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应急演练处置流程及评价体系优化研究论文_宋晓峰

高速铁路应急演练处置流程及评价体系优化研究论文_宋晓峰

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动车段石家庄动车运用所 河北石家庄 050000

摘要:作为不可或缺的现代化交通工具,我国高速铁路快速发展,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大客流运输任务,与此同时,旅客对高铁的正点率以及紧急突发情况的快速、有效处置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目前我国高铁应急管理还不能满足高铁服务质量迅速提升的要求,特别是应急演练体系仍待完善,一定程度上导致高铁现场人员应急处置能力不足,不能适应现实需要。

关键词:高速铁路;应急演练处置;评价体系

1应急演练场景处置流程优化必要性分析

1.1演练场景编制方面

当前版本场景库仅实现了场景罗列,对于特定线路,哪些场景应写入演练大纲仍需编写人员自行考虑。而且由于目前不再区分必做、选做项目,大纲编写人员对场景的选择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大纲编制效率较低,且易出现不满足现场实际演练需求的情况,致使评审专家、铁路总公司相关部门、运营单位相关部门在大纲评审会中对演练场景时常提出修改意见。

1.2演练场景处置流程方面

①同一演练场景不同运营单位处置流程的差异性。对于相同的演练场景,不同运营单位演练处置流程形式各异,如上节列举的“受电弓挂有异物,随车机械师登顶处置”的场景,运营单位A、B、C差异较大。②同一运营单位不同演练场景处置流程形式的差异性。对于同一运营单位的不同场景,也存在演练处置流程形式差异较大的情况,如上节列举的某运营单位“动车组轴温报警”、“数字调度系统(FAS)故障,相关工种配合处置”两个场景。③处置流程相关岗位缺失。应急处置是多工种协作的过程,但当前处置流程往往仅针对于场景涉及的主要岗位,如上节中“受电弓挂有异物,随车机械师登顶处置”场景,各铁路局均缺少客运人员的相关处置流程。④处置流程存在错误。部分运营单位编制的处置流程存在与实际不符的现象,导致现场演练时脚本难以执行。如CTCS-2级线路,当列控车载设备(如200h型)故障无法继续运行时,动车组应转入LKJ模式,但部分运营单位演练处置流程为转入隔离模式运行,存在错误的同时,也严重影响了处置时间。⑤影响演练评估。各条新建线路开通前,运营单位都需重新编制新的演练方案。由于处置流程存在差异性,使评估人员在每次演练前都需进行培训。若运营单位延迟颁布,会使评估人员无法充分熟悉演练方案,对评估造成影响。为解决上述问题,应对演练场景的处置流程进行规范化,从而有效指导演练方案编制及演练实施等。

2高速铁路应急演练处置流程优化

2.1范围满足了运营需要

编制范围均为场景库中的场景,且场景库的所有场景均完成了处置流程的编制。

2.2流程明确了实施主体

场景各处置流程均明确了实施者,利于运营单位做好前期培训,以及评估人员的现场评价等。

2.3流程涵盖了演练所涉各类工种

如场景“受电弓挂有异物,随车机械师登顶处置”,演练主体为调度人员、司机、随车机械师,但仍需客运人员对旅客进行安抚、致歉工作,故纳入流程中。

2.4流程能够表达场景的演练过程

场景的处置流程表述了非正常情况的开始、应急处置、恢复正常运营的全过程。

2.5各项流程具有一定的次序性

演练时的流程基本可按所列顺序进行(部分流程可同步进行)。

2.6处置流程的编制符合了相关规章要求

①如“动车组在高架桥发生火灾,组织旅客疏散”的场景中第8条处置流程“列车调度员与现场确认是否需要停电并与供电调度员办理接触网停电手续”与《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高速铁路部分)》(以下简称技规)第432条中“现场需停电时,列车调度员通知供电调度员停电”的要求相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②如“动车组空调故障,开边门运行”的场景中第6-8条“列车停妥后,列车长组织客运乘务员和随车机械师安装运行方向左侧(非会车侧)车门处防护网(数量由列车长根据动车组乘务人员的配置情况确定);列车长得到防护网安装完毕的通知后,指示随车机械师、客运乘务员手动开启各防护网处运行方向左侧(非会车侧)车门,并对对车门进行防护;列车长通知司机防护网已安装牢固,车门已有专人防护,车门已打开”与技规第405条中“安装防护网、打开车门由列车长组织列车乘务员进行,司机、随车机械师配合。防护网的安装需在列车停车状态下进行,安装位置为运行方向左侧(非会车侧)车门处。防护网安装完毕,打开车门后,由列车长组织列车工作人员值守,直到车门关闭。列车长确认防护网安装牢固、看护到位后报告司机”的要求相符。

2.7规范化的处置流程利于应急演练评价

处置流程规范化后,对应急演练评价工作十分有利,一是可在演练开始前根据演练场景的处置流程提前做好对评估人员的培训工作,二是规范化的处置流程也利于评价体系的优化。

3评价体系优化设计

3.1设计目标

根据目前评价体系现状及存在的不足,为优化高速铁路应急演练评价体系,提出以下评价体系优化的设计目标。(1)评价内容。全面评价内容应具备全面性,需通过对演练特点的分析,找出能够体现演练效果的各项评价指标。(2)评价方法。合理评价方法是评价体系的重要部分,评价方法的合理性是评价体系能否适应演练需要的关键。(3)评价标准。客观现有评价标准主观性过强,易受到评估人员评估能力的限制,客观的评价标准利于演练评价的实施。(4)评价结果。直观评价结果以演练得分的形式可直观体现演练效果。(5)评价手段。先进宜采用先进的评价手段对高速铁路应急演练进行评价。

3.2评价内容设计

演练中的各项处置是否正确应通过规范性指标来评判,处置的熟练程度以及事故影响时间应通过时效性指标来评判,处置时各工种的协调配合情况应通过协作性指标来评判,这三类指标能基本有效反映高铁应急演练情况。此外,通过总结演练评价经验,铁路局集团公司演练时也存在下述情况。(1)演练人员应比照运营对故障进行实际处置,而演练时存在如工务、电务、供电人员模拟上线的现象,属于岗位表现类的问题。(2)演练中存在他人指导参演人员处置的现象,也属于岗位表现类的问题。(3)部分铁路局集团公司采用模拟故障的方式,导致后续故障现象无法体现,未达到演练预期效果,属于场景设置类的问题。(4)为更好评价运营人员的实际应急处理能力,演练建议在非预知条件下进行,当前存在参演人员提前知晓演练方案的情况,也属于场景设置类的问题。为了达到演练评价的目的及标准,并且通过应急演练充分暴露实际问题,上述现象也需纳入到评价内容中。因此,评价内容应设置为规范性指标、时效性指标、协作性指标、岗位表现指标、场景设置指标。

3.3评价方法设计

德尔菲法。采用背对背的通信方式(匿名)征询专家小组成员的预测意见,经过几次反复征询和反馈,专家组成员的意见逐步趋于集中,最后获得具有很高准确率的集体判断结果。德尔菲法的优点是能充分发挥各位专家的作用,集思广益,准确性高;能把各位专家意见的分歧点表达出来,取各家之长,避各家之短;能避免权威人士的意见影响他人的意见(如有些专家碍于情面,不愿意发表与其他人不同的意见,或出于自尊心而不愿意修改自己原来不全面的意见)。德尔菲发的缺点是缺少思想沟通交流,存在一定的主观片面性;易忽视少数人的意见,可能导致预测的结果偏离实际;存在组织者的主观影响。

层次分析法。基本思想是根据具体问题的实质和要求达到的目标,将问题分解成不同的组成因素。按照各因素间的相互关联、影响和隶属关系,将各因素按不同层次聚集组合,形成一个多层次的分析结构模型。将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加以条理化,确定不同类型因素的相对重要性,从而把最低层和最高层的相对重要权值或相对优劣顺序排列出来。最后将这些结果作为决策判断的依据。

结论

我国高铁具有广阔的旅客运输市场,承担着重要的大客流运输任务,然而现场人员应急处置经验的缺失,使其应急处置能力不能完全适应现实需要。因此,有必要经常性的开展应急演练,通过实践模拟的形式使各专业、各岗位间围绕应急处置进行沟通与协作,从而提升职工的应急处置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志洲,徐建君.高速铁路应急联合演练仿真培训系统[J].铁路计算机应用,2017,26(10):40-44.

[2]张克云.提高高速铁路应急处置水平的思考[J].中国铁路,2017(03):51 -54.

论文作者:宋晓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2

标签:;  ;  ;  ;  ;  ;  ;  ;  

高速铁路应急演练处置流程及评价体系优化研究论文_宋晓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