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小企业专利管理与发展战略_专利管理论文

论中小企业专利管理与发展战略_专利管理论文

论中小企业专利管理与发展战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发展战略论文,中小企业论文,专利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92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148(2006)05-0003-03

一、优化专利管理是中小企业总体发展战略的核心

新经济的兴起和发展以及中国加入WTO,使我国中小企业置身于与西方发达国家同等条件下进行科技经济竞争的市场环境中。由于“新经济”以知识为核心生产要素,各发达国家的中小企业正利用知识产权抢占技术的制高点,排挤竞争对手。市场的竞争,从实质上看表现为技术的竞争,而技术的竞争实际上是争夺专利权的竞争。因为专利包含了对技术市场和商品市场的竞争与垄断,从这一角度看,中小企业对技术和市场的占有基本上通过专利手段实现[1]。因而,优化专利管理成为中小企业总体战略的核心。专利管理与中小企业发展战略高度整合,成为战略管理新的发展趋势。优化中小企业专利管理,提高专利绩效,无疑将是中小企业发展创新极为重要的工作。

1、日美等发达国家中小企业专利管理取得了许多成功经验

从世界范围看,发达国家特别是日美等国中小企业专利战略在实施当中,以中小企业专利绩效管理作为发展战略的基础和依托,在中小企业专利管理上不乏成功的经验。一是日本。20世纪80年代以后“泡沫经济”全面崩溃,日本中小企业陷入不佳境地,但日本中小企业优化企业专利管理过程,把发展战略建立在强化专利绩效管理的基础上,并作为中小企业总体战略来考虑,这是日本经济实现飞跃的成功经验。这一战略的实施成功,可以从日本产品尤其是技术密集型终端专利产品在全球市场上极具竞争力得到体现。二是美国。近几年美国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大增,与其各类企业专利管理实力的增强密不可分。例如,从事软件开发的恩科公司纯利润的24%用于研究开发,每周有2件新技术申请专利。它还通过并购其它公司增强优势。美国孟山都公司经营野生大豆,就提出64项专利申请,其内容详尽,足以垄断这种大豆的产、供、销和科学研究[2]。许多美国中小企业无不是依靠对自己的专利产品运用与管理能力成长起来的。

2、如何寻求动态的竞争优势是中小企业战略管理的焦点

由于当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在国际市场上,机械产品7-8年、汽车4-5年、电子产品1-2年就要更新一次。产品的生命周期大大缩短,社会需求不断提高且变化迅速,其中专利产品创新不仅是中小企业生命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国经济振兴和发展的主要途径。值得注意的是,中小企业的产品与技术的联系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即一种产品的开发、生产和使用经常涉及一种以上技术,同时某种技术能够运用到一种以上的产品开发和生产中,中小企业就往往呈现出多种技术共存的现象,这就需要具备协调配置各种技术的知识和能力。纳尔逊和温特将技术体制(technological regimes)作为描述关联产业创新活动的模式,这一概念后来被视作一系列基本技术特征的结合。如反映在既定数量技术研究投入情况下创新难易度的机会特征,反映防止技术被模仿和创新技术盗用(转移)特征,以及代表在前期创新后下一期能够继续创新的概率的技术累积特征。由关联产业创新活动及其制度安排形成的技术体制或部门创新体系(sectoral innovation systems),是中小企业获取知识并高效转化为生产管理能力的最重要通道。在日益发达的当代专利制度下,技术环境和外部市场的迅速变化,中小企业关注的焦点应在于如何寻求动态的竞争优势。

3、加强专利绩效管理能使中小企业的R&D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中小企业以自身的研究与开发为基础,并实现专利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需要强有力的R&D支持。R&D是一个中小企业或国家技术创新潜力的重要指标。长期以来,我国R&D总体能力较差,1994年我国R&D资金投入只有25.99亿美元,占GDP的比重只有0.5%,不仅低于所有发达国家,而且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据1996年世界竞争力报告的评价结果,我国R&D人数为144.24万,居第2位,高于所有发达国家。2000年,我国技术管理状况总体排名第44位,远低于发达国家一般水平,在发展中国家也属于较差的。这些情况总体反映出我国R&D总体能力较差,R&D资源有限,更为严重的是R&D投入产出率低。我国R&D管理落后,R&D使用效率低等制约了我国中小企业以及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并最终造成我国专利比例低,支持中小企业核心能力的核心技术较少,工业发展主要依赖于外国投资和技术转移的状况。根据上述我国R&D现实状况和“入世”后中小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有必要明确地确立重点研究开发核心技术的R&D战略,增加R&D投入,加强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研究合作,根据市场发展变化前景,选择核心技术进行重点研究与开发;而加强专利绩效管理,是培育和提升中小企业核心能力,使有限的R&D资源得到有效利用的重要途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陆续实施的星火计划、火炬计划、成果推广计划、技术创新工程等,对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培育出相当一批具有广泛商业化前景的技术成果,其中一些已产生了较高的商业价值。但这些计划有一个共同特点,即以支持技术创新的商业化阶段为主。鉴定的标准一般参照项目设计提出的目标规划,这种鉴定方式在绩效目标的设定标准上存在主观性较大的问题。同时,对绩效产出结果而非过程的考评,容易造成为了实现专利设定的目标,忽视管理过程的均衡性。加强专利绩效管理,优化专利战略,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创新以及我国科技创新体系面向新的市场经济体系的改革。

二、加强中小企业专利管理,实现专利发展战略

为了实现中小企业专利科学管理,提高专利竞争艺术,中小企业应该建立一套更为完善的专利管理系统,确定专利绩效目标,对中小企业专利绩效的全过程以及结果进行监控,并且应有相对客观的操作方法。加强中小企业专利管理,优化专利实施过程,实现专利发展战略,才能从根本上增强中小企业的竞争能力。否则,中小企业专利发展战略运用的实际作用与效果会大大降低或在遭遇竞争对手专利战略攻势后使中小企业丧失实际竞争力。应该对专利产品创新的投入、专利产品创新的管理、专利产品创新的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分析,采取相应措施,优化专利利用过程,提高专利绩效管理水平。

1、进行诊断性分析,获取可操作的行动方案

为了清晰洞察中小企业组织的绩效产出因素,以问题诊断方式为主,对中小企业的战略洞察水平、业务运作体系、内部控制体系三个方面进行基于问题的全面诊断,分析影响中小企业专利管理的主要因素,以提供建立中小企业专利管理平台所需要的绩效改进方向。首先,中小企业专利管理应该从环境分析开始。中小企业必须认识其外在环境,才能做到危机变契机,企划洞先机。环境分析包括对外部政治、经济、社会人口、技术指标进行PEST分析。其次,需要掌握中小企业内部的条件,如产品设计、质素、服务水平等情形。例如,对中小企业内部优、劣势与外部机会、威胁进行SWOT分析,对成长与占有率进行BCG二维矩阵分析,对市场竞争格局进行“五力”模型分析,探求发展方向,并制定专利计划。缺乏专利计划,中小企业便变成随机应变地运作,一些需要长期建立的才能和优势有可能被忽视,当面对激烈竞争的时候,便显得力不从心了。各类传统分析工具可以从各个层面掌握中小企业目前的专利战略处境,为专利全面绩效诊断找出可行的改进方向。分析工具的使用方法中很重要的事项是要注重联合分析。如在SWOT分析中,一般的操作方法是罗列出调研的中小企业的优、劣势与机会、威胁点就告一段落,而诊断性的分析是为了获取可操作的行动方案。所以对以上指标需要联合分析,以确定中小企业可以操作的专利管理绩效改进方向。

2、对专利绩效的信息及时进行分析和处理

中小企业各项活动的决策和实施都是建立在各级员工所获取的信息的基础上,信息是否充分、准确会影响到中小企业的各项能力。例如,中小企业技术能力主要由中小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中小企业的技术学习能力来体现。前者主要由中小企业现有的设备、工艺、产品、技术人才储备和管理的水平所决定;后者反映中小企业的技术发展潜力,主要由中小企业的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技术创新能力、技术评估与预测能力所决定。中小企业技术能力决定和制约中小企业的技术发展,是中小企业制定专利战略的重要基础。一般而言,中小企业的专利管理信息系统可以依托中小企业现有的管理信息系统(MIS,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掌握专利工作的实际情况。根据管理功能的不同,中小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一般建立六个子系统:(1)库存管理子系统,功能包括对库存的控制、库存台账的管理、订货计划的制定和仓库自身管理等;(2)生产管理子系统,功能包括物料需求计划的制定、生产计划的安排、生产调度和日常生产数据的管理分析等;(3)销售管理子系统,功能包括销售计划的制定、销售状况分析、顾客信息的管理和销售合同的管理等;(4)财务管理子系统,功能包括财务账目管理、生产经营成本管理、财务状况分析和财务计划的制定等;(5)人事管理系统,功能包括人员考勤情况的管理、人员培训计划的制定等;(6)决策支持子系统,功能包括中小企业专利管理计划的制定、中小企业资源的分配等。中小企业专利工作的绩效可以通过管理信息系统对信息的分析和处理获取。

3、因应市场趋势,形成专利管理体系

新的产品是专利产品创新的最终产出和结果。评价中小企业专利产品创新的关键是看其效果。产品创新始终是围绕着市场需求进行的。产品创新是否成功,要看开发出的新专利产品在市场上是否受欢迎,是否有销路,是否有发展前途。只有新专利产品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良好,才能表明专利产品创新工作是成功的,反之,则是失败的。在评价专利产品创新的效果时,经济效果、技术效果、市场效果和社会相关性效果是考核的主要项目。同时又要看到,专利权在静态中是产生不了财富的,所以不能满足于消极地拥有专利权,而必须充分利用专利权。对专利权的利用包括专利的转化和转让两个环节。前者是把专利转化为产品,后者是转移专利的使用权或所有权。拥有专利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而专利权又有保护期限的限制。对于自己不实施的专利技术,应积极、主动地向其他企业转让。

中小企业专利运作体系是企业业务运作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中小企业内部因应市场趋势,配合相应的业务模式形成的专利管理体系。包括内部的专利产品生产、采购系统如何有效组织,落实资源并转化成具体的专利产品;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程序的合理确立;内部工作流程的明晰化,合理的组织结构体系与决策、授权体系的建立等。诊断内容包括如何有效分解市场需求,在中小企业内部组织各相关部门或者建立管理机制,通过对业务的分解与协调,透过特定渠道将市场需求的专利产品制造并传递出去,以实现价值链中中小企业可能获取的垄断利润。

4、提高专利产品流程能力

中小企业专利的动态管理要取得成功,需要与业务流程再造(BPR,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的要求相结合。BPR是指中小企业根据市场环境和顾客需要,对其业务流程进行“根本的重新思考”和“重新设计”,再造成新的业务流程,提高专利产品流程能力。其基本内涵就是以作业流程为中心,打破传统的组织分工理论,提倡组织变通、员工授权、顾客导向及正确地运用信息技术、建立中小企业新型的专利产品作业流程,达到适应快速变动的外部环境的目的[3]。

MIS必须根据BPR的要求对信息流经的单位进行重新组织,进行功能划分,在优化整合专利产品业务流程的基础上寻求新的模式,而不能简单地根据中小企业原来的职能设置时模块的划分。通过再造新的业务流程,中小企业重新审视专利产品开发过程,通过对产品开发过程的重构,来全方位地解决至为关键的专利产品开发时间问题。

在专利产品开发过程中一个重点考虑的问题是可制造性问题。例如,考虑制造的可实现性,含毛坯选择、机械加工工艺、可装配性等);加工的经济性问题(成本与费用);开发周期与效率以及质量问题。传统产品开发中的生产准备主要是工艺规划和刀具、夹具、量具的准备。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工艺设计开始向过程设计转变。信息时代的生产准备,不仅包括工艺过程设计,而且还包括装配过程设计、使用过程设计、维修过程设计等。并通过对专利产品结构、资源利用和组织管理等方面的控制和评价实现对过程的管理和优化。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每个阶段都存在很大风险。成功的中小企业专利战略都是建立在深刻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分析主要竞争对手的虚实,洞察企业自身的优劣,埋头眼前工作的同时,放眼未来,善于运用想象力,把不同项目整合为新形态,以求有所突破而获取崭新及最佳的中小企业问题解决方法的基础上。

5、对不适应中小企业价值链的组织进行调整

专利产品创新,作为有组织地进行的中小企业经济活动,其组织机构的设置、运行和集成对实现中小企业特定目标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需要对中小企业中不适应企业价值链的组织进行调整和变动,以和产品创新目标相适应。具体做法,中小企业可以基于建立专利战略目标管理绩效平台,对中小企业内部管理控制流程进行分解,结合中小企业的业务运作体系,对知识管理机制梳理,对各岗位的管理人员、员工进行基于目标绩效的考核指标调研与指标相关、冲突分析,明晰中小企业员工的充沛性与梯队性,并适用和掌握中小企业显性与隐性知识产生、传播、扩散、管理的自然机制。

6、保证中小企业专利战略弹性

在中小企业现有的“资源——专利产品——市场”组合下,如何明确市场需求与竞争状况,把握消费趋势;定位产品线组合、定价机制、采取何种分销方式与分销渠道;新老专利产品、市场的交替启动、维护、退出、如何应对行业、区域市场的竞争性行动;如何对中小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使用、管理;如何对中小企业的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进行使用规划,确立科学的投资、兼并、重组机制,把不同项目整合为新形态,决定了中小企业专利战略的起点与方向[4]。其中,内外部信息的掌握与分析、合理的决策机制是保证中小企业专利战略弹性的基本要素。

中小企业专利发展战略管理的内容主要应包括;专利战略目标(领先者、追随者或模仿者);专利技术来源(自主开发、技术转移或合作开发);专利技术创新方式(产品创新或工艺创新);专利技术变化程度(重大创新或渐进创新);核心专利技术优势扩张方式(垂直一体化和多元化);专利效益实现方式(出售新的专利产品或转让新技术)。但从技术发展角度看,中小企业首先要做出的选择是:战略目标、专利技术来源和专利技术变化程度。而专利战略目标与专利技术来源的不同,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专利技术变化程度的差异。例如,中小企业需要拥有自主的专利技术,这要求中小企业必须注重自身创新能力的增强,创新以专利和专有技术为基础。成功的技术创新往往会获得自己的专利产品和专有技术。

一般来说,中小企业规模对中小企业的专利技术创新有重要影响。中小企业规模越大,其研究开发能力越强。中小企业规模又往往通过市场垄断程度、中小企业组织结构及产品配套程度等因素影响中小企业的专利技术研究开发方向。

通常外国中小企业均很重视灵活运用专利战略,并制定相应的专利发展策略[5]。它们在是否、何时申请专利,是否申请专利,是制止他人使用、生产还是给予专利许可收取许可费,是否进行专利诉讼、和解,是否并购小公司等环节上,均以市场收益为中心分析决策。

在目前国内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受限制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实施专利“包围”工作,对短期内无法拥有核心专利的技术,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开发出一批围绕原核心专利的应用技术专利、组合专利、外围专利。在形成对原核心专利的包围网后,可通过交叉许可,取得发展的空间。

标签:;  ;  ;  ;  ;  ;  ;  ;  ;  ;  

论中小企业专利管理与发展战略_专利管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