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关系的心理学思考_教育心理学论文

师生关系的心理学思考_教育心理学论文

师生关系的心理学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心理学论文,师生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最基本、最重要,同时也是最经常、最活跃的人际关系系统。师生关系的状况直接影响并决定着教育活动的背景和情景,影响着最终的教育结果。关于师生关系问题的研究,目前已有很多成果,不少专家已从不同侧面对师生关系进行了很有建树的考察。但是,笔者在研究中发现,目前关于师生关系的论题尚缺乏心理学的审视,存有缺憾。众所周知,师生关系具有很强的情感特征,而这种客观存在的情感特征又决定了师生关系对教育教学效果和师生主体性建构及发展的重要影响。师生间情感的强度和极性变化反映着师生间的心理距离的远近。因此,在教育活动中,师生间的心理互动作为一种动力系统就决定着师生间心理互动的形式及其角色行为,并最终影响教育的结果。

一、师生关系的本质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心理关系

师生关系,顾名思义就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它在本质上反映着师生间寻求满足其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其变化与发展取决于师生双方社会需要满足的程度。在教育活动中,师生双方如果都能如对方所愿,相互之间就会产生积极肯定的情感体验,如高兴、愉快、满意等,并保持接近或亲密的心理关系;相反,如果其中一方不能满足对方的期望和需要,或者一方对另一方表示不友好、不真诚或发生不利于另一方的行为,就会引起另一方的不安,相互之间就会产生消极否定的情感体验,如抑郁、焦虑、烦躁等,此时双方的友好关系就会中止,或产生疏远、淡漠甚至敌对关系。师生之间无论是亲密关系,疏远、淡漠关系,还是敌对关系,都是师生以情感为中介,以个体的好恶为立足点对对方趋利避害所选择的结果,反映了他们之间心理上的距离。师生间心理上的距离越近,彼此越易情感相悦,坦诚相见,无所不谈,互相包容,达成共识,进而实现经验的共享,共同成长。此即“亲其师,信其道”的道理所在。师生间心理距离的疏远则会使双方情感相背,不仅影响各自的身心健康,还会使正常的课堂教学弥散着令人窒息的郁闷气息,甚至是火药味,使教育活动难以开展。

师生关系是人与人的关系在教育领域中的体现,是教师和学生作为人而存在的发展的独特方式。教师和学生分别作为一种社会角色,虽然其因特定的目的和任务在诸多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他们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没有高低、强弱之分。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又常常在互动中摆脱既定的“教师”和“学生”角色的束缚,把双方联结在一定的情感氛围和体验中,实现着人格、精神和情感信息的传递和交流。人们常常强调教师和学生是两种“社会角色”,而忽视了他们首先是有思想、有情感的现实的人,从而导致师生关系的工具色彩太浓,而情感色彩太淡。其实师生之间的交往不仅是知识的授受,更是一种知识、经验、思想和情感全方位、深层次的相互交流。在现代教育活动中,任何先进的传播媒介之所以不能取代教师的地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教育活动中惟有教师才能创造富有情感的教育氛围。事实上师生关系也正是在这种富有情感的氛围中存在、发展和变化着。教师只有认识到师生关系既有特定角色之间的职能关系,也有一般意义上的人际交往关系,既有教学关系,也有情感关系,才可能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投入更多的情感,才可能发挥师生关系中人际情感因素在促进学生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二、师生关系存在客观的心理位差

师生关系与其他人际关系的重要区别就在于它因教育而生,又为教育而存。在教育活动中,教师承担着“教”的社会角色,学生承担着“学”的社会角色。社会对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期待是一种客观存在,并受一定社会形态下社会关系的制约。教师和学生对角色的期待产生角色意识。教师和学生在角色意识的支配下,彼此又作出行为抉择,“我应该……”“我不能……”。在教育活动中,教师是教育者,学生是受教育者“是一种客观存在,单一个“受”字就使教师处在心理的上位,学生处在心理的下位,使师生间存在着天然的心理位差。更何况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同时又被赋予了管理学生的权力,学生在学习知识和发展能力的过程中也就理所当然地被置于半依赖的境地,这种情况尤以集体教学的情景为甚。总之,教育活动的这些特点不仅在客观上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较为充分且持久的交往机会,而且也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特征带有“先天”的心理位差。

“尊师爱生”可谓千年古训,很少遭到人们质疑。在现实的教育实践中,依笔者看,为何不可以是“尊生爱师”呢?这一切皆因社会赋予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地位的定势关系所致。在传统教育背景下,“尊师”不以“爱生”为前提,“爱生”也不以“尊师”为条件。由于师生关系的不平等就导致了学生无条件地“尊师”。即使在应然状态下(如在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中,不管一方如何对待另一方,教师和学生都应该遵守各自的行为规范),由于师者“闻道在先”、“术业有专攻”,而且受过专门训练,具有一定的社会经验,更担负着传承文化、培育人才的社会责任,因此即使师未必贤于弟子,甚至在年龄上与学生相差无几,教师在教育实践活动中也始终处于心理的上位。学生要实现主体性的发展,必须接受教师的熏陶和教诲,尽管弟子未必不如师,也必须始终居于心理的下位。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即意味着学生对教师的半隶属关系,有人称其为“师生代际关系”[1]。像家庭代际关系一样,师生关系中的心理位差虽然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设置了天然障碍,但它也为教师正确地行使和利用权力以完成教育使命提供了外在的优势,使学生的“听从师命”成为自然。研究结果表明,在师生互动中,无论是互动内容、形式还是互动过程,均带有比较明显的两者相互影响和彼此作用的特征,这与师生关系的主体间存在有客观的心理位差有着直接关系。从积极意义上看,师生间的心理位差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主动引导学生的心理、行为,特别是情感的健康发展。实际上,也正是师生间的心理位差使师生关系成为一种教育背景并具有教育性。但同时,在现代教育活动中,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和维持仅靠教师对学生的支配和管理是难以奏效的。如果教师不注意正确处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师生间的心理位差就有可能加剧学生在师生互动中的被动地位,对学生的发展和教育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地缩小心理位差以加强师生间的情感沟通,密切心理联系。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是人和人心灵上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触”[2]。师生间在心理上一旦产生较大的距离,教师也就失去了对学生的教育力量。因此,教育的价值内涵和人文旨趣都可以蕴含在师生关系之中,教育过程甚至可以看做是师生关系形成和完善的动态过程。

三、师生关系的动态表现是教师和学生间的心理互动

毋庸置疑,教师在师生关系的建立中应当而且必须发挥主导和主动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师生关系的构建是教师的一厢情愿。真正意义上的师生关系的建立有赖于师生间相互的交往和影响,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心理互动的结果。没有师生间的心理互动就没有师生关系。师生间的心理互动是师生关系的动态表现。

师生关系是“人—人”的关系,是师生互相对话、包容和共享的互动关系。虽然师生间由于社会角色的不同存在着一定的心理位差,其心理互动在某种程度上也不可避免地具有规定性和“控制—服从”的特征,但就其本质而言,师生间的心理互动是师生双方发生的一切相互作用和影响,是一个包括发生在多种情景中的,具有多种形式、多种内容的综合互动关系系统。

师生双方在心理互动中互为主体,同等重要。教师的角色因学生的存在而有意义。一方面,由于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具有特殊地位,因此,教师自觉或不自觉的言行,如教师对学生的情感、期望和评价等,都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自我认知和社会行为,而且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也必然会依据教师的要求来调整自己的行为。尤其是年幼的学生更以“老师是否喜欢我”、“老师认为我怎样”作为判断自己的行为、能力和自己与老师关系的依据,并因此而影响其学习态度、行为动机及其与教师的关系。另一方面,学生的言行,无论是积极主动的参与,还是对教师影响的回应,都会促进教师的成长和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教师的期待会激发教师自我发展的动力,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会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技能,学生接受和掌握的新知识会给教师的知识结构增添新的内容,学生表现出的时代气息和蓬勃活力又会给教师以鼓舞。我们必须承认,我们能从我们的学生那里学到很多有价值的东西。在师生关系中,教师通过创造性的劳动展示自己的才华,提高自己的才能,并在与学生交流中体现自己的存在,实现自己的事业理想与人生价值。教师的付出不仅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提高,而且也能使自己精神充盈,品格升华。师生间的这种双向心理互动不是一次性的或间断的,而是一个链状、循环的连续过程,不仅对当时的师生双方产生较大影响,而且还会对其以后的心理互动产生影响。师生正是在这一连续的动态过程中不断地交互影响、共同发展的。

师生间的心理互动通常是为完成特定的教育任务而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如在集体教学的情境中,每个教师通常主要以学生集体为教育对象,每个学生又接受多位教师的教诲,使师生间的相互影响具有辐射性和弥散性,这是师生间心理互动的主要形式。但由于师生间的心理互动在更多的时候并非是一对一的,而是表现出一个教师与多个学生之间的互动,这就使师生关系失去了专一性,不利于师生间情感的充分与及时的交流,师生间的情感趋于淡化。此外,师生间也存在着大量的非正式的心理互动,如师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个别接触、对话交流等。这些非正式的师生间的心理互动为师生间进行更充分、更有效的情感沟通和人格熏陶提供了宝贵的时间和空间,师生或因志趣相投,或因性格接近,或因特长相同而建立起多种非正式色彩的个人关系。这种师生间的个人关系具有更充分的情感特征,在这种情境下,师生间可以无拘无束地流露真实思想,自由地实现面对面的较为深入的双向沟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师生在课堂上情感交流的欠缺,使师生关系始终充满着浓厚的情感色彩。

师生间的心理互动不仅仅是师生双方交往或各自个性、特征的总和,而且是一个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的、包含多种成分在内的综合网络系统。师生双方以往的交往经验、相互间的认识、对交往和双方关系的期待、互动过程中双方不同的反应,甚至外界的评价等,都会影响到师生互动。

如果师生之间具有和谐的关系,学生对教师充满信心,把教师视为知己朋友,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并把这种情感通过多种方式反馈给教师,教师便会不断增强其完成教学任务的决心,为学生付出更多的心血。而且教师在与学生良好的合作过程中也体验着创造和成功的乐趣,并从学生的健康成长中提高自己的劳动能力,体现其劳动价值;学生也会在与教师的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获得生命的价值体验,并感受到人格的自主和尊严。此即“教学相长”。相反,如果师生关系不和谐,彼此缺乏心灵的沟通,教学劳动就会成为缺乏效果的劳动,进而使教师对自己的职业产生否定态度。更有甚者,不和谐的师生关系还会使师生产生破坏性冲突,冲突的结果使教师无法专注于教学,并处于紧张不安和激怒状态,甚至会使消极情感泛化,对工作产生厌倦和懈怠,继而引起学生的不满。师生关系对师生双方的影响会在师生间的心理互动中作用于另一方,产生或者“情通理自通”、“爱屋及乌”,或者“情不通理难达”、“恨及和尚,殃及袈裟”的结果。

总之,对师生关系进行心理学思考的积极意义在于,不仅使我们在教育活动中能兼顾多个角度审视师生关系问题,而且也能使我们在教育活动中以此为基点,更新教育观念,发挥师生间心理互动的教育影响作用,置师生于充满情感氛围的教育背景之下,教学相长。

标签:;  ;  ;  

师生关系的心理学思考_教育心理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