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在降低TACE术后股动脉穿刺处出血发生率中的应用论文_孙亚莉,李正静,郑晓宇

(江苏省肿瘤医院介入科 江苏 南京 210009)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 PDCA 循环降低股动脉穿刺术后穿刺部位出血发生率的效果。方法:成立持续质量改进(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CQI)项目小组,统计2015年1月—12月全年股动脉穿刺的例数,针对出血的病人进行原因分析,找出主要原因,制定相应的改进对策并落实。结果:股动脉穿刺术后穿刺点出血发生率由1.51%降低至 0.50%。结论:运用 PDCA 程序,有效降低股动脉穿刺术后出血发生率,提升临床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6-0157-02随着新技术、新器械及新影 像设备的不断发展,介入诊疗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现在成为与内科、外科齐名的第三大支柱性学科。股动脉因具有粗直、固定、位置表浅[1]、搏动明显、便于穿刺等特点,是血管内介入治疗最常用的穿刺部位。根据我科的实际情况,股动脉穿刺处出血主要表现为:穿刺处敷料外观渗血、穿刺处皮下淤血、穿刺处血肿。

发生此类事件,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满意度,对患者心理、生理造成一定的影响,如发现不及时甚至威胁患者生命。为此,本项目将PDCA循环应用于股动脉穿刺术病人的护理中[2],对其进行持续改进与完善,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5年1月—12月我科行股动脉穿刺术795例,其中男性406例,女性389例,年龄38~87(58.1±13.5)岁,发生术后出血12例,出血发生率1.51%。

1.2 方法

1.2.1 PDCA循环

1.2.1.1计划(P)2016年1月开展多部门合作,成立持续质量改进CQI小组,启动“降低股动脉穿刺术后出血发生率”的质量改进项目,成员包括:本科室医生、DSA室护士、病房护士。组织学习本项目的主要内容,讨论改进措施,并做好人员分工。 就股动脉穿刺术后出血的具体原因进行现状调查,通过深入分析,得出股动脉穿刺术后出血的主要原因,详见图。根据这些主要原因制定计划如下:

(1)设计调查问卷、监测表格:《股动脉穿刺术后患者体位要求知晓率及执行率监测》、《术中穿刺点压迫止血时间监测》、《护士足背动脉测量标准掌握情况监测》;

(2)制定床上翻身流程、足背动脉搏动监测规范化培训;

(3)进行方案改进,定期整理数据。

图 穿刺点出血原因分析鱼骨图

1.2.1.2执行(D)

(1)术前,病房护士了解每位术前患者常规检查,尤其观察凝血功能,管床护士负责跟踪,发现异常及时与管床医生沟通;做好术前常规宣教,尤其做好床上使用便盆以及平卧位单腿伸直翻身的指导与练习。

(2)术中,导管室护士和医生负责,医生术中拔出导管后压迫穿刺点5~10分钟,然后纱布加压包扎。导管室护士负责记录,登记在表《术中穿刺点压迫止血时间监测》中。

(3)术后,导管室及病房护士负责[3],导管室护士宣教术后体位及转运过程中预防股动脉穿刺处出血的注意事项,检查穿刺处敷料包扎情况,是否过紧或过松,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术后常规每小时观察穿刺侧肢体足背动脉搏动及穿刺点有无出血、青紫、血肿情况,特殊患者每半小时观察一次。病房护士负责填写表《股动脉穿刺术后患者体位要求知晓率及执行率监测》。

1.2.1.3检查(C)

(1)每日检查术中穿刺点压迫止血时间是否符合规范,见表《术中穿刺点压迫止血时间监测》。

(2)每日检查股动脉穿刺术后患者对术后体位要求的知晓率及执行情况,见表《股动脉穿刺术后患者体位要求知晓率及执行率监测》。

(3)每月召开一次小组会议,回顾当月的执行情况,各成员相互交流督促。

1.2.1.4处理(A) 质量改善小组每月组织召开1次小组会,对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讨论、分析、总结每月一次汇总,对检查结果中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经验加以总结,对有疏忽遗漏的部分加以补充,最终确立健康宣教小处方,制定TACE术后患者翻身流程。

1.2.2效果评价 将2015年1月—12月我科的股动脉穿刺术后出血发生率作为PDCA实施前数据,2016年1月—12月我科的股动脉穿刺术后出血发生率作为PDCA实施后数据,比较实施前后股动脉穿刺点出血发生率。

1.2.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进行描述,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见表)

3.讨论

PDCA循环的实施有效降低了股动脉穿刺术后出血发生率 PDCA程序是一种科学的质量改进方法,是一种主动寻求质量改进的行为,能够有效提高医院服务质量的体现,改进医院管理水平等方面[4-5]。利用PDCA循环原理,通过1年的实践证明,借助PDCA的方法分析日常工作程序,判断股动脉穿刺术后发生出血的关键影响因素,根据问题组建专业团队,通过专业的讨论与分析,运用头脑风暴法、回顾法等对术后患者的护理进行全面剖析[6],借助团队的力量找出问题及影响因素,实施干预措施,规范术后护理,增强可操作性,监督预防措施的落实,从而降低股动脉穿刺术后出血发生率,促进了医院医疗质量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Tavris DR,Wang Y,Jacobs S,et al.Bleeding and vascular com—plications at the femoral access site following percutaneous-cornary intervention(PCI):an evaluation of hemostasis strate—gies[J].J lnvasiveCardiol,2012,24(7):328—334.

[2]马慧英.股动脉穿刺点不同止血方法的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0,06:83-84.

[3]齐丹青,姚济荣,杜汉萍,等.预见性护理降低股动脉穿刺点局部血肿发生率的研究[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4,23(6):539-541.

[4]郑红玲.PDCA循环在降低老年糖尿病病人低血糖发生率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7,02:254-255.

[5]张先军,轧春妹,耿丽,郭燕云,韩津萍,尤炜.动脉压迫止血器应用于肝癌介入术后患者效果的Meta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6,07:874-880.

[6]罗雅,胡晓春,施昌盛,乔彬彬,虞希祥.股动脉穿刺后血肿形成的影响因素及护理策略[J].现代实用医学,2017,02:274-275.

论文作者:孙亚莉,李正静,郑晓宇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2月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1

标签:;  ;  ;  ;  ;  ;  ;  ;  

PDCA在降低TACE术后股动脉穿刺处出血发生率中的应用论文_孙亚莉,李正静,郑晓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