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填埋场弃地景观再生对策探析论文_刘扬

重庆阳正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重庆市江北区 400021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城镇化水平逐年提升,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尤其导致垃圾填埋场弃地面积增大,严重影响我国的城镇规划发展。因此,在城市规划中实施相关的景观再生政策,采取有效的措施改善垃圾填埋场弃地状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简要分析了垃圾填埋场弃地现状,着重分析了对弃地进行景观再生的有效对策,以此促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及环境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垃圾填埋场;景观再生;设计对策

1.垃圾填埋场弃地特点概述

垃圾填埋场弃地的生态学结构比较复杂,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概述:地理位置、景观异质性以及生态系统[1]。第一,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扩大,土地资源紧缺,使得城镇区域不断向郊区扩张。而本身处于城郊交界的垃圾填埋场就显示出了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了城市扩张的后备土地资源。因此,对于此区域的环境优化,以及生态修复势在必行;第二,由于长期的垃圾填埋过程,不同时期的填埋高度不同,使得原有的均质化的环境结构支离破碎,更加复杂化。第三,垃圾填埋已经对原有的生态系统平衡在成了永久性的伤害,原本的植物、动物生物链已经不复存在,主要体现在地下水污染,地表水体污染和水中动植物以及微生物的平衡破坏,大气污染和鸟兽栖息场所的破坏,甚至对某些生物带来绝种威胁。

2.垃圾填埋场景观再生对策

垃圾填埋场的景观再生应该从其破坏的根本点入手,一般的垃圾填埋场的景观退化可以分为两点:结构退化以及景观功能退化。在对该垃圾场进行问题分析及现场调研后,作出如下景观再生设计[2]:

2.1某垃圾场景观再生设计方案

(1)景观再生设计平面图与效果图展示:

本次垃圾场景观再生设计主要从植被、水资源及土地在利用三个层面进行设计改观,确保垃圾填埋场达到植被覆盖率90%,水污染现象得到有效控制,土地在利用价值恢复到未被污染之前,具体设计如图1、2所示:

图1 景观再生平面图

图2 景观再生效果图

(2)景观再生生态整合思路

本次垃圾填埋场景观再生设计遵循以下生态整合思路,第一,分为水域、植被、山林壁造等系统,通过景观再生实现新生态环境;第二,生态恢复目标及效果分为四个阶段,第一,生态的恢复,尽量保持垃圾填埋场原有设备用地的价值基础上进行生态恢复;第二,整合现有资源,初步进行水系统、植被系统及基础设施的建设,形成生态休闲场所的初步布局;第三,生物植被及基础设施初步形成,土地功能得到有效的修复;第四,垃圾填埋场基本完成由弃地到生态景观休闲娱乐区的转变。

2.2某垃圾场景观再生具体对策

(1)植被景观再生

植被景观的恢复与再生是对陆地生物系统进行修复的重要途径,需要注意以下三点:第一,结合垃圾填埋场具体生态情况及生态恢复四个阶段的要求,选取优良品准,提高植被成活率。例如:抗污染,生命力顽强的木本植物臭椿、构树、大叶黄杨和紫穗槐等;第二,根据不同的植物的喜光性的差异,在不同高度区域种植不同植物。第三,不同的酸碱土质区域栽种不同的植物。例如,茶、马尾松、芒萁等都是酸土植物,假木贼、伏地肤等干硬植物则适合在碱性土质中生长。

垃圾填埋场的地形特点必然会带来污水坑,被垃圾污染的积水池塘,因此在垃圾填埋场景观再生设计中充分考虑了水体污染的整治,针对污水及雨水设计了专门的排泄及安全回收方案,以保障水资源的回收再利用。首先,促进雨水回收,可进行增设引水渠道,将雨水引流到田地进行灌溉,或者直接引入水库;其次,增设人工湿地,引植芦苇、水草等,净化水质的同时也可进化空气,当水质达标后可以引殖水生生物。最后,拓展水源,不断的有水源将新水注入水体,对于净化水质的作用非常明显,采取就近原则,扩展水源,将死水变活水。

(3)提高地形场地在利用价值

恢复垃圾填埋场地的生态景观的最主要目的是可持续发展观,实现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提高地形场地在利用价值是景观再生对策的最终设计目标。必须做好整体规划,使得地形场地多样化,尽量将利用率最大化。如图3所示为场地整体规划图[3]。

图3 整体规划图

该场地的利用发展方向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将垃圾填埋场的发展成为林地或者耕地。在景观恢复的过程中,不断的进行植被恢复,为林业用地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当土质恢复后,也可作为重要的耕种用地,但是此时的成本或可能过高。第二,发展成为建筑用地。随着城镇化脚步的加快,土地资源紧缺,而处于城郊交界的垃圾填埋场正好可以弥补土地资源紧缺现状,有望对突破城镇化瓶颈做出贡献。第三,发展成为娱乐场所或者健身公园绿地。处于城郊交界的地理位置,建成的娱乐场所和公园绿地可以为城乡居民共同所用,实现利用价值的最大化,从一定程度上减小城区建筑面积紧缺的压力。例如,某生态公园公园是始建于2005年占地面积为891 hm2的垃圾填埋场,垃圾山的高度达到了26 m-73 m不等,在2012年通过景观再生手段,建成了目前青秀的生态公园。整体规划以及实施过程中,遵从自然规律,在在自然进化和植物生命周期的基础上,构建景观更新框架,极大的提高了场地的利用率。所设计方案被称为“生命景观”,开创了新形势压力下垃圾填埋场景观再生的典范。

结语:

本文将设计研究的理念引入景观再生之中,旨在为垃圾填埋场景观再生工作提供有效的解决对策,以此提高城镇化建设的可持续性,促进我国生态文明的发展。在垃圾填埋场景观再生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垃圾的降解性,将其纳入到设计理念中。同时,注重植被景观与水体景观的再生设计,在此基础之上加强垃圾填埋场的再利用效率。

参考文献:

[1] 李坤,王陈飞.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废弃地景观再生--长春市三道垃圾填埋场的生态整合策略[J].美与时代·城市,2015,(4):55-58.

[2] 杨旭.昆明市垃圾填埋场废弃地景观修复设计[J].林业调查规划,2015,40(2):162-164.

[3] 李国华.从建筑垃圾填埋场到综合性公园的蜕变——以深圳市大沙河公园为案例[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7).

论文作者:刘扬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5

标签:;  ;  ;  ;  ;  ;  ;  ;  

垃圾填埋场弃地景观再生对策探析论文_刘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