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大城市道路交通;安全主动管理;策略
引言
城市道路交通安全是城市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对强化城市安全基础有重大现实意义。随着我国城市化、机动化快速发展,交通安全风险隐患日益增多,城市交通事故预防工作不适应快速发展的问题日益突出。数据显示,我国城市道路里程仅占全国道路总里程的7.5%,但城市道路交通事故却占全国道路交通事故的45.8%。加强城市道路交通事故预防是促进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整体向好、推进交通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1交通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1.1防止交通安全事故出现
交通安全是社会稳定、城市治理的追求,从每一条交通干线、枢纽的设计、施工、运营和维护等各个环节,无不渗透着安全的理念,最终目的是保证交通安全。随着经济的进步,城市的扩大,人们的收入不断增加,使得私家车辆增多,造成交通事故发生率极高,城市拥堵现象越来越堵,交通污染越来越严重。尤其是交通事故一旦发生,往往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重大打击。由此可见,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是城市管理、社会治理的重要工作、核心工作,需要充分做好交通安全管理各项工作。
1.2提高社会整体效率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有效沟通、对物品的快速交换,而这些都依赖四通八达的交通网。尤其是目前物流行业快速崛起,已渗透到各行各业、每家每户,这不仅有效的提高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也提高了社会运行的整体效率。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是确保社会整体效率提高的基石,需要国家、社会、公众的共同重视。
2城市道路现状以及拥堵问题出现原因
2.1城市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城市道路在道路建设和道路交通管理两者之间未能建立有效联系,城市道路建设与交通管理设施不匹配,严重影响了道路通行能力和道路交通安全,导致道路交通拥堵、交通事故频繁出现。另外,旧城区道路普遍较窄,非机动车交通和人行交通的路权得不到保障,导致道路交通混乱,严重影响了道路通行能力,难以通过交通管理来缓解道路交通拥堵,从而造成旧城区区域性堵塞日益严重。
2.2城市道路路网结构缺乏合理性
受历史等因素影响,很多城市道路网结构存在支路网密度小、部分道路断面不能满足其功能实现以及部分道路存在畸形交叉、断头路等。支路网密度小,部分大型机构、生活住宅区对城市道路交通网形成了切割,导致支路“毛细血管”功能不通畅,干道路网同时负担了疏散交通功能,严重影响道路通行能力,导致城市道路网整体通行能力不高。旧城区城市道路存在畸形交叉、断头路等,导致道路交通拥堵,严重影响了城市道路网的交通通行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优化措施分析
3.1优化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机制
建议从以下五个方面完善交通安全管理机制:一是在年度预防道路交通事故联席会议制度架构下建立交通安全评价及审核制度,将交通安全审核及评价贯穿于城市交通规划、设计、建设及运营的各个阶段;二是建议在《交通影响评价标准(试行)》中增加关于建设项目交通安全评价的章节,并纳入交通安全管理条例;三是规范事故原始数据记录标准,特别是制定事故发生地点专用表述规范、完善事故原因认定、补充救援响应数据;四是加强交通安全基础研究,借鉴先进国家经验制定道路交通安全地方性法规、指引、指南等;五是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提高交通参与者安全意识。
3.2建设并不断完善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系统
交通道路管理部门应以发展的眼光对市中心区道路交通网进行分析和规划,以现有道路网为基础,结合交通流量和流向分析考虑,通过交通组织管理,提高现有道路网的通行能力。针对道路网交通流量的变化,调整道路交通组织管理的政策和措施。如大型公共交通设施的实施、大型商业设施的建设,都会对城市道路网交通流量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针对道路网交通流量的变化,做出交通管理政策和措施的调整十分必要。
3.3创新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模式
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模式需要不断创新和优化。一方面,要重视新媒体在宣传教育方面的积极作用,通过公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如“三微一端”、报刊杂志等)传达安全交通理念,增强公众的接受度;另一方面,要重视同新闻媒体构建紧密联系,通过在媒体层面发布具有热议性、讨论性的话题,提升公众参与度,鼓励并支持公众发表个人意见,尤其是针对交通不文明行为、违法行为等问题,从道德层面的谴责进行积极的自我反省与教育宣传,同时也唤起更多人对于文明交通、安全交通的理解与支持。在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道路交通安全宣传还应当结合先进的科技手段,不断创新和优化宣传模式,增强宣传效果。一是组织相关的专家及人员,通过虚拟技术、网络技术等,为不同的目标群体设计和编制具有针对性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软件、动漫短片等。二是各级交通管理部门可在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以实名制形式,定期进行交通安全文化宣传。三是通过手机途径,收集运输企业管理员、车主、驾驶员等人员的手机号码,并定期发送道路交通安全信息、路况信息等,方便其学习和了解最新的交通安全知识及讯息。
3.4建立健全交通安全文化教育体系
在加强交通安全文化教育方面,应当紧紧依托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等活动,将文明交通、安全交通的理念传播给更多的目标群体。首先,针对普通群众,可以通过社区文化、广场文化等途径加强宣传;其次,针对学生群体,交通管理部门应同学校展开合作,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开展不同的学习活动,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既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也能使学生们更为深入地学习交通安全文化,并掌握文明交通、安全交通技能;第三,针对企业,应加强企业内部的交通安全文化教育,增强企业的主体责任意识,避免“空转”情况的发生。
结语
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着重要作用,虽然该项工作十分复杂多样,问题解决也十分棘手,但在保护人们生命和财产安全方面的作用无可取代。因此,相关部门及社会各界必须给予高度重视,本文所提及的各项对策,相关部门在落实的过程中必须因地制宜、实地考察,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提高管理工作能力与水平,预防各类交通事故的发生,实现社会整体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先河,李文勇,郑树清,等.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设施冗余问题及改善方法[J].交通技术,2019,8(1):55-62.
[2]李斌.市政道路规划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16).
[3]田晓燕.浅谈中小城市交通规划与道路工程技术优化设计[J].山东工业技术,2019(10):132.
[4]杨阳.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15):13.
[5]胡永亮.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中提升环境功能的探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13):44.
论文作者:田晔 孙胜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与技术》2019年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5
标签:交通论文; 交通安全论文; 道路网论文; 城市论文; 交通事故论文; 道路交通论文; 道路论文; 《科学与技术》2019年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