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是对公路桥梁施工中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进行分析,提炼出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技术要点,并找出施工过程中容易存在的问题,然后给出建议,给予公路桥梁施工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公路桥梁建设;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施工质量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我国公路桥梁不断增多,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作为公路桥梁建设的基础形式以其实用性和便捷性被广泛使用,钻孔灌注桩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公路桥梁的安全。而钻孔灌注桩施工又是一项较为隐蔽的工程,施工中的不可预见性大,很容易被人忽视留下隐患。所以,一方面技术人员要寻找出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法;另一方面,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应给予高度的重视,认真仔细的对待公路桥梁施工建设。
1公路桥梁中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技术要点
1.1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在公路桥梁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打好基础才能高屋建瓴,施工前的准备阶段是一个工程的核心和基础,公路桥梁施工采用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前期就应做好准备工作,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公路桥梁施工现场的勘察。施工单位应从相关资料中了解水文情况,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给出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和设计图纸。施工方案的设计需要设计者们准备好预选方案,用来避免突发状况的发生。
(2)对施工所用的原材料进行严格检验。施工原材料实施一定的检验准备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它能保证施工原材料能够以高质量的品质进入公路桥梁施工现场,保障施工建设的整体质量,确保公路桥梁施工的顺利进行。
(3)校正好各个测量仪器,以便进行好勘测工作。灌注桩所使用的水源需要工作人员进行十分严格的监督,同时,为了保证泥浆循环系统能够正常运行,还要设置好泥浆池和沉淀池的所在地。
(4)除此之外,还应当做好检查监督的工作,加强对工程承包商的监督力度,保证放样复核工作的实施。同时还需要依据科学、文明、环保的建设方法进行施工建设,比如:建立安全生产体系、做好环境保护措施、应急措施的设立等。
1.2公路桥梁施工中钻孔灌注桩的具体施工步骤
(1)钻孔灌注桩的放样及埋设护筒。钻孔灌注桩桩体位置准确与否关乎整个桩体的好坏,只有桩体对位精准才可以保证公路桥梁的整体连续性,在明确桩体的具体位置后才可以埋设护筒。通常情况下,护筒的直径需要大于桩体直径,钻孔里的钻孔在这种情况下才能自由作业,相比于原地面埋设的护筒的顶端需要高出约0.3m,而且护筒的埋设深度也要大于1.5m。埋设过程中护筒需要保持垂直,其中心要对准桩的中心,护筒的底部及周围应用粘质的土壤分层式的捣实、填平。要保持护筒接头处的内部的干净,防止露水现象发生。
(2)制备泥浆。泥浆在钻孔灌注桩技术的施工中起到的作用主要是护壁以及防止坍孔,防止坍孔的原理是让泥浆在孔内产生压力,从而形成一层胶膜。一般泥浆的配置要求我们泥塑性指数大于16,含砂率小于5%,相对密度在1.2和1.4之间,但是实际情况下要根据现场的土质情况具体分析,避免泥浆在施工中太稠或者太稀。泥浆的配置首先要将黏土捣碎,然后放入护筒内用冲击锥进行冲击,只有当黏土转变成泥浆时我们才能进入下一步工作。
(3)钻孔和清孔工作。泥浆配置完成后我们就能开启机器进行钻孔了,钻孔过程中应连续的不间断的施工,尽可能的不中断,防止坍孔现象发生。与此同时,要及时仔细地记录好各项钻孔数据,注意到土层发生的变化情况,必要时进行抽样检查,核实数据,为后期的维护检查做好工作。钻孔工作完成后应该将钻孔清理干净,这就是所谓的清孔,目的是防止沉渣物的沉淀,减少过厚的沉淀层对桩基承载能力的影响。
(4)钢筋笼的制作和安放。控制公路桥梁钻孔灌注桩稳固性的基础就是钢筋笼的高质量,所以制作之前就应当对制作材料进行严格的审核检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好钢筋笼的规格,减少误差,仔细严格地进行钢筋笼的拼装及焊接工作,确保钢筋笼的质量。其中,钢筋笼的大小应和钻孔灌注桩的保护层厚度相适应,否则会出现钢筋笼放不进去或缝隙太大的情况出现。制作完成后要有个质量检测的过程,不符合的就要进行补焊工作,保证后期工作的顺利进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安放过程中钢筋笼始终要保持正放的状态,控制好钢筋笼的倾斜程度,防止钢筋笼左右摇摆与孔壁发生碰撞,造成损坏。
(5)导管安装。砼采用导管灌注,导管内径根据桩径进行选择。钢筋笼安装就位后,立即着手安放导管。导管安装前需经过密水承压试验和接头抗拉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根据孔深配置导管长度,安装导管不得放到孔底,导管下口距孔底间隙应控制在20-40cm内。导管按密水试验合格时的节段进行,应编号标明长度,安放时逐节拧紧吊放做好记录。
(6)二次清孔。为保证钻孔桩质量和提高支承能力,在灌注桩体砼之前,对已钻成的桩孔必须进行二次清孔。清孔采用二种方法:抽浆法和换浆法。当用反循环钻孔法终孔时,可采用抽浆法清孔,当用正循环钻孔法终孔时,可采用换浆法。二次清孔的泥浆比重应为1.02~1.10,沉淀厚度根据桩类型进行选择,但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7)水下混凝土灌注。二次清孔完毕后立即进行水下砼灌注。灌注水下砼采用直升导管法,隔水采用拔球法。导管在使用前要对其规格、质量和拼接构造进行闭水和承压试验(闭水承压试验的水压力不小于孔内水深的1.3倍)。水下砼灌注要特别注意首灌砼。方量需计算,首灌实际方量宜多不能少,灌注应连续,不得中途中断,导管接头不得漏水或进空气;提升导管时,不得摇动,要维持孔内静水状态,要保证导管底部埋入砼不少于2m,并不得进水。灌注完成后的钻孔桩桩顶应比设计高度至少高出50cm,以便截除桩头软弱层砼后保证桩的质量。
2钻孔灌注桩技术应用过程中常见问题和解决措施
2.1钻机掉钻、卡钻的问题
该问题是公路桥梁采用钻孔灌注桩施工中非常常见的问题,造成该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是:一、钻杆的接头安装不紧密,使得钻孔工作时钻出现松动的情况。二、清孔工作不到位,钻孔内的碎渣没有及时清理,钻孔时在碎渣的作用下容出现掉钻、卡钻。三、机器零件不达标没有更换,机器性能得不到保障。解决该问题关键在于提升施工人员的工作态度,让其在工作中做到仔细、认真、严谨。
2.2孔壁的坍塌问题
孔壁坍塌问题会严重影响到公路桥梁的施工进度,延长施工期。形成该问题大部分是由于护筒埋设太深亦太浅,或者是施工中工作人员的操作不当。所以,为了避免此类问题发生,就要在施工中用对操作方法和步骤,同时,要科学合理地分析护筒的埋没深度。
2.3钻孔出现倾斜现象
假如钻机放置的地势不平坦,就会钻机在钻孔的过程中产生倾斜,施工人员无法控制钻孔的深度和钻出孔口的大小;当然测量从一开始就不准确又或者施工人员没有按照设计好的图纸进行施工缺乏工作严谨性的话,必定会让公路桥梁施工产生误差,钻孔也会出现倾斜现象。解决该问题,一需要保证施工地势的平稳性和施工钻机的稳定性,使钻孔过程中钻杆始终保持垂直状态;更需要的是公路桥梁施工人员有着较强的工作严谨性。
2.4缩孔现象
由于地层质量较差、泥浆比重较低,护壁效果差,容易造成缩孔现象。解决问题措施:应采用优质泥浆,降低失水量;成孔时,应加大泵量,加快成孔速度,在成孔一段时间内,孔壁形成泥皮,则孔壁不会渗水,亦不会引起膨胀;在钻进或起钻时经常提升钻头扫孔;如出现缩孔,采用上下反复扫孔的办法,以扩大孔径。
3公路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需要克服的技术难题
3.1钢筋笼上浮的难题
钻孔灌注桩施工中混凝土或者导管都会对钢筋笼产生一定向上的作用力,从而出现钢筋笼上浮的状况,该情况的出现往往对公路桥梁后期的施工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对于该难点,需要我们在安放钢筋笼的时候采用一定质量的混凝土来压制上浮的钢筋笼,将导管尽量的插在孔径的中间位置也能略微地控制住上浮问题。
3.2混凝土灌注时出现的灌浆气塞难题
灌浆气塞现象主要是混凝土灌注时导管中气体受到压缩后造成的,往往是施工一段时间后产生,对后续工作影响较大。解决这个难题需要施工人员把控好灌浆位置,尽可能地将灌浆位置偏向导管,以此来去除导管中存在的空气,选用具备筛眼的钢管用于导管口位置也能起到透气防气塞的效果。
总结:钻孔灌注桩技术作为一个普遍使用的施工技术在我国公路桥梁施工建设中日趋成熟起来,在工程建设中发挥了突出的作用。当然钻孔灌注桩技术的使用还面临着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着公路桥梁施工建设的质量。因此,我们要解决好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使施工建设人员获取更好的工作经验,更加完善好我国公路桥梁施工建设中的钻孔灌注桩技术技术,为我国公路桥梁施工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马达刚.分析公路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监理要点[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4,(8):137-139.
[2]肖辉燕.路桥施工中钻孔灌注桩技术的应用分析[J].房地产导刊,2015,(11):355.
[3]柳忠胜.公路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河南建材,2012,(04):153-154.
论文作者:纪均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6
标签:钻孔论文; 桥梁论文; 导管论文; 公路论文; 钢筋论文; 泥浆论文; 工作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