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靖楠
黑龙江省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摘要:随着我国工程建设水平的提升及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我国房屋的内部结构设计取得了一些长足的进步,但依旧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解决。针对我国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现状,需要不断对施工过程中的基础设计进行精进与完善。本文简要阐述了几种常见的房屋基础设计样式,讨论了房屋结构设计中的问题及现状,提出提高房屋结构基础设计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房屋建筑;结构设计;基础设计
对于房屋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而言,基础结构设计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因为房屋的结构设计决定了房屋上部的负荷能力,影响整体施工建筑物的质量与稳定性。为了满足社会经济发展与居民日益高涨的精神文化需求,延长房屋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必须对于房屋建筑工程的几种基础形式进行详细了解,根据各自的结构特点与优势,确定整个工程的设计实施,对工程设计进行优化完善,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与使用效果。
1 普遍的基础设计形式
1.1 关于独立基础
所谓独立基础设计形式,就是运用刚性或柔性的柱下基础,对建筑物运用圆形或方形的柱子进行支撑。当柱距较大时,使用独立基础,这样虽然比较经济,但建筑不够坚固。然而为了增强建筑的整体性,往往对独立基础设计采用拉梁结构,以适应地基变化和增强抗震能力。当多层建筑的上部结构为框架体系时,此种结构的基础应该采用独立基础;大多数民用建筑的基础,一般考虑采用独立基础。
1.2 关于柱下条形基础
此种基础的设计方式是当柱子负载较大或地基很差时,采用独立基础无法满足承载力要求的情况下而采用的基础设计方式。条形基础具有较大的承受能力,对调整不均匀沉降有良好的作用。然而当柱距较大时,条形基础的刚度也不是很好,调整不均匀沉降的能力也下降,所以采用条形基础时,柱子之间的距离不宜过大。虽然柱下条形基础设计是一种较好的基础设计,但是它有自己的适用范围,不能滥用。
1.3 关于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
当地基承载力低,土质不均匀,而建筑的上部结构负载很大时,如采用其他的建筑基础,使得基础之间没有空隙,基础底面积重叠,没有足够的底面积,这时通常采用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的整体刚度比较大,可以将柱体的不均匀沉降调整的相对均匀。对于一些不均匀且松软的地基,先进行一定的碾压处理(或换填),以提高地基的承受能力,然后在处理过后的地基上做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筏板基础又分为平板式筏板基础(当基础负荷相对不大时)梁板式筏板基础(当基础负荷相对较大时)。
2 关于基础设计的注意事项
2.1 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
在进行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时,选择的基础形式要与其上部结构互相适用,地面尺寸还要与地基承载力想适用。为了使建筑物的地基变形不会超过规定的允许值,避免出现结构损坏,建筑物倾斜、开裂等事故,充分的保证地基的稳定性,还应该对建筑物地基的变形及稳定进行充分详细的验算。任何一种设计方案,只有通过相应的施工技术手段,才能使设计方案变成现实。因此,设计者对建筑物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水平要有充分的了解,并结合相应的工艺技术水平对其设计的方案进行相应的该进,确保最终施工的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关于软弱地基的设计
大多数承载力低、含水量大的软弱地基的基础设计都应该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施工建设,在不破坏地表整体性的情况下,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使其不超过地基的承担力,达到控制地基的沉降的目的。根据地基条件的改变,具体分析基础设计的改变方法,来适应地基的状况。当基底承担的压力相同时,地基和基底产生变化,为确保地基的变形在一定的范围内,应在合理安全的范围内增加基底面积。软弱地基的施工操作,应该根据软弱地基形成的多样性,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科学合理的选择最优良的施工方案进行施工,稳固地基,才能有助于提高软弱地基上的房屋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减少对于邻近建筑物及环境的不利影响。
2.3 关于沉降缝的设置
房屋建筑物的沉降缝设置是为了避免建筑物地基出现沉降问题,形成裂缝,造成建筑物损坏而设计的垂直缝。建筑物的建造不可能都在相同的地基上,不同的地基其高度、负荷能力与机构都具有差异性,因此为避免不均匀的沉降现象产生,造成建筑物的损坏,一般情况下都会在具体位置设置垂直缝,将建筑物分隔成各自独立的单元,增加建筑物的使用性。但是由于沉降缝的设置影响地基的稳定性,所以在地基基础设计中增加了施工难度,可能会出现一定的施工问题。
3 关于基础设计的改良措施
3.1 科学合理设计,确保抗震性
多数中小型砌筑材料和砂浆砌筑而成的房屋使用的都是纵横墙共同承重结构,因此纵横墙要注重对称性与均匀性。纵横墙的沿平面要确保平整对齐,沿竖向注意连续性。此外,房屋的基础设计中在转角和尾部不应该设计楼梯间,在挑檐上避免使用没有锚固的钢筋混凝土,这样才能确保房屋建筑物的稳定性,提高抗震效果。而对于使用大量钢筋混凝土,具有高层结构的房屋建筑物,应注重双侧安置抗侧力结构,才能确保房屋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3.2 合理优化基础结构
房屋建筑多层结构刚度均匀,适宜应用底部剪力法;如果房屋建筑结构底层框架附带混合结构且厚度较薄,应该考虑塑性变形带来的集中性影响。一般而言,底层框架结构只含抗震墙,因此底层框架混合结构剪力的分配,不能按照一般的框架抗震墙来计算,需要选择“双保险”的方式来计算,抗震墙承担所有剪力,框架根据刚度比例承当一定的剪力。在进行刚度技术时,框架刚度不产生折减,抗震墙产生折减,通常折减至刚度的20%~30%,考虑到由于地震作用而形成的倾覆力矩造成底层框架中的附加轴力,不能用简单的单向板的计算方法来代替连续板的计算方法。双向板查表计算时,不能忽略材料泊松比的影响,否则,由于跨中弯矩未进行调整,将使计算值偏小。
4 结束语
关于房屋建筑的基础设计是一项系统完整,具有复杂性的工程,但是确保基础设计的优良就可以有效保证房屋建筑物的工程质量,因此房屋基础设计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工作。本文简要介绍了独立基础、条形柱下基础于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的基本特点与操作施工。列举了房屋基础设计中的几点重点注意事项,例如注重设计方案的科学合理性、注重软弱地基与沉降缝的施工操作。针对房屋基础设计的重点关注事项提出科学设计、合理优化的行之有效的改良措施,提高房屋建筑物的质量与使用功能,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刘建鑫.高层建筑结构地下室和基础设计应注意的问题[J].山西建筑,2011(4).
[2]李剑波.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异形柱节点受力特点分析[J].价值工程,2011(1).
[3]张海萌.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常见的问题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28):26-27.
论文作者:郭靖楠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0
标签:基础论文; 地基论文; 建筑物论文; 房屋论文; 结构论文; 刚度论文; 钢筋混凝土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