引导幼儿与所投放的材料积极互动。最后根据研究结论,论文从教师、幼儿园和家长叁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参考文献:

[1]. 幼儿探究性活动及其指导策略研究[D]. 张宪冰. 东北师范大学. 2002

[2]. 幼儿园区域活动中促进幼儿探究性学习的策略研究[D]. 胡睿. 云南师范大学. 2013

[3]. 幼儿园大班科学探究活动的教师指导策略研究[D]. 庄珊. 四川师范大学. 2017

[4]. 幼儿园小班集体数学探究活动的行动研究[D]. 刘源. 天津师范大学. 2014

[5]. 幼儿园探究性学习活动及其指导策略研究[D]. 史孚. 东北师范大学. 2007

[6]. 幼儿探究性活动及其指导策略探究[J]. 陈美娟. 新课程(小学). 2016

[7]. 幼儿园科学区活动材料的现状研究[D]. 徐文. 福建师范大学. 2015

[8]. 4-6岁城乡幼儿前科学概念的研究[D]. 符太胜. 东北师范大学. 2016

[9]. 幼儿科学教育中探究性学习的指导策略[J]. 程志宏.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0]. 中班科学区角活动材料投放策略的行动研究[D]. 高霞. 上海师范大学. 2018

标签:;  ;  ;  ;  ;  ;  ;  ;  ;  ;  ;  

幼儿探究性活动及其指导策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