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论文_李艳

试论如何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论文_李艳

西昌航天学校 李艳 四川 西昌 6150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地理教学要适应时代要求,转变教育观念,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立足于学生未来发展需要,注重学生未来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积极开展创新教育,实现由传统应试教育向创新教育的转变。本文笔者结合自身在西昌航天学校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这一问题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新课程;思维;能力

前言

思维是人类智力的核心,初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面的拓宽,思维也逐步地从具体的感性思维向抽象的理性思维过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引导是强有力的影响因素,无论是从思维的模式、方法或就其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广阔性、灵活性和创造性都有一定的影响,有道是:“庸师向人奉送真理,名师则使人发现真理”。“授人以鱼”固然鲜美可口,可解燃眉之急但终非长久之计,而“授人以渔”才是永久的,它促使学生学会怎样捕鱼,并将受益一辈子。为此,可以说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是时代发展对地理教学提出的必然要求。现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就如何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一、利用直观教具,启发思维

思维就是对形象、直观的感性材料进行加工整理,上升到对事物的本质及规律的理性思考。初中生抽象思维能力有限,教师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教学中充分运用感性材料,把一些地理事物或现象通过直观的形式予以展示,教师进行必要的点拨、讲解,引发学生思考、探究,同时要求学生对这些感性材料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强化表达能力。新课程的教学大纲对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等有些新的目标规定。教师要想构建出高效率的初中地理课堂就需要课前进行充分的备课,要能够通过备课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适合的教学方法。在地理这门学科中,很多的知识点是相互联系的,教师进行充分的备课,要对初中地理课本有一个充分的了解,要能够了解课本内容及前后联系,这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将知识点相互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地理知识的相互联系性。教师课前充分备课,就能够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地理教学中,教师提供给学生的地理直观教具从形式上看可以分为三类:一是通过实物、模型、幻灯照片、声像资料等表现具体可观的地理形象;二是通过教师生动丰富的语言,描绘出具体的地理情境;三是通过简洁的线条符号和地理示意图形附加少量的说明文字表达一定的地理知识内容的形象化图示。它们都为教学中构成地理形象思维的丰富材料。例如:在“黄河水系”的教学中,幻灯片上黄河下游流域面积明显比中、上游缩小,这种反常现象可作为让学生从直观的视觉中进一步训练其抽象思维能力的一种素材。黄河因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大量的泥沙在下游地平水缓的华北平原沉积,使河床抬高而成为“地上河”,高出地面的河床再也不可能接纳支流入黄河干道(水往低处流的道理人尽皆知,但这一点仅从流域的平面图中是不可能直接观察到的,学生必须通过抽象思维才能得出的结论)。而在讲解黄河中游特点时,事实上教师已把原因告知了学生,因而,这一看似复杂的问题对初中生来说并不太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根据学科特点,培养逻辑思维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为引发学习兴趣,可从服饰、饮食、聚落、邮票、旅游、动植物、历史事件、新闻报道、地理故事、地理趣谈等多角度进行导入,以激发、活跃学生的思维和参与整个教学过程,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但一切形式总是为内容服务的。地理教学本身旨在通过这些载体,让学生学会思考,结合地理学科特点,将看似繁杂、互不相关的地理事物与现象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揭示出来,这需要学生具有一定逻辑思维能力。例如:长江大堤上的“万寿塔”塔基为何要“建”在九米多深的地下?你知道原因何在?从中可以揭示哪些相关的地理知识?众所周知,塔基原本是在高出河面数米的江堤上,因年代久远,长江受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并超过塔基,为了保护塔身免受江水浸蚀而在四周筑土叠砖,年复一年,四周越来越高,塔基便“越陷越深了”。那么这个原因本身又是怎样形成的?这就可以联系到长江上、中、下游的水文特点植被情况得到令人信服的结论。通过“万寿塔”塔基低于地面这一普通现象,引发学生进行地理方面的逻辑思考,从而达到深化教学的目的,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联系生活,培养发散思维

实践证明,教学中注重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越贴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和识记的效果就越好,期间的思维活动也越活跃。教学效果自然就越好。在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物及水产业等章节教学过程中,水产品种类及分布、自然保护区分布及珍稀动物,学生往往会出现颠三倒四、张冠李戴的现象,但教学中如能与学生日常生活实际结合,则效果就大有改观。例如:让学生凭自己的生活经历讲出所吃过、见过的鱼类,再把这些鱼类按淡水或海洋进行分类,这就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如,把野生动物分布情况与旅游景点有机结合起来,许多学生原本对珍稀野生动物本身并不感兴趣,但因为平时的一次旅游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念念不忘,利用这种生活经验去识记野生动物或自然保护区就成了学生对以往旅游的美好回忆。从理论上讲,思维可以分为许多种,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各种思维活动是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再加上学科属性,地理课是和政治、历史、生物,甚至和语文相交叉的边沿学科。教师在地壳运动、火山地震、板块构造、生物的地理分布等章节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海原地震、汶川地震、印尼大海啸及化石知识,只要教师引导得法、训练有方,学生自然会综合运用各种思维方式,从地理学科的角度解决诸如喜马拉雅山地层中为什么会有海洋生物化石,两大火山地震带的分布,澳洲大陆上为什么有独特的生物,以及红海为什么会消失,地中海会变成新的大洋等繁难地理问题。

四、小结

总之,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十分重要,本文主要结合笔者教学经验论述了培养初中学生地理思维的几种方法。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综合考虑教学条件、学生情况、教学内容等多方面情况,采取最适合的教学方案,这样才能真正使学生的地理思维得到有效培养。

【参考文献】

[1]李明杰.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逻辑思维能力[J].亚太教育,2015(21)

[2]张宝伟,吴华清.初中地理教学中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华少年,2017(01)

论文作者:李艳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4

标签:;  ;  ;  ;  ;  ;  ;  ;  

试论如何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论文_李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