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科疾病患者需要接受外科手术治疗,患者的精神和生理都存在较大变化,从而对治疗有显著影响[1]。为提高护理效果,进行人性化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有利于治疗和护理。本文将探讨人性化护理应用于普外科患者的临床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普外科患者为研究对象,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共计60例。患者随机分为参考组、观察组,各30例。年龄21~65岁,平均年龄(44.1±4.6)岁;两组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形成很好比较(P>0.05)。1.2研究方法参考组常规护理,做好基础、用药护理,嘱咐患者复查等。观察组在参考组基础上采取人性化护理,方法如下。1.2.1培养人性化护理服务理念人性化护理服务是人性化护理服务的体现,因此要让护士深刻体会人性化护理服务的概念,领会其中的核心和内涵,从而有利于自身护理技能和水平的提高。科室要定期组织护士进行人性化护理服务培训,增强护士的护理能力,改善护理态度,从而有助于提升整体护理质量。1.2.2强化心理护理普外科患者心理状态不稳定,导致有较强的应激反应,所以为了减轻应激反应对于疾病预后的影响。护理人员要提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准确剖析患者的心理需求,改善他们的应激状态,利用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科学的心理指导,同时向患者讲解疾病的发生以及治疗过程等[2],有利于让患者减轻焦虑心态,从而提高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护士要对患者加强人文关怀,让患者感觉到护士的关心和关怀,有利于改善他们的不良情绪同时获得患者的信任,了解他们心里的真实需求。要进一步优化护理流程,提高护理的效率做好各项制度的修订工作,使得制度更加人性化,高效化。1.2.3健康教育护士直接与患者及家属沟通,教授护理知识及方法,可以通过发放健康教育手册、观看健康教育视频、邀请恢复较好的病患谈感想等方式进行现场交流。同时安排答疑,收集反映的问题汇总后进行解释与指导,确保患者及家属消除疑虑。1.2.4围手术期积极进行护患沟通护理人员在心理疏导时一定要注意语言的规范性词语要准确得到,语气要得体,让患者可以听清楚,听明白,才能和护士进一步的交流和沟通。护士可以适当通过肢体语言进行护理,特别是在患者感到恐惧时,可以通过抚摸来进行安抚患者[3],可以让患者感受到被关注的亲切情感,从而有效缓解内心的焦虑和抑郁等情绪。1.2.5强化疼痛管理为减轻患者疼痛感要舒缓内心的紧张情绪,注意分散注意力减轻疼痛感,可以通过为患者提供图书、电视、网络、音乐等方式分散注意力,能够起到没有副作用的减轻疼痛作用[4]。患者手术后会表现出不同的疼痛表现,疼痛的阈值也有所不同,要根据他们的具体疼痛表现和采取针对性的镇痛措施。实行药物镇痛方式可以服用阿片类药物,包括弱阿片类、强阿片类。一些患者术后疼痛感较为明显,可以使用留置镇痛泵的方式,可以起到持久稳定性的镇痛作用。在进行护理时,护士要向患者解释镇痛泵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对患者使用过程中的生命体征,以及意识、疼痛症状等进行详细观察记录。1.3临床观察指标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价,评价工具为SCL-90量表。比较患者的护理满意度。1.4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中所涉及的数据都通过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整理,计量资料予以t检验,计数资料予以χ2检验。2 结果2.1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评分两组护理之后的心理状况显著优于护理前,观察组的心理状况显著优于参考组,两者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表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抑郁、焦虑、恐惧评分对比(

论文作者:刘亚琼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保健营养》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7
标签:患者论文; 心理论文; 普外科论文; 护士论文; 满意度论文; 疾病论文; 两组论文; 《中国保健营养》2019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