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学风格对小学生学习习惯形成的影响论文_刘丽莉

教师教学风格对小学生学习习惯形成的影响论文_刘丽莉

刘丽莉 黑龙江省北安市通北林业局第一小学校 164000

【摘要】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出现了对课程不感兴趣、不重视的现象。这值得我们反思自己的教学风格,同是讲授,教育教学风格不同的教师会取得不同效果。教师要探索自己的教学风格,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做一位学生喜欢的教师。

【关键词】教学风格;学习习惯;小学生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3-013-01

在教学这样一个双边活动中,教师独特且相对稳定的教学风格对教学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培养良好习惯。”而教师各异的教学风格会对不同阶段学生学习习惯的形成产生不同影响。有科学研究表明:6至12岁即小学阶段是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期。所以,反思现存的课堂教学,探索更加适于形成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教学风格是有一定的现实指导作用的。

一、小学生学习习惯的现状

通过长期对小学不同年级课堂教学的观察,与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和不同科任教师的交谈后,最终从课前、课堂、复习及作业三方面分析了小学生学习习惯的现状。

1、小学生课前学习习惯的现状。从实际调查发现有少数小学生根本无学习计划,对于执行学习计划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大部分学生将学习计划流于形式。同时,小学生的预习习惯还没有完全养成,缺乏经常性。

2、小学生课堂学习习惯的现状。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自制力较差,听课时往往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所以,小学生课堂上始终专心听讲的人数比例并不高。同时,也有大部分学生只是一味地接受,缺乏质疑的习惯。

3、小学生复习及作业习惯的现状。在完整的学习过程中能够坚持每天复习的学生比例并不高。有些学生平时做作业前不注意复习知识,做不到当天学到的内容当天消化理解,常轻易放过课上没有解决的问题。致使盲目地去完成作业,甚至还存在少部分不完成作业的情况。

二、不同类型的教学风格对小学生学习习惯形成的影响

在《教育大辞典》中,教学风格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所体现的教师个人特点的教学风度和格调,是教师教学思想、教学艺术的综合表现”。然而“学生是教师教学的形象载体”,教学过程中应以学定教,以教促学。通过长期对小学课堂教学的观察,以相关研究理论为基础,得出了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对小学生学习习惯形成的不同影响。以教师独特的教学语言表达方式和独特的课堂教学技巧为依据,细以教师课堂教学语言中语调的高低升降、起伏变化,语速快慢,情感的运用和课堂教学技巧中所采用的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及潜移默化的调控手段为标准,对教学风格进行了分类总结。

1、理智思辨型的特点及其影响。在课堂教学中,一些老教师知识渊博且经验丰富。其思辨见长,庄重而平稳。其主要特点是:课堂教学中教学语言语调高昂,语速较快,但是层次分明,逻辑严谨,论证有力,比较注重理论知识,能够深入浅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类教师的教学以理服人,能用思维的逻辑力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学生的课堂质疑及回答问题的逻辑性可以看出:教师深厚的理论知识讲解功底,能使学生养成严谨的思维习惯。而他的严肃稳定,则对于自律性差的小学低年级学生在初步养成良好的课前预习,专心听讲,勤记笔记,有效完成作业等学习习惯方面产生了一定积极影响。不过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使得学生学习习惯的形成处在强式状态下,没有使习惯内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注意充分发挥教学手段的作用,教学语言缺乏生动性,教学组织形式也缺乏灵活多样性。教师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而调动不起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易产生“要我学”而不是“我要学”的非自主学习的习惯。

2、情境渲染型特点及其影响。如今,课堂教学要求知识之间的“无痕过渡”,在“小步快跑”等技巧的基础上创设情境,让小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学。而这正要求教师在准确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和接受能力等基础上,更好地组织教学的每个环节,使学生能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知识的主人。所谓因时适宜,因情适宜,因材施教。此类教师善于用情境渲染调控课堂,其教学语言语调曲折,语速中等,表达生动形象。课堂教学中长于及时鼓励与情境性真实感染,课堂气氛活跃,能使小学生保持旺盛的求知欲、持久的注意力和积极的主动参与性,有助于其养成自主制订科学的学习计划以及善想、乐学,有效完成作业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师有意创设的教育情境,使受教育者在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上受到暗示、感染和熏陶,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总之,教学有法,而无定法。每一类教学风格对小学生学习习惯形成的影响有利也有弊。而要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学习惯,还需要从改善教师的教学风格入手。

三、教学风格的有效改善措施

1、突破个体教学风格的单一化,注入其多侧面发展的新理念。通过以上分析得出:要循序渐进地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必须有效地改善教师教学风格,革新以往单一而局限的教学风格,使课堂教学更好地为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提供良好的环境。现代社会提倡一元多样化的新理念,教师也应不断突破个体教学风格的单一化,不固守于一个模式,要在基本主导教学风格的前提下,集不同类型的教学风格为一体,注意风格的多侧面发展。所谓“不离其宗,但要万变”。这样以其丰富性去适应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多种矛盾及特点各异的教学对象。这就要求教师要了解自己教学风格的优缺点,并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增加知识储备,博采众长,为我所用,使个体主导性教学风格更加丰满。

2、根据教学客体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应的教学风格。每一种教学风格都有其特点、结构、功能和适应范围。教师要根据教学客体的不同特点,选择与其相适应的教学风格,即体现多侧面发展。这里的教学客体包括:不同年龄特点和不同学情的学生,不同性质的学科,不同目标的教学环节等。教师要有的放矢,统筹安排,根据教学客体的特点,恰当的选择和使用教学风格。

3、不断改善个体教学风格的不足,扬长避短。为了更好地让不同的教学风格有针对性地应用于教学实践中,我们必须在发扬本身优势的同时,以人之长补己之短,做到真正的完善。

教学风格的形成,是教师在教学上趋于成熟的重要标志。教师应进一步形成和优化自己的教学风格,使教与学的过程更加协调。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利用好教学风格对学生的影响,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实现学生由被动学习到主动探究学习的转变,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论文作者:刘丽莉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3月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6

标签:;  ;  ;  ;  ;  ;  ;  ;  

教师教学风格对小学生学习习惯形成的影响论文_刘丽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