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城市变得更有吸引力?上海的创新策源力有待提升
受访对象:曲洁
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博士、助理研究员
当前上海的重点是提升创新策源力,如提升全球创新资源的集聚力、科技成果的国际影响力等等。
Q=曲洁
H=华东科技
日本民间机构森纪念财团(The Mori Memorial Foundation,简称MMF)发布了《2018年全球城市实力指数》(GPCI)。全球城市实力指数根据“吸引力”评估对全世界城市进行排名。这个指数衡量6个方面:经济、研究与发展、文化互动、宜居性、环境和可访问性。记者采访到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博士、助理研究员曲洁,听听她对于调查和研究《2018年全球城市实力指数》背后的故事。
解码全球城市实力指数
H:当下,全球有着许多指数报告和排行榜,包括机遇城市、全球金融中心指数等等。那么,您选择调查和研究《2018年全球城市实力指数》的缘起是什么?
Q: 《2018年全球城市实力指数》为上海城市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外部评估与比较对标,研究缘起于三个方面:一是领域契合度,全球城市实力指数的测度指标囊括了经济、研发、文化交流、宜居性等领域,与当前上海“五个中心”建设的契合度比较高,有一定的参照意义。二是榜单权威性,全球城市实力指数入选“全球四大城市排行榜”,调研对象涵盖了各主要城市的管理者、研究者、艺术家、游客和常住居民五类人群,数据获取相对全面,研究方法较为严谨,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影响力。三是榜单延续性,全球城市实力指数自2008年起,每一年度公开发布一期,迄今已连续发布11年。这便于在时间轴上纵向对比研究,更有助于分析上榜城市的指数发展演进。
在2018年全球城市实力指数的研究中,困难之一是如何分析上海经济指数排名的显著下滑,研究其中的本质原因。研究发现,在实际发展中,2018年上海经济总体表现良好、稳中有进,尤其是一些能够体现经济增长质量的指标平稳增长,这与指数报告的情况不符。基于此,研究认为,城市实力指数与上海实际发展产生偏差下滑的原因并非上海经济走弱,而是基于两点:一是被其他经济增幅较大的城市赶超,排名相对下滑;二是指数报告的主观测度中,个体感知与客观经济发展存在一定偏差。
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博士、助理研究员 曲洁
环境竞争力方面,与名列前茅的欧洲城市相比,上海在“水质”、“绿化覆盖率”和“空气质量”等指标上得分较低,是多年来的弱项。此外,欧洲和北美城市更致力于地方级别的国际气候变化承诺,而上海等亚洲城市在这方面的参与要少一些,这也是排名靠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一个环节“佳篇有约”进行中,临时增加了“作者答问”。课前我的预设是:作者先朗读自己的作品,而后介绍写作背景,同学们聆听,听后讨论、点评。但第一个作者就没有准备好。不能冷场,于是临时调整为“思后问”,即作者先朗读完自己的作品,同学们静静思考2分钟,然后向作者提问。
宜居指数方面,排名靠前的多为欧洲城市,它们在“员工生活满意度”、“医生人数”等方面得分一直较高。相比而言,上海的弱势主要在于“生活成本”,如在“住房租金”和“价格水平”方面存在一定的挑战。
晏阳初是平民教育者,他曾在香港、美国等地学习政治经济,通过中西文化对比,他找到了中国“事事不如人”的根本原因——中国的人,具体的说是中国的平民,其中农民占绝大多数。由此,他提出了 “民族再造”的思想,主张从中国农民的“愚、贫、弱、私”四大弊病入手,进行农村的政治、教育、经济、自卫、卫生和礼俗六个方面的建设。1926年,晏阳初在河北定县开始乡村平民教育实验,他为农村建设开出的药方是“除文盲,做新民”,他主张“博士下乡”,用文艺教育来治疗愚昧,用生计教育来治疗贫穷,用卫生教育来治疗体弱,用公民教育来治疗自私。
作为与医学相关联的学科,药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从事药物研发和药学服务的专业人才。目前世界多国为加强药学生的职业责任感,均采用了宣誓仪式。
H:上海的经济指数在44个主要城市中位列第16位,较之2017年的第5 位降幅显著。宜居指数位列第30位,环境竞争力列第43位,现状不容乐观。您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
H:您认为城市的综合指数对于上海的科技创新产业有什么影响?
Q: 研究全球城市实力指数的重点和难点,是将指数排名与实际的城市发展进行比较对标、印证分析。
当代大学生对自身能力提升的需求除了通过理想信念教育提升内在动力外,还需要高校不断创新工作方式:一方面是通过活动形式的创新,比如摒弃传统的课堂灌输式教育,通过丰富多彩的线下活动达到活动育人的效果。比如华中科技大学水电学院通过院士关怀、有摄影技术的退休教师为毕业生拍照并分享摄影技术等形式大大增强了青年学生的参与兴趣;另一方面是通过创新宣传教育媒介,善用新媒体,官方通过“两微一端”新媒体平台以喜闻乐见的形式,比如漫画、音乐、微电影等传播正能量,也鼓励“五老”在新媒体平台上通过个人魅力影响青年学生。
H:在调查和分析的过程中遇到过哪些困难?您又是如何解决这些困难的?可以列举一件让你印象最深刻的事情。
从指数看上海的“长短板”
Q: 上海的经济指数排名下滑的主要原因包括被其他经济增幅较大的城市赶超、相对排名下滑,以及主观测度存在一定偏差(详见问题2)。
Q: 对于上海的科技创新产业而言,全球城市实力指数有一定的指征意义。其中,经济指标中的“经济活力”、“营商环境”,以及研发指标中的“学术资源”、“研究背景”、“创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测度创新要素、创新环境等重要领域,与上海的科技创新密切相关。通过分析相关指数的年度波动以及与其他城市的横向比较,有助于进一步厘清上海科技创新的长板与短板、上海在国际城市竞争中的优势与不足,进而对上海的科技创新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H:在您的报告中提到了研发速度和文化交流两块,您觉得目前这两块的痛点是什么?您认为有什么好的提升途径?
Q: 研发领域,当前上海的重点是提升创新策源力,如提升全球创新资源的集聚力、科技成果的国际影响力等等。文化交流方面,在软硬件的基础建设之上,上海更应重视培育、发挥趋势引领潜力,在国际会议与重大活动、文化内容输出等方面大力推进。综合而言,研发速度和文化交流二者的提升,需要在创新要素、动力机制、政策环境等方面综合发力,需要长周期、系统性的战略布局。
选取2017年7月—2018年6月来院实习的本科5年制大五学生32名,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实习生均来自重庆医科大学。对照组男生7人,女生9人;观察组男生8人,女生8人,对照组理论课学习平均成绩(86.4±1.3)分,观察组平均成绩(87.3±1.1)分,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H:未来,在这份指数报告的基础上,您将作出进一步研究,还是说将展开新方向的分析和调查?
Q: 未来的研究有两方面考虑:一是持续跟踪研究全球城市实力指数,分析比较上海等主要城市的年度指数波动情况。二是尝试拓展研究,以上海为例,将全球城市实力指数与其他国际主要城市发展指数与报告,以及国内的“上海科创中心指数”等进行交叉分析,从多个侧面观察上海的发展情况,以求描绘一幅城市创新发展的多维立体画像。
标签: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