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凝——探究性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重要途径论文,探究性论文,能力论文,质凝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教学建议”中提到,阅读教学应“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环节,拓宽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所谓探究性阅读,是指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通过研究探索的方式自主地对文本深层含义进行阅读获取和运用的一种阅读学习方式。史密斯说:“阅读乃是向课文提出问题,而阅读理解则是使你的问题得到回答。”可见,使疑问得到的理解性阅读就是一种探究性阅读。质疑就是这种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在质疑中思维,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能力
著名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说:“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积累知识而是发展思维。”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鲁宾斯坦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原则,揭示了思维的能动和创新的本性,指出“思维起始于问题”,“产生思维这一能动过程表现为人提出并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问题性是认识不可分割的特征,它反映了认识者的主观状态与世界万物联系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而思维则从认识的问题性中得到自己的本源。可见思维通常确定是由“问题”产生的,而且是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一番觉悟,一番长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教会学生思考,会提问题,于无疑处见有疑,这是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其目的就是要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发展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例如教学《“绿色的办公室”》,教师出示课题后,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质疑,教师归纳如下:(1)题目为什么加引号?(2)这个“办公室”为什么是绿色的?(3)这是谁的办公室?针对上述问题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带着疑问读书。学生的阅读兴趣被调动起来了,一边读书一边勾画,很快就进入了探究性的阅读之中。
二、在质疑中创新,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能力
教育必须加速创新人才的培养,加强创造力的训练,使学生成为勇于探索,善于创造的人。质疑是创新之本。本即根本,是源头,创新始于质疑。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就在每事问。”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的核心是善于发问,把创造力从传统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解放儿童的头脑,把儿童从迷信、成见、曲解中解放出来;要解放儿童的双手,让孩子有动手的机会;要解放儿童的嘴,有问题鼓励他们问,要给以言论的自由,特别是问的自由;要解放儿童的空间,让他们去接触社会,拓展视野;要解放儿童的时间,以便他们有时间思考人生。
探究性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从学生的“问”开始的。在教学中,应结合课文和现实生活创设一种开放性的、富有意义的、比较复杂的问题情境,在有启发的条件下帮助学生提出问题。有了问题,特别容易激发学生的探究性意识,使学生在积极情感的驱动下自主地、能动地阅读、实现语文再创造。
例如,在《珍贵的教科书》一文里“我两耳一阵轰鸣,就什么也不知道了……”这一句话留下了一串省略号,它蕴含了丰富的内涵。教学时教师就可抓住这一空白情节引导学生对如何护书的经过进行想象,学生就会对指导“舍身护书”的情节描绘得活灵活现。再如,《凡卡》的结尾,写凡卡寄信后做了一个甜蜜的梦,在高潮处嘎然而止。那凡卡的结局会如何呢?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将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延伸下去。学生探究的热情会迅速提升,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培养子创新精神。
三、在质疑中悟法,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能力
探究性阅读一般要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而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前提与关键。提出问题就是明确探究的目标,也是实现小组共同探究、合作交流的必要条件。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而且要教学生会质疑。质疑应在难点处求疑,矛盾处求疑,模糊处求疑,困惑处求疑,关键处求疑,无疑处求疑,易错处求疑,空白处求疑。首先可以围绕课题质疑。课题一般都是文章的中心或主要内容的缩影,是文章的灵魂,是文章的眼睛。引导学生从课题入手,抓住题目的关键词进行分析思考,就能提出好问题。如草船借箭中的“借箭”一词是全文的文眼所在,引导学生在“借箭”上下功夫,结果学生提出了:①向谁谁借?②为什么借?③怎样借?④结果怎样?这样,在阅读课时,就能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理解作者的思路,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其次可以围绕文章的中心词语质疑。文章的中心词是全文的核心,全文都是围绕它展开的。仍以《草船借箭》一课为例,鲁肃见周瑜,告诉他借箭的经过。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这句话中的“神机妙算”就是文章的中心词。可引导学生在“神机妙算”上做文章。①诸葛亮敢用草船借箭,他首先算到了什么?②为保证“借箭”成功,他还算到了什么?从“神机妙算”中可看出诸葛亮是怎样一个人?还可以围绕文章的重点句段质疑、文章的重点句子与段落对表现中心,突出中心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凡卡》一文,凡卡在给爷爷写信告诉他“挨打、挨饿、挨冻”那一段是文章的重要段之一,应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提出以下问题:①这一段讲了几件事?②哪一件事描写得最详细?③挨打一事是怎样写的?为什么挨打?用什么打?怎么打?④这些内容反映出凡卡的生活处境是怎样的?当时的社会怎样?等等。
质疑的内容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层次的。北京崇文区教育研究中心赵景瑞老师根据多年经验,将学生质疑的内容分为五个层次:一是疏通性问题;二是探究性问题;三是鉴赏性问题;四是延伸性问题;五是评价性问题。
综上所述,质疑在探究性阅读中不仅仅是一种方法,而是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能力的一种策略,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参与性、自主性和探究性,使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实践的学习状态,在自主实践中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