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及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电力能源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进而对电力企业发展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针对目前电力企业的发展情况看来,变电运行中还存在多方面的问题,因此也给整个行业和社会带来不良影响。本文就对变电运行的故障排除及安全管理措施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变电运行;故障;排除;安全;管理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电力能源的需求量也开始呈逐年上升趋势,只有确保变电运行的正常稳定,才能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公众的正常生活提供保障,如此也要求我国相关部门加大变电运行管理力度,提升电力运行效率,从根本上杜绝各种电力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才能为我国电网的可靠运行和电力事业的长久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1、变电运行中产生故障问题的主要原因
在出现了变电运行故障之后,很多原本可通过人为方式解决的问题通常都未能得到妥善解决,最终造成了不可估计的经济损失,严重时还会发生人身伤亡事故,给企业形象造成不可挽救的影响。而从类似的问题中也深刻反映出人员管理工作的不到位,无法完善的落实好相关安全生产制度。此外,目前的很多电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为节约成本,会选择劣质的变电设备,加之技术管理水平十分有限,故在变电运行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生一系列的安全问题,无形中增加了很多设备维修费用。
2、变电运行易出现的故障及排除方法
2.1跳闸故障及排除方法
跳闸故障包括线路跳闸、主变低压侧开关跳闸、主变三侧开关跳闸等。第一,线路跳闸。变电系统安全运行依靠的是稳定的线路,但是在一些地区,由于自身技术的相对落后,在接线技术上还有所欠缺,不能很好地进行变电线路的连接,使得变电线路出现不稳定的现象,线路的不稳定会造成变电运行中出现跳闸现象,使得电压不能稳定的存在,不能支持变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如线路过载、短路、保险丝熔断、漏电等,当发生上述情况时,应当对保护动作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并对线路CT到出口进行检查,同时对跳闸的开关进行检查,完成故障的排除,并在确定检查保护信号恢复后,方可进行输送电。第二,主变低压侧开关跳闸。在实际情况中,母线出现故障、开关误动或者越级跳闸都会引起主变低压侧开关跳闸,在发生上述情况时,应当要对主变和线路进行检查,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是否为母线故障或是开关误动故障。第三,主变三侧开关跳闸。引起该情况的原因有很多,如主变内部出现故障、差动区出现故障、母线连接故障等。因此,需要对一次设备进行深入检查,判断故障发生的位置,以便能够采取合适的方式进行故障排除,比如:若是检查发现差动保护和瓦斯保护同时动作,那么故障产生的部位是在变压器内,需要消除故障才能够将其投入使用。
2.2电气设备发热故障的诊断
(1)接头部位发热故障诊断。电网线路接头部位发热的故障的一项主要原因就是电阻损耗增加。在电力系统的线路运行中,产生发热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在金属内部存在相应的电阻,电流会受对应的阻力,进而到时发热。线路连接的部位,电阻比较小,产生的热功率也比较小,如果线缆的接头因为接触不良使得电阻增加,就会产生热功率过高的问题,产生异常发热的现象。一般来讲,接头部位的电阻快速增加的主要原因就是线路的结构设计问题,在进行施工中,没有严格按照施工标准进行,使线路接触不良,或者在线路使用中存在接头侵蚀污染的情况,增加电阻的损耗。(2)铁芯发热故障。铁芯发热故障原因中尤为重要的就是铁损增加,铁损主要是指线缆在通电以后形成了一个导电磁体,电能以磁场能的形式耗散。如果在电网设计中存在不能正常启动、不能正常运行等现象,也会增加铁损的发热。另外,一旦线缆或铁芯的质量不合格,还会产生局部过热甚至短路的现象。变压器的漏磁现象也会导致铁损发热故障。由于电气接头发热发生的频率较高,时间上还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而且不同型号的设备发热状况也不同。因此,进行电气接头发热的维修和维护工作必须针对不同地区的电气设备检修制定不同的检修周期,检修周期应该根据当地电力系统运行状态和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制定。检修周期的科学制定能使电气设备检修工作更加有序地进行,有利于促进检修工作的效率,进而缩短检修的周期,减少电气接头发热事故带来的损失,使电力生产能够持续、稳定、安全进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变电运行中的安全管理
3.1提升工作人员综合专业素质
由于变电运行工作中涉及到的设备较多,这就导致在变电运行时发生故障的几率比较大;另外,由于在变电运行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较枯燥,相关安全管理工作人员在工作时重视程度不足,在实际工作中出现消极应对、或专业技能水平有待提高等现象,导致在变电运行过程当中的安全管理的存有一定的隐患。因此,提高变电运行过程中安全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与责任感,是确保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前提。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方面,作为安全管理人员对待自己工作职责要认真负责,对工作中出现的任何问题立即进行仔细处理,或定期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与经验进行总结并仔细的分析。另一方面,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或组织工作人员举办安全管理故障探讨会等,通过这些方式在提升安全管理工作人员自身综合素质与工作中责任心的同时,促进相关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生的任何变电运行故障都能从容面对并及时解决出现的故障问题,确保变电工作的安全、稳定的运行。
3.2建立完善的应急管理制度
变电运行工作关系着社会乃至整个国家的健康稳定发展,由于该工作本身存在一定的特殊性,故往往需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出完善可行的应急措施,以免产生突发事故而对造成不可估计的损失。在变电管理体系中,应急管理制度是至关重要的内容。实践过程中,工作人员要对所有的变电运行设备进行严格检查,尤其是一些高频率设备,要对其运行状态进行及时记录,提前预见其可能会产生的各种故障,并制定出针对性解决措施,从而为设备的及时维护与正常运行奠定良好基础。此外,变电人员在平时的工作当中也要树立起良好的安全防范意识,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维护变电运行稳定,不断提升自身的故障应变能力。
3.3严格执行规范化操作
要提升变电运行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让工作者执行工作票的制度,这样就会使工作者的工作行为得到规范,使工作的错误性得到及时有效地抓控。审票人对操作票进行审核的时候要对操作任务和项目进行到位的检查。接着要设立第二监护人来对待复杂的操作,要对监护人进行全面的监护,避免监护人替代操作人进行工作,从而使操作人的工作得到监护人的订正和审视,最终避免了事故的发生。最后就是要有明确的防范对策,使操作关得到准确的控制。首先是要做好预备工作,要使操作票的执行做到位,能够保障交接班工作的全面进行,要对每一个安全措施进行准确的布置。要对倒闸操作进行分级监护,使重要操作得到足够的监护。最后就是让防误装置得到很好的治理,让装置得到及时的维护和检修,不能私自解除装置。
3.4建立变电设备的巡查检查制度
对变电设备进行严格的管理,并建立变电设备的巡查检查制度是变电运行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首先,在建立变电系统时,对设备选型工作要认真进行,确保设备的质量,保证变电运行后不会由设备质量问题导致运行故障。变电系统正常运行以后,要对变电设备建立严格的巡查检查制度。通过对设备进行定期的巡查,排除变电运行设备突发性绝缘劣化、人为破坏以及异物落入等现象,保证变电设备的安全运行。通过对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掌握设备的运行状况,对设备存在的隐患进行控制,保证设备长期安全的运行。
4、总结
总而言之,在变电系统运行过程中故障是不可避免的,因此相关电力企业应该增加安全管理意识,采取相应措施,加强对变电系统的安全管理,完善交接班及值班制度,加强变电维护巡查频率,增加相关技术人员的专业培训力度,从而保证变电事故能够及时发现处理,为变电网络的全面安全运行奠定坚实的基础,也进一步提升社会用户用电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兰.变电运行的故障排除及安全管理研究[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9):195.
[2]赵镭,宋媛.变电运行的故障排除与安全管理研究[J].技术与市场,2016,23(5):304.
[3]张智慧,申甜.变电运行的故障排除及安全管理研究[J].数字化用户,2017(13).
论文作者:贾明云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7
标签:故障论文; 设备论文; 工作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线路论文; 要对论文; 发生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