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电子图书馆的神话_神话论文

论电子图书馆的神话_神话论文

关于《电子图书馆的神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图书馆论文,神话论文,电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60年代后期以来,英美图书馆情报学界曾经陆续出版了不少预测未来图书馆发展的图书。比如说,利可里德的《未来图书馆》1、 泰勒的《图书馆的创造》2、兰开斯特的《朝着无纸化信息系统》3和《电子时代的图书馆和图书馆员》4、汤普森的《图书馆终结》5等、。这些著作几乎都认为,随着电子化图书馆的出现和发展,传统的图书馆将要被取代、被消亡。兰开斯特甚至还列出了时间表,认为80年代中期将实现“无墙图书馆”,到本世纪末,随着图书馆的完全电子化,所有的图书馆将消亡。剩下的为数不多的图书馆,只是专用于保存过去的印刷文献的。但是,20多年过去了,图书馆并没有成为预言中的“恐龙”6。 社会也没有变得日益“无纸化”,相反过去30年间,美国的纸张的消费却增加了3.2倍,比同期GHP的增找(2.8倍)还要快7。进入90年代,克林顿政府推出信息高速公路计划。戈尔在竞选前后,曾经在各种场合下,描绘了一幅使千千万万的美国家长“怦然心动”的美好前景:“您的孩子从学校一回家,不会象以往一样急急忙忙玩弄着“任天堂”的游戏机,而是一头埋进了计算机网络终端,饶有兴趣地浏览电子图书馆,彩色动画的荧屏回答着您的孩子的各种各样的提问8”。 电子图书馆作为美国政府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中最具有大众号召力之一的“信息时代的美国生活方式”推到了国策的前台。一度业已沉寂的图书馆生存危机的话题再度在美国复燃。

几乎在这同时,伯德萨尔博士的著作《电子图书馆的神话—美国的图书馆界和社会变化》9在美国出版了。 也许是出版“时机”正好是电子图书馆的话题沸腾的时候,或者是一反以往的技术中心主义的“电子图书馆论”,而是作为电子图书馆的“社会科学理论”的新颖的面貌出现的,这本书引起了图书馆情报学界的比较大的关注10。在对电子图书馆发展会不会导致图书馆的“衰退”甚至“消亡”,这一令广大图书馆员忧心忡忡的根本问题上,伯德萨尔的回答是,“NO”。

作者用“神话(myth)”这个词的解释开始他的论述。他认为,神话是人们的一种解释和说明现实的一种方式。用“神话”这个概念,而不是用常用的“模式”“范式”等概念来概括人们在电子图书馆上的某种类型的认识是非常妥当的。因为,电子图书馆神话,既包含了真实的客观的成分,但更多地是包含了神话制造者主观意识里所创造出来的各种形象、语言、概念、感情等其他复合要素。

作者首先用了3 章的篇幅非常详细地论述了电子图书馆神话形成过程,和这个过程中出现的“电子图书馆论客”的各种理论。作者把电子图书馆神话产生的背景追溯到本世纪20年代的缩微复制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开始。当时,就有一些研究者认为缩微资料可以取代印刷资料,并用它进行常规的文献的储存、流通,开发用于缩微资料检索的“高速选别机(Rapid Selector)”,提倡建立原始缩微文献和图书馆卡片目录一体化的“附缩微资料目录(microcatalog)”等等”。伯德萨尔认为,这就是电子图书馆神话的发端,是“企图脱离社会制度的框架,通过采用依赖技术手段,来取代图书馆这一社会制度”的开始。以后,经过计算机通讯技术的登场、图书馆机械化、50年后期到60年代的美国联邦政府科技情报政策热、计算机检索开发和应用等一系列的发展,缩微图书馆神话逐渐演变成了电子图书馆的神话。

作者在探讨电子图书馆神话的形成过程中发现,那些热衷于电子图书馆神话的绝大多数是“来自图书馆领域以外的人士”,和“情报学的早期奠基者”。他们的基本观点是,要解决现代社会中的科学技术信息流通的问题,必须要依赖现代的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而以往的图书馆是不能承担科学技术信息流通的主渠道,因此,需要有一种以现代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为基础的“新型的取代物”,也就是电子图书馆,来代替作为一个历史的产物和保守的象征的图书馆。随着60年代以后,在马克卢普、贝尔、马克卢汉、托夫勒等人的“信息社会理论”的推波助澜下,这种观点开始向图书馆界渗透,图书馆内部的“信奉者”队伍也日益壮大。

伯德萨尔还发现,电子图书馆神话之所以能够在图书馆界拥有如此众多的支持者,除了电子图书馆的技术光环之外,更主要的是它迎合了图书馆员提高专业地位的迫切愿望。他在书中引用了电子图书馆神话旗手之一吉利阿诺在其论文《图书馆员的宣言》11一文中的话。吉利阿诺认为,电子图书馆的出现可以减轻“天天都在忍受着的图书馆员的痛苦”。这个痛苦的病源来自于图书馆利用率的低下、经费不足、职位不足等等。要改变这种状况,吉利阿诺主张要改变“图书对大多数人来说仍然是昂贵的商品的时代里所特有的那种社会福利性设施的”19世纪工业革命时期的图书馆概念。图书馆员必须把所拥有的专业知识和它的特定“场所”独立开来。吉利阿诺还指责,表示图书馆员专业知识的“图书馆学(librarianship)” 这个词和图书馆相联系在一起是图书馆员不幸的根源。和医生、医学和医院的关系一样,图书馆员不应当仅仅束缚在图书、图书馆,而应当成为利用起其专业知识,解决人们在信息需求方面的专门家。吉利阿诺的观点决不是孤立的,他代表了一种思潮。而电子图书馆作为一种“脱设施化”“脱物质化”的网络型的虚拟图书馆概念,正好提供了图书馆员摆脱“机构设施束缚”的希望。

针对上述的电子图书馆神话的种种观点,伯德萨尔展开了他的批判性论述。首先,他对作为电子图书馆神话产生的理论依据的“信息社会论”的现实真实性提出了疑问。他认为,信息社会的理论是60年代的“后工业化社会”理论为基础,通过对产业结构的统计数据的分析而形成的一种理论。这种理论不仅在数据统计方面存在着多种致命的缺陷,而且在描述现代社会的特征方面也不准确。他引用了卢宾等人的研究结果认为,60年代以后的社会发展并没有如同马克卢普等人当时所预测的那样,“信息生产和信息劳动者的比重将有快速增长”12。伯德萨尔认为,电子图书馆神话的制造者在对待信息问题上存在着许多认识的误区。比如说,把文献的增长简单地等同于信息爆炸;把信号和信息混同起来;把数据管理和知识组织化等同起来等等。他说正是由于许多信息都是人为制造出来的“神话的信息(mythinformation)”, 所以才导致了人们对现在图书馆社会作用的过低的认识和对电子图书馆神话的过度崇拜。

在书中,伯德萨尔并没有否认电子图书馆在信息处理和传递的“机能上”所具有的高效率性。但是,他认为对图书馆作用的理解不能局限在这种“机能主义”的认识上。他在“作为感觉的图书馆”的第5 章中,详细探讨了图书馆设施和建筑所具有的文化“象征”作用。他认为对大多数美国人来说,图书馆设施和建筑本身就是构筑现代美国社会的基础的象征之一。比如说,尽管卡内基图书馆13建筑经常被人指责为不适合现代图书馆管理,但是人们希望保存和恢复它的新古典主义的建筑风格,即使现在人们仍然热衷于在大都市里建设各种庄严雄伟的图书馆。伯德萨尔解释道,这是因为图书馆具有人类知识体系的“象征”,具有“形象唤起”的动能,它已经成为美国生活方式的一个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接着,伯德萨尔探讨了信息时代图书馆员和图书馆职业的作用。他不同意电子图书馆神话论者简单地把图书馆员的作用理解为“信息中介者”的观点。他援用了美国社会学家贝拉(Robert N Bellah )的“治疗社会(therapeutic society)”的流行理论14,认为, 图书馆员作为“个人服务的专门职业(personal service profession)”15 应当具有类似于心理医生的那种“治疗专家(therapeutist)(广义的知识型援助者)”的作用,即帮助人们解决在自己实现知识利用方面的各种问题。他把“作为‘治疗专家’的图书馆员”和“作为‘信息中介者’的图书馆员”,作为一个对立的构图,来论述他与电子图书馆神话论者的分歧。按照伯德萨尔观点,图书馆员从本质上是具有这种“治疗专家”的社会作用的。但不幸的是,由于图书馆学在确立科学的理论基础的发展过程中,过多地从传播学理论中去理解图书馆,热中于“非个人服务专门职业(impersonal service profession)”的社会地位。 特别是,70年代联机检索技术发展以后,人们热心于获得一种能够取代利用者的“非己不能”的高度技能,并通过这种知识占有来提升其专业地位。这种愿望正好和电子图书馆神话论者的“信息中介者”的主张不谋而合。伯德萨尔认为“个人服务的专门职业”的职业威信并不是来自于科学知识的独占,而是包括了对人关系的技能、完美地转移知识技能。在此基础上,伯德萨尔还通过论述了图书馆职业和官僚制的内在关系,提出了对图书馆职业的不同解释,一反以往的图书馆学定论,阐明和肯定了图书馆职业的“官僚制的基础”,否定了图书馆和图书馆员之间可以分离的电子图书馆论者的观点。

最后的4章是伯德萨尔在80 年代以来的图书馆政治学研究论文的基础上写成的,是作者最具有独创性的部分。正如书的副标题所表明的一样,他是在美国社会政治思潮变化的大环境下来探讨与图书馆界的关系,以及电子图书馆神话的所处的位置。他的论述是围绕着对美国图书馆界自由主义思潮的评价而展开的。按照他的观点,自由主义是一个非常广义的概念。在传统上,美国图书馆界是具有自由主义的政治倾向的。在30年代到70年代为止的阶段里,这种倾向融合了社会主义的公共福利的思想,形成了所谓的“集体主义的自由主义”,即强调社会福利为特征的,追求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平等的图书馆服务。但是到了70年代以后,随着新保守主义的政治倾向的日益抬头,美国图书馆界开始形成了一种所谓的“自律主义的自由主义”的政治倾向。按照他的解释,“自律主义的自由主义”强调的是通过尊重利用者的合理的个人动机,服务于个人,来促进和帮助个人利益的实现的一种政治思潮。这种政治思潮是怀疑图书馆的普遍服务的效果,更强调个人服务和精英主义;怀疑免费服务的图书馆运营原则,强调在信息市场日益成熟的今天,图书馆服务不能回避市场原理等等。电子图书馆神话就是这样一种政治思潮的产物。伯德萨尔对美国图书馆界的这种政治动向持一种批判态度。他引用了达南德若夫(Ralf Dahrendorf)的“生活机会(life chance)”理论16,提供了一种能够融合上述两种政治倾向的新的解释。他认为,图书馆是满足个人自由,提供各种自我实现的选择的个人需要的同时,也能够提供和培养社区社会的连带意识的,具有“个人主义的防波堤”作用的一种社会制度,应当是连接个人主义和共同体主义之间的重要的桥梁和媒介,是培养个人的共同意识和社会凝聚力从而获得社会全体生活意义的一种社会的“凝聚结构(focal structure)”17的“场”之一。这样,他在批判电子图书馆神话的政治倾向,阐释作为场所的图书馆的永恒的社会意义的同时,也从理论上揭示了电子图书馆作为场所图书馆的一部分得到发展的可能性。

通观全书,作者要向读者表明的是,他并不是在否认电子图书馆作用,而是反对电子图书馆神话论者的技术至上主义、功利主义的图书馆观,不同意用“生物进化论”的观点来解释图书馆演化。作者通过对图书馆的社会科学分析,从政治、经济、文化的深层上,解释了图书馆存在的广泛的、永恒的社会意义,因而更具说服力。尽管这本书缺乏理论一贯性、有的地方还表现为自相矛盾,在体系上比较松散。但是不可否认,这是近年来成功地运用社会科学理论手法,特别是政治学手法分析图书馆的值得重视的理论力作之一。在我国电子图书馆的浪潮和市场经济浪潮同时卷来的时候,如何科学地、准确地评价我们的职业的社会意义,把握图书馆情报学教育和研究的方向,是图书馆情报学面临的一大迫切的课题。从这个意义上说伯德萨尔的著作是值得向我国图书馆情报学界推荐的。

(收稿日期:1997-09-29)

标签:;  ;  

论电子图书馆的神话_神话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