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榆树市保寿中心小学校 130432
有人说:语文是一颗明珠,从大秦流到大汉,从大汉流入大唐,然后写成了一部厚重的春秋。语文是一段历史,纵然在岁月的欺瞒中,仍然像胡杨,命定一千年不倒的一种魂魄……但究竟什么是语文?又如何学好语文?这是现今社会上从孩提到大人不得不去思考的一个问题。
语文,是听、说、读、写、译的语言文字的能力及语言知识、文化知识的统称,可以简称为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结合体。但从字面上看,语就是语言,文就是文学,是进行表述、纪录、传递口头或者书面信息文字言词的存在形式,是描述事实、引证思维、陈述思想、抒发情怀及改造事物和思想信息定位的一种意识存在内容。那么究竟如何学好语文、提高其素养?笔者有一些拙见,仅供参考。
一、有效的课堂学习,是提高语文学习素养的重要基础
无论是人的成长,还是某项工作的起始,最初都是一张白纸,需要我们在今后的人生中给予丰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学习也是如此,我们从不识字到识字,从不规范的逻辑思维到有语法修订前后关系紧密的各种表达,以及我们能听懂外来事务的叙说或者古人的诗词论句,都离不开课堂上老师的讲解及自己的知识储存;无论是听、说,还是读、写、译,没有一个良性的思维判断、语法程序的正常修定和解译以及有效的字词理解,很难说这个人在语文素养方面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水准?那么这方面的能力从何而来?是课堂中老师的言传身教、精辟讲解,是老师用严谨的语法关系的言辞配合着意境中的各种动作,传到我们耳中,定格在我们的脑海中,奠定了我们学好语文的基础,完善和丰富了我们知识的底蕴。
二、课外阅读,丰富了提高语文素养的手段
宋苏轼在《宋安淳秀才失解西归》中写到: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他日名宦恐不免,今日栖迟那可追。以及《送任汲通判黄州兼寄其兄孜》中曰:别来十年学不厌,读书破万卷诗愈美。明于谦在《观书》中写道:书卷多情思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所有这些,都说明了阅读的重要性,是提高语文素养并达到更高层次的手段。因此,只要我们平时坚持课外阅读,储备文学知识,提高文学素养,就能达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更高境界。
三、社会实践活动,是提高文学素养和艺术创作的源泉
文学源于现实,是现时的反映。只有深入生活,随时留意观察景色、环境、人物、风情、社会现象、风土人情、历史渊源等,才能将这些感受储存在脑海中,从而形成文学呈现,成为日后创作积淀。因此说一切灵感都是生活经验的产物,是创作文化和艺术的源泉。
总之,关于提高语文素养,都要因人而异,各有千秋。但万变不离其宗, 既要有良好的基础做底蕴,又要有先人的经验做积淀,还要有现实的生活做源泉。离开这三点,我们将一事无成,虽然偶尔写出来了,但也经不起岁月的推敲,只能昙花一现。以上观点,纯属愚见。
论文作者:胡少金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6年10月总第20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31
标签:素养论文; 语文论文; 文学论文; 知识论文; 都是论文; 源泉论文; 语法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6年10月总第20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