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人才创业与本土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本土化论文,海归论文,人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知识经济的崛起,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都将导致新一轮的人才竞争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加入WTO,加速了我国融入全球化的步伐。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无论是企业、科研机构、还是政府部门都必须大力培植和引进高素质的国际化人才,以求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海归”人才由于具有国外生活、求学、工作经验,既通晓国际规则,又掌握先进技术,并具备前沿思想理念和科学管理方法,因而成为国际化人才资源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适应经济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的需要,我国政府明确提出要“大力引进海外各类专业人才和智力”。与此同时,各地纷纷采取实际行动,广纳海外人才。当前,“海归”人才已成为国内各条战线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一、“海归”人才创业异军突起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共有40万大军留学海外,到目前为止,已经有13万人学成归国,此外,归国留学人数还在以每年13%的速度递增。其中,上海是出国留学人数最多的地区之一,也是归国留学人员工作、服务首选的城市之一。据不完全统计,上海共派出留学人员约8万人左右,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目前,学成来沪工作的留学人员已达2.5万人,占全国的五分之一。一个高层次、高技术、智力密集型的留学人员群体正在发展壮大起来。
从留学人员回归后的择业趋向来看,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创业。很多人坦言,国内经济持续强劲发展和创业环境的改善,以及政府支持力度的增加是吸引他们回国创业的主要原因。据统计,目前,全国已有60多个留学生创业园区,留学生企业近4000家,产值超过100亿元。
其中,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成为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的首选地之一。以上海浦东新区为例,在浦东开发及“聚焦张江”的有利局势下,海外留学人员纷纷来浦东创业,截至2003年1月,已有4100多名归国留学人员落户浦东,430多人创办了自己的企业。涌现了大道计算机公司、微创医疗器械、易趣网等一批留学人员创办的明星企业。然而,创业不顺利的也不在少数。
总的看来,我国“海归”人才主要有如下特点:第一,大多是到发达国家留学的,以美国为最多,有11万人,占全部出国人员比例高达66.7%,其次为日本,占9.1%;第二,年龄小,学历层次高。以上海浦东新区为例,按创业者主体分类;40%以上的创业者拥有博士学位;而且年龄在40岁以下的创业者占90%以上。第三,学科涉及面广,但创办企业主要集中在高新技术领域。统计资料显示,在上海浦东新区的留学人员企业,约有80%分布在信息网络、计算机技术开发、生物医药、环境保护、新材料等高新技术行业。按行业类型分:44%为计算机信息和通讯技术类企业;26%为生物技术类企业;24%为咨询及投资公司;6%为集成电路设计类企业。
二、“海归”人才涌现新问题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留学人员回国工作将是一大趋势。据有关部门统计,去年深圳几个月经引智办引进的留学人员达560名,比前年引进数量280名翻了一番。北京、上海引进的海外人才也大大增加,而且这种增长势头会持续保持。以上海为例,专家分析2005年上海的国外留学人员的回归率将达到25%,也就是说将有4.8万余“海归”人才;至2015年,留学生回归率更将达到47%,届时上海的“海归”人才将达到17.5万余人。
大量留学人员回国工作使我国国际人才数量骤增,也加快了人才国际化的步伐。可以说,留学人员回流是当代中国的需要,也是华人经济复兴的大势所趋。但与此同时,随时大量留学人员回国,往日笼罩在“海归”头顶的神话光环却在逐渐失去色彩。近年来,频频有消息报道“海归”人才在国内水土不服的事例,更有甚者在国内面临失业。事实上,“海归”在我们印象里一直是精英的代名词,他们凭着明显的专业技术和语言能力优势,曾经一度在中国加入WTO的大环境下创造了神话,也增添了社会对他们的仰视和迷信。但是,情况却在悄悄发生变化。有不少“海归”至今没有找到合适的位置,处于观望状态;有的不珍惜到手的工作机会,认为没有达到自己期望的水平,处于失业状态;有的经营业绩不良,正在悄然隐退。
因此,政府、企业、社会对“海归”人才的评价和选择也越来越趋于理性。“海归”不再是人才市场上一个热炒的概念化花瓶。不服水土、不识中国国情的“海归”劣势也将为人们重新认识。由此可见,“海归”人才如果不再及时审时度势和反思自身存在的问题,只是一味要求政府采取措施,国家给予优惠来创造环境满足他们的不适应性,那么,他们在国内的发展将会出现危机。
由此可见,随着“海归”人才回归的增加,日益暴露的问题将成为人们思考的一个新问题。专家分析,“海归派”在国外接受教育,然后带着国外的理念、工作方式回到中国工作,最大的不足是他们跟中国的文化背景、管理理念等方面有很大的脱节,从而出现水土不服或工作失误。具体分析,他们表现出来的共性问题主要有以下一些:
(1)自我认知上,强烈的精英情结
八九十年代的中国还处于“海归”稀缺年代,由于他们在国外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有娴熟的技术背景,因此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天之骄子”。特别是加入WTO以后,国际化人才短缺亟需大量“海归”人才加盟,“海归”人才曾一度成为市场的“宠儿”。很多人由此产生一种错误的自我认知:强烈的精英意识和自傲情绪。正是在这种意识和情绪的驱动下,他们往往带着满腔的热情和崇高的使命投入工作,但往往会走入误区。
无可厚非,“海归”人才在技术领域独占鳌头,然而,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个人的优势并非绝对,大多数创业的“海归”人才在资金运作、市场营销等方面则稍有欠缺。他们往往只凭着一腔热情和一纸计划书而满腹豪情。但这种悲壮的精英情结最终可能导致创业的失败。
(2)国情了解上,观念滞后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海归派”首选的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的变化更是日新月异。而身处海外的留学人员对此却了解甚少,在他们的观念和认识中,中国还停留在当初他们离开时的那个年代和那种环境。虽然,由于近年来网络的普及加强了信息的沟通,但也往往会出现低估中国当今发展的情况,往往是直到碰壁后才发现自己对国情了解的缺乏。有资料显示,一些留学人员在硅谷做MIS(管理信息系统),在当地还算比较先进,准备拿回国内做,等回国后却发现,国内MIS的某些技术都已经超越了美国硅谷的水平。
缺乏对国情的了解是“海归”人才的一大弱点。这在一部分年龄较轻,出国前尚无实际工作经验的留学人员身上表现得更为明显。如果不及时加以弥补,这一弱点容易导致创业者在决策时南辕北辙的局面。
(3)思维方式上,过分理性化
所谓思维方式,简单地说,就是人们在长期的认识和实践中形成的认识和处理问题的思维出发点,以及某些经常使用的相对比较固定的思维方法。中西方文化存在着巨大差异,中国人向来“乐善好施、与人为善”,喜欢感性地思考问题,将感情掺杂在工作中,因此很难避免人情世故。西方人思维方式比较直接,能够将个人感情与工作截然分开,因此是理性有余而感性不足。
“海归派”在国外生活多年,已经习惯了西方理性化的思维方式,回国后在认识和处理问题上表现出来是过分理性化,因此就显得与环境格格不入。有资料显示,留学人员在外国留学的收获,列前三位的分别是:语言能力(76.7%),专业能力(74.1%),对国外社会的了解(52.6%)。被选择率最低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仅占7.8%。国外的人际关系比较简单,直来直去,中国留学人员在国外呆了十几年之后渐渐适应这种简单生活。问题是在他们删繁就简了之后,回到国内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显得有点力不从心。
(4)政策环境上,西化情结
无庸讳言,国内的政策环境与国际发达国家依然存在着一定差距,这不仅表现在客观规范上,同时也体现在民众的习惯意识上。留学人员多年在海外学习、工作,适应了海外的规范和习惯,回国后难免会有西化情结,出现不适应。
对创业的“海归派”来说,国内外的创业环境完全不同。在国外,好的计划书,好的产品,好的团队,去找风险投资公司,命中率很高。而且一旦决定为你投资,投资公司会帮你提高管理水平,帮你找市场,以实现企业和投资公司的双赢。而国内的风险投资公司没有专业分工,也没有实力为企业提供国外投资公司对企业的那些支持。国内银行向企业贷款的条件是看你有多少房产、地产、设备等有形资产作抵押,创业时期的高科技企业显然没有这方面的优势。这让“海归”人才很不习惯。
(5)创业待遇上,政策依赖
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国家建设的需要和人才的缺乏,中央和地方纷纷出台各种优惠政策吸引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确实也扶持和发展了一些留学人员企业。至20世纪90年代,政府更是制定了“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十二字方针,同时,各个地方部门也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构建起完善的服务体系,这一切都为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工作或以多种形式为国服务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但是,政策待遇的优惠只是给“海归”人才提供了创业成功的前提,如果他们却以此为依赖,那就可能走上创业失败的道路。而且,随着我国加入WTO,国内经济的强势发展,以及为创业者提供的更为广阔的创业空间和机遇,回国创业的留学人员越来越多,留学人员市场也将由“卖方”市场逐渐走向“买方”市场,所以“海归派”理应淡化身份,投入扎扎实实的创业中去。
三、再本土化:“海归”人才的必经之路
毋庸置疑,“海归”人才为国家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们在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加强与国外的沟通和交流、加速本土人才的国际化进程等方面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海归派”虽然有着一肚子丰富经验,但毕竟离开中国多年,不热悉中国市场、政策和法律。所以,对他们来说,不管带回的思想多么新,技术多么高,海外关系多么复杂,都必须有一个“再本土化”的过程。这个“再本土化”过程必须要与中国的需求、政策环境和人力资源更好的融合;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施展他们的才能,取得事业的成功。另一方面,也能满足组织对人的要求。
因此,再本土化是每个“海归”人才都必须要经历的一个过程。那么,如何实现再来本土化?
(1)准确评估自己,尽快转换角色
社会地位千差万别、社会关系错综复杂,社会角色也就千变万化,某人在A国是一个万众瞩目的明星,所到之处掌声鲜花一片,而到了B国可能就是一介平民了。因此,处于不同的社会关系体系和社会地位,需要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留学人员回国后,由于所处的环境和社会关系发生变化,因此,需要重新评估自己,调整自我意识,尽快转换角色。
然而,“海归”人才在转换角色中存在一定困难,因为有多种原因在影响他们转换角色。其中最主要的有两点,一是定位偏差,“海归派”的精英情结使其总有一种过份的自我认知,以致出现定位偏差和角色混乱。因此,“海归”人才应从思想观念上正确定位,学会准确评估自己在国内的发展现状,如果事业刚刚起步,不怕把自己定位成“平民”,甩去包袱,轻装上阵,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另一个影响角色转换的因素是思维定势。思维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个人的角色定位。
很多“海归”人才对自己在国外已经取得的成功产生满足感,这种满足感强化了他们沿用过去的思维模式,却使他们在面对新环境时作出了不准确判断。“海归”人才要顺利完成角色转换,改变惯有的思维模式势在必行。
(2)正确了解国情,尽力融入社会
留学人员在国外多年,由于了解信息渠道有限,难免会低估或误判国内的发展情况。缺乏对国情的了解,当然会导致“海归”人才与社会的隔阂,这种隔阂不消除,甚至会产生误解,客观地说,成功而和谐地融入社会是很不容易的一个过程,它涉及心理、行为、结果等多个层次、多个方面。
首先,要融入社会,就要从了解国情入手,“海归”人才可以通过方方面面的培训,重新熟悉和了解当地情况,包括各地的经济水平,风俗习惯等。只有这样,创业者才能生产出适销对路的“本土化”产品,这也就是我们说的“结果”层面。众所周知,本土化意味着传统和特色,即使在国内,不同地区之间也存在着不同的风俗和文化,更何况不同的国家。所以对“海归”人才来说,能和当地的传统和特色保持一致,不仅要尊重当地的政策法规、人文习俗,而且更好的是能够使自己融入社会,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从中国实际问题出发去思考和解决问题。
此外,从“心理”和“行为”层面来说,“海归”人才还应提高自身的适应能力。要融入社会,显然就要改变自我去适应环境。因此,尽量提高自身适应能力,依靠调整、控制自己的心理和行为适应周边社会环境,才能更好地融入社会整体。
由于“海归”人才的底子好,又见多识广,经验丰富,如果能够和当年去海外一样有一个“再本土化”的过程,将使他们如虎添翼,发挥更大的作用和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