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信息环境背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背景论文,和谐社会建设论文,环境论文,论我国论文,信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实现社会和谐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无论是古代我国的“和”文化还是西方柏拉图的“理想国”设想,无论是近代傅立叶的空想社会主义还是马克思的“自由人联合体”设想,都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息息相关。今天我们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面临着新的时代背景。信息时代的到来,知识经济的形成、发展与深化,预示着人类文明正在发生一场划时代的、历史性的飞跃——从以物质资源和物质技术为基础的“物质型文明”向以信息资源和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文明”的飞跃。可以看出,当前我国和谐社会建设面临的时代背景在本质上是一种信息环境。因此,廓清当前国际、国内的信息环境对于我国和谐社会建设具有现实意义。
1 信息社会环境
20世纪90年代全球信息革命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人类社会逐步由工业社会进入信息社会。其基本特征是信息产业高度发达且在产业结构中占据优势,信息技术高度发展且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广泛应用,信息资源充分开发利用且成为经济增长的基本资源。这正是当今社会的真实写照。因此,信息社会本身就是一个最外围的信息环境,这个信息环境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世界眼光。这种世界眼光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三个视角。
1.1 全球化环境
全球化的概念凸显于20世纪90年代,尽管在60年代已经出现“全球村”和罗马俱乐部的“全球问题”等概念。全球化显示的信息环境写照是:(1)全球化提供了一个历史环境,全球化是一个历史发展的必然过程,无论其本质是维持国家观念的国际化的延续,还是消解国家观念的超国际化的质变,也无论其动力是资本的扩张,还是文化的扩散。(2)全球化提供了一个多元复合的社会现实环境,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开始出现资本主义国家后的产物,从“地理全球化”观念的形成,到今日“一超多级”的国际关系结构模式,使人类社会进入政治多元化、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全球化不等于同质化、平等化和现代化,但却追求着经济、文化上的强劲的内在和谐。(3)全球化提供了一个发展环境,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当前在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经济水平、文化传统等方面存在着强国霸权主控的局面,向包括中国在内的处于相对弱势的国家提出了现实的挑战,但在彼此的交流中也提供了前所未现的“双赢”式的条件和机遇,发展是共同的主题。和谐社会建设必然要以这种历史环境、多元现实环境和发展环境为立足点。
1.2 信息化环境
相对于“全球化”而言,信息化虽来得迟,但人们对信息化的感受也许更为直接。信息化的存在形态至少涉及三个层面:基础性的技术存在、结构性的社会存在和生命性的个体存在。信息化显示的信息环境写照是:(1)信息化提供了一个技术环境,信息化是从技术层面开始的,信息技术出现以后,人类社会诸多领域就因该技术的应用而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时至今日,信息技术在社会的广泛应用已经带来了社会的结构性变化。(2)信息化提供了一个知识环境,知识成为社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知识经济的发展势态正向一切追求在新世纪实现新发展的国家扩散。我国提出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跨跃式发展的决策和人才发展战略,正是以自己的方式体现当代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的变革。(3)信息化提供了一个虚拟环境,社会环境的信息技术化,使人的生存环境中增加了虚拟社会。其带来的结构性变化,使人的活动领域出现了第四空间,提供了推动现实社会创新活动的重要力量与手段。当然,虚拟社会有可能对真实的事物以技术的手段加以包装。这些都成了信息化社会向人的认识能力和价值体系提出的挑战。和谐社会建设也必然以这种技术环境、文化环境和虚拟环境为支撑点。
1.3 网络化环境
网络化是信息化的孪生兄弟,是信息化的必由之路。互联网作为网络化的重要标志,它不仅使信息依附于网络,也引发了新的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其网络效应还引发了信息的倍增效应。因此,网络化不仅仅包括技术方面的网络之间的互通互联,而是强调基于这种物质载体之上的网络化社会、政治、经济和生活形态的网络化互动关系。网络化显示的信息环境写照是:(1)网络化提供了一个传播环境,网上传播以多样化的形式出现,使人们生活在以电信网、计算机网和广播电视网等“天网”、“地网”交织成的立体网络环境之中,极大地扩展了传统媒介的四大功能和人们的信息空间。网络化带来的信息开放成为时代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2)网络化提供了一个学习环境,人们称21世纪是知识的社会、学习的社会。这种说法的内涵是将接受教育的目的从获取文凭扩展到知识更新和自我素质的不断完善。网络教育的出现使任何人、任何时间在任何地点学习知识和技能的愿望成为可能。终身教育、按需学习的社会需求将彻底改变现有教学体制和质量评估标准。教育的卖方市场将向买方市场过渡。(3)网络化提供了一个新型人际环境,互联网使任何人、任何时候、在任何地方,向任何一个人提供和获取信息正在成为现实。网络成为把人联成群体、把群体构成社会的新型纽带,体现出平等、自由但却是杂乱无章的人际关系。和谐社会建设也必然以这种传播环境、学习环境和人际环境为落脚点。
2 信息制度环境
我国和谐社会建设在以信息社会为大背景的同时,其六个方面基本内容的打造要依附于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社会诸要素的相互作用,目前以信息和信息技术革命为特征、以知识为核心的第三次浪潮正在把我国三大文明建设推向新阶段,创造出新的信息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铸造出新的生活方式、社会结构和人群。这种信息化和条理化的人类文明背景构成了和谐社会建设的制度环境。如果说信息社会这个大的信息环境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作用场,信息政治、信息经济和信息文化三个方面的制度环境则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作用点和作用力。
2.1 信息政治环境
没有规范和优化的政府与社会管理,信息社会的建立将是空话。因此,政府与社会管理的规范、优化程度也是信息环境的重要方面,这种规范和优化就属于信息政治的范畴,它不但是一种状态,而是一个过程。其状态指的是要有一整套完整的、规范的政府与社会管理制度,这也是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其过程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主要体现在政府与社会管理的优化上面。其内容体现在信息政策、信息法律、信息道德建设三个方面。
在信息法律上,面对信息社会的冲击,各国依据自己的情况对一些不相适应的法律法规做出了不同的调整,这对信息技术应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我国的法治建设充分意识到了这一问题,目前的趋势是有关的法律、法规的立法过程在适当加快。例如关于政务公开与透明的规定(哪些要公开,哪些要透明,如何管理等),关于简化行政管理过程的规定,关于促进电子文件、电子签名的使用的规定等等。但当前存在的问题是,我国信息法规与管理体制的健全与统一还处于割据甚至是对峙的局面,信息立法中还存在相当多的空白。
在信息政策上,信息政策在20世纪末期成为引人关注的热点问题,信息政策的发展趋势是国家信息政策不断完善,地区性信息政策合作性越来越强,全球性信息政策趋于网络化,其目标就在于保证信息活动充满活力、安定有序。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国家信息政策,极大地促进了信息环境的发展,为我国的信息立法工作指明了方向。2000年10月,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不仅明确了我国信息化的历史使命,也指明了我国信息化的道路和发展方向。我国信息政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信息政策的制定局限于为科研服务的单一导向,缺乏协调性;信息的调控大都依靠行政手段,法律、经济手段的干预性不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国家信息政策处于起步阶段,尚未确立科学、合理的信息政策目标体系。
在信息道德上,信息道德主要内容包括:信息交流中传递目标与社会整体目标协调一致;在信息活动中坚持公正、公平原则;尊重他人知识产权;不非法提取他人的秘密,不制造和传播伪劣信息等等。可见,公平正义和诚信友爱这种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在信息道德上有着具体的体现。信息道德是一种新型社会关系的反映,信息空间的无限广泛性对传统道德形成了巨大的冲击,给我们的信息环境带来了新的考验,信息道德建设是我们构建新型社会道德体系的切入点,是建设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必由之路,坚持和完善信息公德已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
2.2 信息经济环境
信息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信息型经济将会超过物质型经济而在世界经济中居先导地位,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信息经济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江泽民同志在1997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提到,“国际上有这样一种说法,下一世纪将进入信息经济、科技先导型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经济的时代”。这段话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实际,它表明信息经济的发展是与科技先导相伴而行的,同可持续发展是一致的,因而信息经济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取向。
信息经济环境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正面影响是:一是促进了信息民主环境的提升。信息产业的发展促进了网络手段的飞速发展,人们拥有了平等的获取信息的权利和机会。二是激发了人们的信息创造活力。信息经济的迅猛发展,使我国掀起了一个了解信息、掌握信息、利用信息的热潮,信息已进入到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个领域,信息产品的价值得到了全社会的普遍承认,人们的信息环境意识也在不断提高。
信息经济环境对构建和谐社会的负面影响是:一是信息经济也催生了信息病灶。信息竞争给人们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引发了各种各样的“信息病”。 二是信息经济在国际间发展的不平衡性导致的数字鸿沟问题使我国在使用国际信息的权益上受到损害。这种数字鸿沟现象在我国地区间、人群间也普遍存在着,对我国的和谐社会建设形成了冲击。
2.3 信息文化环境
信息文化是社会信息化的结果,是信息社会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它的形成是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等信息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信息政治、信息经济的培育环境。信息文化的基本构成及其作用表现是:(1)物质文化:信息技术不仅扩展了人的信息器官功能,优化了人的生存条件,也带来了社会结构的变革,信息产业将成为信息时代物质文化的重要标志。(2)精神文化:其基本内涵是价值体系,文化变迁的实质在于价值观的转变,信息社会崇尚知识价值、全球价值,提倡创新意识和文化的多样性等。(3)制度文化:信息社会具有开放性的特点,信息的广延性、渗透性和快速性使任何社会组织都不可能自我封闭。这种新型社会关系可能导致信息行为失范及信息违法犯罪,因此信息伦理和信息法律应运而生。(4)行为文化:信息技术和信息设备的普及,引发了人们心理特征、行为方式和交往方式的巨大变革,这种变革一方面导致“信息人”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可能导致社会关系的退化和人的异化。可见,信息文化有着更为深厚的信息环境底蕴,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更为深远的影响。
信息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正面影响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信息文化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信息技术环境的背景,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虚拟化是信息时代的基本框架,这些技术手段已经成为大众文化时尚,它们消除了传统的文化传播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使实现真正的信息资源共享成为现实。这为公平正义、充满活力的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可能性。其次,信息文化把和谐社会建设置身于独特的社会背景之中:(1)文化传播:卫星通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以及信号传输由模拟信号向数字信号的发展,大众文化传播呈现出非群体化、双向性、大众化、集约化的特点,打破了信息垄断。(2)网络文化:是信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渗透所有民族的超文化现象,网络文化提倡个性化、分散化、平等化、虚拟社区化,这进一步提高了社会信息的开放性、共享性和创新性。(3)信息文明:信息文明是一种大系统观、大整体观、大发展观文明,是以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为最高目标的可持续发展文明。人类社会信息化进程的整体推进和信息文明建设需要一个高素质的人类群体的形成。要适应这一历史需要,要求人们必须提高信息素质,这是信息文化对和谐社会建设最高层次的影响。
我们还应看到信息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的负面影响:(1)信息文化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也会导致信息泛滥,使人们的信息选择出现困难,信息安全、信息犯罪、个人隐私权、知识产权以及数字鸿沟等问题,使社会信息环境趋于复杂化甚至造成污染。(2)信息文化中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之中夹杂着从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西方文化霸权到低级趣味的内容,可谓良莠不齐、泥砂俱下,对我们的执政环境造成冲击。(3)网络文化带来的社会认同危机、人文精神的失落以及网络污染、网络道德等问题,对人们自身的素质构成了挑战。
3 信息生态环境
信息生态是指信息、人和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三个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系统关系。这种互动关系中体现出信息生态的几种基本属性:一是整体性,三个要素组成的信息生态系统中存在着一种内在的和谐性;二是人文性,人是信息生态系统中最活跃和具有能动性的因素;三是平衡性,信息生态系统中存在着稳定而序列化的链条关系。可见,信息生态环境在本质上强调着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同时对人的创造性和社会信息链条的有序化也有内在的要求,因此,信息生态环境构成了一种和谐社会建设的潜在背景。
信息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信息空间中由于信息交流关系而形成的人、人类组织、社区与其信息环境之间由于不断地进行信息交流与信息循环过程而形成的统一整体。信息生态系统的内在和谐性首先表现为系统内部存在着较强的信息流层次关系。信息生态系统在结构上可以分为以下层次:信息子、信息素、信息场、信息链、信息网、信息域和信息圈等。信息生态系统的内在和谐性还表现为系统内部存在着较强的信息交流和信息循环对称关系。主要表现在信息生产和信息消费的平衡关系、信息存储和信息传递的平衡关系、信息民主和信息法制的平衡关系、信息污染和信息净化的平衡关系等几个方面。这四种平衡关系是信息生态的基本问题,都影响到信息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对和谐社会建设也发挥着潜在的影响。
信息生态系统的某一层次或者某一平衡关系一旦遭到破坏,就会导致信息生态失调。信息生态失调的主要表现为信息超载、信息垄断、信息污染、信息侵犯和信息综合症等。这些现象都会在技术、民主政治、思想和精神等几个方面从根源上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形成障碍,这显然与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是不相符的。这些信息生态失调现象无疑对和谐社会建设具有负面影响,但也反映出信息生态环境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具有互动性。
标签:信息社会论文; 全球化论文; 环境经济论文; 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论文; 信息化管理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信息化时代论文; 社会关系论文; 信息发展论文; 社会网络论文; 经济学论文; 环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