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新世纪民族工作的指导意义——广西民族工作跨世纪发展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民族论文,新世纪论文,工作论文,广西论文,重要思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01)02-0005-06
江泽民同志强调指出:“必须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只有解决好这个问题,我们党才能永远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并带领人民不断前进。”
(注:《立党之本 执政之基 力量之源》,红旗出版社,2000年,第8页。)广西地处祖国南疆,是一个以壮族为自治民族、多民族聚居的自治区,进入新世纪后,必须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这是新世纪民族工作的首要任务。
一、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实现党的历史任务与民族发展主题的统一,这一重要思想为我们做好新世纪民族工作指明了方向
1.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利于我们认真总结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工作的基本经验。历史证明,“三个代表”是我们党在民族工作领域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原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当前我们总结民族工作的历史性经验,突出新世纪民族发展主题,不断推进民族团结和民族进步事业的伟大纲领。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发展阶段,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和中国民族问题的实际相结合,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问题始终是革命发展总问题的一部分,而且只有在解决整个革命事业发展的过程中才能逐步解决。江泽民同志强调指出:“没有西部地区的繁荣昌盛,就不可能实现我们整个国家的繁荣昌盛;没有西部地区的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就不可能保持我们整个国家的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没有西部地区的全面振兴,就不可能达到中华民族的振兴;没有西部地区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最终成功。”(注:《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人民日报》1996年10月3日。)由此可见,发扬党的民族工作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对于努力开创新世纪民族工作的新局面,具有继往开来的作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40多年来,广西区党委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民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并且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主要是:民族工作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民族观、邓小平民族理论为指导,充分认识民族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和复杂性;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必须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必须从广西各民族的实际出发,既要注意民族工作的共性,又要考虑其特殊性,实行分类指导;必须把加强民族团结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使“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个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深深扎根于各族人民心中;必须正确处理国家扶持和自身努力的关系,充分调动各族人民的积极性,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必须大力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必须充分发挥民族工作部门的职能作用,协调社会各方面,形成民族工作的合力,等。这些基本经验,对于做好新世纪民族工作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利于我们从战略的高度和用世界眼光深刻认识新世纪民族工作的重要性。“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集中体现了党的性质、任务和宗旨,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新世纪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重要依据。江泽民同志指出,加强民族工作,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民族团结是国家之福,人民之福;民族分裂是国家之祸,人民之祸。民族问题处理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统一、社会的稳定和现代化建设的成败。从国际上看,苏联解体、东欧剧变,除了政治和经济上的其他原因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民族问题没有解决好。当今世界上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发生的冲突和战争,也大都与民族问题处理不当或外国势力插手民族纠纷有关。我们应该看到,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和知识经济的兴起,对促进民族融合、实现共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国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为我们做好民族工作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但是,世界并不太平,西方敌对势力亡我之心不死,他们不愿意看到中国的迅速发展和日益强大;不断拨弄是非,制造矛盾,总想在民族和宗教问题上打开缺口;推行“西化”、“分化”图谋,加强对我国进行渗透、颠覆和分裂活动。在国内,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广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边疆地区,也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区。这些新情况新问题有时也反映到民族关系上来。民族工作做好了,就能充分调动各族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实现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和进步;否则,就会影响民族团结,影响社会稳定,影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当前,做好民族工作,是加快经济发展、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和巩固边防的重要保证,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必须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进一步研究新的历史条件下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新形势、新特点,把民族工作提高到新的发展水平。
3.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利于我们把握全局和从现代化建设的总目标来理解新世纪民族工作的任务。当前,做好民族工作,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是落实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代表,也是中国各民族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当前,做好民族工作,真心实意地为各族人民群众谋利益,是我们党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所决定的,也是我们以实际行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要求。邓小平同志曾经深刻地指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不把经济搞好,那个自治就是空的。少数民族是想在区域自治里得到好处,一系列的经济问题不解决就会出乱子。”(注:《邓小平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67页。)由此可见,民族问题,说到底是个发展问题。只有加快发展,才能更好地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进步,增强民族团结。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区经济社会有了较大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但总的看,广西仍是后发展地区,经济总量不大,质量不高,经济结构存在着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就全自治区而言,各地发展也不平衡,特别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大石山区与桂东南沿海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因此,做好民族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要把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搞上去,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这既是各族人民的愿望,也是加快广西经济社会发展,顺利实现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所必需的。
二、党始终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为深入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着力研究和解决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社会生产力问题,提供了强大动力
1.要抓住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发展社会生产力的环境。广西的少数民族地区尤其是边远地区和大石山区经济长期滞后。90年代以来,广西区党委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充分发挥广西作为西南地区出海通道作用”的重大决策,加快以交通、能源、通信等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少数民族地区的人畜饮水、乡村公路、广播电视等生产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但是总的来看,少数民族地区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仍然比较落后,一些县和乡镇公路等级很低,而且损坏严重,车流不畅,信息不灵,不利于这些地区经济的发展。我们要把进一步加快包括边远山区、贫困地区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改善发展环境、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重大措施;积极推进“兴边富民行动”,在边境地区实施“边境建设大会战”,用3~5年时间使边境地区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在抓好建立水利保障体系、建设“西电东送”基地、完善西南出海通道、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同时,要继续以改善少数民族地区尤其是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把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2.要按照“十五”计划的目标要求,加快少数民族地区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的步伐,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广西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必须通过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充分发挥各地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比较优势,发展各具特色的经济。为此,首先,要加快调整产业结构。要在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同时,努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地方工业,全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大力发展特色旅游和其他服务业。其次,要合理调整生产力布局。要发展特色经济,全面实施五大经济区的发展规划,按各经济区的功能定位和分工,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发展特色经济,建设一批支撑区域主导产业形成的重大项目,逐步形成桂南、桂中、桂北、桂东、桂西五个优势互补、相互涵盖、特色鲜明、布局合理、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格局。再次,要大力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要从广西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发展集体经济和混合经济。少数民族地区尤其要创造宽松、平等的竞争环境,鼓励民间投资,拓宽私人资本准入,放手发展民营、个体等非国有制经济,使之尽快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3.要坚持扩大对外开放,打开山门,以联合促开放,以开放促开发,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广西是全国5个自治区中唯一沿海的少数民族地区,但是也应当看到,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生产方式仍然落后,商品经济还未得到长足的发展,历史积淀的沉疴太多,加上近代以来战事频繁,人口增长过快,资源消耗加剧,科学技术落后,影响了经济的发展。面向新世纪,要充分利用国内和国外两种资源,开拓两个市场,学会组织国内建设和发展对外经济合作这两套本领,加快自身的发展。要以沿海地区开放为龙头,学习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经验,加强与西南、华南地区的经济合作,实施“三沿”联动战略。首先,要加快建设环北部湾地区,同时加快南宁、柳州、桂林三市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建设,以带动全广西的对外开放;其次,着重建设西江干流区以及百色右江河谷、河池红水河经济开发区;再次,加快建设桂西南沿边开放经济带,通过与越南接壤的有利条件,加强同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合作。与此同时,要紧紧抓住我国即将加入世贸组织的机遇,坚定不移地扩大对外开放,大力发展开发型和外向型经济;要坚持以项目为中心,努力改善投资环境,千方百计引进更多的国内外资金、技术和人才;要进一步抓好边境贸易,加强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实现兴边富民。
4.要继续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扶贫攻贤的力度,有计划有重点地帮助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发展经济,脱贫致富。广西的贫困人口大部分生活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尤其是生产生活条件都十分困难的大石山区。在新世纪的民族工作中,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扶贫工作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我们要从全局的、政治的高度,继续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贫力度。坚持巩固温饱成果,以脱贫奔小康为目标,以农村最低收入人口为帮扶基本对象,以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和发展种养业为重点,多渠道地增加扶贫投入;要继续坚持异地安置和开发式扶贫相结合的方针,坚持扶贫到户,进一步巩固、发展已取得的扶贫成果。与此同时,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的方针,特别是要针对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自然条件恶劣和劳动者素质不高这两个带根本性的问题,把扶贫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生态和教育扶贫上来,把扶贫开发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使民族地区贫困人口在稳定解决温饱的基础上逐步摆脱贫困,进而在稳定脱贫的基础上向致富的目标迈进。
三、党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为加快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现代化的进程,推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协调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
1.弘扬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结合新的时代特点,推陈出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所谓“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就是各少数民族在千百年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经过不断的沉淀、积聚起来的生活习惯、风俗观念、宗教信仰、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生产技术等方面的总和。广西有11个世居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鲜明的特点,即具有经过世代相袭,层层积淀,不断发展的历史继承性;具有长期与中华民族其他文化相互影响,不断整合的兼容性;具有各民族相互交融,共同发展,多姿多彩的民族性。这种独特的、鲜明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蕴藏着巨大的精神财富和丰富的知识含量,应该加以挖掘、加工和改造,使其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文化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在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中,也包含了一些落后、消极和迷信的成份,必须摒弃其糟粕,吸收其精华,使之成为适应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具有本民族特色的现代文化,从而与整个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文化融为一体。一是要加强少数民族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事业重大工程项目的投入,发展少数民族语言的广播、影视事业等;通过少数民族的文化机构不断地挖掘和整理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并经常性地组织少数民族文化的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二是要全面推进各少数民族文学、戏剧、音乐、舞蹈、民歌的发展,办好少数民族的文学艺术创作基地特别是少数民族的音乐舞蹈创作基地;要团结好各少数民族的民间艺人,深入进行少数民族民间的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搜集和整理工作;广泛开展多层次、多样式的群众性的少数民族民俗、民间文化的交流和节庆活动。三是要举办各类少数民族文学艺术专业培训班,培养更多的少数民族文学艺术人才和文化管理干部,为发展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奠定人才基础。四是要增强各少数民族之间以及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开展各民族之间的文学艺术交流,促进民族文化的融合和发展,提高少数民族文化产品的质量和品位,从而使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发展少数民族科技教育事业,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的整体素质。改革开放以来,广西各少数民族的科技和教育事业有了较大的发展,但由于历史和地理上的原因,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区的科技和教育事业远远落后于汉族地区。因此,必须按照党“始终代表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的要求,努力发展各少数民族的科技和教育事业,以加速少数民族地区的全面发展。一是要从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实际出发,进行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体制改革,将国家“科教兴国”的大政方针具体化;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决定本民族和本地区的教育规划、学校设置、办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用语及招生方式等,有计划地发展本民族的教育。二是要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投入,除了各少数民族地区财政部门要增加教育的财政预算和支出外,自治区财政部门也要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增加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拨款,以加快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三是要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把少数民族地区的青少年培养成为既是文化人又是技能人的新型劳动者;有条件的少数民族地区,还应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更多的高等职业技术人才,以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四是实行“两个开放”的发展科教事业的模式,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科技和教育发展的步伐。所谓“两个开放”,一方面是对国内科技和教育发达的地区开放,另一方面是对国外科技、教育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开放;对国内开放主要是采取“派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对国外开放主要是采取“送出去,引进来”的办法。五是自治区内各发达地区的县(市)要对少数民族落后地区的县(市)实行对口帮扶的政策;发达地区的每个县(市)要在少数民族落后地区确定一个县(市)作为帮扶对象,每年要有计划地选派一定数量的科技人员和教学人员到对口帮扶的县(市)进行科技扶贫和教育扶贫,并给予一定的资金援助,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
3.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广西各少数民族有着优秀的传统文化,但也存在着一些与时代气息不合拍的消极、落后的思想观念和风俗习惯。这对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现代化进程都是十分不利的。因此,必须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按照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从实际出发逐渐消除落后观念及不良风俗习惯的影响,这也是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先进文化的一项重要任务。一是要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普法教育,在少数民族地区的群众中逐步树立法治的观念,做到人人知法、懂法、守法。二是要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科普教育,破坏迷信思想,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的科学素养,使少数民族地区的群众逐渐养成信科学、懂科学、用科学的新风尚。三是要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群众进行计划生育观念和现代婚姻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消除包办婚姻及早婚早育等不良习俗,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婚龄青年的婚姻质量和人口素质。四是要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群众进行民族团结和爱国主义的教育,促进各少数民族之间及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的交流、团结与融合,增强党和政府对各族人民的凝聚力,共同为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而奋斗。
四、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建立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团结稳定和社会进行提供了重要保障
1.党的领导,维护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团结稳定,代表了全国各族人民最根本的利益和愿望。维护团结稳定,是各族人民最大的愿望和根本利益,也是建立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础。江泽民同志指出:“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加强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是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注:《新时期民族工作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第34页。)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才能为各族人民的团结稳定创造良好的条件和重要的政治保障。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帮助广西各族人民当家作主,发展了经济,改善了生产和生活条件,创造了团结稳定的政治局面,使广西的民族工作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进入新世纪,广西也面临着一些影响民族团结稳定的因素。当前,国外敌对势力利用民族、宗教问题,特别是利用“法轮功”邪教组织,对中国政府进行攻击诬蔑,同时妄图搞乱少数民族地区,最终达到分裂中华民族、分裂中国的目的。在国内,改革开放进程中也遇到一些问题,诸如工人下岗增多,农民增收缓慢,少数民族地区的资源富集区域、异地安置地区与当地群众的矛盾增多等。因此,要维护团结稳定,实现长治久安,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维护全国各族人民的最根本利益出发,继续做好民族团结稳定工作;要进一步加强民族政策教育,使党的各项政策深入人心,让各族群众体验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要转变干部作风,廉洁自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树立干部新形象,密切干群关系;要关注民生,关心各族群众的疾苦,帮助他们提高生活水平,特别是要注意解决贫困地区、边境地区、异地安置移民地区、资源富集区的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问题和各种纷争,从根本上为各族人民的团结稳定、祖国统一奠定良好的基础。
2.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党始终代表各族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体现。实现民族区域自治,是广西各族人民的历史选择。广西的各个少数民族,处于小聚集、大杂居的局面,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先后建立了12个自治县和63个民族乡,保证了少数民族地区的高度自治,也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团结稳定和社会进步,促进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蓬勃发展。民族区域自治,是我们党正确处理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策和国家的一项政治制度。历史证明,它是党始终代表各族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体现;它的实施既能保证少数民族实现当家作主的权利,又能保障国家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大团结。经过几十年实践和考验,证明这项制度适合中国的实际,也符合广西的实际,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新的世纪,需要进一步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从根本上保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走向繁荣进步。首先,要抓好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配套法规的规定,我们要抓住这一时机,结合当前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和新形势,抓紧制订一些配套的法规,真正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落到实处。其次,要用足用好党和国家对民族地区的各项优惠政策,特别是当前要认真贯彻落实好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政策,制订好广西贯彻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具体实施细则,清理和废除过时的旧政策。再次,要加大执法力度,定期开展贯彻执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检查,对那些与《民族区域自治法》相违背或相抵触的政策和法规要坚决废除,对执行《民族区域自治法》不力或打折扣的要通报批评。总而言之,要发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推向前进。
3.培养和造就一批德才兼备、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代表各族人民根本利益的少数民族干部,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的成果。少数民族干部是党联系少数民族群众的桥梁。他们来自少数民族,熟悉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了解本民族的历史和现状,懂得本民族人民的思想感情和要求,并善于结合这些特点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同时,他们身居各级领导机关,代表各族群众的根本利益并经常向党和政府反映群众的要求和建议,使党和政府能够及时地了解群众的呼声,改进工作,完善制度,制定出更加适合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实际的方针政策。因此,全面落实“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必须培养和使用好少数民族干部。从广西来看,目前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存在着数量不足和素质偏低的现象,与新世纪发展以及“三个代表”的要求不相适应。今后,应在两个方面下功夫:一方面,要扩大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提高少数民族干部的比例。当前,广西少数民族干部比例偏低,与少数民族人口比例不相适应。广西现有少数民族干部总数只占广西干部总数的35.4%,比广西少数民族人口比例低近3个百分点;此外,少数民族科技干部和其他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短缺,特别是厂长、经理、高级工程师、主任医师、教授等专业人才还比较缺乏,应采取措施改变这种状况。另一方面,要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干部素质。改革开放以来,广西少数民族干部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整体上有所提高。但不可否认,一些少数民族干部思想政治素质不高,不能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有的业务素质较低,难于胜任工作。因此,为了适应新世纪的要求,需要大力提高少数民族干部的政治业务素质。首先,要有计划地组织少数民族干部学习邓小平理论,学习党的政策,学习现代科学技术,不断提高少数民族干部的整体素质;要结合新形势,教育少数民族干部树立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的思想,廉洁奉公,艰苦奋斗,树立全心全意为各族人民服务的思想,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贡献自己的全部智慧和力量。其次,要采取有力措施,提高少数民族干部的业务素质,根据人才需求,办好高等教育,有针对性地设置急需的专业,定向培养,并在录取、收费等方面实行优惠政策,促进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的成长;继续加强成人教育,利用各种渠道,将基础较好、有发展潜力的各类业务骨干,选送到国内外进修,或选派一些少数民族干部包括少数民族妇女干部到中央和国家机关及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对口挂职学习,提高领导和管理水平。再次,要多渠道拓宽学习途径,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东部地区到少数民族地区对口培养干部,缺什么补什么,学以致用;鼓励在职少数民族干部攻读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并帮助其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难;要根据形势发展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要求,及时选拔一批年富力强的少数民族干部进入各级领导班子,注意进行少数民族地区干部的以老带新、交流锻炼和外派挂职提高,多形式、多渠道培养和壮大少数民族干部队伍。
历史在前进,改革在深入。广西各族人民在党的十五大精神指引下,在自治区党委的领导下,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在新的世纪里努力建设一个民族团结、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的新广西。
[收稿日期]20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