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及对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论文_吕国彦

[摘要]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及对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到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小儿手足口病患儿82例,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患儿使用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患儿联合清热解毒透疹方进行联合治疗,7d为一疗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并对两组患儿退热时间、口腔溃疡消退时间、疱疹消退时间进行比较,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h1/Th2细胞因子(IFN-γ、IL-2、IL-6、IL-10)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5.12%)高于对照组(85.37%)(P<0.05);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口腔溃疡消退时间、疱疹消退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IFN-γ、IL-2、IL-6、IL-10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IFN-γ、IL-2、IL-6、IL-10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显著,可明显调节Th1/Th2细胞因子水平,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小儿手足口病;利巴韦林;清热解毒透疹方;Th1/Th2细胞因子

手足口病是临床常见传染病,多见于婴幼儿,传播途径一般为呼吸道、消化道等[1]。患儿发病后出现发热及口腔、手、足等部位疱疹或奇珍等症状,多数患儿病情较轻,预后良好,少数病情累及神经系统导致病情加重,且进展快,容易引起如脑膜炎、脑炎等一系列并发症,且具有一定死亡风险[2]。本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探讨治疗疗效及对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5月到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小儿手足口病患儿82例,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1例,男22例,女19例,年龄0-5岁,平均(3.59±0.43)岁,病程0-7d,平均(3.83±1.16)d;对照组41例,男21例,女20例,年龄0-5岁,平均(3.06±0.46)岁,病程0-7d,平均(3.62±1.09)d。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临床症状等基线资料可以比较(P>0.05)。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儿使用利巴韦林含片(龙晖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3023340)治疗,规格为20mg,每天1片分4次含服,连续治疗7d。观察组患儿联合清热解毒透疹方进行联合治疗,7d为一疗程。具体成分:紫草、蒲公英5g,金银花、连翘4g,鱼腥草、桑叶、芦根、丝瓜络、牛蒡子、桔梗、荆芥、白鲜皮3g,甘草2g,200ml/剂水煎服,早晚两次分服,连续治疗7d。

1.3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用药2d患儿体温恢复至正常范围,4d内皮疹干燥结痂,且无新皮疹出现;有效:用药3d患儿体温恢复正常,5d皮疹干燥结痂;无效:用药后患者临床症状无改善,或有新皮疹出现。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并对两组患儿退热时间、口腔溃疡消退时间、疱疹消退时间进行比较,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h1/Th2细胞因子(IFN-γ、IL-2、IL-6、IL-10)变化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1.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12%,对照组为85.3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症状消退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口腔溃疡消退时间、疱疹消退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症状消退时间比较(d,±s)

2.3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治疗前后Th1/Th2细胞因子变化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儿IFN-γ、IL-2、IL-6、IL-10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IFN-γ、IL-2、IL-6、IL-10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治疗前后Th1/Th2细胞因子变化比较(pg/ml,±s)

3讨论

手足口病作为一种自限性疾病,其临床表现症状多样,大多数患儿发病时出现手、口、足等部位斑样丘疹,进而转化为疱疹,同时伴有咽痛、纳呆表现,可导致患儿出现拒食、烦躁和发热等症状,导致患儿生长发育和生活质量受到影响,并有患儿可并发心肌炎、脑膜炎等并发症[3]。

随着祖国医学不断发展,中西医联合治疗手足口病方法逐渐应用于临床中。小儿手足口病在中医学中属于“瘟疫”、“痘疮”范畴,主要由外感手足时邪引起,病机为实、湿、热,可累及心肝等部位,且小儿属稚阴及稚阳之体,容易受到毒邪入侵,病情变化较为迅速,邪气由口鼻吸入,内侵脾、肺,导致肺气失宣,脾运失健,故而引起流涕、发热,应及时进行辨证治疗,改善患儿病症[4]。许多研究表明[5],清热解毒类中药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尤其对抑制肠道病毒效果明显,同时可促进机体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减少机体炎症反应,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得到抑制,起到解热、抗炎、镇痛、清除体内毒素等作用。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高于对照组,表明清热解毒透疹方的加入提高了小儿手足口病治疗疗效,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少于对照组,表明清热解毒透疹方可明显缓解患儿临床症状,观察组患儿IFN-γ、IL-2、IL-6、IL-10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清热解毒透疹方可提高患儿免疫指标,调节细胞因子,观察组患儿各项中医证候积分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清热解毒透疹方的加入可明显减少患儿不良反应,减轻全身系统损伤,具有较强的解毒作用,此结果与陈光荣[6]等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

综上所述,在常规西药对症治疗基础上,使用清热解毒透疹方联合治疗可提高小儿手足口病治疗效果,缓解患儿临床症状,可明显调节Th1/Th2细胞因子水平,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改善患儿免疫功能,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潘进强,陈旭红.小儿手足口病68例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5(3):104.

[2]阴珊珊,孟祥鹏.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研究进展[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4,36(5):458-460.

[3]程玉聪.清热化湿法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观察[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30(10):3769 -3770.

[4]王淑侠.痰热清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14,16(3):535,537.

[5]王周勋.中西医结合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6,17(83):87.

[6]陈光荣,姬爱华,嵇黎婴.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52例临床观察[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11,24(10):3.

论文作者:吕国彦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9

标签:;  ;  ;  ;  ;  ;  ;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及对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论文_吕国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