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双流区第二人民医院 四川成都 610200)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普外科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2016年4月-2016年12月这一区间作为研究时段,针对性选择此段时间内普外科收治的100例患者,将患者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展开研究,其中50例作为常规组采用常规的普外科护理方法,另外50例作为研究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而后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效果展开评价。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常规组,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常规组,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普外科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护理效果较为理想,为医院的良性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具有临床推广实践的价值。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普外科;患者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5-0250-02
临床护理路径指的是医院内由科室人员共同对某一个疾病进行治疗和护理,并将横轴作为时间、纵轴作为各项治疗活动,从而制定出的具有顺序性、准确性的诊疗计划,以最大限度的减少资源的浪费并达到患者康复的目的[1]。对于普外科的患者来讲,采用临床护理路径使得护理工作不再盲目,而是更加的具有主动性和预见性,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利于科室、医院的良性发展。此次主要针对普外科的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展开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将2016年4月-2016年12月这一区间作为研究时段,针对性选择此段时间内普外科收治的100例患者,将患者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展开研究,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50例。常规组中男性36例、女性14例,年龄20~76岁,平均年龄为(48.6±5.7)岁;研究组中男性32例、女性18例,年龄21~78岁,平均年龄为(45.1±5.5)岁。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采取外科手术治疗,包括胃肠手术、甲状腺手术、乳腺手术、腹股沟疝手术以及胆道手术。(2)无合并严重的心、肝、肾等功能不全者。(3)所有患者均为普外科住院患者。排除标准:(1)合并恶性肿瘤的患者。(2)有呼吸、内分泌以及神经系统紊乱的患者。(3)具有传染病和严重的传染性疾病者。(4)有血液系统性疾病和糖尿病者。对比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以下资料可比。
1.2 方法
常规组患者采取常规的外科临床护理,包括入院宣教、用药指导、心理护理以及出院指导等,同时为患者做好各项生活护理和基础护理,嘱患者按时服药,保持病室的干净和整洁。研究组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内容包括:(1)临床护理路径的制定:全科的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护理路径,并由护士长进行监督,制定方案要以患者为中心,横轴为时间、纵轴为各项治疗活动,包括治疗、检查、活动以及护理等,将护理计划制定成表格的形式,以打钩的方式对已经完成的护理项目进行评价[2]。(2)入院宣教:患者入院后护士要热情的接待,并向患者详细介绍病区环境,包括主治医师和责任护士,同时帮助患者完善相关的检查。将疾病的有关知识告知患者,并有效的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疏导和安慰消除患者不良的心理状态。(3)手术指导:术前为患者讲解该疾病的手术治疗方法和有关的注意事项,术前嘱患者常规禁食、禁饮,同时做好各项手术准备。术后严密的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和生命体征,注意观察患者的意识变化,如有留置导管则要进行导管的护理,待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后可为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术后及时展开相关的锻炼以尽快的恢复患者各项生理功能,同时积极采取抗感染的治疗,按时用药,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4)出院指导:经医生下医嘱并开出院证明后代表患者出院,护士要帮助患者办理相关的手续,并将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和各方面的指导告知患者,让患者按时服药,同时定期来院复查[3]。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效果展开评价。
(1)护理效果的评价指标包括护理措施实施率、基础护理合格率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2)生活质量的评价内容包括: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以及物质生活等,评分标准(以QOL)进行评分:满分60分,<20分生活质量极差;20~30分生活质量较差;30~40分为一般;40~50分为良好;>50分为质量优。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所得统计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计算,将P<0.05作为统计值有统计学差异的判定标准参照。
2.结果
2.1 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研究组患者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常规组,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3.讨论
临床护理路径是指以患者为中心,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流程,通过采取针对性的护理让患者对自身的疾病和治疗有了一定的知情权和选择权。而临床护理路径的制定是贯穿患者入院到出院的整个过程,在此期间保证患者各项基础治疗和护理落实到位,最大限度的满足患者的安全感,以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4]。
临床护理路径能够将临床护理工作连贯起来,也有利于护理人员之间的合作,使得科室的护理资源得到合理的分配,此外,临床护理路径使得各项护理工作更加程序化和人性化,有效的避免了工作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让护理工作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更强,以有效的提高护理效果。
综上所述,对于普外科的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保证患者在住院期间各方面的舒适。
【参考文献】
[1]林春英.临床护理路径在180例普外科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23(9):110.
[2]曹琼芳.临床护理路径在普外科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J].黑龙江医学,2014,38(1):89-90.
[3]王淯.普外病区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4,(10):233-234.
[4]董楠男.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普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6,(3):259-259,260.
论文作者:游水香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0
标签:患者论文; 路径论文; 普外科论文; 生活质量论文; 常规论文; 统计学论文; 手术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