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丰县公路发展总公司 广东 新丰 511100
摘要:旧水泥路面存在不同程度的质量病害,其处理的方法比较复杂而且效果也有一定差异。本文对水泥路面加铺沥青面层施工中的问题提出一些看法,并对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希望能为类似工程研究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水泥路面;沥青面层; 施工技术
引言
随着交通量的剧增和汽车轴载日益重型化,原有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已经出现露骨、开裂、断板、沉陷、等路面损坏,影响了道路的正常运营,并且后期维修难度较大。因此,在此种情况下,加大力度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面层进行研究和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旧水泥路面评价
针对旧水泥路面进行评价是水泥路面改造的重要一环,评价是否客观直接关系到改造结构设计是否合理。本文将从路面损坏状况评定、接缝传荷能力状况评定、评定结论分析三方面进行介绍。
1.1路面损坏状况评定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损坏状况采用断板率和平均错台量两项指标评定,按JTJ073.1—2001《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技术规范》规定调查和计算断板率;错台调查可采用错台仪测接缝两侧板边的高程差,调查路段内各条接缝高程差的平均值表示该路段的平均错台量。路面损坏状况分为4个等级,各个等级的断板率和平均错台量的分级标准如表1所示。
1.3评定结论分析
当断板率和平均错台量评定等级为优良或中并且接缝传荷能力评定等级为优良或中这种情况下才能对路面进行加铺沥青面层改造,对于断板率、平均错台量、接缝传荷能力评定等级为次或差时,一般不适合在旧水泥路面上直接加铺沥青面层。
2.旧水泥路面维修施工工艺
进行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之前必须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进行维修,水泥路面病害处治将直接影响到加铺后路面的使用效果,进行维修改造后的路面才能达到良好的预期效果。
2.1接缝维修
旧水泥路面纵、横缝先采用机械切缝机进行开槽,用高压空气清除接缝内杂物并用水清洗,然后填灌裂缝进行防水处治;在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纵缝处切出宽15mm的缝后,用半固体填缝料填充,对板角裂缝,首先按板角断裂的破裂面的大小确定切割范围,再用液压镐凿除破损部分。在新旧混凝土之间加设传力杆并在旧路面板接缝面涂刷沥青,然后浇注快硬水泥混凝土,浇完后用养护剂养护,待混凝土达到强度后再加铺罩面。接缝处理及路面其他病害处理后喷涂乳化沥青,用沥青混凝土补满并压实,使得处理后旧混凝土的强度、平整度、路拱横坡均满足路面施工设计和规范有关要求。
2.2板体脱空维修
将旧水泥混凝土板破坏严重或弯沉较大板体经过破碎后运走,并对原场地进行清扫,清扫后进行人工夯实原垫层及土基。用水泥混凝土浇注至原路面基层顶面,后浇注C30混凝土与原有道路接平。如旧混凝土板弯沉不严重可采取注浆措施进行修补。
2.3路面补强
对于破损不是很严重的旧板,注浆措施对修补旧混凝土路面板底脱空的效果十分明显,但是必需同时采取加罩面等其他措施进行处理。针对破损严重的旧板可采取破碎运走后进行基层和垫层的补强。
3.沥青面层施工
3.1铺设玻纤网土工格栅施工工艺
人工清扫或用水清洗处理完毕旧水泥路面,保证路面无污染、杂物清除干净。首先喷洒粘层油,粘层油选用阳离子乳化沥青,并采用专用车辆喷洒。保持路面干燥,将土工格栅一端用固定铁皮和钉子固定在已洒布粘层沥青的下层结构上,钉子用锤击射入,使得格栅纵向拉紧时玻纤横向均处于挺直张紧状态。在铺设玻璃纤维土工格栅时,保持其铺设平顺紧绷,横向搭接长度宜为70mm左右,纵向搭接长度宜为170mm左右,并根据摊铺方向,将后一端压在前一端之下,采用胶轮压路机碾压。
3.2施工放样
铺设下面层时,在铺筑宽度两边每隔10m设置一个立柱,立柱上架设Φ3mm钢丝线,钢丝线高出路面面层设计标高20cm;对调控点、变坡点等特殊点作出明显的标识。下面层釆用每台摊铺机走双基准线中间方式控制纵、横坡度,以确保平整度。上面层釆用浮动基准梁控制摊铺。
3.3沥青混合料摊铺
摊铺采用滑撬自动找平装置,摊铺前要调整好找平装置。沥青混合料出料温度在140~160℃左右,摊铺温度不低于130℃。随时调整摊铺速度与供料速度的衔接,使摊铺能够均匀、连续,一般保持摊铺机前有3台运料车等候。
3.4沥青混合料碾压
混合料碾压温度不低于125℃,首先采用双钢轮压路机初压3遍,每次重叠30cm。然后用轮胎压路机复压2遍,最后用双钢轮压路机终压2遍。碾压过程中压路机不得在新铺的面层上转向调头、快速启动、制动和停机等候,碾压速度初压控制为2km/h、复压控制为4km/h、终压控制为3km/h。当压路机来回交替碾压时,前后两次停留地点应相距10m以上,并应驶出压实起始线3m以外。压实设备必须配有钢轮压路机、大吨位轮胎压路机及大吨位振动压路机,能按合理的压实工艺进行组合压实。
4.工程实践
为检验本文所述施工工艺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效果,本文将此施工工艺实施于某公路路段,该公路全长为7.8km,加铺层为4cm改性沥青上面层AC—13、6cm改性沥青混凝土AC—20。在路段改建完成后对其进行平整度与渗水系数检测,采用连续式平整度仪,对平整度检测结果如表3所示。
根据表4所示,加铺沥青路面渗水系数平均值为61.6ml/min,检测结果良好,证明加铺后沥青路面质量符合要求。
5.结语
综上所述,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可以有效地改善道路的使用品质,提高路基的稳定性和沥青路面的水稳定性。因此,作为相关施工人员应当加大力度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分析,并对多种影响因素进行合理化控制,以促进沥青面层加铺的实际价值的有效发挥。
参考文献
[1] 杨伟明.水泥路面加铺沥青面层施工技术[J].交通世界. 2017(Z2)
[2] 李爱平.水泥路面加铺沥青面层施工工艺[J].交通世界. 2017(16)
论文作者:潘时锋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3
标签:路面论文; 面层论文; 沥青论文; 混凝土论文; 水泥论文; 压路机论文; 病害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