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亲人陪伴分娩的临床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苗维娟[1](2020)在《经皮穴位电刺激在分娩镇痛中的作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研究经皮穴位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acupoint stimulation,TEAS)在分娩镇痛中的作用。方法:选取自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日照市人民医院待产的单胎头位初产妇229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组76例、硬膜外阻滞麻醉(patient-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PCEA)组75例和未采取镇痛措施的对照组78例。TEAS组采用经皮穴位电刺激镇痛(电流强度为15?50 m A,频率为每3秒进行2Hz/100Hz疏密波交替),穴取合谷、内关、夹脊、次髎;PCEA组采用硬膜外阻滞麻醉镇痛。镇痛时间均为宫口开大3 cm到宫口开全。记录镇痛前即刻、镇痛后30分钟、60分钟、120分钟疼痛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以评估镇痛效果,同时检测镇痛前即刻、镇痛后120分钟血浆β-内啡肽(β-EP)含量;经阴分娩各产程时长、缩宫素使用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中转剖宫产率、产后出血量、新生儿1分钟、5分钟Apgar评分等为次要研究目标,以评价经皮穴位电刺激在分娩镇痛中的作用。结果:1、镇痛方法实施后,经皮穴位电刺激组与硬膜外阻滞组各时段VAS评分分别与对照组相比均呈下降趋势,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P<0.01),硬膜外阻滞组下降幅度大于经皮穴位电刺激组,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2、镇痛后120min,血浆β-内啡肽含量TEAS组出现上升,PCEA组出现下降。以镇痛后120minβ-内啡肽含量减镇痛前即刻β-内啡肽含量效应差值为指标,TEAS组与PCEA组及对照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P<0.01),PCEA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3、经阴分娩产妇中,第一产程时长比较经皮穴位电刺激组与对照组均显着短于硬膜外阻滞组(P<0.01,P<0.01),经皮穴位电刺激组第一产程时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皮穴位电刺激组第二产程时长显着短于硬膜外阻滞组(P<0.01),经皮穴位电刺激组第二产程亦短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硬膜外阻滞组第二产程长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三产程时长三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产程中缩宫素使用率情况显示,经皮穴位电刺激组和对照组显着低于硬膜外阻滞组(P<0.01,P<0.01),经皮穴位电刺激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经皮穴位电刺激组和对照组显着低于硬膜外阻滞组(P<0.01,P<0.01),经皮穴位电刺激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镇痛后三组产妇于产程中中转剖宫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经阴分娩产妇中,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1分钟、5分钟Apgar评分三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经皮穴位电刺激可做到有效分娩镇痛。2、经皮穴位电刺激可能通过促进体内产生内源性镇痛物质β-内啡肽,参与镇痛。3、经皮穴位电刺激镇痛分娩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时长均明显短于硬膜外阻滞镇痛,且不增加缩宫素使用率,不增加剖宫产率,无明显母儿不良反应。4、经皮穴位电刺激镇痛效果虽然逊于硬膜外阻滞,但可明显减轻产痛至产妇能耐受程度,且无创、非药物、经济易操作,值得推广,特别适合基层医院。
孙玉[2](2019)在《初产妇对配偶参与陪伴分娩的行为意向及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文中提出目的:调查初产妇对配偶参与陪伴分娩的行为意向现状,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分析社会人口学特征、产科因素、分娩态度、分娩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对初产妇对配偶参与陪伴分娩行为意象的影响,进而为提高配偶陪伴分娩效果,减少剖宫产、优化分娩结局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取样横断面调查方法,应用一般资料问卷、产科资料问卷、分娩自我效能量表、多元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分娩态度问卷(测量分娩恐惧)、初产妇对配偶参与陪伴分娩的行为意向问卷及影响因素问卷对某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312例孕晚期初产妇进行问卷调查。应用SPSS19.0软件对资料进行分析,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进行统计描述。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分娩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分娩态度、初产妇对配偶陪伴分娩的态度、主观规范、自我控制、影响因素、初产妇对配偶陪伴分娩的行为意向进行相关分析。以初产妇对配偶陪伴分娩的行为意向总分为因变量,以相关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因素为自变量,建立多元逐步回归模型,分析初产妇对配偶参与陪伴分娩行为意向的影响因素。结果:初产妇对配偶参与陪伴分娩的行为意向得分为(31.45±6.21);知觉行为控制、主观规范、态度、分娩恐惧、对医务人员的信任程度是初产妇对配偶参与陪伴分娩的行为意向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医护人员应大力宣传陪伴分娩,努力改善陪伴分娩环境,为初产妇提供安全、温馨的家庭产房,对初产妇和配偶进行陪伴分娩的相关培训,鼓励配偶参与陪伴分娩,提高初产妇的自然分娩率。
李亚敏[3](2019)在《产妇配偶陪产体验与产妇分娩体验关系的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既往研究认为产妇配偶陪产体验可能影响产妇分娩体验,但关于产妇配偶陪产体验与产妇分娩体验的关系存在争议。既往关于陪产体验与分娩体验关系的研究主要是对访谈获得的主观资料进行现象分析的质性研究,无法验证客观事实及因果关系,缺乏客观的证据;且研究资料主要集中在国外,存在文化差异。因此,有必要采取量性的研究方法探讨配偶陪产体验与产妇分娩体验的关系,以期明确产妇配偶陪产体验和产妇分娩体验的影响因素和相关性,为进一步提高产妇和配偶的分娩体验,改善分娩结局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目的:(1)描述产妇配偶的陪产体验,探讨其影响因素;(2)描述产妇的分娩体验,探讨其影响因素;(3)探讨产妇配偶陪产体验与产妇分娩体验的关系。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用Dencker的产妇分娩体验问卷和Katri的配偶陪产体验问卷,对2017年11月至2018年9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住院分娩的481名产妇及其参加陪产的配偶进行横断面调查,并进行产妇分娩体验和产妇配偶陪产体验的相关性、单因素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研究结果:(1)产妇及配偶的一般资料481名产妇及其配偶,其中初产妇363人(75.47%),经产妇118人(24.53%)。产妇年龄为31.1±3.7岁(20岁~43岁),产妇配偶年龄为33.0±4.1岁(23~52岁)。(2)陪产体验与分娩体验的现状及相关性产妇分娩体验的总分为68.94±9.41分(35~92),标化后总分为2.76±0.38分,其中产妇的安全感知维度得分最高,标化后得分为3.07±0.593分;产妇的参与性维度得分最低,标化后得分为2.52±0.51分。配偶陪产体验的总分为132.71±12.73分(95~169),标化后总分3.90±0.37分,其中配偶对工作人员和环境的感受最佳,标化后得分为4.21±0.45分;对妻子的感受最差,标化后得分为3.65±0.46分。产妇配偶陪产体验总分与产妇分娩体验总分呈正相关(r=0.30,P<0.01);产妇配偶陪产体验的四个维度与产妇分娩体验总分具有正相关性(r值为0.058~0.319,P<0.01);产妇分娩体验的四个维度与配偶陪产体验总分具有正相关性(r值为0.173~0.291,P<0.01)。(3)单因素分析结果产妇的民族(t=2.518)、有无医保(t=2.473)、预期分娩方式(t=9.298)、是否为经产妇(t=7.795)、上次分娩距本次分娩的时间(t=3.356)、是否接受孕妇学校课程(t=2.336)、对经阴道分娩知识的了解(F=8.923)、对陪伴分娩的了解(F=2.273)、对分娩的焦虑或恐惧(F=22.964)、对顺利完成经阴道分娩的信心(t=12.152)、总产程时间(t=14.180)、本次分娩情况(F=18.314)、是否使用硬膜外麻醉镇痛(t=6.507)、是否实现孩子性别预期(t=6.507)、住院期间主要照顾人员(t=18.289)和配偶陪产体验(r47.468)等不同亚组间的分娩体验总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2)。产妇配偶的教育程度(t=3.118)、是否独生子(t=2.278)、住院期间主要照顾人员(t=10.750)、对孩子性别的期待(t=2.259)、与妻子的关系(t=1.937)、陪产动机(F=2.717)、决定参与陪产的时间(F=1.877)、配偶是否接受孕妇学校课程(t=7.472)、孕妇学校课程类型(F=2.327)、是否通过其他途径获得妊娠分娩知识(t=6.181)、对经阴道分娩的了解(F=8.920)、对陪伴分娩的了解(F=8.580)、对分娩的恐惧或焦虑(F=20.485)、是否有信心顺利完成分娩(F=35.616)、是否实现孩子性别预期(t=8.736)、妻子是否为经产妇(t=1.698)、上次产妇分娩配偶有无陪产(F=2.859)、产妇本次分娩情况(F=6.088)、产妇是否使用硬膜外麻醉镇痛(t=0.075)、产妇分娩体验总分(r47.468)等不同亚组间的配偶陪产体验总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2)。(4)多因素分析结果经多重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总产程时间、陪产体验总分、对经阴道分娩知识的了解、对分娩的焦虑或恐惧、是否有信心顺利完成经阴道分娩、本次分娩情况、住院期间主要照顾人员和民族8个因素进入回归方程,可解释分娩体验总分变异系数的25.1%;对分娩的焦虑或恐惧、是否有信心完成陪产、配偶参加孕妇学校课程的类型、分娩体验总分4个因素进入回归方程,可解释配偶陪产体验总分变异系数的26.4%。研究结论:(1)配偶陪产体验与产妇分娩体验呈正相关。配偶陪产体验越好,产妇分娩体验越佳。提示医务工作人员在今后的工作中,应给予陪产配偶更多信息和情感支持,增进产妇配偶对经阴道分娩知识的了解,缓解产妇配偶焦虑或恐惧的情绪,进而达到改善产妇分娩体验和分娩结局的目的。(2)产妇总产程时间、配偶陪产体验、对经阴道分娩的了解程度、对分娩的焦虑或恐惧、本次分娩情况、住院期间主要照顾人员和民族等是产妇分娩体验的影响因素。为提高产妇分娩体验,应增加产妇对经阴道分娩知识的了解,减轻产妇分娩焦虑或恐惧的情绪,减少产钳助产和会阴侧切的使用,鼓励产妇配偶作为住院期间的主要照顾者。(3)产妇分娩体验、配偶参加孕妇学校课程类型、对分娩的恐惧或焦虑、是否有信心完成陪产等因素是配偶陪产体验的影响因素。为提高配偶陪产体验,应鼓励配偶参加分娩体验课,减轻配偶对分娩的恐惧焦虑感,增加其陪产的信心。
孙莹[4](2018)在《导乐陪伴式分娩护理模式对初产妇分娩影响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观察导乐陪伴式分娩护理模式对初产妇分娩的临床影响,探讨配合初产妇分娩的有效护理。方法选择同期分娩的初产妇13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n=65例)与观察组(n=65例),对照组产妇在传统模式下进行分娩护理,而观察组在导乐陪伴模式下行分娩护理,比较上述两组产妇在不同护理模式下产妇产前焦虑、抑郁及产后疼痛评分;产后出血、剖宫产及新生儿Apgar评分<7分例数;产后产妇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例数。结果观察组产前焦虑、抑郁及产后疼痛评分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产后出血例数、剖宫产例数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7分例数均显着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采用母乳喂养例数与采用人工喂养例数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导乐陪伴式分娩模式可明显缓解产妇产前负性情绪与产后疼痛,提高自然分娩率及质量,提高母乳喂养率,利于产妇与新生儿的身心健康,应广泛推广施行。
杜海霞[5](2018)在《分娩镇痛联合导乐陪伴分娩的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分娩镇痛联合导乐陪伴分娩对产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在我院行分娩镇痛导乐陪伴分娩的产妇100例作为观察组,随机选取100例仅行分娩镇痛的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的疼痛VAS评分,分娩方式和新生儿1 min和5 min Apger评分。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疼痛VAS评分,新生儿1 min和5 min Apger评分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观察组器械助产率和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娩镇痛联合导乐陪伴分娩与单纯分娩镇痛相比降低了器械助产率和剖宫产率,促进了自然分娩。
王春梅[6](2016)在《导乐陪伴分娩的相关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导乐陪伴分娩不仅是产时服务的一项适宜技术,也是一种以产妇为中心的服务模式。对导乐陪伴分娩相关研究进行综述,该技术可以消除产妇的不良情绪,调动产妇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在心理和生理上得到支持和帮助。导乐陪伴分娩既能保护、促进、支持自然分娩,又有利于提高产科质量,对保障母婴安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戚红伟[7](2014)在《导乐陪伴分娩对提高产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导乐陪伴式分娩对于提高产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第三季度在我院住院行导乐陪伴分娩的100例孕妇为研究组,以2010年第一季度非导乐陪伴分娩的100例孕妇为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将两组的自然分娩率、剖宫产率、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率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新生儿窒息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程总时间、产后出血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乐陪伴分娩可缩短产程,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及产后出血率,从而明显地提高产科质量,同时可以改善医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提高患者对医院工作的满意度,对家庭和社会起到一定的稳定作用,值得在产科领域里推广。
和静,张瑞红[8](2013)在《国内导乐陪伴分娩现状》文中研究指明导乐陪伴分娩可以帮助母亲安全、幸福地将一个新生命带到世上来,保障母婴安全,保护、支持、促进自然分娩。虽然目前国内导乐陪产已很普遍,但仍没有规范的陪产流程。1概念导乐是由希腊词Doula音译而来,意即女性看护者。导乐陪伴分娩是指一个有生育经验的妇女在产前、产中及产后给予产妇持续的生理上、心理上及感情上的支持,陪伴整个分娩过程,使其顺利分娩[1]。导乐陪伴分娩是近年来国际产科学界极力推崇的一种全新的服务模式。
李琳,高祖梅[9](2013)在《人性化服务在导乐陪伴分娩中的应用现状》文中认为总结了人性化服务在导乐陪伴分娩中的应用情况,主要包括导乐陪伴分娩是在崇尚自然分娩的呼吁声中诞生背景;分析了目前国内外人性化服务理念在产时服务应用中存在的差距;人性化服务理念促进导乐陪伴分娩形式的演变,其中包括从单纯导乐陪伴分娩到"多对一"导乐分娩,发展至VIP产房的设立及家庭式单间产房,是"以产妇为中心"的服务模式,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保健与临床相结合的服务理念。认为导乐陪伴分娩推行"以人为本"、实行人性化的服务,是促进产时服务模式转变的新技术,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杨花兰[10](2012)在《助产士全程陪伴分娩的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助产士全程陪伴分娩对产妇分娩方式、产程及产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2009年3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选择助产士全程陪伴分娩的260例孕妇作为陪伴组;选择传统分娩的260例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的自然分娩率、阴道助产率、剖宫产率、自然分娩产妇的总产程时间、胎儿宫内窘迫率、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以及产妇满意率。结果陪伴组产妇自然分娩率显着高于对照组,陪伴组自然分娩的产妇总产程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陪伴组产后出血率以及产后并发症显着低于对照组。陪伴组产妇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助产士全程陪伴分娩实现了以人为本、以产妇为中心的人性化分娩服务模式,提高了自然分娩率,减少了产程时间,降低了产后出血率以及胎儿宫内窘迫等母婴并发症。得到了产妇及其家属的满意和认可。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二、亲人陪伴分娩的临床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亲人陪伴分娩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经皮穴位电刺激在分娩镇痛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主要仪器设备 |
1.3 主要药品 |
1.4 主要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TEAS治疗方法 |
2.2 PCEA治疗方法 |
2.3 对照组产程观察 |
2.4 标本采集 |
2.5 标本检测 |
2.6 观察指标 |
3 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1 产妇一般情况比较 |
2 产妇镇痛效果评价 |
3 镇痛前即刻及镇痛后120分钟β-内啡肽含量比较 |
4 经阴分娩产程时长比较 |
5 缩宫素使用率及不良反应率比较 |
6 中转剖宫产率比较 |
7 经阴分娩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1/5分钟Apgar评分比较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缩略词表 |
致谢 |
(2)初产妇对配偶参与陪伴分娩的行为意向及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语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前言 |
1.2 文献综述 |
1.3 理论框架 |
1.4 研究目的 |
1.5 操作性定义 |
1.6 研究意义 |
2 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样本量 |
2.3 测量工具 |
2.4 数据收集 |
2.5 数据处理 |
2.6 质量控制 |
2.7 技术路线图 |
3 结果 |
3.1 调查对象一般人口学资料和产科相关信息 |
3.2 初产妇对配偶陪伴分娩的行为意向得分 |
3.3 初产妇对配偶陪伴分娩的行为态度得分 |
3.4 初产妇对配偶陪伴分娩的主观规范得分 |
3.5 初产妇对配偶陪伴分娩的知觉行为控制的得分 |
3.6 初产妇对配偶参与陪伴分娩的行为意向的单因素分析 |
3.7 初产妇对配偶参与陪伴分娩的行为意向、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分娩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分娩恐惧的相关性分析 |
3.8 初产妇对配偶参与陪伴分娩行为意向的影响因素分析 |
4 讨论 |
4.1 初产妇对配偶陪伴分娩的行为意向较强烈 |
4.2 初产妇对配偶陪伴分娩的态度及其对配偶陪伴分娩行为意向的影响 |
4.3 初产妇对配偶陪伴分娩的主观规范及其对配偶陪伴分娩行为意向的影响 |
4.4 初产妇对配偶陪伴分娩的知觉行为控制及其对配偶陪伴分娩行为意向的影响 |
4.5 初产妇的分娩恐惧及其对配偶陪伴分娩行为意向的影响 |
4.6 初产妇对医务人员的信任程度及其对配偶陪伴分娩行为意向的影响 |
5 结论 |
6 创新点 |
7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致谢 |
综述 |
参考文献 |
(3)产妇配偶陪产体验与产妇分娩体验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操作性定义 |
(一) 陪产体验 |
(二) 分娩体验 |
第二章 文献回顾 |
一、陪伴分娩 |
(一) 概述 |
(二) 陪伴分娩的历史和发展 |
(三) 陪伴分娩的意义 |
二、陪产体验 |
(一) 陪产体验的概述 |
(二) 陪产体验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
(三) 陪产体验的测量 |
三、分娩体验 |
(一) 分娩体验的概述 |
(二) 分娩体验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
(三) 分娩体验的测量 |
四、配偶陪产体验与产妇分娩体验的关系 |
(一) 产妇配偶陪产利于产妇分娩 |
(二) 产妇配偶陪产体验与产妇分娩体验的关系存在争议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一、研究类型 |
二、研究对象 |
(一) 研究总体 |
(二) 研究样本 |
(三) 样本的选择 |
(四) 样本量的确定 |
三、研究指标、工具和测量 |
(一) 一般资料 |
(二) 配偶陪产体验 |
(三) 产妇分娩体验 |
四、资料收集步骤 |
(一) 资料收集前准备 |
(二) 资料收集过程 |
五、资料录入与分析 |
六、质量控制 |
(一) 研究设计阶段 |
(二) 资料收集阶段 |
(三) 资料录入、分析阶段 |
七、伦理问题 |
第四章 结果 |
一、问卷的完成情况 |
二、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 |
三、分娩体验的现状 |
四、陪产体验的现状 |
五、配偶陪产体验与产妇分娩体验的相关性 |
六、分娩体验和陪产体验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五章 讨论 |
一、产妇的一般资料和分娩体验的现状 |
(一) 产妇的一般资料 |
(二) 产妇的分娩体验现状 |
二、产妇配偶的一般资料和陪产体验的现状 |
(一) 产妇配偶的一般资料 |
(二) 产妇配偶的陪产体验现状 |
三、一般资料差异性对产妇分娩体验影响的分析 |
四、一般资料差异性对配偶陪产体验影响的分析 |
五、产妇分娩体验与配偶陪产体验的关系 |
第六章 研究结论 |
一、结论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创新性 |
四、研究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知情同意书 |
知情同意书1 (配偶) |
知情同意书2 (产妇) |
附录二 一般资料 |
一般资料调查表1 (配偶) |
一般资料调查表2 (产妇) |
附录三 配偶陪产体验问卷 |
附录四 产妇分娩体验问卷(CEQ 2.0) |
附录五 技术路线图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
(4)导乐陪伴式分娩护理模式对初产妇分娩影响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临床护理方法 |
1.3 临床观察内容及评价方法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产妇相关临床评分比较 |
2.2 两组产妇分娩情况与新生儿情况比较 |
2.4 两组产妇产后新生儿喂养情况比较 |
3 讨论 |
(5)分娩镇痛联合导乐陪伴分娩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资料与方法 |
1.1 |
1.2 方法。 |
1.3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0.05) 见表1。'>2.1 观察组和对照组VAS疼痛评分比较两组无差异 (P>0.05) 见表1。 |
0.05) 见表3。'>2.3 两组新生儿1 min、5 min Apger评分比较无差异 (P>0.05) 见表3。 |
3 讨论 |
(6)导乐陪伴分娩的相关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导乐陪伴分娩的背景 |
2 导乐的实施 |
3 导乐的模式 |
4 导乐陪伴分娩的影响 |
(7)导乐陪伴分娩对提高产科护理质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方法 |
2.观察指标 |
3.统计学处理 |
4.结果 |
4.1 两组分娩对分娩方式及新生儿影响的比较: |
4.2 两组产程时间及产后2 h出血量: |
5.讨论 |
(8)国内导乐陪伴分娩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概念 |
2导乐陪伴分娩的由来 |
3导乐陪伴分娩的环境和设备[2] |
4导乐陪伴分娩的方法 |
4.1产前心理疏导 |
4.2产时及产后全面支持 |
4.3分娩球 |
5导乐陪伴分娩的作用 |
5.1提高产科质量 |
5.2改善医患关系 |
5.3降低医疗费用 |
6问题与展望 |
(9)人性化服务在导乐陪伴分娩中的应用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人文关怀促进导乐陪伴分娩的诞生 |
2 国内外人性化服务理念在产时服务应用中的差距 |
3 人性化服务理念促进导乐陪伴分娩形式的演变 |
3.1 单纯导乐陪伴分娩 |
3.2“多对一”导乐分娩 |
3.3 VIP产房的设立 |
3.4 家庭式单间产房的组建 |
4 人性化服务对导乐人员的要求 |
5 人性化服务理念倡导在导乐陪伴分娩中实施分娩镇痛 |
6 人性化服务满足产妇的全方位的需求 |
6.1 满足生理的需要 |
6.2 满足安全和爱的需要 |
6.3 其他满足需求的辅助手段 |
6.3.1 音乐治疗 |
6.3.2 分娩球的运用 |
6.3.3 多功能分娩椅的运用 |
6.3.4 导乐抱枕的运用 |
7 讨论 |
(10)助产士全程陪伴分娩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产妇分娩方式差异 |
2.2 陪伴组与对照组自然分娩产妇的平均产程时间比较 |
2.3 母婴在产时和产后并发症的比较, 以及产妇满意度比较 |
3 讨论 |
四、亲人陪伴分娩的临床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经皮穴位电刺激在分娩镇痛中的作用[D]. 苗维娟. 青岛大学, 2020(01)
- [2]初产妇对配偶参与陪伴分娩的行为意向及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D]. 孙玉. 安徽医科大学, 2019(08)
- [3]产妇配偶陪产体验与产妇分娩体验关系的研究[D]. 李亚敏.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9(02)
- [4]导乐陪伴式分娩护理模式对初产妇分娩影响的临床观察[J]. 孙莹.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8(36)
- [5]分娩镇痛联合导乐陪伴分娩的临床观察[J]. 杜海霞.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02)
- [6]导乐陪伴分娩的相关研究进展[J]. 王春梅.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6(04)
- [7]导乐陪伴分娩对提高产科护理质量的影响[A]. 戚红伟. 2014年河南省妇产科护理安全管理研讨班论文集, 2014
- [8]国内导乐陪伴分娩现状[J]. 和静,张瑞红. 中国妇幼卫生杂志, 2013(Z1)
- [9]人性化服务在导乐陪伴分娩中的应用现状[J]. 李琳,高祖梅.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3(07)
- [10]助产士全程陪伴分娩的临床观察[J]. 杨花兰. 中国医药指南, 20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