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随着新课标的改变,变得越来越重要,在学校的围墙上面我们总能够看到"每天运动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的标语,从这个标语当中我们可以看出锻炼对于我们生活所带来的改变,高中生正处于一个长身体的阶段,而日常的课业十分繁重,很多学生因为不经常锻炼,导致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无法跟上教学的脚步或者经常生病,影响学习。由此可以看出对高中体育的教学改变的多么的重要。
一、现状以及影响
1、社会问题:在我国,对学生学业的重视已经无法言语,在很多地区都是以升学为标准,学校的升学率是衡量一个学校好坏的标准,学生考取的学校是衡量一个学生的标准,也同样是衡量一个家庭教育是否成功的标准。社会当中对学习的重视往往让体育得不到正常的教学。
2、学校问题:大多数高中学校都以升学率来宣传自己学校,因此导致重视文化而轻视体育,很多学校甚至会取消体育课改上文化课来提高学生的成绩,体育变的可有可无。而很多农村的学生,甚至在小学初中的阶段并没有接触过体育课,导致对体育的态度十分的敷衍。
3、设备问题:即使在比较发达的一些地区,学校体育器材的缺乏,教学老师的缺乏。体育场所的缺乏,学校之外无锻炼场所等是现在体育教育当中所面临十分严重的问题。
4、个人原因:很多家庭对于学生的文化十分重视,往往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禁止学生去从事体育运动,而学生自身也比较在意,因此自身也不愿意去参与。
从上述的几个问题当中可以看出,无论是学校以及老师亦或者是学生以及家长,对待体育的态度都是比较反对,这样就导致当前的体育教育举步维艰,无法让学生享受到比较好的体育教育。
二、策略
1、改变观念及体育的重要性
要从根本上改变高中的体育教育,应当从改变老师,家长以及学生的观念做起,对他们进行一定的体育教育,让他们认识到体育的重要性。改变他们对于体育的轻视。而关于学生方面,应当重视体育课程,按时的安排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提供体育器材,即使下雨天不能够上课,也应当安排理论课程让学生能够享受到体育教育。
2、合理安排体育课程教学
体育课程不应该待在教室里,也不应该全体现在室外。这就要求体育教师们改变对体育的态度,合理有效地教授这门课程。教师在安排教学课程时要关注学生们的体育基础、兴趣以及身体健康状况,制定精准的教学目标,切合高中体育课堂教学实际,不让学生身心受到伤害。
教师要合理安排体育与健康这门课程的教学活动,可以在室内展开理论知识课程,实践课程则可以在室外进行。如,学到《篮球》时,我先在室内开展理论知识教学实践,把一个篮球拿到室内,展示在学生面前,接着,一边把篮球传给每位学生观察,一边讲述篮球的发展史以及国内的著名的篮球队事迹,以此加强学生对篮球这项运动的兴趣。
实践证明,教学目的达到了,有些爱打篮球的学生主动为同学们讲解自己最崇拜的篮球巨星的事迹,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室内教学时间很快就结束了,于是,我带领学生们进入操场开始实践教学,我亲身示范了"三步投篮"的技巧,获得了大家的喝彩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有一部分学生虽然会打篮球,但是投篮动作不标准,在我的纠正过程中,学生们都掌握了投篮的标准动作。经过这次学习,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自觉性得到了提高,完成了我制定的教学目标,不但提高了身体素质,还学会了一项运动,培养了学生们的勇敢、拼搏精神,并为以后的篮球竞赛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贯彻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锻炼身体和培养体育精神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教师不可急于求成,要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贯彻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实施合理适度的教学行为,确保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如,足球运动是一项剧烈的体育活动,要求学生们在教学过程中学会极速奔跑、快速停顿、倒地、转身、运球、抢球、接球和踢球等各种技能。在面对这一项复杂的体育运动时,我采用循序漸进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先熟悉足球运动的每一个基本动作。我首先做了一个示范,并要求学生用脚运球。当学生们牢记足球是用脚支配的运动时,就可以进行下一步练习--极速奔跑、快速停下、转身和倒地。我先让学生们观察书本上画出的动作分解图,然后全班学生在操场上做出自己认为正确的动作。看到学生们摆出的五花八门的动作后我耐心地给予指导,并要求学生们反复练习。几堂课下来,学生们已经学会了基本动作。此时,我随机把学生分为两队,双方在我的场外指挥下熟悉了足球运动的规则,进行了一场异常激烈的足球对抗赛。
在足球教学过程中,教师若贯彻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花费的时间比较久。但是,学生们在运动的过程中由易到难地学会了运球、疾跑、急停、抢球和踢球等足球运动的全部技能和足球运动的赛场规则,获得了运动的乐趣,培养了团结合作的体育精神,提高了自身体育素质。
4、课堂教学策略有了相应的变化
4.1用竞赛的方式激发学生兴趣
高中生学习压力比较大,大多数学生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对体育课缺少兴趣。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就要在教学中根据高中生的年龄特征及好胜心这个特点,将其融入教学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爱上体育课,并愿意在体育学习中投入一定的热情和创新精神。
4.2根据内容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兴趣
体育教学相对比较灵活,不同于传统课。在高中体育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完全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渲染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在乒乓教学活动中,教师可提前让学生观看往界奥运会乒乓球比赛的场面,让学生感受中国球员在比赛场上的战斗精神、坚持态度,以及他们勇于夺冠的毅力和决心等等。等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他们就会从心里感受到乒乓球运动员的伟大和不易,然后再让学生进行乒乓球的学习和练习,效果就大不一样了。这样不但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
总结:
体育是一个师生双方互动的学科,因此教师除了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之外,与学生的关系一定要保持良好,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之上能够享受运动,喜爱运动,坚持运动,感到轻松愉快,最终能够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去完成繁重的学业。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7.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4.版.
论文作者:敬兴治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工》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0
标签:体育论文; 学生论文; 学生们论文; 学校论文; 课程论文; 兴趣论文; 教师论文; 《中国教工》2019年第3期论文;