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外贸业进入转折期,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外贸论文,我国论文,转折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宏观经济背景下,对外贸易将由高速增长转向讲求质量和效益的平稳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走过了一段曲折而且辉煌的发展历程。目前,对外贸易在我国经济生活中处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对外贸易的发展规模和发展质量如何,直接影响到我国宏观经济稳定及经济增长趋势。1996年可以说是我国对外贸易开始进行重大转折的第一年。
据海关统计,1995年我国对外贸易再上新台阶,全年进出口总额突破2800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6%,净增442.3%亿美元。 其中出口1487.7亿美元,增长22.9%;进口1320.8亿美元,增长14.2%,外贸顺差达到166.9亿美元。
1995年影响我国对外贸易状况的因素主要有:1、 国内宏观经济政策适度从紧,国内市场需求有限,迫使企业到国际市场寻求出路。2、 在我国现行的外贸体系下,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成为影响我国外贸状况的重要因素之一。1995年7月1日调低出口退税率以及在1995年年底宣布的1996年将再次调低出口退税率,促使外贸企业争相及早出口等。
值得注意的是,从我国1995年对外贸易的情况看,出口增长并不稳定,增长幅度逐月下降,这一趋势与我国外贸多年来出口逐月加速、下半年出口远大于上半年出口的趋势正好相反;同时,外贸顺差逐月减少,12月当月甚至出现12亿美元的逆差。这表明我国的外贸业将进入一个调整期。
在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选择上,一直就存在着种种争论。在目前这种状况下,对外贸发展方向的争论逐步趋于统一。在国际收支政策角度看,汇率的调节更加注重包括贸易、非贸易、资本等项目在内的国际收支的整体平衡,而不单单偏重贸易收支的平衡;在外汇储备规模已经较大的前提下,对外贸易规模是否越大越好、其规模如何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等问题也已经展开了研究。总体上看,1996年的对外贸易将呈现如下几个特点:
1、对外贸易将由高速增长转向讲求质量和效益的平稳发展。 具体来说,在强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宏观经济背景下,根据对外贸易持续稳定发展的要求,1996年我国外贸业的发展将进入一个转折期,即从较多依赖政策支持、主要依靠资源消耗和价格低廉竞争等基础上不断增大出口规模的外贸增长方式,转向发挥我国经济的比较优势、提高外贸发展的科学技术含量等基础上的质量效益型的发展道路。因此,从1996年开始,预计外贸业将不会继续保持改革开放以来15%以上的高速增长,其发展速度将在强调质量效益的前提下,注重与我国整体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显然,外贸业进入这一调整阶段,从长期来看将促进我国外贸业以及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但从近期看,将使得外贸业面临不少压力。
2、出口仍将保持一定幅度的增长。从宏观角度看, 我国经济中劳动力低廉等有利于出口的比较优势将在较长时间内存在,经济增长前景长期内看好;充足的外汇储备为主动调整国际收支政策、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提供了保证;近两年内实施的外贸、外汇、金融、投资、财税等宏观改革进展顺利;全球经济总体上将稳定增长,我国当前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加大基础产业投入等都为出口的平稳增长奠定了基础。从微观角度看,也存在不少有利于出口的条件,主要包括:(1)国家下调出口退税率后保证及早足额退税,在两年内退还欠税;(2)宏观经济环境将保持稳定,1996年物价涨幅预计将控制在10%以内,外贸业出口成本上升的势头相应将得以抑制;(3)以“转机制、抓管理、 练内功、增效益”为主要内容的外贸体制改革将逐步推进。
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从外贸发展的结构角度看,1996年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和加工贸易出口仍然会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增长将高于国有外贸企业,其所占的出口总额中的份额也会进一步增大;从地区角度看,沿海率先开放地区的出口预计也会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
3、进口将保持平稳增长,增幅预计高于1995年。长期内看, 根据我国宏观经济发展趋势,我国进口贸易将是稳步上升的,1996年的进口预计会继续体现出这一长期上升趋势,即在平稳的基调下保持高于1995年的增幅,不过,1996年的进口预计不会出现过热的状况,这主要是由于:(1)1996年我国将继续实行适度从紧的宏观政策, 抑制通货膨胀依然是宏观政策的重要任务,经济增长速度会在平稳中有所回调,因此大幅度的进口必然缺乏国内需求的支持;(2)我国在下调关税、 减少非关税措施的同时,也会着手清理税收减免政策,因而关税下调对进口的刺激作用并不会太大;(3)外贸企业对于关税下调、 取消进口配额和许可证等政策的反应会有一个滞后期,同时今年我国降低关税从4 月1日开始,此前一些进口商仍将持观望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